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干种子内存在α-淀粉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由盾片上皮细胞合成而运入胚乳(Okamoto等1979,1980),或由种胚分泌的赤霉素(GA_3)的触发作用在糊粉层中诱导形成(Murakami 1966,Ogawa 1966,Tangka等1970)。但迄今尚未见谷类作物干胚乳中预存有α-淀粉酶的报道(Daussant等1983,Tanaka等  相似文献   

2.
利用外源信号物质氟草敏(norflurazon)和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MBQ)分别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研究它们在此过程中对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时,经norflurazon处理0~168h后,种子中ABA水平呈现显著降低的变化趋势,GA3、IAA、ZR水平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体吸器形成时,经2,6-DMBQ处理0~72h后,肉苁蓉种子萌发体ABA水平变化不显著,GA3、IAA、ZR水平均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趋势。表明在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中外源信号物质nor-flurazon和2,6-DMBQ能影响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单独以赤霉素(GA)处理或与HO.1诱导物高铁血红素(Ht)和CO水溶液组合处理均导致小麦糊粉层中血红素加氧酶(H0)活性的提高,同时仪-淀粉酶基因表达和α-淀粉酶活性也明显受诱导;用HO-1专一性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IX)预处理6h后,上述效应部分受阻断。这暗示HO可能参与GA诱导的α-淀粉酶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霉素诱导禾谷类种子α—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本文以小麦种子为材料,观察到赤霉素在25℃条件下能强烈地诱导α—淀粉酶。不同温度下诱导的α—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45℃)和最适pH值(pH 5.0)均无明显差异,但它们的同工酶类型完全不同,且对热的稳定性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赤霉素诱导大麦糊粉层细胞内α-淀粉酶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萌发大麦种子的胚乳内,贮藏淀粉发生水解作用,其启动的早期是合成水解酶类,如α—淀粉酶。α—淀粉酶在干燥的种子内是不存在的,属于诱导酶。Paleg和yomo分别于1960年发现GA_3能增加大麦胚乳内α—淀粉酶的活性。以后的实验陆续揭示,启动α—淀粉酶合成的化学信使是赤霉素。萌发的大麦种子的胚产生赤霉素,然后赤霉素扩散到胚乳的糊粉层中,刺激糊粉层细胞内  相似文献   

6.
盐生植物碱蓬果皮的去离子水浸提液明显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以及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狭叶柴胡种子萌发与内源抑制物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测定了柴胡种子的水浸提液、水浸泡液与乙醚浸提液对柴胡种子萌发以及对白菜和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用水、乙醚、乙醇和丙酮浸泡柴胡种子,比较其对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去除效果;运用原位实验方法探讨柴胡种子萌发与内源抑制物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柴胡种子中含有一定活性的内源抑制物质,其对白菜幼根生长的抑制活性高于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对小麦叶绿素含量、鲜质量和α-淀粉酶的活性高于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并且对柴胡自身种子萌发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室温用乙醚浸种24 h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据此,建立了柴胡种子的催芽技术。  相似文献   

8.
采用含水量测定和种子吸胀实验,发现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促进小麦种子在渗透胁迫下萌发的效应是通过提高种子的吸胀能力实现的;SNP还能明显诱导胁迫下种子淀粉酶同工酶Ⅰ活性的上升,加速淀粉胚乳的液化或溶解,而对酯酶影响不大.此外,在无胁迫条件下的小麦种子萌发早期(12 h),SNP处理可以显著诱导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的上升;采用外源糖和SNP,结合NO清除剂处理小麦种子,观察到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都参与萌发早期NO信号对小麦种子淀粉酶同工酶Ⅰ的激活.  相似文献   

9.
唐古特莨菪根水提取液对小麦淀粉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浓度的莨菪根水提取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和α-淀粉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降低或萌发时间延长,不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的提取液对小麦的根、生物量及α-淀粉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并探讨了莨菪根水提取液影响小麦α-淀粉酶活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用DEAE-纤维素层析可以将萌发的小麦种子α-淀粉酶分成两个组分:α-淀粉酶Ⅰ和α-淀粉酶Ⅱ。α-淀粉酶Ⅰ对高温和Hgcl_2很敏感,而α-淀粉酶Ⅱ对高温和HgCl_2却很稳定。EDTA是两种淀粉酶的抑制剂。CaCl_2对两种同工酶的作用看来比较复杂。低pH(3.6)对两种同工酶的作用未发现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检测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内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支链淀粉酶活性变化的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4d内,转基因小麦3种酶的活性态酶活性均低于野生型小麦,而3种酶的抑制态酶活性则均高于野生型小麦,转基因小麦淀粉酶的抑制程度高于野生型小麦,这可能是转基因小麦酶活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研究氟草敏(norflurazon)、氟啶酮(fluridone)、GR24、赤霉素(GA3)4种外源信号物质对肉苁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MBQ)、5,8-二羟基萘醌(5,8-DHNQ)、阿魏酸(ferulic acid)3种外源信号物质对萌发的肉苁蓉种子吸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草敏、氟啶酮、GR24对肉苁蓉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氟草敏作用最为显著,处理168h后肉苁蓉种子开始萌发,萌发率最高达65%;2,6-DMBQ对肉苁蓉种子吸器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处理48h后肉苁蓉种子开始形成吸器,吸器形成率最高达50%。  相似文献   

