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p1)、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一线化疗方案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137例,根据化疗疗效分为化疗不敏感组(38例)和化疗敏感组(9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OPN、HSP90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清Wip1 mRNA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敏感性的因素。随访3年,Kaplan-Meier法分析高/低血清OPN、Wip1 mRNA、HSP90α水平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后的预后情况。结果:与化疗敏感组比较,化疗不敏感组血清OPN、Wip1 mRNA、HSP90α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TNM分期Ⅳ期和血清OPN、Wip1 mRNA、HSP90α水平升高为影响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访3年,137例晚期NSCLC患者总生存率为15.33%(21/137)。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血清OPN、Wip1 mRNA、HSP90α高水平组3年总生存率低于血清OPN、Wip1 mRNA、HSP90α低水平组(P<0.05)。结论:血清OPN、Wip1、HSP90α水平升高与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敏感性下降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LS患者62例,根据E1 Escorial诊断标准分为ALS早期组(n=30)和ALS晚期组(n=32),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Irisin、HSP70水平,分析ALS患者血清Irisin、HSP70水平与氧化应激指标、改良后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ALSFRS-R)评分、爱丁堡认知行为量表(ECAS)评分和肌电图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risin、HSP70对ALS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S早期组、ALS晚期组患者血清Irisin、HSP70、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降低,且ALS晚期组低于ALS早期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ALS早期组、ALS晚期组患者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丙二醛(MDA)水平明显升高,且ALS晚期组高于ALS早期组(P<0.05);ALS晚期组ECAS评分、ALSFRS-R评分低于ALS早期组(P<0.05);与ALS早期组比较,ALS晚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以及胫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水平明显降低(P<0.05);Pearson 检验结果显示,血清Irisin、HSP70水平与血清8-OHDG、MDA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GPX、SOD水平、ECAS评分、ALSFRS-R评分以及正中神经CMAP、尺神经CMAP、腓总神经CMAP、胫神经CMAP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risin、HSP70联合应用时曲线下面积(AUC)(0.95CI)为0.850(0.722~0.976),诊断效能较高。结论:ALS患者血清Irisin、HSP70水平与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的过度激活、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损害相关,血清Irisin、HSP70有可能成为ALS诊断和病情评估的生物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pro-BDNF)、α-突触核蛋白(α-syn)、活化T细胞趋化因子(RANTES)水平在不同Hoehn-Yahr(H-Y)分期帕金森病(PD)患者中的变化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PD患者,将其按照H-Y分期的差异分作早期组(H-Y分期1~2期)45例以及中晚期组(H-Y分期3~5期)47例,另取我院同期5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ro-BDNF、α-syn、RANTES水平,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pro-BDNF、α-syn、RANTES水平与PD患者H-Y分期的相关性。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并据此将所有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早期组和中晚期组的血清pro-BDNF、α-syn、RANTE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中晚期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高于早期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ro-BDNF、α-syn、RANTES水平均与PD患者H-Y分期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与其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以及血清pro-BDNF、α-syn、RANTES水平有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病程较长以及血清pro-BDNF、α-syn、RANTES水平升高均是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受教育年限较长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pro-BDNF、α-syn、RANTES水平在PD患者中异常升高,且与H-Y分期呈正相关,还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研究术前三叶因子1(TFF1)、热休克蛋白70(HSP70)、天冬氨酸-天冬酰胺β羟化酶(ASPH)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PHC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均随访2年,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49例以及未复发组34例。比较两组术前TFF1、HSP70、ASPH水平差异,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H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TFF1、HSP70、ASPH水平预测PH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效能。结果:复发组术前TFF1、HSP70、ASPH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肿瘤直径≥5 cm、肿瘤数目为多发、有血管侵犯的患者比例高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多发肿瘤、血管侵犯及术前TFF1、HSP70、ASPH高水平是PH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均OR>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FF1、HSP70、ASPH联合检测预测PH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明显高于上述三项指标单独检测的0.704、0.713、0.707。结论:术前TFF1、HSP70、ASPH与PH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三项指标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PH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热休克蛋白27(HSP27)、人软骨糖蛋白(YKL-40)与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及对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AgP患者为AgP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检查的60例牙周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SP27、YKL-40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Treg百分比,计算Th17/Treg比值;Pearson法分析血清HSP27、YKL-40与Th17、Treg细胞的相关性。AgP患者经牙周-正畸联合治疗6个月后,复诊检查时根据牙周探针深度(PD)将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PD<4 mm)和预后不良组(PD≥4 mm)。