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陆地棉(G.hirsutumL,AD染色体组;2n=52)的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型与澳洲野生二倍体斯特提棉(G.sturtianumWillis;C染色体组,2n=26)进行种间杂交,得到4个带不同色素腺体基因的(陆地棉×斯特提棉)F1种间杂种。种间杂种植株总体性状介于两个棉种之间,全株光滑无毛,表皮上有一层较薄的蜡质层,花大,深红色。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对种间杂种种子和F1植株色素腺体性状有较大的影响,其中gl2gl2gl3gl3和Gl2Gl2gl3gl3与斯特提棉杂交产生的种间杂种具有种子无色素腺体而植株有色素腺体的特性,只是用gl2gl2gl3gl3配制的种间杂种F1植株的色素腺体较一般有色素腺体陆地棉显著稀少。用gl2gl2Gl3Gl3和Gl2Gl2Gl3Gl3配制的种间杂种种子和F1植株均有色素腺体。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控制斯特提棉的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的基因对陆地棉无色素腺体基因(gl2gl2gl3gl3)和有色素腺体基因之一(Gl2Gl2)为显性上位,对陆地棉另一有色素腺体基因(Gl3Gl3)为隐性上位。  相似文献   

2.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分离出控制人类色觉的多红、兰和绿色素的基因。这个发现开辟了人类直接研究这三种视觉色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小鼠中一种影响高血压病的肽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UNC)医学院的病理学家SimonW.M.John和他的同事在1995年2月3日的《Science》上报道,在小鼠中,通过基因操作降低心房肽(ANP)的产生,能导致盐敏感的高血压症。换句话说,经基因操作后...  相似文献   

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产生是由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获得外源性的SCCmec所致。MRSA菌株可以产生一种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PBP2a降低了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合力,从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PBP2a由mecA基因编码,mecA基因存在于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taphylococcal cassette chromosome mec,SCCmec)中,SCCmec是一种可移动的遗传元件,该元件还携带除mecA基因外的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造成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SCCmec目前主要分为8型,其中又分为若干亚型。SCCmec的基因型与MRSA的流行背景有关,不同地区的SCCmec基因分型分布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答     
问:为什么色盲基因只用一个隐性基因b表示? 答:色盲有许多类型。课本上讲的实际上是红绿色盲。据研究,人的色觉是由于三种不同的视蛋白和维生素A复合形成红、绿、蓝三种色素,因而能分别吸收红、绿、蓝光而引起视觉。如果缺乏某种色素,不能分辨某种颜色,称为部分色盲,如红色盲、绿色盲等。如色素全部缺乏,则完全不能分辨颜色,称全色盲。最常见的红绿色盲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者不能  相似文献   

6.
乳链菌肽Nisin的生物合成及表达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链菌肽Nisin是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产生的一种多肽类抗菌物质,是一种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羊毛硫细菌素。与Nisin合成有关的基因有11个,构成一个基因簇nisA(Z)BTCIPRKFEG。这些相关基因组成三个操纵子进行转录,分别是nisA(Z)BTCIP、nisRK和nisFEG。Nisin通过NisRK双组分调节系统诱导自身合成,而NisI和NisFEG赋予了Nisin产生菌对Nisin的免疫性。对于Nisin的生物合成机制人们展开了非常广泛的研究。本文对Nisin的结构、Nisin合成相关的基因簇、Nisin的生物合成及表达调控机制以及Nisin产生菌对Nisin的免疫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Bougainvillea peruviana‘Thimma’属于三角梅属,该属植物积累甜菜色素而不是像绝大多数高等植物一样积累花青素。该材料特征同株出现3种颜色:白色、洋红色和白/洋红相间。本研究首次使用3种花色特征的花序(红色Yp、混合色的Ym、白色Yw)作为研究材料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通过real-time PCR方法对探测到的花色代谢基因进行验证。共获得平均长度为616 bp的73 325条基因。3种材料的差异显示基因(DEGs)中有327个被注释到甜菜色素合成基因,308个被注释到类黄酮合成基因,466个被注释到花青素合成基因。我们选出8个基因:4个甜菜色素合成基因(PPO,CYP76AD1,cDOPA-5-GT,DODA)和4个花青素合成基因(FLS,DFR,LDOX,3-GT)进行验证。其中,4个甜菜色素合成基因在3种花色材料中的表达较好的正相关于甜菜色素含量。花青素合成途径末端的3个基因(DFR,LDOX,3-GT)在B.peruviana中首次被验证。real-time PCR的验证结果很好的吻合转录组测序的结果。同时,B.peruviana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三角梅属植物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工具,有效的摒除其他生物学干扰。  相似文献   

