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正> 学昆同志在“昆虫标本和模式标本的重要意义”[1983昆虫知识20(2):88—89]一文的结尾提到:“通常物种的模式标本就是一个或一组确定的实物标本,已如上述。而属或其他高级分类阶元则是根据其下的较低级阶元建立的。例如一个属的模式乃是一个种,一个族或一个科的模式乃是一个属,一个目的模式乃是一个科,其余类推。(原文中无着重号)这里出现了一个“模式科”不知其根据何在。昆虫的命名依据是《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十五届国际动物学会议通过)。但是,在这个“法规”中不曾规定过模式科的概念,也未出现过这样的名词。 《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61条中指出:“一个命名种的模式是一个标本,一个命名属的模式是一个命名种,而一个命名科的模式是一个命名属。每个分类单  相似文献   

2.
最近,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克里斯坦森(R M.kristensen)发现并命名了一门新的无脊椎动物——铠甲动物门Loricifera,记述于1983年9月出版的《动物学分类和进化杂志》的第21卷第3期163—180页。铠甲动物生活在海中。由克氏命名的本新门的第一个种是神秘矮铠甲虫Nanaloricus mysticus,采自大西洋法德国罗斯科夫、亚速尔群岛及美国佛罗里达州皮尔斯堡三处附近砂砾中,水深15—450米不等。成虫体长0.230—0.235毫米(雌)和0.227—0.235毫米(雄),第1龄希金斯幼虫体长0.120—0.135毫米,第2龄幼虫0.158—0.185毫米,后期幼虫0.195毫米。体两侧对称。体前端的口锥有8根口针,口针基部分叉,前端有单独的开孔,肌肉收缩时,可从各自的孔伸出。口锥前端为口。翻吻(头部)有9行棘。第1行称棒棘,其形状和数目在雌雄有别,末端稍指向前方。其余5行为  相似文献   

3.
居龙和 《生物学通报》2006,41(1):15-16,F0004
家犬是被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也是人类最忠实的伴侣动物。家犬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 犬科-犬属-家犬种。世界著名生物学家林奈把家犬从诸多野生犬属动物中分列出来,单作为一个种,命名为“家犬”(Canis familiaris),家犬成为家畜中唯一单独称种的家畜。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完达山东部林区东北虎猎物生物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一个地区猎物种群生物量能否满足捕食动物种群数量的需求,这对于了解濒危大型食肉动物是否受到来自于食物缺乏的威胁和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极其重要。为了掌握黑龙江省完达山东部林区东北虎食物需求与猎物生物量之间的关系,于2008年冬季至2009早春积雪覆盖期采用随机布设样线,通过收集有蹄类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足迹等活动的方法,在东方红林业局和迎春林业局管辖境内3 692.06 km2的区域布设大样方48个,并在大样方里共布设样线240条开展有蹄类动物种群数量调查,确定东北虎猎物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地区野猪(成体502 606只,亚成体209 210只)、马鹿(成体331 357只,亚成体67 72只)和狍子(成体810 815只,亚成体202 203只)的生物量分别为74 767.50 87 825.00 kg、79 744.50 85 984.50 kg 和 31 337.00 31 525.50 kg,3种有蹄类动物生物量共计1 85 849.00 205 335.00 kg。研究地区猎物总生物量为209 619.89 231 598.24 kg。如果按8%的生物提供给东北虎,3种主要猎物生物量可满足5.22 6.92只东北虎个体的食物需求,研究地区猎物总生物量则可满足5.89 7.81只东北虎个体的食物需求。此外,对足迹遇见率与抽样强度、抽样强度与足迹遇见率的均值标准误差之间关系的分析表明,在完达山东部林区布设120条样线(抽样距离600 km)、150条样线(抽样距离750 km)和115条样线(抽样距离675 km)能满足野猪、马鹿、狍子种群数量调查准确性的最低需求。  相似文献   