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gP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AgP组血清HSP27水平低于对照组,YKL-4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gP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法显示,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与HSP27表达呈负相关,Treg细胞百分比与其呈正相关(P<0.05);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与YKL-40表达呈正相关,Treg细胞百分比与其呈负相关(P<0.05)。复查结果显示,预后良好患者共61例,预后不良共37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患牙上下、前后分布、根形态、患牙PD最深值、牙槽骨高度、菌斑指数及HSP27、YKL-40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根形异常、患牙PD深、牙槽骨高度高、菌斑指数大、HSP27水平下降、YKL-40水平上升为AgP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gP患者血清HSP27水平下降、YKL-40水平上升,与Th17、Treg细胞表达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热休克蛋白(HSP)27、HSP70、HSP90α与肝细胞癌(HCC)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125例,根据TACE治疗疗效分为无效组(47例)和有效组(7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IF-1α、HSP27、HSP70、HSP90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CC患者TACE治疗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IF-1α、HSP27、HSP70、HSP90α对HCC患者TACE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血清HIF-1α、HSP27、HSP70、HSP90α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血管侵犯和HIF-1α、HSP27、HSP70、HSP90α升高为HCC患者TACE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HIF-1α、HSP27、HSP70、HSP90α联合预测HCC患者TACE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958,大于血清HIF-1α、HSP27、HSP70、HSP90α单独预测的0.750、0.739、0.742、0.749。结论:血清HIF-1α、HSP27、HSP70、HSP90α升高是HCC患者TACE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IF-1α、HSP27、HSP70、HSP90α联合预测HCC患者TACE治疗无效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热休克蛋白70(HSP-70)、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差异,分析其与睡眠结构参数的相关性以及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OSAHS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将OSAHS患者分为轻度组32例、中度组54例、重度组36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将其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71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26分,51例)。检测血清NPY、HSP-70、GABA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NPY、HSP-70、GABA与OSAHS患者睡眠结构参数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SAHS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重度组血清NPY、HSP-70水平、快波睡眠次数、入睡后觉醒次数、快波睡眠百分比高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血清GABA水平、慢波睡眠次数、慢波睡眠百分比低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OSAHS患者血清NPY、HSP-70水平与快波睡眠次数、入睡后觉醒次数、快波睡眠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与慢波睡眠次数、慢波睡眠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血清GABA水平与快波睡眠次数、入睡后觉醒次数、快波睡眠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与慢波睡眠次数、慢波睡眠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重度OSAHS、入睡后觉醒次数增加、NPY(升高)、HSP-70(升高)是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GABA(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NPY、HSP -70水平升高,GABA水平下降与OSAHS患者睡眠结构紊乱和认知功能障碍有关,检测血清NPY、HSP-70、GABA可以辅助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长沙市第三医院口腔科接受诊治的3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分成轻度组169例、中度组92例、重度组39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Pg检测,同时检测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和牙周临床指标水平。比较各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Pg感染与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以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和中度组的Pg感染阳性率、Pg感染浓度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的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的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附着丧失(AL)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中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Pg感染浓度与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以及PD、SBI、AL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Pg感染浓度与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及牙周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早期明确Pg感染浓度以及检测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可能对抑制病程进展以及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去乙酰化酶1(SIRT1) 水平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SIRT1预测HFpEF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190例HFpEF患者为HFpEF组,92例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HFpEF患者出院后随访12个月,统计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HFpEF组血清SIR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FpEF患者血清SIRT1水平与IL-6、TNF-α、CRP、MDA、AOPP呈负相关(r=-0.496、-0.502、-0.419、-0.533、-0.542,P<0.05)。190例患者2例失访,余188例HFpEF患者中41例预后不良,147例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Ⅳ级比例、IL-6、TNF-α、CRP、MDA、AOP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E/A)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SIRT1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高IL-6、高MDA、高NT-proBNP是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SIRT1是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HFpEF患者血清SIRT1水平降低,与HFpEF患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以及预后不良的发生有关,可作为HFpEF患者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循环游离脱氧核糖核酸(cfD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与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空军第九八六医院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化疗2个周期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评估疗效分为敏感组和不敏感组,比较两组血清cfDNA、VEGFA水平;随访24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清cfDNA、VEGFA高表达和低表达组的总生存期(OS),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不敏感组血清cfDNA、VEGFA水平显著高于敏感组(P<0.05)。