8.
光敏色素是一类红光/远红光受体,在植物种子萌发到成熟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均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光敏色素PHY-PAS1结构域存在于光敏色素基因家族的所有成员中,对调节发色团的光谱特性和光信号转导非常关键。光敏色素基因家族通过基因重复产生,而基因重复可能与物种形成有关。PHYP基因是裸子植物光敏色素基因家族发生第1次重复后产生的,并且以单拷贝形式存在。为了研究不同裸子植物PHYP基因编码蛋白的PHY-PAS1结构域在进化过程中是否受到相同的选择压力以及是否发生了适应性进化,该研究利用分支模型、位点模型以及分支.位点模型对裸子植物31条PHYP基因序列编码蛋白的PHY-PAS1结构域所受到的选择压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由PHY-PAS1结构域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中,多数分支处于强烈的负选择压力下(ω〈1):有14个分支处于正选择压力下(ω〉1),其中13个分支发生在属内种间;与之相比,在较为古老的谱系中相对缺少这种正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是存在于绝大多数真核细胞内的一种基本的、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氧化磷酸化的场所。不同脊椎动物同源基因序列的比较显示,细胞色素b(Cytb)、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Ⅰ)、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COⅡ)、细胞色素C氧化酶Ⅲ(COⅢ) 基因最保守,同源性最高,ATPase6、ATPase8基因、ND基因变异比较大。本试验以家鸭(家鸭起源于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肝脏的线粒体DNA为模板,按照GenBank已经公布的潜鸭族(AF090337)的全序列及其绿头鸭的mtDNA部分序列(L22476、L16770、L22477)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并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Ⅲ亚基(COⅢ)的全序列784bp以及ATPase6基因的3'端和tRNA-Gly基因的5'端序列共934bp。 用DNAStar分析软件对家鸭与GenBank中7种禽类的COⅢ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显示家鸭与这些动物的COⅢ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同科潜鸭属中的Aythya Americana的相似性 最高为90.6 %,与同目不同科的加拿大雁、小天鹅、白额雁的相似性分别为89%、88.6%、88.6%。根据家鸭与其他7种禽类的COⅢ基因序列相似性所建立的进化树,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红曲色素(MPs)是红曲霉次生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保健品行业。[目的]本研究从紫色红曲霉Mp-21中克隆了一个红曲色素产生相关PigE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鉴定。[方法]利用同源重组原理对PigE基因进行敲除,从表型、显微结构、生长速率、红曲色素、桔霉素等方面分析基因缺失前后的生物学特征变化。[结果]PigE基因的缺失主要导致黄色素产量的提高和种类的增多。与野生型Mp-21菌株以产生红色素为主的色素混合物相比,△PigE丧失了产生红色素的能力,并且新产生了至少5种新的黄色素。△PigE液体发酵13 d后,红曲色素的总色价达到了3548.2 U/g,约为野生型Mp-21菌株的4.82倍;而△PigE桔霉素的产量没有显著变化,但产生的时间延迟。[结论]PigE基因的缺失可能阻断了黄色素向橙色素的转化途径,使△PigE更趋向于黄色素的形成。由于红色素的形成需要较复杂的条件,如培养基中的氨基酸和适宜的pH值等,△PigE更倾向于先合成黄色素,丧失了产生红色素的能力。本研究为高产黄色素基因工程红曲霉菌株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采自上海海域的一头死亡须鲸骨骼样本的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序列330 bp(登录号MK295815)、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COⅠ)序列206 bp(登录号MK317953)和控制区(control region)序列231 bp(登录号MK317954)。通过GenBank中的BLAST分析,结果表明,样本的上述三部分序列与大村鲸(Balaenoptera omurai)对应序列的相似性均达到100%,基于最大似然法(ML)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BLAST结果一致,故将标本鉴定为大村鲸,为上海海域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2.
钙敏感受体是钙新陈代谢的一个重要因素,白介素6是参与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一种多效细胞因子。因此,钙敏感受体基因和白介素6基因都为骨矿物质代谢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旨在利用数量性状传递不平衡检测法,检测白介素6基因和钙敏感受体基因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的关联和连锁,以证实它们是否为影响中国人群骨密度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的样本为来自中国上海的401个中国核心家庭,共1,263个个体,均为汉族。每个核心家庭由父母双亲和至少一个20~45岁的健康绝经前女儿组成。腰椎与髋部的骨密度采用Hologic QDR 2000+双能X射线扫描仪进行了检测。用PE377测序仪及相关软件分别对白介素6和钙敏感受体基因中的一个CA重复多态微卫星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分析结果表明钙敏感受体基因(CA)12等位基因(P=0.006)及(Ca)18等位基因(P=0.02)与股骨颈骨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整体关联。白介素6基因的(CA)18等位基因与整个髋部(P=0.021)、股骨颈(P=0.041)以及转子间区(P=0.029)骨密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家庭内关联。白介素6基因(CA)n位点与腰椎BMD之间存在显著的连锁(P=0.001)。本研究结果表明白介素6基因和钙敏感受体基因可能为与中国人群骨密度变异相关联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白色念珠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白色念珠菌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已有多个白色念珠菌基因得以分离并测序。本文综述了应用白色念珠菌细胞色素P450L1A1(羊毛甾醇-14α-脱甲基酶)基因编码和白色念珠菌特异性片段-EO3基因编码进行多聚酶链反应的研究状况。研究结果表明,PCR法敏感,特异且快速,有希望成为无菌源(如血液,脑脊液,腹腔液)标本中念珠菌检测的有力工具,从根本上解决念珠菌深部感染的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4.
铜绿假单胞菌色素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应用Mu转座重组技术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色素合成与调控的机制。通过一系列的表型筛选,得到8株色素合成能力改变的突变子。经基因克隆、核苷酸测序研究,证明转座子分别插入到hmgA、ptsP、sucC、phzS、phzF1五个基因中。hmgA基因转座失活导致酪氨酸分解代谢中间产物尿黑酸的积累,后四种情况转座突变显著地影响了铜绿假单胞菌最重要的色素绿脓素(pyocyanin)的合成,其中PhzS和phzF1是绿脓素合成过程中的结构基因,ptsP基因是1个磷酸转移酶系统的重要组分,sucC基因的产物是三羧酸循环中的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对后两个基因在色素合成的调控方面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的报道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15.
用苯巴比妥钠(2mg/g)和氰戊菊酯(0.2mg/g)拌饲料处理,对敏感品系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中肠的细胞色素P450和细胞色素c还原酶含量均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两者都使细胞色素P450含量提高了2.24倍,使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含量分别提高1.33和1.40倍),但对细胞色素b5诱导作用不显著(仅为对照的1.23和1.15倍);此外,苯巴比妥钠对敏感棉铃虫中肠的艾氏剂环氧化酶活性和甲氧试卤灵-O-脱甲基酶活性也有显著的诱导作用(分别提高了2.75和2.66倍),但对7-乙氧香豆素-O-脱乙基酶活性没有诱导作用,而氰戊菊酯对敏感棉铃虫中肠的艾氏剂环氧化酶活性则有2.02倍的诱导作用。同一浓度的苯巴比妥钠和氰戊菊酯使抗性品系棉铃虫中肠的细胞色素P450含量分别提高1.21和1.15倍,使细胞色素c还原酶含量分别提高1.48和1.86倍(差异显著),但是细胞色素b5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分别为对照的1.15和0.98倍);此外,氰戊菊酯能使抗性棉铃虫中肠的艾氏剂环氧化酶活性提高1.53倍,但苯巴比妥钠对该酶活性则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通报》2007,42(11):48-48
每年的晚春,一种建礁珊瑚虫在满月后的月光下产卵,是什么引起澳洲堡礁上的珊瑚Acropora millepora每年一次地半夜同步产卵一直是个谜。OrenLevy和一个国际小组的研究揭示,原始名为“隐色素”(cryptochrome)的感受蓝光的受体很可能是其原因。隐色素在高等动物和植物中调节生物钟的导引。研究人员在珊瑚虫A.millepora中发现了隐色素基因。对珊瑚的cryl和cry2基因检验显示,它们暴露在光暗周期下时表现出每13韵律,但是在固定不变的黑暗中不表现。c印2的表达随着满月而变化。研究人员认为,除可能引起大堡礁上的珊瑚同步产卵外,这些珊瑚中的暗色素显示,基本的生物钟对光的响应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体发展的早期。  相似文献   

