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子显微镜按用途可分为两类: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在植物学领域,透射电镜可用来观察组织细胞和细胞物质的精细结构,以及核酸大分子、病毒等。扫描电镜为研究现代植物和化石植物的表面结构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前景。电镜早已成为许多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电镜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电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目前已不仅停留在单纯直观的描述,而且已开展了由定性到定量,由平面到空间的立体研究。这对深入了解生物材料尤其是细胞成分的空间相对位置和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豆科根瘤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ergerson等于1958年开创了豆科根瘤超微结构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一门崭新的学科和科研领域。根瘤超微结构研究是指运用各种电镜技术(包括超薄切片、扫描、冰冻蚀刻、放射自显影、细胞化学和免疫电镜等),在亚细胞水平上研究根瘤在发育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根瘤发育和固氮的关系。归纳起  相似文献   

4.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二次超微结构专题讨论会于1984年11月17日至21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来自全国17个省、市、32个单位的44名代表出席了讨论会。浙江省副省长李德葆副教授,杭州大学江希明教授和陈士怡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讲话。这次会议主要以讨论会形式,讨论了“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电镜技术的作用”。会议内容分三个  相似文献   

5.
贾敬驾 《遗传》1984,6(6):18-18
扫描电镜在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应用日益 广泛,其主要优点就是利用它可以获得生物组 织的立体结构图象,较光学实体显微镜分辨率 高,放大范围广。它不同于透射电镜的是不受 样品大小与厚度的影响,为物体组织表面或断 面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光学显微镜和透射 电镜技术所不能得到的大量信息,为研究微观 世界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这项研究工作所涉及的基本实验技术称为电子显微镜放射自显影技术(electron microscopic autoradiography)简称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了解这一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比较容易理解所提出的上述问题。放射自显影技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电离射线使乳胶(含AgBr或AgC1)感光的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和定位研究的一种细胞化学技术。根据研究对象的需求,分为光镜(显微)放射自显影和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神经元单层细胞电镜原位包埋方法,该研究以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单层细胞为材料,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结果表明,常规悬浮离心包埋法容易对细胞造成机械损伤,且无法保持原位性;培养在玻璃盖玻片上的细胞,虽能保持较好的原位性,但其超薄切片表层易破碎,遇水溶解,且在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整体衬度弱和超微结构不完整;而培养在Thermanox塑料薄膜盖玻片上的细胞,可容易观察到相邻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超微结构清晰,衬度较前组样品好,三维重构之后可很好地显示神经元细胞之间的毗邻关系。因此,相比前两种细胞制样方式,Thermanox塑料薄膜上单层细胞处理过程简便,成功率高。该结果为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学研究进一步提供技术新思路,并有望推动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观察中三维重构技术和光镜/电镜联用技术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8.
人胎盘滋养层细胞原代的体外培养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与改进纯度较高的适于实验研究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人正常妊娠6~8周胎盘组织,以35%、45%2个Percoll密度梯度进行分离纯化,并用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等技术对其生物学特性、细胞内部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质成分波形蛋白染色阳性,经该法分离纯化的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者(滋养层细胞)占90%以上,透射电镜观察示所获细胞有典型滋养层细胞结构。结论:该法简便易行,可获得合乎实验要求的人滋养层细胞,可供后续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生物物理学报》2006,22(2):143-143
生物电子显微学是结构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主要包括电子晶体学(electron crystallography)、单颗粒技术(single particle technique),电子断层成像技术(electron tomography),以及冷冻电镜技术(cryo-EM),适于从分子到细胞各个结构层次的三维结构研究,与X-射线晶体学和核磁共振谱学一道,是结构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手段。本次研讨会旨在分析该领域国际发展趋势,促进国内合作研究,整合国内资源,加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Troglitazone(Trog)对HeLa细胞自噬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电镜、荧光显微镜、免疫杂交、流式细胞计数等对经Trog处理后的HeLa细胞进行了细胞发生自噬和死亡情况的观察.[结果] 电镜、荧光显微镜的结果均提示,Trog能够诱导HeLa细胞自噬活动的增加;免疫杂交显示, 该药物能增加自噬相关基因LC3的表达,并于刺激后4 h达到高峰;除了能使细胞凋亡外,Trog也可以造成细胞的坏死.[结论]上述结果表明,曲格列酮可以引起混合型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透射电镜下观察激光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方法:组织贴块法培养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予激光照射(能量密度200J/cm^2、功率密度200mW/cm^2)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16小时、24小时取材,制作电镜标本,于透射电镜下观察,照相并记录实验结果。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上可观察到自照光后8小时起VSMC依次出现细胞体积缩小,胞质浓缩,细胞核染色质边集,细胞核固缩,凋亡小体形成等改变。结论:经激光照射,VSMC可呈现凋亡细胞典型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2.
铁蛋白标记抗体技术及其对细胞表面抗原定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Coons,A.H.建立的免疫荧光技术,对医学、生物学中抗原定位的研究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工具。在类似原理的基础上,1959年Singer首先建立了马脾铁蛋白标记抗体的方法,使人们在电镜下对细胞抗原可进行精确的定位。近十几年来,利用铁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混合培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细胞培养技术。选用人肺腺癌细胞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将两者按一定顺序定位培养在同一容器内的盖玻片上。在两种细胞相遇后,于不同时间取出长有细胞的盖片制成光镜和电镜标本。透射电镜标本采用了经过改进的原位包埋、水平切片法,使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之间在定位培养时的超微结构变化得到充分显示。观察结果表明:两种细胞定位培养4天时,光镜观察未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但电镜下已显示出变化;培养7天时,光镜及电镜观察均可见到与肿瘤细胞接触的成纤维细胞有损伤,与成纤维细胞接触的肿瘤细胞胞膜亦有破损。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几种不同进化程度动物细胞内质网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稼射电镜技术,高锰酸钾固定扫描电镜技术及生化分离技术,比较研究了家兔、家鸽、蟾蜍,鲤鱼、脉红螺肝细胞和眼虫的内质网超微结构及含量。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高等哺乳动物肝细胞内质网丰富,以扁囊结构为主,在整个细胞质内均有分布,主要存在于核周围,并伴有伴随线粒体分布的特征;蟾蜍肝细胞内质网稀少,以长管状平行排列,分布在细胞质的局部,鲤鱼肝细胞内质网呈小泡状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脉红螺肝细胞及眼虫细胞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诱导发生自噬的哺乳动物细胞进行了观察,发现线粒体自噬的三种亚型,并对其超微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双层或多层膜包裹线粒体是线粒体自噬小体的基本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遗传》2006,(5)
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组建于2002年7月。实验室主任邢苗,副主任郑易之、刘志刚。学术委员会主任郝水院士,副主任倪嘉缵院士。本实验室依托单位是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该学院有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两个本科专业,有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学三个硕士点。细胞生物学专业为广东省重点学科,生物技术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500余件,其中包括质谱仪、发酵罐、电子透射电镜和图像分析系统等大型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建有3个技术平台:(1)细胞生物学技术平台:(2)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利用CB去核技术制备了IBRS-2细胞的胞质体,研究了SVDV在胞质体内的复制与发生。运用显微自显影,单个去核细胞定位包埋及其电镜自显影以及液体闪烁计数技术等综合方法,证实SVDV可在去核的细胞内复制病毒的RNA,而且可致细胞病变,并用细胞显微操作技术直接证实胞质体内可以产生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从而说明SVDV可利用胞质体作为活试管进行复制,无需细胞核直接参加调控。  相似文献   

