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蒡在降血压、降血脂、提高免疫力、抗肿瘤、减肥等方面有良好的作用,但对牛蒡系列保健食品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牛蒡的保健作用和产品进行综述,为牛蒡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牛蒡群落分布、物种组成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相关分析、CCA排序和TWINSPAN分类方法,研究了牛蒡群落分布、物种组成和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牛蒡群落中牛蒡重要值与各生态环境因子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证明牛蒡是广布种;牛蒡群落中,除牛蒡外的其他伴生物种的分布与空气相对湿度、年降水量、年均温、海拔高度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日照时数呈负相关;根据牛蒡群落的分类和排序,划分出牛蒡的4大主产区: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沿海产区,与药典记载的牛蒡的主产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提取牛蒡子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究其抗炎作用。通过响应面法考察不同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牛蒡子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不同RAW 264.7细胞处理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经Western blot法检测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牛蒡子多糖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80℃,此时提取率为7.19%;牛蒡子多糖组对TNF-α和IL-6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并通过调控相关通路上的蛋白表达,起到免疫调控作用。该研究可为牛蒡子新药用成分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牛蒡低聚果糖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牛蒡低聚果糖(BFOS)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将牛蒡低聚果糖用三个不同剂量组100、200、400mg.kg-1.d-1给小鼠灌胃,对照组为生理盐水,连续灌胃42 d,末次饲喂30 min后进行游泳实验,耐缺氧实验,测定运动耐力、血乳酸(LAC)、血尿素氮(BUN)等指标。测试结果表明三个剂量的牛蒡低聚果糖均能显著提高运动耐力和耐缺氧时间;降低运动后LAC和BUN的含量;提高肌、肝糖元含量。说明牛蒡低聚果糖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200 mg.kg-1.d-1为最佳用量,高剂量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伊犁地区野生毛牛蒡与牛蒡的成分分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伊犁地区野生牛蒡属两种植物,即牛蒡和毛牛蒡根的主要营养及保健成分和主要矿质元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毛牛蒡和牛蒡的主要成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毛牛蒡也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6.
从牛蒡子甲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出14个化合物,分别是牛蒡子苷(1),牛蒡苷元(2),罗汉松树脂酚(3),牛蒡酚B(4),异牛蒡酚A(5),牛蒡酚A(6),(+)-Diasyringaresinol(7),tanegool(8),arctignan F(9),牛蒡酚F(10),牛蒡酚C(11),arctignan D(12),arctignan E(13),牛蒡酚H(14),其中化合物7和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发酵转化牛蒡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牛蒡子药材中筛选到一株具有转化牛蒡子苷能力的菌株HB-2,对牛蒡子进行发酵,利用其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将牛蒡子苷转化为牛蒡子苷元。研究了该菌株对牛蒡子的发酵动力学,HPLC测得转化率达95%以上。发酵产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制备出牛蒡子苷元纯品,并采用核磁共振(NMR)、红外(IR)、质谱(MS)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牛蒡苷元对H89 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蛋白激酶A 抑制剂H89 处理SH-SY5Y 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将SH-SY5Y 细胞分成正常组(正常细胞)、模型组(经H89 处理的细胞)、H89+ 牛蒡苷元组(经H89 处理后给予牛蒡苷元处理的细胞)和H89+ 丹酚酸B 组(阳性对照组,经H89 处理后给予丹酚酸B 处理的细胞)。采用MTT 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β- 淀粉样肽和神经营养因子-3 的表达以及Hoechst 33258 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H89 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造模成功。牛蒡苷元在低浓度(0.5 μmol · L-1)时对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最佳,与模型组相比,H89+ 低浓度牛蒡苷元组细胞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1),细胞中β- 淀粉样肽的表达下调5.17%(P<0.05),而神经营养因子-3 的表达上调80.54%(P<0.01),凋亡细胞百分比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低浓度牛蒡苷元对H89 诱导的SH-SY5Y 细胞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牛蒡根际土壤致害菌Fusarium solani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牛蒡根际镰刀菌与牛蒡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从全国30个地区采集牛蒡根际土壤样品,进行了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和群落的生态学研究,测定镰刀菌发酵液对牛蒡幼苗和牛蒡子萌发的影响,并对其中毒性最强的两株镰刀菌F130和F131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结果:镰刀菌为牛蒡根际的最优势类群,贡献率为34.297%,其次为木霉,贡献率为22.519%;绝大多数镰刀菌对牛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中F130和F131被鉴定为Fusarium solani。结论:Fusarium solani是牛蒡根际土壤中的致害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牛蒡子液体制剂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含量的HPLC梯度洗脱法。