5.
制备蛛形动物染色体标本,以往的方法多需经过离心和细胞重悬浮等步骤,虽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但一般实验室。尤其是中学实验室难以进行。本文介绍一种简便、快速的制备蛛形动物染色体标本的方法,同样能获得令人满意、分散良好的染色体标本。本法还适应野外操作。方法与步骤1、取材:亚成体或成体蛛形动物的睾丸和卵巢;卵或卵囊均可。2、用100mg/ml 秋水仙素溶液(生理盐水配制)处理活标本(采自细胞分裂活跃的亚成体时期的材料.可不用秋水仙素处理),处理时间长短依动物的龄期和组织类型而定。软体蛛形动物可处理50—60分钟。  相似文献   

6.
中国锄足蟾科五个新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整理四川、贵州、湖北的锄足蟾科动物标本,发现有五个新种:四种齿蟾Oreolalax和一种齿突蟾(曾名为“短齿蟾”)Scutiger。其中两个齿蟾新种的蝌蚪(包括将完成变态的幼蟾)曾被描述发表过,为未定种名的“短齿蟾”蝌蚪(刘、胡,1960);现在已发现成体,并在本文内予以定种名。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于成都四川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对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的冬眠进行初步研究,发现5条版纳鱼螈(包括成体和亚成体)在4个冬眠洞穴内冬眠,其越冬地选择在距离水源不远的溪流岸边或者平缓的山坡,能够自行打洞或者利用其他动物废弃的洞穴进行冬眠。版纳鱼螈主要是以单栖的方式冬眠,身体呈S形或者圆形。  相似文献   

8.
樊晓丽  雷焕宗  林植华 《生态学报》2012,32(17):5574-5580
体温是影响变温动物表现的最重要生理学变量。检测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的雌性亚成体、雄性亚成体、幼体和蝌蚪这4个发育阶段的选择体温和热耐受性。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虎纹蛙选择体温、耐受低温、耐受高温和温度耐受范围的组间差异均显著,幼体的选择体温(24.13℃)显著低于雌性亚成体(28.06℃)、雄性亚成体(29.27℃)和蝌蚪(28.23℃),雌性亚成体、雄性亚成体和蝌蚪之间差异不显著;幼体的耐受低温(13.85℃)显著高于雌性亚成体(11.27℃)、雄性亚成体(10.84℃)和蝌蚪(10.74℃),雌性亚成体、雄性亚成体和蝌蚪之间差异不显著;幼体具有显著低的耐受高温(35.48℃)、蝌蚪具有显著高的耐受高温(43.31℃),雌性亚成体(39.55℃)和雄性亚成体(39.02℃)的耐受高温差异不显著;幼体(21.62℃)具有显著小的温度耐受范围、蝌蚪(32.58℃)具有显著大的温度耐受范围,雌性亚成体(28.28℃)和雄性亚成体(28.18℃)的温度耐受范围差异不显著。虎纹蛙幼体和亚成体体温和水温之间在降温速度和升温速度的相关关系均显著。用回归剩余值去除水温变化速度对体温变化的影响,双因子方差分析(降温和升温速度为重复检验设置)表明,幼体的体温变化速度显著大于亚成体,两性亚成体间差异不显著;温度变化类型(降温和升温)和两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体温变化的影响不显著。基本热生态位分离和体温调节能力的发育限制是形成上述现象的最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成体干细胞较胚胎干细胞在获得和临床应用方面越来越显示独特的优势,极小胚胎样干细胞(VSELs)是一种具备多能干细胞(PSCs)特性的成体干细胞,已证实可以从多种成体器官中分离获得并在体内外实验研究中取得较大进步。本文就VSELs的发现、生物学特征、分离与培养分化、潜在应用以及目前研究面临的问题作简明阐述,以起到对VSELs的研究成果及现状的总结,并为今后VSELs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动物在觅食过程中,尝试取食陌生食物会给其带来潜在的风险或是利益。许多动物在首次遇到陌生食物时,不会立即对其进行取食,甚至感到恐惧而避开,这是动物应对陌生食物和环境的一种恐新行为(neophobia)。2010年10—12月,对广东省四会市圈养条件下的犬蝠Cynopterus sphinx取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实验中犬蝠首次面对陌生食物(苹果)刺激时表现出2种不同的行为,14只实验个体中,6只在首次面对陌生食物时直接对其进行取食,定义其为探索者(explorer);而另外8只对陌生食物表现出了恐新行为,定义其为恐新者(coward)。在人为施加的环境压力下,恐新者经过反复试探,首次成功取食陌生食物后才接纳陌生食物。雌雄个体间(Mann-Whitney U test:雌性31.3 min±8.5 min,n=6,雄性122.8 min±16.2 min,n=5,U=721.0,P<0.001)及亚成体与成体间(Mann-Whitney U test:亚成体20.9 min±10.9 min,n=3,成体72.9 min±9.7 min,n=11,U=901.0,P<0.001)在首次取食行为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雌性和亚成体个体更易于接受陌生食物。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犬蝠对陌生食物首次取食的这2种行为差异各自有其生态学意义,探索者的行为利于拓宽取食食物源,以应对野外多变的环境;而恐新者的行为可防止摄入过多有毒或营养过剩的食物。雌性倾向于探索陌生食物,可能与其在种群中的繁殖地位有关;亚成体积极探索陌生食物的行为则体现出其取食经验上的缺乏,同时也利于将陌生食物引入种群食谱中。行为的多样性利于种群繁衍,本文探讨了2种取食策略各自的利弊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无脊椎动物的系统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上已知的动物有一百多万种。一般把包括原生动物在内的所有动物都归入动物界。但也有人主张把原生动物从动物界分出来,与大多数藻类门合成原生生物界;这样,动物界只包括后生动物。后生动物是动物中的主体,特征为:多细胞,异养,经胚胎发育而成。从原生动物门(有的学者把它分成鞭毛动物门、肉足动物门、孢子动物门、丝孢子动物门和纤毛动物门五门)到后生动物(一般分32门)中最后一门(脊  相似文献   

