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认知衰弱对患者执行功能和跌倒恐惧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收治的3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认知衰弱将患者分为认知衰弱组(31例)和无认知衰弱组(31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采用执行缺陷综合征行为学评价(BADS)、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分别评价执行功能和跌倒恐惧,比较认知衰弱组、无认知衰弱组BADS、MFES评分以及跌倒恐惧发生率。结果:认知衰弱发生率为8.86%。单因素分析显示:认知衰弱组年龄≥70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和初中、家庭月收入<3 000元/月、未婚或离异、丧偶、运动次数<3次/周、睡眠时间<6 h、合并慢性病种类≥2种、2型糖尿病病程≥10年、合并营养不良、合并抑郁比例高于无认知衰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慢性病种类≥2种、营养不良、抑郁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认知衰弱组转换卡片、动作计划、找钥匙、时间判断、动物园分布图和修订六元素测验得分和BADS总分、MFES评分低于无认知衰弱组(P<0.05),跌倒恐惧发生率高于无认知衰弱组(P<0.05)。结论:年龄≥70岁、合并慢性病种类≥2种、营养不良、抑郁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认知衰弱可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执行功能,增加跌倒恐惧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止哮平喘方联合子午流注针灸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止哮平喘方联合子午流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症状积分、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咳痰、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最大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哮平喘方联合子午流注针灸可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肺功能以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脂糖代谢、胰岛素抵抗及免疫失衡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10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HCMV-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结果将研究组分为阳性组41例和阴性组59例。检测并比较对照组、研究组HCMV-DNA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脂糖代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T2DM患者HCMV感染与脂糖代谢、胰岛素抵抗及免疫失衡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的HCMV-DNA阳性率、HCMV-DNA载量高于对照组,阴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阳性组、阴性组的CD4+、CD4+/CD8+低于对照组,且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阴性组的CD8+高于对照组,且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阴性组的HbA1c、FBG、TC、TG、LDL-C高于对照组,且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阴性组的HDL-C低于对照组,且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阴性组的HOMA-IR、FINS高于对照组,且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MV-DNA载量与CD4+、CD4+/CD8+、HDL-C呈负相关(P<0.05),而与CD8+、HbA1c、FBG、TC、TG、LDL-C、FINS、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HCMV病毒感染可导致老年T2DM患者脂糖代谢紊乱,促进胰岛素抵抗,加重免疫失衡,加速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T淋巴亚群与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关系,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6月于本院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56例与无并发症组64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以及术后48 h的血清CRP、WBC和T淋巴亚群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诊断胃癌根治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效能。结果:术后24 h、术后48 h两组患者血清CRP、WBC水平高于术前(P<0.05),且并发症组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术后48 h,并发症组CD3+、CD4+、CD4+/CD8+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而手术前后CD8+无明显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CRP≥10 mg/L、WBC≥10×109/L和CD4+/CD8+<1是患者术后发生胃癌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CRP、WBC、CD3+、CD4+联合检测诊断胃癌根治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CRP、WBC和T淋巴亚群与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对CRP、WBC、CD3+、CD4+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前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并观察术前营养不良对患儿术后临床结局、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CHD患儿,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相关营养诊断标准评估CHD患儿的营养情况,统计CHD患儿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患儿术前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并观察术前营养不良对患儿术后临床结局、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入选的患儿中,有31例出现术前营养不良,34例无营养不良。根据患儿的营养状况将患儿分为营养不良组(n=31)和非营养不良组(n=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时体质量偏低、母亲有焦虑情况、母亲有抑郁情况是CHD患儿术前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母亲主动获取疾病知识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营养不良组的住院时间长于非营养不良组,住院费高于非营养不良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CD3+、CD4+、CD4+/CD8+升高,CD8+下降,且非营养不良组的改善效果优于营养不良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术前沟通问题、心脏问题和症状、治疗焦虑、感知身体外貌、认知心理问题评分均升高,且非营养不良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营养不良组(P<0.05)。结论:出生时体质量偏低、母亲有焦虑情况、母亲有抑郁情况是CHD患儿术前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而母亲主动获取疾病知识是CHD患儿术前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术前营养不良会导致CHD患儿术后免疫功能下降,生存质量降低,临床结局相对偏差。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衰弱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4例。查阅相关问卷制定调查表,收集、整理患者资料,统计术后衰弱发生情况,衰弱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衰弱纳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对比两组认知功能和预后情况。结果:接受PCI治疗的13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术后合并衰弱者92例,占比68.66%。未合并衰弱者42例,占比31.34%。合并衰弱的患者纳为衰弱组(n=92),未合并衰弱的纳为非衰弱组(n=42)。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衰弱与婚姻状况、年龄、放入支架数量、家庭人均月收入、饮酒史、文化程度、吸烟史、心功能分级、合并症种类数、体质量指数、营养状况、近1年跌倒史、焦虑情况、抑郁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饮酒史、年龄偏大、合并症种类数≥3种、心功能分级III级、有焦虑情况、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有抑郁情况、有近1年跌倒史、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营养状况不良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衰弱组的非常规就诊发生率、全因死亡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非衰弱组(P<0.05)。衰弱组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低于非衰弱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衰弱的发生率较高,且受到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饮酒史、合并症种类数、心功能分级、焦虑情况、抑郁情况、有近1年跌倒史、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衰弱会导致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以及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老年肺癌患者T细胞亚群、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200例我院收治的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00)、对照组(n=100)。