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四川省爬行动物新纪录——米仓山攀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米仓山攀蜥Japaluramicangshanensis属于爬行纲有鳞目鬣蜥科攀蜥属。本种自宋鸣涛于 1 987年发表以来 ,仅记载分布在陕西省的南部地区。笔者于1 993年 7月和 2 0 0 0年 8月在四川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采到 4 5号标本 ,经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的资料报导如下。1 形态特征  雄性体全长 2 0 1~ 2 32mm ,尾长 1 36~ 1 62mm ;雌性体全长 1 89~ 2 2 4mm ,尾长 1 2 8~ 1 52mm。雌雄尾长均超过头体长的两倍 (表 )。鼓膜被鳞。没有喉褶。上唇鳞 7~ 8枚。雄性背鬣大于雌性。雄性头背鳞的棱较雌性强。雄性头背浅褐…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92年6月21日在文县范坝乡采到绞花林蛇(Boiga Kraepelini Stejneger)雌性标本一条,海拔800米,标本号92010,保存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该蛇上颌齿8枚,最后三枚较大;上唇鳞9枚,2-3-4式,第3、4、5枚入眶;下唇鳞11枚,  相似文献   

3.
在近年的野外调查中,在河南省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7月1~9日)和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2010~2011年)分别采集到7号和5号鬣蜥科蜥蜴标本,经鉴定确定为米仓山龙蜥(Japalura micangshanensis),为河南省蜥蜴新纪录。标本分别保存于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标本室和郑州大学生物标本室。此新纪录为研究米仓山龙蜥的形态变异和地理分布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陆宇燕  李丕鹏 《四川动物》2002,21(3):187-188
昆嵛山是山东胶东半岛最高的山脉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 ,这里植被覆盖率较高。近几年的野外实习不断有新种 (昆嵛林蛙 )及新记录 (北草蜥 )发现。今年在昆嵛山第三林场所属的殿后县 ,约海拔 5 0 0m处采集到 4号蜥蜴标本 ,经鉴定为石龙子科滑蜥属宁波滑蜥的北方亚种 (北滑蜥 )Scincellamodestasepten trionalis。现报道如下。体型细长。头部明显宽于颈部 ,吻长小于眼耳间距 ,吻端钝圆 ,吻鳞宽大于高 ,背面可见。无上鼻鳞 ;额鼻鳞 1枚 ,呈倒元宝状 ,覆盖于吻的后部 ,前缘与吻鳞相接处较窄 ,侧缘与鼻鳞及…  相似文献   

5.
1824年德国人Theodore von Vogt报道四川巴塘有云南攀蜥和草绿攀蜥,后来我国学者否定了巴塘有云南攀蜥,认为有草绿攀蜥,但这种草绿攀蜥极有可能是巴塘攀蜥。2001年李操等根据浸制标本报道了新种巴塘攀蜥(Japalura batangensis)由于其没有看到生活标本,所以在形态特征的描述上就有不足之处。2004年我们到四川甘孜州考察两栖爬行动物,8月在巴塘县竹巴笼乡采到6只巴塘攀蜥,经几个月的室内养殖观察和特征鉴定,特此再作形态和行为的补充描述。巴塘县竹巴笼乡归洼村,地处横断山脉北段,金沙江东岸的峡谷地带,东高西低,山峦起伏,山势陡峭,土层瘠薄…  相似文献   

6.
西藏岩蜥属一新种描述:(蜥蜴亚目:鬣蜥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尔宓 《动物学研究》1998,19(5):401-404
995~1996年,作者撰写《中国动物志·蜥蜴亚目》卷鬣蜥科岩蜥属(Laudakia)时,曾详细研究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收藏的岩蜥属全部标本,发现其中采自西藏自治区扎达县的1号雄性标本是未经描述的新种,将其订名为西藏岩蜥(Laudakiapapenfusi)。其种名取自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脊椎动物学博物馆TheodoreJ.Papenfus先生的姓氏。Papenfuss先生在本世纪80年代与我所合作进行我国西部两栖爬行动物分类与生态的研究,曾数次到西藏野外工作。西藏岩蜥与南亚岩蜥(Laudakiatuberculata)相近,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前者鼻鳞椭圆形,鼻孔开口于其中央;后者鼻鳞梨形,鼻孔开口于其膨大部。(2)前者上鼻鳞1枚;后者上鼻鳞2枚。(3)前者上睫脊较不发达,脊缘钝且不上翘;后者上睫脊发达,脊缘锐利且向上翘。(4)前者体背及体侧分散有多数较小浅色点斑,点斑处为普通小鳞片,体背及体侧分散的若干较大锥鳞都不位于浅色点斑处;后者体背及体侧分散有若干橘黄色圆斑,圆斑所在或为1枚大的锥鳞,或为数枚较大刺鳞,或为中央1枚大的锥鳞围以一圈小鳞,圆斑之外无刺鳞或锥鳞。  相似文献   

