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D-1和PD-L属于B7家族的共刺激分子,介导免疫反应的负性调节信号。Treg细胞是一个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T细胞亚群,在机体的免疫耐受和免疫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PD-1/PD-L1与Treg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相关性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是T细胞上主要存在的一种抑制性受体,其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相互作用,可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在肿瘤进展中,PD-1/PD-L1信号通路能够抑制T细胞的免疫反应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PD-1及PD-L1作为一种免疫应答的关键调控蛋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PD-1及PD-L1抗体的深入研究将为治疗宫颈癌提供新的分子靶标。本文就PD-1/PD-L1生物学结构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抗体在宫颈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摘要:肺癌是全球最常见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5%。目前肺癌的治疗手段仍然有限,并且晚期肺癌的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属于CD28/B7家族的共刺激分子,可负性调控T细胞免疫功能,使肿瘤细胞免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以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之后的新焦点,针对PD-1/PD-L1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纳武单抗(Nivolumab)、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已被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投入临床使用,且已被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为转移性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本文就PD-1/PD-L1的生物学结构及其在NSCLC中的作用机制、靶向药物、研究现状及展望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
T 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至少需要 T 细胞受体和共刺激分子“双信号”参与的学说目前得到了广泛支持。共抑制或共刺激分子提供的 共信号决定了 T 细胞受体信号介导的免疫应答的最终效应。近年来,靶向共抑制分子如 CTLA-4 和 PD-1 开发的抗体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获 得了巨大成功,使得肿瘤免疫治疗成为最令人瞩目的研究领域,并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 2013 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肿瘤免疫治疗有 望成为与手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并驾齐驱的抗肿瘤主流治疗方案。针对共抑制分子 CTLA-4、PD-1、PD-L1 和共刺激分子 CD137,综述 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相关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是机体应对感染而发生的一种全身性炎性反应,且发病机制复杂,免疫调节紊乱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是介导机体免疫反应的负性调节信号,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对PD-1/PD-L1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简短归纳。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新型免疫靶点PD-1及其配体PD-L1和PD-L2结合的分子机制、信号通路以及介导免疫耐受的生理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总结了国内外报道的新型药物和研究进展,用诸多临床实例和数据分析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在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同时,提出了在药物安全性、PD-1/PD-L2的分子机制、单抗和药物抗病毒作用等方面研究的不足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PD-1)及其配体PD-L1(programmed death 1 ligand 1)是重要的免疫检查点,二者相互作用可负性调节效应T细胞活化与增殖,也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的重要途径。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可以解除肿瘤细胞或抗原提呈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恢复其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然而,PD-L1的表达受到复杂的调控且在不同的肿瘤中呈现出差异,其主要发生在遗传、转录和转录后水平。本综述介绍PD-L1表达的调控过程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结合这些调控机制实现对不同特征肿瘤进行精准免疫治疗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Niu BL  Chen Y  Gong JP 《生理科学进展》2010,41(3):213-216
通过对B7超家族分子中新热点:程序性死亡-1蛋白(PD-1)及其配体(PD-L1和PD-L2)的相关信息及其在免疫应答调控中的作用,以及其在心脏移植、肝脏移植、异体角膜移植、肾移植等领域的移植免疫耐受研究的结果认为,PD-1信号通路的增强已经成为各移植领域寻求增强免疫耐受的重要新途径,对其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在临床器官移植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是B7-CD28(B7 family-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28)家族最新发现的成员,其在肿瘤免疫逃逸和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D-1作为抑制性受体,在T细胞的信号转导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能够通过阻断与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1(programmed death-1 ligand-1,PD-L1)信号通路,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而作为PD-1配体的PD-L2,除了在肿瘤免疫中发挥作用外,还在哮喘、过敏性反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就PD-1、PD-Ls与PD-1/PD-Ls信号通路以及PD-1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是一种共刺激分子,属于CD28家族,呈诱导性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表面,与其配体作用传递抑制性信号,发挥负向调控作用,这一信号通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发生、慢性病毒感染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通过研究PD-1及其配体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阐明其作用机理后,利用信号调节可以达到维持自身耐受、抑制肿瘤、抗病毒和提高机体免疫应答等免疫治疗的目的。本文对PD-1及其配体的生物学功能,免疫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是肿瘤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中的重要靶点,其在多种细胞中均有表达。肿瘤细胞可通过高表达PD-L1来增强程序性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death 1, PD-1)抑制信号,从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近年来,以抗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给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然而,肿瘤免疫治疗仅能对部分患者产生持久的疗效,多数患者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答短暂或没有应答。研究发现, PD-L1的降解对肿瘤免疫治疗应答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PD-L1的溶酶体降解途径、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及PD-L1降解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相互作用,旨在为进一步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答率和应答范围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免疫检查点在T细胞免疫反应中起负性调节作用。