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人参皂苷Rg3是从五加科植物人参中提取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调节机体免疫力,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逆转耐药性,减少肿瘤内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联合放、化疗药物减毒增效等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人参皂苷Rg3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参作为传统中药家喻户晓,其提纯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一一人参皂苷Rg3,在科研中发现,具有多方向、多“靶点”抗肿瘤作用,并在临床治疗中不断被证实和推广.目前发现:人参皂苷Rg3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通过激活凋亡基因活性或抑制凋亡抑制蛋白等,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信号传导途径,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部分化学药物联合,可明显提高效果,同时对临床患者无明显血液系统毒性,并提高生活质量等作用.近年临床及体外实验证明,人参皂苷Rg3对多个系统并以不同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而对其研究仍在不断探索新的方向.作为祖国传统中药中提纯的单体抗肿瘤药物,在现今综合抗肿瘤治疗中意义深刻.  相似文献   

3.
人参皂苷Rg3是存在于天然药物人参中的一种四环三萜皂苷,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g3具有确切的抗肿瘤活性,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概括人参皂苷Rg3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探讨人参皂苷Rg3抗肿瘤的作用机理以及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药理论对今后人参皂苷Rg3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陈敏  李逐波 《生命科学》2011,(5):487-491
大蒜是一种古老的药用植物,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发挥其主要抗肿瘤作用的是多种烯丙基有机硫化物。从大蒜中有机硫化物调节致癌物的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消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方面,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油茶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植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总结。油茶所含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萜及三萜皂苷类、黄酮类、脂肪酸类、甾体类、木脂素类等。三萜及三萜皂苷类成分为油茶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油茶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Oleiferasaponin B1、B2、C1、C2、油茶皂苷B对肿瘤细胞有抑制活性,多糖和油茶皂苷A、B具有抑制移植瘤活性,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姜黄素具有很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本文通过对几年来国内外对姜黄素抗肿瘤的研究进行总结,介绍了姜黄素的抗肿瘤机制。在分子水平上,肿瘤细胞摄取姜黄素,增加药物作用的靶位点,调节肿瘤细胞的信号传递,从而调节肿瘤细胞中某些酶活性及蛋白质、基因的表达。在细胞水平上,姜黄素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增强NK细胞杀伤力。在组织水平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GM—CSF和G—CSF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M-CSF抗肿瘤方面的主要作用是与免疫分子联合使用治疗肿瘤;GM-CSF基因转入肿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分别作肿瘤疫苗和细胞疫苗发挥抗肿瘤作用;GM-CSF和G-CSF用于缓解放疗和化疗后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8.
郭哲  孙先超  侯仰韶 《生命的化学》2023,(10):1495-1500
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如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存在不良反应大、易耐药等问题。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在肿瘤的防治中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等优势。中药竹节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主要含有皂苷类、糖类、氨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竹节参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化疗增敏、增强机体免疫、改善肿瘤恶病质等有关。本文对竹节参中具备抗肿瘤作用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索竹节参中不同化学成分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微管在有丝分裂及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许多不同化学结构的抗肿瘤药物都以其为作用靶点.作用于微管的抗肿瘤药物不仅能通过细胞毒作用杀死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功能,使肿瘤细胞无法获得养分死亡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然而此类药物在临床应用的过程当中也受到了肿瘤细胞产生的耐药性和药物自身毒性的困扰.本文将对作用于微管的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耐药性产生的原因以及毒性方面作一综述,以期能够研发出更具针对性、低毒、对耐药机制不敏感的微管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属副黏病毒,由于其安全性,自从被发现以来,即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关注。经过多年的研究,新城疫病毒在抑制人肝癌、恶性胸膜间皮瘤、纤维肉瘤以及头颈癌细胞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新城疫病毒抑瘤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主要涉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抑瘤佐剂作用,增强免疫细胞活性及抑制肿瘤化疗耐药。NDV即使在缺氧环境下,也可以稳定的发挥抗肿瘤作用,且其强毒株具有高效的抗肿瘤作用。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新城疫病毒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靶向Survivin基因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urvivin基因不仅表达于绝大多数的肿瘤细胞中,也存在于人体正常的细胞中,它具有抑制凋亡和调节有丝分裂的双重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下调Survivin基因的表达或者抑制Survivin蛋白的功能,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生长潜力、增加凋亡的比例,而且可以增强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和放射线的敏感性.