12.
基于林奈命名法和林奈分类系统的生物分类系统已经存在250多年并仍然为广大生物学工作者使用,由此产生的国际动物、植物、细菌的命名法规亦执行了100年(1905年,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第1版产生),并在不断修订.随着分类方法的不断进步,林奈分类系统的一些缺陷逐渐显露,一种被称为生物谱系命名法规(PhyloCode)的新的命名法出现在人们眼前.这种基于系统发育系统学的命名法规一经问世就引起诸多争论,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命名法规,无论与传统的命名法规融合还是独立发展,对于已有的分类系统都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箒虫动物(Phoronida)生活在海洋中,种类很少。这一门动物迄今仅发现两属(Phoronis和Phoronopsis)15种。我国至目前为止,仍未见有记载。 1961年2月18日和1962年2月8日,作者在厦门鼓浪屿潮间带低潮区进行采集时,曾发现了一种箒虫(Phoronis)。1963年3月28日,张炳西同志也在鼓浪屿采到一个标本。最近查阅文献,始确定以前所采到的标本均为澳大利亚箒虫(Phoronis australis Haswell),这是我国首次记录。 我们所采到的标本,最大的体长达93毫米,躯干部最大的直径为5毫米。体不分节而极细  相似文献   

14.
脊椎动物排泄系统在发生上来源于中胚层的中节 ,其主要功能在于排出代谢废物以及调节体内水盐代谢、酸碱平衡 ,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这两方面。它在结构上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 4部分 ;依据发生阶段可分为前肾、中肾和后肾 3种类型。1 肾脏的几种类型无羊膜动物肾脏的发生要连续经过前肾 (胚胎期 )和背肾 (成体 )两个阶段 ;而羊膜动物则需经历 3个阶段 ,即前肾、中肾 (胚胎期 )和后肾 (成体 )。这几种类型在发生的顺序、所在的位置及其结构特点等方面均不同(见图 1)。1.1 前肾 前肾位于体腔前端背中线两侧 ,呈小管状分节排列 ,…  相似文献   