通过对这些靶点的抑制,可增强对免疫系统的激活,为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提供新的免疫治疗途径。CTLA-4和PD-1信号通路在免疫反应及抗肿瘤中机制有所不同,针对这两条信号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具有不同的效应。现将综述CTLA-4和PD-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相应靶点阻断剂在实体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PD-1胞外段cDNA在真核细胞的表达与其功能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D-L/PD-1是参与肿瘤免疫逃避的一条抑制性信号途径。为了用可溶性的PD 1受体阻断PD-L/PD-1的相互作用 ,将小鼠PD-1胞外段 (aa1-aa167)作为独立可溶性分子进行了真核表达 ,并对其功能进行鉴定。构建了编码小鼠PD-1胞外段cDNA(sPD 1)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PD-1A和编码sPD-1-GFP重组蛋白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PD-1B ;细胞转染实验表明其表达产物主要是分泌到细胞外的可溶性产物 (sPD-1) ,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sPD-1可有效结合PD-1配体 ;肿瘤细胞杀伤实验表明 ,sPD-1作用于肿瘤细胞或在脾淋巴细胞激活过程中作用于淋巴细胞 ,均可增强Hsp70-H22抗原肽复合物激活的脾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sPD-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在肿瘤局部表达抑制性共刺激分子的可溶性受体 ,拮抗肿瘤微环境中负调节因素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 ,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 ,提供了一种新的肿瘤基因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PD-1是主要表达在活化T细胞上的免疫抑制性受体,与表达在肿瘤细胞表面的配体PD-L1结合,通过降低T细胞的免疫应答,使肿瘤免疫逃逸。靶向PD-1/PD-L1这一信号通路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研发是当前抗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提示,PD-1及PD-L1抗体药物治疗肿瘤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有望改善部分晚期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王娟  姚刚 《生命的化学》2014,(6):765-773
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是属于共刺激分子28(costimulatory molecule 28,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CTLA-4)家族的抑制性受体。因为PD-1的免疫抑制作用,对其机制和应用的研究一直是免疫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如今,它对淋巴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已经基本清晰,而利用其研发的抗体药物也在癌症治疗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主要介绍现今已掌握的PD-1信号对淋巴细胞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慢性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和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PDL)属于B7家族的共刺激分子,介导免疫反应的负性调节信号,在肿瘤发生、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病中都发挥了特异性的调节作用。利用PD1/PDL1信号途径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免疫治疗的目的,该文就此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癌细胞表面能表达多种免疫抑制蛋白,程序性死亡分子受体1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是关键蛋白之一,可与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自然杀伤性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PD-1)结合,激活PD-1的免疫抑制作用,通过RAS/Raf/MEK/ERK、磷脂酶C-γ(phospholipase C-γ,PLC-γ)、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通路下调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协助癌细胞进行免疫逃逸。故近年来应用免疫检查点PD-1、PD-L1抑制剂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手段。研究表明,PD-L1的表达受多种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转录因子的调控,故本文就PD-L1的表达调控进行综述,寻求PD-L1表达调控通路能否作为抗肿瘤治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腹腔积液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olubleprogrammed death-1,s PD-1)及其配体水平。方法实验分为早期HCC组(20例)、进展期HCC组(15例)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照组(15例),分别采集3组人群的腹腔积液,利用RT-PCR扩增腹腔积液细胞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配体PD-L1基因,用ELISA检测腹腔积液上清中s PD-1及其配体s PD-L1和IFN-γ水平,并分析s PD-1、s PD-L1与IFN-γ的相关性。结果早期HCC组和进展期HCC组的PD-1、PD-L1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进展期HCC组腹腔积液中s PD-1、s PD-L1和IFN-γ均高于对照组和早期HC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 PD-1、s PD-L1与IFN-γ呈正相关。结论 s PD-1、s PD-L1在HCC患者腹腔积液中高表达,有望成为HCC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制备抗猪PD-L1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 Ab),有助于阻断猪PD-1/PD-L1通路逆转免疫功能。免疫原为猪PD-L1胞外区重组蛋白,雌性BALB/c鼠为免疫动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将鼠骨髓瘤细胞NS0和免疫BALB/c鼠脾细胞融合,ELISA法筛选及多次克隆化培养,筛选抗猪PD-L1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成功制备1株能稳定分泌抗猪PD-L1的mAb的杂交瘤细胞株3B5,Ig亚型为IgG1,细胞上清和腹水效价分别为1:1×2~(10)和1:1.024×10~5,ELISA和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该株单抗能特异性识别猪重组PD-L1蛋白,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该单抗可以与猪PBMC上PD-L1蛋白有效结合,成功制备了1株分泌抗猪PD-L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B5,为检测猪PD-L1蛋白表达水平及猪PD-1通路在猪传染性疾病中的致病机制提供有力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标本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NF-κB p65、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PD-1和PD-L1表达的影响因素及与p65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p65、PD-1和PD-L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的p65、PD-1和PD-L1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5)。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和p65表达为影响PD-1和PD-L1表达的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65与PD-1、PD-L1呈正相关(P<0.05)。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p65、PD-1和PD-L1的表达均为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65、PD-1和PD-L1阴性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长于p65、PD-1和PD-L1阳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NF-κB p65与PD-1、PD-L1的表达密切相关,p65、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对NSCLC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