18.
牛肾细胞染色体中染色质纤维的包装及RNP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艺  刘凌云 《遗传学报》1996,23(5):351-356
应用培养的牛肾(BK)细胞及分离的BK细胞染色体做常规透射电镜样品,经表面舒展技术和临界点干燥制备BK细胞染色体的扫描电镜样品,并结合电镜细胞化学研究了BK染色质纤维的包装及核糖核蛋白(RNP)的分布。观察到BK染色体具有多级双股螺旋结构。在染色体横切面中,可见染色体中央有一低电子密度的无染色质区,该区内有大量RNP物质。在染色质区RNP较少,分布在染色质纤维间,与中央轴区的RNP相连续,表明RNP在染色体中呈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9.
电镜下识别不同发育阶段猕猴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对哺乳动物精子发生动力学的研究;在大白鼠中,A型精原细胞再分为A_0型和A_1至A_4型等5种细胞(Clermont等,1968、1975)。在猕猴中,A型精原细胞再分为暗A型和淡A型精原细胞;B型精原细胞又有B_1、B_2、B_3和B_4型细胞之分(Clermont,1969;Clermont等,1973)。但试图从形态上,较为精确地识别不同发育阶段的精原细胞,不但在光学显微镜下,即使在电镜下也存在困难。有人认为,超薄切片太薄,电镜下显示的胞核结构差异太小。Cavicchia等(1978)和Dym等(1978)首先在电镜  相似文献   

20.
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细胞中一类高度保守的、依赖于溶酶体或液泡途径对胞质蛋白和细胞器进行降解的生物学过程。细胞自噬除维持细胞稳态外,在细胞响应各种外界胁迫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陆续发现浮游植物能够通过细胞自噬应答众多环境胁迫,并在浮游植物细胞中鉴定出了类似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核心自噬功能单位。自噬作为一种独特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形式,对浮游植物遭受胁迫后的个体存活及种群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细胞自噬也将成为浮游植物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着力点。主要综述了浮游植物细胞中自噬的保守性、诱导因素、调控机制、自噬与凋亡的交互作用以及浮游植物自噬研究方法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