对照组术后镇痛选用舒芬太尼,研究组术后镇痛选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指标、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后1 h下降(P<0.05),且研究组以上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升高,但研究组术后24 h血清IFN-γ、IL-6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外周血CD8+升高,CD3+、CD4+、CD4+/CD8+降低(P<0.05),但术后24 h研究组CD8+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β-内啡肽(β-EP)、P物质(SP)以及一氧化氮(NO)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肺癌患者术后镇痛,镇痛、镇静效果确切,同时可减轻免疫抑制及炎性反应,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免疫增强型与普通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重症肺炎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8)、对照组(n=68),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肠内营养制剂进行干预,研究组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进行干预,对比两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T细胞亚群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10 d后各项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GB)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0 d后两组各项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0 d后两组CD3+、CD4+、CD4+/CD8+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与普通肠内营养制剂相比,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功能改善效果均更好,且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术后吻合口瘘和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完善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对其营养风险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营养风险组(≥3分,43例)和无营养风险组(<3分,6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术前营养风险状态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食管癌患者的术前营养风险较高,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0.95%(43/1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营养风险组年龄≥65岁、入院体质量指数<18.5 kg/m2、术前接受过新辅助放化疗、过去1周膳食摄入不足、术前白蛋白<35 g/L的患者比例高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接受过新辅助放化疗、过去1周膳食摄入不足、术前白蛋白<35 g/L是食管癌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营养风险组术后胸腔吻合口瘘、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住院时间长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过去1周膳食摄入情况、术前白蛋白水平是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术前营养风险会增加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血流动力学、脑保护效应和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到2021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THA患者90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例数分别为30例。麻醉诱导前,低剂量组(0.25 μg/kg)、中剂量组(0.50 μg/kg)和高剂量组(1.00 μg/kg)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输注 10 min。观察三组血流动力学、脑保护效应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镇痛情况。结果:中剂量组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结束时(T3)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的术后2 h、术后 6 h、术后12 h、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且高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 P<0.05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术后3 d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低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术后3 d的脑氧摄取率(CERO2)高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术后3 d CD3+、CD4+、CD4+/ CD8+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术后3 d CD3+、CD4+、CD4+/ 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更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THA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且右美托咪定具有剂量差异,0.50 μg/kg及 1.00 μg/kg可获得相当的免疫功能恢复程度,0.50 μg/kg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而1.00 μg/kg的患者脑保护效应更好,但不良反应高,综合考虑,认为0.50 μg/kg右美托咪定相对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并观察睡眠障碍对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衰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9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收治的91例老年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将入选的91例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n=56)及非睡眠障碍组(n=35)。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采用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评估所有患者的衰弱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PD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并观察睡眠障碍对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衰弱的影响。结果:睡眠障碍组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命名、延迟回忆、注意、抽象、定向评分及总分均低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的HAMA、HAMD评分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的心理衰弱、躯体衰弱、社会衰弱评分及总分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多因素Los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MA评分偏高、多巴丝肼片等效剂量偏高、HAMD评分偏高、Hcy偏高是老年PD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AMA评分偏高、Hcy偏高、多巴丝肼片等效剂量偏高、HAMD评分偏高是老年PD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同时,睡眠障碍可加重老年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衰弱程度,增加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压力性损伤(PI)的危险因素并探讨Braden评分和经皮氧分压(TcPO2)对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ICU 45例发生PI患者为PI组,另选取ICU 45例未发生PI患者为非PI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Braden评分及TcPO2。