许多抗肿瘤药物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功能.但某些肿瘤表现出对它们的耐药性。导致肿瘤耐药性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Survivin的表达.有关细胞凋亡途径和Survivin基因表达等方面的研究可为发现和发展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苦参是中国传统的植物药,具有清热燥湿等多种作用,广泛地应用于抗肿瘤研究,其活性成分能够通过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通过细胞周期阻滞、Fas/Fasl和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降低VEGF等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逆转多药耐药、调节免疫耐受等辅助治疗肿瘤。通过收集、分析和整理最近几年涉及苦参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的文献,综述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苦参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丙酮醛作为正常的生理代谢产物,可来源于多条代谢通路,最主要的来源是糖酵解途径,丙酮醛分解主要是在乙二醛酶系统的作用下最终转化为D-乳酸。丙酮醛具有高度的活性和细胞毒性,它在多种类型的肿瘤组织中含量较低。丙酮醛能够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抑制肿瘤的转移,并能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以及提高对现有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等作用更进一步地发挥抗肿瘤效应。深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能够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使其成为有潜力的新型抗肿瘤药,该文就丙酮醛可能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青蒿素的可溶性衍生物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宫颈癌以及白血病等多种人类常见肿瘤。其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调控细胞信号转导、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抑制肿瘤侵袭转移、增敏抗肿瘤化疗药物等。近年来有新的研究表明,ART亦可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作用,且抗氧化可能也是其抗肿瘤的机制之一。本文对近年来ART抗肿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作了全面的归纳分析,并对ART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发展的后期需要进行活血化瘀治疗。苏木(CAE)为豆科云实属植物的干燥心材,具有行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近年来研究证实,苏木提取物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且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苏木提取物在多系统中发挥着不同机制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苏木提取物在抗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肿瘤抑制基因p53是目前研究最广泛和系统的抑癌基因之一。p53与其上、下游基因形成复杂的信号网络来发挥功能。p53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p53基因是目前多种抗肿瘤药物开发的靶点。多糖由于其低毒和抗肿瘤效果成为生物大分子抗肿瘤的研究热点。目前认为,多糖在体内外抗肿瘤机制有两方面:一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以抑制肿瘤增殖,另一则是激活胞内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衰老、细胞周期阻滞与凋亡达到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该文综述了近些年多糖通过调控p53信号网络来发挥其抗肿瘤及抗衰老等作用,为多糖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厚朴酚作为传统中药厚朴的主要成分之一,已经被证实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且毒性较低,在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厚朴酚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转移和肿瘤血管的形成,逆转肿瘤耐药的效果也非常显著。本文通过对厚朴酚以往的研究,主要从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抗转移,抗血管生成等方面对其在抗肿瘤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系统地研究了4-硒(代)硫酸酯多糖的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发现该药在体内外均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并认为其抑瘤机制与促进巨噬细胞活性,间接促进淋巴细胞活性,释放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分子以及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大分子合成有关。结果表明,4-硒(代)硫酸酯多糖是一种兼具杀伤肿瘤细胞和增强免疫功能双重作用的新型免疫型抗肿瘤药。  相似文献   

19.
Cdc7激酶抑制剂PHA-767491是最新发现的一类抗肿瘤新药.本实验利用不同浓度的PHA-767491对肿瘤细胞进行抑制研究.实验结果显示,PHA-767491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随着药物浓度或时间的增加而增强;通过和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对比发现,PHA-767491只需较低剂量就能发挥出抑制肿瘤的作用,且疗效远高于5-氟尿嘧啶.研究进一步还发现,PHA-767491可通过促使PARP和casepase3蛋白的剪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PHA-767491还可以引起肿瘤细胞自噬.综上研究表明,PHA-767491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引起细胞自噬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对正常细胞毒性很低.因此该实验研究为今后抗肿瘤新药PHA-767491的进一步应用于癌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白皮杉醇是一种化学结构类似于白藜芦醇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菌、抗炎、抗白血病、抗细胞增殖、提高免疫调节能力、抗癌、防癌等生物活性。白皮杉醇的抗氧化、抗侵袭等生物活性强于白藜芦醇,而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近年,白皮杉醇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后对白皮杉醇抗肿瘤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白皮杉醇进一步开发成抗肿瘤药物奠定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