方法:采用Dionex Summit高效液相色谱系统,ODS C18柱(4.6mm×250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测定波长280nm,柱温30℃下对牛蒡子液体制剂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牛蒡子苷进样浓度在0.098~0.98mg/ml、牛蒡子苷元进样浓度在0.0304~0.304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r=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0%,RSD为1.9%(n=6)和98.6%,RSD为2.3%(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牛蒡子液体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菊科植物牛蒡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生植物牛蒡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牛蒡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及其β-胡萝卜素。牛蒡中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旨在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牛蒡是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补肾壮阳等作用的药食两用滋补佳品,近年来对其种子、根、叶等不同部位所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已有部分研究,其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木脂素类、黄酮类、挥发油类、脂肪酸类、生物碱类、酚羟基化合物等,其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蛋白质、低聚糖、牛蒡酸、醛类、多炔类及挥发油等,其叶子的主要学学成分有挥发油、鞣质、粘液质、咖啡酸、绿原酸、异绿原酸等.目前对牛蒡的化学成分研究尚不够深入,其物效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牛蒡的综合开发利用.因此运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阐明其药理作用机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牛蒡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市售地的牛蒡子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以期建立牛蒡子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了11个不同市售地牛蒡子药材样品的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不同市售地牛蒡子药材共有峰的峰面积比有一定的差异;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评价牛蒡子药材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4.
建立酸水解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从牛蒡子中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牛蒡子苷元的方法。采用醇提酸解法提取,再经氯仿萃取得牛蒡子粗提物;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2∶5∶3∶4,v/v)作为两相溶剂系统,在流速10 m L/min、转速850 rpm、检测波长280 nm下实现对牛蒡子苷元的快速分离制备。80 min内从连续两次进样的1200 mg牛蒡子粗提物中分离得到牛蒡子苷元318 mg,其纯度达99.12%,得率达26.5%。该方法简便、快速、高效,可用于牛蒡子苷元的快速分离制备,为牛蒡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牛蒡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牛蒡为菊科牛蒡属两年生植物,其根、茎叶和果实均可入药。近年来关于牛蒡各方面的研究很多,本文拟从化学成分及其立体化学、药理活性和代谢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以便于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域牛蒡叶绿原酸的含量比较及其抑菌实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80%的酸化乙醇(pH2-3)提取不同地域的牛蒡叶,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和石油醚脱色后,分别用polyamide柱层析法和硅胶薄层层析法分离纯化绿原酸,测定并比较产自不同地域牛蒡叶中的绿原酸含量差异,并对纯化的绿原酸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域牛蒡叶中的绿原酸含量存在着差异,野生牛蒡叶的绿原酸含量最低,种植和盐碱地种植牛蒡叶绿原酸的含量差别不大。纯化的绿原酸对4种实验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藤黄微球菌均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牛蒡子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为牛蒡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牛蒡低聚果糖是由本实验室从菊科植物牛蒡中提取并鉴定的低聚果糖.研究表明,牛蒡低聚果糖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可提高动物的免疫活性,提高若干免疫因子的含量,促进动物生长效应,抗疲劳效果明显.此外,BFO处理可以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性抗性,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可用于植物病害防治或果蔬保鲜.  相似文献   

19.
牛蒡     
一、古笈的论述牛蒡始见于《别录》,列为中品,《本草纲目》称之为“恶实”,“蝙蝠刺”,因其果实外部多刺钩,形状凶恶,故有此名。《本草经疏》记有:恶实气味辛、平、无毒,具散风除热解毒的作用,由于辛能散结,苦能泄热,所以素主润肺、利咽,去皮肤风、通十二经络。《药品化义》认为: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苦味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部风疾,面目浮肿,咽喉不利。《本草求真》记有:牛蒡味辛且苦,既能降气下行,复能散风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蛇毒粗毒的抗菌作用,并比较不同蛇毒对不同细菌的抑制效果.方法 采用抑菌环法测定蛇岛蝮、江浙蝮和短尾蝮蛇毒粗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比较不同蛇毒粗毒的抗菌效果;加入过氧化氢酶(catalase),考察蛇毒抗菌作用的变化.结果 (1)3种蛇毒粗毒对5种细菌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3种蛇毒粗毒对5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3)加入catalase后,蛇毒的抗菌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1)3种蛇毒粗毒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具有明显抑菌选择性.(2)3种蛇毒的抗菌效果不同,蛇岛蝮蛇抗菌作用最强.(3) catalase能显著降低蛇毒的抗菌活性,表明L-氨基酸氧化酶是蛇毒起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