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Braden评分、TcPO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CU患者发生PI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raden评分与TcPO2对ICU患者PI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PI组年龄大于非PI组,机械通气比例和体温高于非PI组,住院时间长于非PI组,血清白蛋白、Braden评分、TcPO2低于非P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OR=1.100,95%CI:1.003~1.206)、体温上升(OR=1.217,95%CI:1.014~1.460)、住院时间延长(OR=1.240,95%CI:1.049~1.467)、Braden评分下降(OR=1.950,95%CI:1.312~2.898)、TcPO2下降(OR=1.128,95%CI:1.053~1.209)为ICU患者发生P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raden评分和TcPO2单独与联合预测ICU患者PI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0.794、0.898,Braden评分联合TcPO2预测ICU患者PI发生风险的AUC大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年龄增长、体温上升、住院时间延长、Braden评分下降、TcPO2下降是ICU患者发生PI的危险因素,Braden评分、TcPO2对ICU患者PI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儿科序贯器官衰竭评估(pSOFA)评分、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评分及早期血乳酸(Lac)测定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7例脓毒症患儿,根据脓毒症患儿28 d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48例和存活组59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pSOFA评分、PCIS评分评价和血Lac检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SOFA评分、PCIS评分和血Lac水平对脓毒症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107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率为44.86%(48/107)。死亡组脓毒症分级、合并器官损伤≥3个比例、机械通气比例、pSOFA评分、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Lac水平高于存活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存活组,PCIS评分、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合并≥3个器官损伤、机械通气、pSOFA评分增加、D-二聚体升高、血Lac升高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CIS评分增加、白蛋白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SOFA评分、PCIS评分和血Lac水平联合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脓毒症分级、合并器官损伤、机械通气、D-二聚体、白蛋白、pSOFA评分、PCIS评分、血Lac为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pSOFA评分、PCIS评分和血Lac水平联合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风险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家庭功能及多导睡眠图参数的关系并予以分析。方法:选取从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是否存在自杀意念分作自杀意念组83例和无自杀意念组71例。比较分析两组生活事件、家庭功能及多导睡眠图参数等方面的差异,并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明确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家庭功能及多导睡眠图参数的关系。结果:自杀意念组正性事件、负性事件评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组(均P<0.05)。自杀意念组各项家庭功能评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组(均P<0.05)。自杀意念组N3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以及N3期非快速眼动睡眠占比均低于无自杀意念组(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与各项生活事件评分、家庭功能评分均呈正相关,而与N3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以及N3期非快速眼动睡眠占比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家庭功能及多导睡眠图参数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观测来评估老年抑郁症的病情,以预防和减少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保护素(OPG)/吡啶啉(PYR)比值变化及其与骨密度、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1月至2023年7月接诊的7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中度骨质疏松44例、重度骨质疏松26例;另选70例老年非骨质疏松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BALP、OPG/PYR比值、腰椎、股骨颈和髋部的骨密度(BMD),分析BALP、OPG/PYR比值与不同骨骼部位BMD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ALP、OPG/PYR比值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OPG/PYR比值小于对照组(P<0.05);重度骨质疏松组血清BALP水平高于轻-中度骨质疏松组,OPG/PYR比值小于轻-中度骨质疏松组(P<0.05);观察组腰椎、股骨颈及髋部的BMD均小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腰椎、股骨颈及髋部的BMD与血清BALP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OPG/PYR比值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BALP联合OPG/PYR比值预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AUC为0.890。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BALP水平升高、OPG/PYR比值减小,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骨密度有关,联合预测骨折的效能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的162例老年混合痔患者并随机分成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RPH)术+外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PPH)术+外痔切除术治疗,观察周期为21天,随访3年。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积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24 h疼痛积分、首次排便疼痛积分及术后并发症(出血、水肿)的发生率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远期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痔疮套扎(RPH)术治疗老年混合痔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较粘膜环切钉合(PPH)术+外痔切除术更好,而远期疗效与其相当。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qSOFA)评分、血乳酸(Lac)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230例AUGI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44例、中危组140例、高危组36例、极高危组10例,且根据其入院28 d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31)和存活组(n=199)。收集AUGIB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Lac、RDW水平并计算qSOFA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qSOFA评分和血Lac、RDW对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qSOFA评分和血Lac、RDW水平依次升高(P<0.05)。230例AUGIB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率为13.48%(31/2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GBS评分≥6分及休克指数、qSOFA评分、血尿素氮、血Lac、RDW水平升高为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qSOFA评分、血Lac及RDW联合预测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qSOFA评分、血Lac及RDW单独预测。结论:AUGIB患者qSOFA评分、血Lac及RDW水平升高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qSOFA评分、血Lac及RDW联合预测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改良HEART评分法对急诊胸痛患者分层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197例,根据疾病分为心源性胸痛组(n=132)和非心源性胸痛组(n=65),所有患者均行改良HEART评分和传统HEART评分,并根据评分进行危险分层,比较患者去向,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EART评分对危险分层和预后预测的价值。结果:心源性胸痛组改良HEART评分和常规HEART评分均高于非心源性胸痛组,两组改良HEART评分和常规HEAR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HEART评分低危者100%未住院,中危62.71%住院,高危住院、入ICU的构成比例为73.17%、36.59%;HEART评分低危11.11%住院,中危住院、入ICU的构成比例为57.38%、6.56%,高危住院、入ICU的构成比例为68.57%、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HEART评分用于对心源性胸痛患者分层的AUC值为0.916,敏感度为0.883,明显高于HEART评分的0.831和0.765。结论:改良HEART评分法可提高急诊胸痛患者分层的准确性,对指导患者去向和治疗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焦虑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8例行PCI术后合并焦虑的CAD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可舒片,4片/次,3次/d,治疗周期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焦虑症状、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心理、社会关系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可舒片可改善CAD患者PCI术后合并焦虑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缓解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