cfDNA、VEGFA高表达组患者中位OS均明显短于cfDNA、VEGFA低表达组(P<0.05)。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部位与晚期胃癌预后无关(P>0.05),而TNM分期Ⅳ期、分化程度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化疗疗效不敏感、cfDNA高水平、VEGFA高水平与晚期胃癌预后差显著相关(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化疗疗效不敏感及cfDNA、VEGFA水平高是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fDNA、VEGFA水平检测有助于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并观察营养不良对衰弱、认知功能和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PD患者。采用简易营养评价量表(MNA)对研究对象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将100例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n=52)和无营养不良组(n=48)。获取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同时对比无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组的衰弱、认知功能和跌倒风险情况。结果:PD患者营养不良与年龄、体质量指数、Hoehn-Yahr分级、居住地、婚姻状况、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每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s)、睡眠状况、焦虑状况、抑郁状况、味觉障碍、吞咽障碍、食欲下降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Hoehn-Yahr分级为III~V级、睡眠状况偏差、焦虑/抑郁状况严重、味觉障碍、吞咽障碍、食欲下降、LEDDs偏高是PD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营养不良组的衰弱发生率高于无营养不良组,衰弱前期、无衰弱发生率低于无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不良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低于无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不良组的起立-行走计时测验(TUGT)时间、站起测验(CRT)时间长于无营养不良组,走直线步态测验(TGT)正确步数少于无营养不良组(P<0.05)。结论: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风险较高,且受到年龄、睡眠状况、焦虑状况、抑郁状况、Hoehn-Yahr分级、味觉障碍、吞咽障碍、食欲下降、LEDDs的影响,且营养不良可加重衰弱、降低认知功能和增加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PD患者120例,根据尿素呼吸试验(UBT)检测结果,将PD患者分为HP组(n=32)和非HP组(n=88),两组均进行抗PD的常规治疗,HP组在此基础上采用HP根除治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症状,并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PD患者中,HP感染32例占26.67%,经HP根除治疗后,HP检测阴性者26人,成功根除率81.2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UPDRS Ⅳ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UPDRS 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开"期和"关"期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开"期和"关"期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UPDRS Ⅲ评分、UPDRS Ⅳ评分、Hoehn-Yahr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HP组UPDRS Ⅲ评分和UPDRS Ⅳ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开"期时间明显延长,"关"期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HP组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非H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PD的发生有关,HP根除治疗能显著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清胰利胆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27(HSP27)、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完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清胰利胆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至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血清HMGB1、HSP70、HSP72、IL-8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86%(39/42)比71.43%(30/42)](P0.05)。观察组的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至正常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MGB1、HSP70、HSP72、IL-8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MGB1、HSP70、HSP72、IL-8水平和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HMGB1、HSP70、HSP72、IL-8水平较低(P0.05)。结论:清胰利胆颗粒能有效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MGB1、HSP70、HSP27、IL-8水平,且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与心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诊治的2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孕检的200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SP70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D(Ig D)和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两组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指数(SVI),计算左心室质量(LVM)、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的比值(E/Em)、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E/A)。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HSP70水平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高血压组的血清HSP70水平明显升高,而Ig G和Ig M水平明显下降,并且LVESD、LVEF、E/A也明显下降(P0.05)。