17.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道德经》四十二章的首句,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解家。虽然多数人认为这是对宇宙起源的一种探索和认识,不过,在生物学研究者的眼中,也许更愿视其为一幅栩栩如生的生物进化图谱吧:自从混沌的宇宙(“道”)中产生了生命(“一”),  相似文献   

18.
名刊封面     
《生命世界》2009,(5):58-59
科学家确定防御白血病关键基因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一种控制干细胞快速产生和分化的基因,这一发现有望导致对于白血病和其他血癌的新型疗法。这一名为JunB的基因位于调控造血干细胞(HSCs)增殖和分化的分子与环境信号复杂网络的中央。  相似文献   

19.
名刊封面     
《植物杂志》2009,(5):58-59
科学家确定防御白血病关键基因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一种控制干细胞快速产生和分化的基因,这一发现有望导致对于白血病和其他血癌的新型疗法。这一名为JunB的基因位于调控造血干细胞(HSCs)增殖和分化的分子与环境信号复杂网络的中央。  相似文献   

20.
红曲色素(MPs)是红曲霉次生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保健品行业。【目的】本研究从紫色红曲霉Mp-21中克隆了一个红曲色素产生相关PigE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鉴定。【方法】利用同源重组原理对PigE基因进行敲除,从表型、显微结构、生长速率、红曲色素、桔霉素等方面分析基因缺失前后的生物学特征变化。【结果】PigE基因的缺失主要导致黄色素产量的提高和种类的增多。与野生型Mp-21菌株以产生红色素为主的色素混合物相比,△PigE丧失了产生红色素的能力,并且新产生了至少5种新的黄色素。△PigE液体发酵13 d后,红曲色素的总色价达到了3548.2 U/g,约为野生型Mp-21菌株的4.82倍;而△PigE桔霉素的产量没有显著变化,但产生的时间延迟。【结论】PigE基因的缺失可能阻断了黄色素向橙色素的转化途径,使△PigE更趋向于黄色素的形成。由于红色素的形成需要较复杂的条件,如培养基中的氨基酸和适宜的pH值等,△PigE更倾向于先合成黄色素,丧失了产生红色素的能力。本研究为高产黄色素基因工程红曲霉菌株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