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薯外植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甘薯组织培养和花药培养的研究工作,报道了从甘薯块根愈伤组织获得再生苗和应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吴耀武,Biding 和Shepard 分别报道了甘薯茎段、叶片原生质体和叶肉细胞培养形成了愈伤组织和细胞团。蔡新声等培养甘薯茎段获得愈伤组织并分化出胚状体。我们自1982年开始进行甘薯外植体——茎段、叶柄和叶片诱导成植株的探索,1983年由外植体的三个部分愈  相似文献   

2.
对7个生食葡萄品种的试管苗热处理结合茎尖剥离培养脱除病毒的方法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热处理试管苗剥离的茎尖培养成活率为61.2%,其中有18.1%的成苗。各品种热处理试管苗剥离的茎尖分化再生能力不同:先形成愈伤组织的成苗率较低,而先分化芽的茎尖成苗率较高。这一方法对扇叶病毒和卷叶病毒的脱除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3.
甘薯细胞工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细胞工程主要有体细胞胚发生、原生质培养、细胞悬浮培养、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等.甘薯细胞工程与组织培养在人工种子生产、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和脱毒苗工厂化生产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王钰  阮龙  吴飞  蒋琳  林毅  王荣富 《激光生物学报》2008,17(1):121-125,94
甘薯茎线虫病是我国北方甘薯薯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为进一步研究甘薯茎线虫病育种中线虫和甘薯的抗感关系,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建立发根农杆菌转化甘薯发根,用该发根培养马铃薯腐烂线虫,构建植物寄生线虫培养和抗性鉴定的技术平台;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甘薯茎线虫病抗感品种的分子标记,并对发根培养马铃薯腐烂线虫体系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甘薯茎线虫病品种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草莓脱病毒苗的诱导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丽杰  崔继哲 《植物研究》1995,15(2):263-268
利用茎尖分生组织(0.2~0.3mm)培养和花药培养, 产生草莓脱病毒苗.茎尖培养脱病毒率在72.7~95.5%间, 花药培养脱病毒率在66.7~79.2%间。进行38℃恒温处理茎尖分生组织组培苗, 可提高脱病毒效果。产量比较试验表明, 不同品种的草毒脱病毒苗比对照增产11.7~26.2%, 花药脱病毒苗和茎尖脱病毒苗的增产效果一致.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强度测定表明, 脱病毒苗与对照相比, 叶绿素含量增加2.3~26.9%, 光合作用强度增加6.9~12.1%.  相似文献   

6.
昆明地区香石竹病毒病流行状况调查及脱病毒苗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昆明地区3种不同生产模式下的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进行了调查,采集样本146号,利用酶联免疫法和电镜检测法对样本感染香石竹病毒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昆明地区主要流行的香石竹为香石竹斑驳病毒和香石竹坏死斑点病毒,以带香石竹斑驳病毒的香石竹品种“俏新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直接剥茎尖法,高温处理结合剥茎尖法和病毒痤处理结合剥茎尖法3种方法在脱病毒效率和茎尖成苗率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以加热处理结合剥茎尖法脱病毒效果最好,0.2mm茎尖脱病毒率可达77.78%,加5%病毒座处理对脱病毒有一定的影响,直接剥茎尖法脱病毒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甘薯根腐病菌侵染对甘薯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薯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f.sp.batatas McClure,简称FSB]侵染及其培养液滤液处理高敏感性甘薯品种‘胜利百号’后,引起甘薯叶片、茎尖和根部组织内源ABA含量大幅升高。其中在根部出现最早,但茎尖中积累浓度最高。侵染后甘薯叶片、茎尖和根部组织内源GA1/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甘薯组培苗经FSB培养滤液处理9h后,ABA含量显著上升,处理15h,ABA含量呈下降趋势,而GA1/3含量在101和102稀释液处理15h(103稀释液处理12h)时出现显著上升。这些结果有助于解释甘薯根腐病株矮小不产生藤蔓,并在秋季大量现蕾开花的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植物病毒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尤其是植物病毒的传染性及增殖性对一种或者一类植物的危害巨大。为了防范植物病毒随寄主贸易跨境传播危害,本文阐述了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热处理结合茎尖脱毒、离体微型嫁接、化学处理结合茎尖脱毒和低温疗法等脱毒技术,对应用于口岸检疫性病毒的不同脱毒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同时对今后植物检疫脱毒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茎尖培养己成为产生无病毒植株的最成功的方法之一。建立以生产健康种薯为目标的种薯生产体系是解决马铃薯退化的有效途径。自1974年以来,我国这一工作得到迅速发展,据1979年统计,约有49个品种(其中包括少数品系)产生了无病毒植株,至1982年,已有15个品种应用于生产,推广面积超过十万亩。显然,研究和阐明茎尖培养去除病毒以后的复壮程度,引起植株生长发育上的变化及其增产潜力,对于  相似文献   

10.
1 植物名称 甘薯 (Ipomoeabatatas)品种 (系 )泉薯 6 4 7、97 1 1和 98 2 6。2 材料类别  0 .2~ 0 .5mm茎尖分生组织和 3 2~ 3 5℃高温预培养的 2~ 5mm茎尖。3 培养条件 愈伤组织与芽的诱导培养基 :(1 )MS 6 BA 1 .0mg·L- 1 (单位下同 )  相似文献   