15.
睾丸间质干细胞(stem leydig cells,SLCs)是位于睾丸组织生精小管外侧壁的一类成体干细胞,具有维持自我更新和分化的特征.其分化形成的成熟间质细胞(adult leydig cells,ALCs)可以大量合成和分泌睾酮,是雄性动物机体睾酮产生的主要来源,广泛参与雄性动物的生殖和生理调控.由于SLCs发现...  相似文献   

16.
扁盘动物门(PHYLUM PLACOZOA)是1971年西德著名原生动物学家Grell教授建立的新门,目前此门仅有一个种,这个种的形状、大小、运动方式,与单细胞原生动物的变形虫Amoeba非常相似,但通过组织学研究,这个变形虫竟是多细胞动物,因此又称多细胞变形虫。1981年7—8月作者在圣胡安岛美国华盛顿大学福来德海洋研究室,与Grell教授同在一个研究室工作,有幸看到了他从西德带来的活标本。下面将扁盘动物作一简介,供同志们在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动物和人体内,目前已发现数十种激素,如果算上它们的代谢物和大量人工合成的类似物,约有数千种之多。类固醇激素的化学命名规则在五十年代初期确定之后,1969年又发表了订正草案(IUPAC-IUB,1969),1972年再次确定下来(IUPAC-IUB,1972)。命名规则对具有生物活性的重要类固醇激素保留俗名,采用半系统命名法。但对蛋白质和多肽激素,多年来一直没有统一的命名法规可循。一般多以分泌部位或功能命名,致使一种激素有多种名称,如垂体促乳素有9个同物异名。随着激素种类的发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生物工程研究展望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由于最近两年干细胞研究技术的突破 ,一门崭新的学科“干细胞生物工程”已经形成 .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的成功培养以及一种组织的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向另一种组织细胞横向分化的发现 ,为利用“干细胞生物工程”技术治疗疾病奠定了基础 .本综述着重介绍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些新概念和新技术以及干细胞分化的基因调控 .对干细胞生物工程的临床应用前景作了概括性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青藏高原柴达木马亚成体腹泻与健康个体粪便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的差异, 我们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采集的腹泻 (n = 3) 和健康 (n = 13) 个体粪便样本细菌的组成与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相关菌属的含量。结果显示,无论健康还是腹泻,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变形杆菌门和螺旋体门是柴达木马亚成体粪便中的优势菌门。相比健康组,腹泻组粪便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显著下降 (P < 0.05),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下降而变形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 (P < 0.05),推断这两个门中的梭菌属、普雷沃菌属、纤杆菌属等丰度的失衡可能是导致柴达木马腹泻的原因之一。此外,通过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12个对健康和腹泻柴达木马亚成体粪便微生物差异具有较大影响的特征菌属,包括甲烷短杆菌属、纤杆菌属、Paludibacter、肉食杆菌属和迷踪菌属等。研究揭示了健康和腹泻柴达木马亚成体粪便微生物组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地区家畜腹泻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鼎湖山物种分类学研究的历史,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自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共含202种生物(亚种或变种),分属3界10门20纲54目104科146属,其中植物界63种、动物界68种、菌物界71种。有194份标本(另8份无采集人信息)涉及77位采集人(或其团队),有67家机构的147人参与新种命名, 67种期刊的140条文献参与新种发表, 38个国内外机构保存了200种的标本,物种在30%的科、目、采集人、第1命名人、期刊和存放地各分配了约70%的数量,呈现类似"二八定律"所述的不平衡现象。1978至1997年是标本采集并命名的高峰期,标本采集率为55.45%、标本命名率为58.91%;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命名早于动物和真菌。鼎湖山物种的橱柜时间(标本采集到命名间隔的时间)平均为7.56 a,且植物的长于动物和菌物。鼎湖山主模式标本生物的物种密度比邻近保护区的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