13.
外源GA3、ABA和Ca(NO3)2缓解盐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盐胁迫下,DK961(耐盐)和LM15(盐敏感)小麦种子的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和活力指数(Vi)均显著下降,LM15下降的幅度大于DK961.外源100 mg/L GA3、1×10-7 mol/L ABA和0.1% Ca(NO3)2处理均能缓解盐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对盐胁迫下LM15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显著好于DK961,并且不同程度地缓解盐处理引起的种子内源GA 1+3含量和α淀粉酶的活性下降,从而降低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表明盐抑制小麦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盐胁迫导致种子内源GA 1+3含量和α淀粉酶的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对渗透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能明显地促进渗透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胚根和胚芽伸长,提高萌发过程中淀粉酶和内肽酶的活力,加速贮藏物质的降解:胁迫解除后,仍能使种子维持较高的活力。此外,SNP还能显著诱导渗透胁迫下CAT、APX活力的上升和脯氨酸含量积累,抑制LOX活力,从而提高渗透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能力。进一步研究还发现,SNP诱导切胚半粒小麦种子萌发早期(6h)的淀粉酶活力上升可能与GA3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次适温下腐胺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0.01—0.1mmol/L腐胺Putrescine(Put)浸种处理48h,可以促进水稻种子(加粒222)在次适温下(16±1℃)萌发,显著地提高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但在28℃时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次适温下(16±1℃),Put可以促进α-淀粉酶合成,提高α-淀粉酶活性。增加呼吸强度和ATP含量。但在28℃时,Put对种子内α-淀粉酶活性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ut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与温度有关,在次适温下(16±1℃)可促进水稻种子(加粒222)萌发。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能明显地促进渗透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胚根和胚芽伸长,提高萌发过程中淀粉酶和内肽酶的活力,加速贮藏物质的降解;胁迫解除后,仍能使种子维持较高的活力.此外,SNP还能显著诱导渗透胁迫下CAT、APX活力的上升和脯氨酸含量积累,抑制LOX活力,从而提高渗透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能力.进一步研究还发现,SNP诱导切胚半粒小麦种子萌发早期(6h)的淀粉酶活力上升可能与GA3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在促进禾谷类种子水解酶合成和分泌中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素是植物的内源激素之一。它在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改变遗传或生理矮化植物的正常生长习性;诱导长日照,长—短日照和短—长日照品种的开花;控制性别的表现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对它的作用机理却了解很少。自从1960年Paleg和Yomo发现赤霉素可以代替胚激发贮藏组织和萌发种子中α-淀粉酶的活性以后,引起了各国科学家们的重视,他们利用禾谷类无胚种子和离体糊粉组织研究赤霉素对水解酶的诱导作用,不仅是酿造工业发展的需要,主要目的是对激素作用机理进行探索。因为(1)赤霉素是体内诱导产生酶  相似文献   

18.
黄皮种子脱水敏感性与萌发事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皮种子对脱水非常敏感,含水量从51%下降至22.4%,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为零,是典型的顽拗性种子。自然脱水时,种子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淀粉的含量下降;磷酸化酶,异柠檬酸裂解酶以及胚轴中α-和β-淀粉酶的活性先增加然后下降;子叶中α-和β-淀粉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这些变化类似于吸水萌发的黄皮和豌豆种子。可以认为黄皮种子脱水敏感性的原因是在脱落时萌发。随着萌发过程的进行,水分成为限制因子,使种子生活力丧失。  相似文献   

19.
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与萌发速率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赵玉锦  王台 《植物学通报》2001,18(2):226-230
用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测定还原糖法,对不同萌发时间农垦58F,农垦58S和农垦58种子胚中α-淀粉酶同工酶及其酶活性变化进行研究,0-36小时萌发过程中,农垦58F和农垦58Sα-淀粉酶活性高于农垦58。胚中检测出五条酶,A2,A4和A5为上述种子共有酶带,A3为农垦58F和农垦58S特异性酶带,A1为农垦58特异性酶带,据此认为α-淀粉酶对水稻种子萌发速度起重要调控作用,A1和A3可能是调控种子发芽快慢的重要酶分子。  相似文献   

20.
以小麦品种‘德抗961'为材料,用NO供体硝普钠(SNP)浸种研究外源NO对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06 mmol/L的SNP浸种24 h后对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吸胀速率的下调都有显著缓解作用;SNP浸种对盐胁迫下α-淀粉酶的活性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β-淀粉酶的活性;进一步研究表明,SNP浸种预处理对盐胁迫下的α-淀粉酶同工酶变浅的条带有所恢复(尤其是条带3),同时使盐胁迫下变浅的β-淀粉酶同工酶的条带有明显的恢复(尤其是d、e、f、g).并且SNP能显著降低盐胁迫下小麦地上部分和根中的Na^+含量,提高其K+含量,从而使K^+/Na^+显著提高.以上结果表明:SNP浸种预处理提高盐胁迫下小麦种子的萌发,主要是通过提高β-淀粉酶的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