7.
南草蜥核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秋金 《四川动物》2001,20(3):157-157
南草蜥眼斑亚种 (Takydromussexlineatusocella tus)隶属于蜥蜴科 (Lacertidae)草蜥属。该属我国已知有 8种〔1〕,其中只北草蜥 (T septentrionalis) 〔2〕和白条草蜥 (T .wolteri) 〔3〕见有核型数据。南草蜥在我国分布于福建、湖南、贵州、云南、广东、海南和广西 ,其核型未见有人报道。本文对♂性南草蜥的核型作了初步研究。1 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南草蜥 2♂ ,采自福州仓山。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标本。着丝粒位置按Levan等(1 964 )的标准确定。2 结果和分…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发现股鳞蜓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鑫生  黄松 《动物学杂志》2014,49(4):609-612
2011年6~9月,在安徽岭南省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石龙子科蜓蜥属成体标本6号,卵一窝,窝卵数7,孵化后得幼体标本7号,经鉴定为股鳞蜓蜥(Sphenomorphus incognitus),系安徽省蜥蜴新纪录。标本保存于黄山学院动物标本馆。检视所采标本,发现如下变异:吻鳞凹陷;肛前鳞中间2枚显著大于外侧2枚;尾侧扁,尾中段高/宽的比值为1.49(1.23~1.71);体背褐色,有两列黑色斑点;成体和幼体尾部均褐色。此新纪录为研究股鳞蜓蜥的地理分布、形态变异和生态学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孟德荣 《四川动物》2001,20(2):86-86
作者于 1 996年 6月 8日在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 (北纬 36 88°~ 37 4 0° ,东经 1 2 1 1 0°~1 2 2 0 8°)指导学生动物学专业实习时 ,于海拔 4 50m处的林缘草丛中采到一雄性成体北草蜥 (TakydromusseptentrionalisGunther ,1 864)活体。经鉴定该标本与北草蜥的已有报道存在较大变异。标本保存于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动物标本室。现报道如下。标本量度 :头长 1 8 5mm ,头宽 1 0 72mm ,头高8 58mm ,头体长 77 2mm ,尾长 2 77 1mm ,前肢长2 8 1mm ,后肢长 39 2mm ,第 4指长 1 0 …  相似文献   

10.
尽管学者近期在中国龙蜥属Diploderma分类研究上取得了连续进展,我国龙蜥属物种的分布资料中仍有大量的存疑记录,例如多种龙蜥同域分布、记录分布点远离其余已知分布区、记录点与模式产地处于完全不同的生物地理区系等。本文结合形态及分子数据,对龙蜥属部分存疑记录进行了修订。确定了先前报道的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及湖北省的草绿龙蜥Diploderma flaviceps记录为同属其他物种的误记;其中,四川省北部及甘肃省南部报道的草绿龙蜥为米仓山龙蜥D.micangshanense的误定,云南省中西部的草绿龙蜥为沙坝龙蜥D.chapaense的误定,西藏自治区与湖北省的草绿龙蜥分别为巴塘龙蜥D.batangense及米仓山龙蜥的误定,以上两地的巴塘龙蜥与米仓山龙蜥则分别代表西藏自治区和湖北省的省级爬行动物新记录。此外,确认了昆明龙蜥D.varcoae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的报道为地点信息的误记,实际标本采于云南省大理市鸡足山。确定了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先前记录的云南龙蜥D.yunnanense实际为沙坝龙蜥的误定,并拓展了早先认为是狭域分布的沙坝龙蜥的分布范围,将其分布区向西北方向扩大至云南省中西部。最后,更新了我国已知龙蜥属物种的分布及相关文献,并讨论了我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更新物种分类及分布信息上的滞后及其对后续研究及物种保育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