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长沙市第三医院口腔科接受诊治的3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分成轻度组169例、中度组92例、重度组39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Pg检测,同时检测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和牙周临床指标水平。比较各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Pg感染与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以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和中度组的Pg感染阳性率、Pg感染浓度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的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的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附着丧失(AL)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中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Pg感染浓度与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以及PD、SBI、AL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Pg感染浓度与血清HMGB1、IL-1β、IL-6水平及牙周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早期明确Pg感染浓度以及检测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可能对抑制病程进展以及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卵巢癌中存在肿瘤干细胞,并且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复发、转移、耐药的罪魁祸首.Oct4是细胞干细胞特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旨在探讨Oct4蛋白在晚期浆液性卵巢癌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1例晚期浆液性卵巢癌中Oct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Oct4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晚期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中的意义.结果:晚期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中Oct4阳性表达率为87.1% (88/101),其表达水平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是其高表达与化疗耐药明显相关(P=0.023).结论:我们的研究证明Oct4在晚期浆液性卵巢癌中有较高表达,并且Oct4的表达与卵巢癌化疗后复发有关;理论上支持在晚期浆液性卵巢癌中可能存在肿瘤干细胞,且比例较高,肿瘤干细胞的比率和卵巢癌化疗耐药相关.Oct4可能是晚期浆液性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α2b(interferonα2b,IFNα2b)是一种用于病毒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治疗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因其在体内的半衰期短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将IFNα2b连接到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C端,构建融合蛋白HSA-IFNα2b。构建含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 MH3/HSA-IFNa2b,经电转的方法转入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中。经G418抗性压力筛选和目的蛋白的表达量筛选,最终获得一株高表达的稳定细胞株(CHO/p MH3/HSA-IFNa2b)。表达的目的蛋白经Western blot验证显示,产物具有IFNα2b和HSA的双抗原性。经悬浮驯化稳定后,通过批次筛选得到一株稳定的高克隆表达株,产量约为65mg/L,进一步选取高表达克隆株在悬浮驯化中不同代数进行批次培养,不同代数之间蛋白质的表达量和生长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获得一株稳定遗传表达的单克隆细胞株,3L摇瓶的流加培养结果显示,最佳发酵时间为15天,蛋白质表达量为121mg/L。经离心获得的发酵液,经两步纯化后获得蛋白质纯度高达96.8%的目的蛋白,总回收率为22.3%。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对IFNα2b的检测方法,结果显示,CHO表达的HSA-IFNα2b比活性为4.16×106IU/mg。首次将HSA-IFNα2b在哺乳动物细胞CHO中构建表达,表达获得高活性的HSA-IFNα2b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疗效及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植骨融合组(25例)和假体置换组(23例),其中植骨融合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假体置换组采用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颈椎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上邻近节段活动度、下邻近节段活动度,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假体置换组的NDI评分明显低于植骨融合组(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植骨融合组的颈椎活动度低于假体置换组(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假体置换组的手术节段活动度高于植骨融合组(P0.05);术后12个月植骨融合组的上邻近节段活动度、下邻近节段活动度高于假体置换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颈部轴性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比较,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更佳,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颈椎生物力学,降低颈部轴性症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鄂中地区人群HPV感染基因型别。方法采集8136例鄂中地区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宫颈口及颈管脱落上皮细胞,应用导流杂交法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HPV阳性感染1437例(17.66%),其中高危型感染检出1189例(占82.67%),低危型感染检出141例(占9.74%),中国人群常见亚型感染检出305例(占21.16%),多重感染检出369例(26.68%)。单一感染者中高危型833人(57.97%),低危型感染者72人(5.01%),中国人群常见亚型感染者163人(11.34%)。根据年龄分层,〈25岁组HPV感染率相对较高,为21.17%(P〈0.05);HPV高危型感染组中〈25岁比例较高,达17.80%。在1437例HPV阳性感染者中,单一感染者共1068例(74.32%),二重感染占18.72%。最常见的交叉感染是高危型+中国人群常见亚型合并感染(8.28%)。结论导流杂交法HPV基因型分型检测可为宫颈疾病流行病学及早筛早治提供重要线索,对于发现HPV感染的高危人群、积极控制HP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双波长激光联合米诺环素对慢性牙周炎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白细胞介素(IL)-6、IL-8、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长沙市第三医院口腔科收治的9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SRP)组、双波长激光(DWL)组和双波长激光联合米诺环素(DWL+M)组,每组均30例。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三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针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液的炎性因子水平:IL-6、IL-8、IL-17、TNF-α,并记录各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DWL+M组总有效率依次高于DWL组、S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三个月的GI、SBI、PD、CAL均低于治疗前,DWL+M组治疗后三个月的GI、SBI、PD、CAL均低于同期的SRP组和DWL组(P<0.05)。治疗后三个月三组龈沟液IL-6、IL-8、IL-17、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DWL+M组治疗后三个月的IL-6、IL-8、IL-17、TNF-α水平均低于同期的SRP组和DW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双波长激光联合米诺环素治疗能使牙周炎症、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成骨能力、炎症因子表达和 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刮取法、组织块法获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 10例正畸患者拔除健康阻生牙或正畸牙的牙周组织作为研究样本。将 hPDLCs细胞分为干预 1组、干预 2组、对照组、肿瘤细胞坏死因子 -α(TNF-α)组,各组均采用含有 10% FBSDMEM培养基培养,TNF-α 组加用 10 ng/mL TNF-α 诱导液,干预 1组加用 50% PRF培养,干预 2组加用 10 ng/mL TNF-α 诱导液和 50% PRF。对比各组的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炎症因子、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1)相比于其他 3组,干预 1组的吸光度值(OD)明显升高,相比于 TNF-α 组,干预 2组、对照组的 OD值均明显升高(P<0.05);(2)和其他 3组相比,干预 1组的 ALP活性明显升高,相比于 TNF-α 组,干预 2组、对照组的 ALP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3)和其他 3组相比,干预 1组的骨形态发生蛋白 2(BMP2)mRNA、runt相关转录因子 2(Runx2)mRNA、BMP2及 Runx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相比于 TNF-α 组,干预 2组、对照组的 BMP2 mRNA、Runx2 mRNA、BMP2及 Runx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4)相比于干预 1组、对照组,干预 2组、TNF-α 组的 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5)和其他 3组相比,干预 1组的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D1)mRNA、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相比于 TNF-α 组,干预 2组、对照组的 CyclinD1 mRNA、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PRF可以促进 hPDLCs细胞增殖和成骨,并减少炎症因子表达,提升 ALP活性,其可能是通过激活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 CyclinD1、β-catenin mRNA表达加快hPDLCs细胞成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于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接受治疗的267例单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感染病例,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主要革兰阳性菌和主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67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68例,感染率为25.47%;68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4.63%,革兰阴性菌占28.05%,真菌占7.32%;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比较敏感;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比较敏感;单因素分析显示:受伤原因、骨折部位、有无合并糖尿病、受伤至手术时间、清创情况、止血情况、引流情况、术后有无使用抗菌药物均是导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6 h、清创不彻底、止血不彻底、引流不通畅、术后未使用抗菌药物均是导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对青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低,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