11.
自1960年Nielsen首次报道甘薯(Ipomoea batatas) 茎尖分生组织培育无病毒植株以来,已有三十年的历史。迄今甘薯组织培养发展十分迅速,在不同水平上均获得了一定的结果。现成功应用的有病毒病的脱除,良种苗的快速繁殖,种质资源的交换和保存;正在逐步应用的有辐射育种,抗性育种和人工种子的制造;还  相似文献   

12.
甘薯茎尖与常见叶菜类蔬菜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叶菜型甘薯茎尖和14种常见叶菜类蔬菜为材料,对比分析了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甘薯茎尖含有1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氨基酸总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居第1位。甘薯茎尖的E/T值为39.50%,E/N值为0.65,符合理想蛋白质的要求。茎尖中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Val、Ile、Leu、Phe+Tyr、Lys、Thr)与1973年FAO/WHO修订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模式谱基本一致,仅M et+Cys中度缺乏。甘薯茎尖中鲜味类、芳香族、甜味类氨基酸含量居第1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甘薯(Ipomoea batatas(L.) Lam.)与绿原酸合成代谢相关的转录组数据克隆了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Ib PAL,通过蛋白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分析、二级和三维蛋白结构预测、跨膜结构域以及启动子分析,对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和启动子序列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解析;通过q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甘薯品种的根、茎、茎尖和叶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验证。结果显示,Ib PAL的CDS序列全长2130 bp,编码709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物种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0%以上。Ib PAL蛋白以α螺旋和随机卷曲为主,具有1个可能的跨膜螺旋区。该基因启动子中包含多个顺式作用元件。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Ib PAL主要在茎和茎尖中表达,其在甘薯品种‘EC16’4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在细胞膜和细胞核上均可以表达。  相似文献   

14.
1.葡萄病毒的脱除:(1)热处理脱毒:在38℃条件下,保持相对湿度60—70%,处理29个盆栽葡萄品种2-3个月,使100%的植株脱除了四种主要病毒病。(2)试管内热处理及茎尖剥离培养脱毒:将葡萄试管苗进行热处理并配合茎尖剥离培养或单用茎尖剥离培养,前者成活率30.5%,脱毒率100%;后者成活率73%,脱毒率94.7%。  相似文献   

15.
黄远新  王晓雯  林呐 《生物学通报》2013,(9):56-57,F0003
针对中学生物学新课标中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甘薯茎尖培养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植物茎尖培养获得脱毒种苗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技术,达到在农业生产中熟练运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花卉茎尖培养脱毒与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卉的病毒病是花卉栽培和球茎生产中的大问题 ,由于采用扦插、分株等繁殖方法 ,都有可能感染 1种或数种病毒 ( Virus)或类病毒 ( Viroids)。长期无性繁殖 ,使病毒积累 ,危害加重 ,使切花质量变劣 ,产花量降低 ,花色不纯 ,生长势削弱 ,如兰花、菊花、香石竹和唐菖蒲等 ,都有去除病毒的问题。病毒脱除技术 ,通常采用热处理和茎尖培养来实现。有些病毒经热处理 ,即植株种植在35~ 38℃条件下 2个月可达到使病毒失活的去毒效果。有些病毒用热处理难以奏效 ,须通过茎尖培养实现。1 茎尖培养的原理开创这一繁殖方法的是法国人 Morel。他在 196…  相似文献   

17.
脱病毒对甘薯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茎尖组织培养法获得的脱病毒甘薯,发根迅速,生根数量多,根系吸收活力增强,蒸腾速率降低,光合速率增大,因而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怀地黄茎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是常用中药材,属玄参科。在生产上一般采用营养繁殖,存在着严重的品种退化。田波朱本明等曾分别报道在怀地黄中分离到地黄退化病毒和地黄黄斑病毒。病毒感染可能是造成地黄退化的重要原因。茎尖培养是  相似文献   

19.
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的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7个叶菜型甘薯品种,测定分析了茎尖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甘薯茎尖的E/T值变幅为37.22%~39.60%,E/N值变幅为0.59~0.66,符合理想蛋白质的要求;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相对含量大部分符合1973年FAO/WHO修订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模式谱,仅蛋氨酸+半胱氨酸中度缺乏;在全部18种氨基酸中,以半胱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的变异系数最大,其他15种氨基酸的变异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20.
太子参脱病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法、热处理结合茎尖法、病毒唑处理结合茎尖法对6个不同产地的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组培苗进行了脱病毒研究. 经生物检测、 ELISA法和电镜检测表明, 热处理结合茎尖法脱病毒效果最好,脱毒率高达 100%;病毒唑处理结合茎尖法和茎尖分生组织法脱毒率分别为 79.64%和74.29%.不同产地太子参的脱病毒效果不同.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太子参的脱病毒繁育程序,其中复壮培养基中PP333的最适浓度为0.5~1.0 mg·L-1,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 0.3 mg·L-1 N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