血清HSP70水平与Ig G、Ig M、LVESD、LVEF、E/A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清HSP70水平明显升高,并且血清HSP70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免疫功能和心功能下降存在相关性,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40例女性宫颈癌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手术切除病理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并选择我院同期接受其他手术的35例标本作为对照组,使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乳腺癌组织中HSP70、eIF4E、DNMT1染色结果,并分析其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免疫组化学法结果中显示,40例宫颈癌组织中,HSP70阳性表达率为65.00%(26/40),eIF4E阳性表达率为67.50%(27/40),DNMT1阳性表达率为72.50%(29/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宫颈癌组织中,HSP70、eIF4E、DNMT1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均有密切关系,(P<0.05);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转移、HSP70、eIF4E、DNMT1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P70、eIF4E、DNMT1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且HSP70和eIF4E、DNMT1均呈正相关(P<0.05),eIF4E和DNMT1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宫颈癌组织中HSP70、eIF4E、DNMT1的高表达和临床病理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对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钙磷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ESRD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组(47例)和HD组(47例),PD组给予非卧床持续性PD治疗,HD组给予HD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清钙磷代谢水平和微炎症状态,并统计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钙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血清磷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HD组与PD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HD组高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组与PD组比较无差异(P0.05);PD组感染、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高于HD组,HD组高血压、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的发生率高于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和HD治疗均可改善ESR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但两者都将加剧患者微炎症反应,其中HD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白细胞介素-6(IL-6)、磷酸化Tau181(P-tau181)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收治的98例AD患者(AD组)和71例门诊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检测血清UA、IL-6、P-tau181水平,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统计随访期间不良预后发生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UA、IL-6、P-tau181与MMSE、MoCA、BI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AD组血清UA水平和MMSE、MoCA评分、BI低于对照组(P<0.05),IL-6、P-tau18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D患者血清UA水平与MMSE、MoCA评分、BI呈正相关(P<0.05),IL-6、P-tau181水平与MMSE、MoCA评分、BI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卧床、AD痴呆阶段、高水平IL-6、高水平P-tau181是A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UA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AD患者血清UA水平降低,IL-6、P-tau181水平升高,且与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以及预后不良有关,检测血清UA、IL-6、P-tau181可辅助评估AD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研究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基因多态性R219K与帕金森症(Parkinson disease,PD)和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9年8月在本院门诊与住院的帕金森症患者42例作为PD组,同期选择本院门诊与住院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42例作为AD组,同期选择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调查入选者的一般资料,检测三组血液样本的ABCA1基因多态性R219K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D组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与尿酸(Uric acid,UA)均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值高于对照组(P0.05);AD组TC均低于PD组,而HDL高于PD组。PD患者HDL-C均低于对照组,而LDL、TC和TG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三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与AD组的ABCA1 R219K G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组与AD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68例入选者中,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BCA1 R219K GA基因型与A等位基因与帕金森症或阿尔兹海默症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BCA1基因多态性R219K在帕金森症和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比较常见,ABCA1 R219K GA基因型与A等位基因可诱发帕金森症和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血管生成素2(ANGPT2)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8例,分别比较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和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血清Pin1、nesfatin-1、ANGPT2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Pin1、nesfatin-1、ANGPT2水平与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光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Pin1、nesfatin-1、ANGPT2水平变化。结果:重度组和中度组患者的Pin1、ANGPT2水平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患者的nesfatin-1水平均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进行期组患者的Pin1、ANGPT2水平高于静止期组和退行期组患者,而nesfatin-1水平低于静止期组与退行期组患者(P<0.05);静止期组与退行期组之间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血清Pin1、ANGPT2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而nesfatin-1水平与PASI评分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血清Pin1、ANGPT2水平明显降低,nesfatin-1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病情越重,血清Pin1、ANGPT2水平越高,而nesfatin-1水平越低,且三者对患者疗效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患者血清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Fractalkine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0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7例G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采集所有受试者的静脉血,检测血清CYR61、Fractalkine水平,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相关指标。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GD患者血清CYR61、Fractalkine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CYR61、Fractalki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均高于对照组,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GD患者血清CYR61、Fractalkine水平与FT3、FT4、TGAb、TPOAb、TRAb水平均呈正相关,而与血清TSH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GD患者血清CYR61、Fractalkine水平异常高表达,且与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