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网织钙结合蛋白2(RCN2)和伪足富集的非典型激酶1(PEAK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RCN2和PEAK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RCN2和PEAK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结直肠癌组织RCN2和PEAK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RCN2和PEAK1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直肠癌组织RCN2和PEAK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RCN2和PEAK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RCN2表达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和TNM分期均有关(P0.05),PEAK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有关(P0.05)。Log Rank检验结果显示,RCN2阳性表达组和PEAK1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术后5年总生存率均分别低于RCN2阴性表达组和PEAK1阴性表达组患者(P0.05)。结直肠癌组织RCN2和PEAK1表达呈正相关性(r=0.586,P=0.000)。结论:RCN2和PEAK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均与肿瘤恶性进展和不良预后关系密切。RCN2和PEAK1可作为结直肠癌治疗靶标的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时机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60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CRRT治疗时机分为早期组(1-2期,n=30)和晚期组(3期,n=3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MAP)、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等临床资料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肾功能恢复率及28 d病死率等。结果:与早期组比较,晚期组治疗后WBC计数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12 h、24 h、72 h,早期组ACHEⅡ评分较晚期组显著降低(P0.05)。与晚期组比较,早期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缩短,肾功能恢复明显升高,28d内病死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脓毒症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早期启动CRRT治疗,最佳介入时间是KDIGO-AKI 3期之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模型加压兔子肾脏,监测加压前后肾功能变化,论证压力对肾功能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给多囊肾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三组(A,B,C),A组兔子切除一侧肾脏,另一侧肾脏通过模型固定圆形气泡予肾脏加压;B组兔子切除一侧肾脏,另一侧肾脏通过模型固定塑料圆球予肾脏加压;C组兔子切除一侧肾脏,另一侧肾脏不予加压处理。分别监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兔子术前术后肾功的变化(血肌酐、尿素)。对不同加压肾脏标本进行HE、masson和六氨银染色,了解肾脏加压后的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A行加压术后肾功相对术前与对照组C相比无明显差异;实验组B行加压术后,肌酐、尿素升高明显,与术前、实验组A、对照组C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实验组C一侧肾切除后相比术前肾功能无明显差异。病理示:肾脏加压后,肾小球、肾小管、肾血管继发一系列损害肾功的病理改变。结论:对肾脏施加的压力足够大的时候,压力致使肾脏发生相应病理改变,肌酐、尿素升高,肾功能明显下降。因此传统的囊肿去顶减压术,仍是有意义的对症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导致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病率不断上升。CIN的发生与患者本身的基础肾脏疾病及术前血糖水平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对比剂会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同时对肾小管有直接毒性作用,最新研究显示炎症反应参与了CIN的发生,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CIN的早期诊断中,新的生化指标较血肌酐值可更早反应对比剂使用后肾功能的损害。除静脉水化疗法外,新型的药物在防治CIN中起到一定作用。CIN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认识和熟悉CIN的高危因素、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对预防冠脉造影术后引发的肾脏损害尤为重要。该文就CIN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早期诊断、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快速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进展为尿毒症甚至导致死亡。由于缺少有效治疗方法,临床上AKI患者死亡率高达50%。近年研究发现铁死亡(ferroptosis)在AKI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铁螯合剂、GPX4小分子抑制剂以及其他脂质过氧化抑制剂在体内及体外AKI模型中均显示具有肾脏保护作用。本文系统回顾铁死亡的定义及其关键调控通路,并对铁死亡在AKI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其在AKI中潜在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的一种临床症状,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为了解CRF时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改变情况,我们对CRF病人及正常人的红细胞变形能力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7.
P-P42/p44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肾组织表达特征及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肾组织磷酸化P42/p4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42/p44 MAPK)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5/6肾切除方法构建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模型,术后120d处死大鼠,取大鼠肾组织行石蜡切片,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肾组织磷酸化P42/p4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特征及活性变化。结果术后120d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坏死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典型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磷酸化p42/p44 MAPK黄棕色染色颗粒明显增加。Western-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肾组织磷酸化P42/p4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42/p44 MAPK)活性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结论磷酸化P42/p4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模型的肾组织中活性明显升高,可能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各种细胞外刺激因素介导肾脏纤维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脏肿瘤患者CT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35例肾脏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受试者实施CT灌注成像,获取等效血容量(Equiv BV)、表面渗透性(Ps)、血流量(BF)等CT灌注参数,并检测两组受试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肾功能生化指标,对比两组受试者上述指标检测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T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T灌注参数Equiv BV、Ps、BF均降低,肾功能生化指标BUN、Scr、TC、TG水平均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T灌注参数Equiv BV、Ps、BF与肾功能生化指标TC、BUN均呈负相关(P0.05),与Scr、TG无相关性(P0.05)。结论:肾脏肿瘤患者的CT灌注参数Equiv BV、Ps、BF均较低,BUN、Scr、TC、TG水平均较高,且CT灌注参数与BUN、TC水平呈负相关性,可作为评估肾脏肿瘤患者肾功能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的情况下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的处理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肝移植术后服用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的患者,换周西罗莫司后肾功能恢复的临床资料.患者因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行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后出现发热,明确诊断为胆道感染,予以控制感染.继之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明确为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所致,治疗上停用他克莫司胶囊,服用西罗莫司.结果: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促进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的发生,在胆道感染控制的基础上,予以换用他克莫司为西罗莫司,同时扩容、补液等改善肾脏灌注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逐渐恢复,现于我院门诊跟踪并规律复查.结论:西罗莫司是一种低肾毒性的免疫抑制剂,对于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的处理,换用西罗莫司治疗能有效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CSB)对严重烧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制作放烧严重烧伤伤大鼠大鼠模型,在伤后即刻及连续4天内进行双侧颈交感神经阻滞,观察生命体征、肾功能指标、肾脏组织学改变、血流灌注、抗氧化能力、肾组织Bcl-2表达改变。结果:经过颈交感神经阻滞处理后,伤后各时相点动物肾功能均较对照组为好,组织学病变减轻,器官血流量下降幅度减小,总抗氧化能力好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显示CSB组肾组织中Bcl-2的表达较严重烧伤组明显增高。结论:颈交感神经阻滞可改善严重烧伤大鼠肾脏血液灌注,增强抗氧化能力,预防伤后肾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高尿酸血症(HUA)是血尿酸(UA)增高的一种疾病,也是常见的机体代谢紊乱,临床上大多数HUA患者无明显的症状。由于经济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男性高于女性。HUA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中老年人群HUA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HUA是痛风的主要病因之一,并且血尿酸(UA)水平可导致肾功能减退。已有多项研究表明HUA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UA是Ig A肾病、糖尿病肾病、急性肾损伤等肾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主要从HUA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其与肾脏疾病关系这几个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胂化氢中毒救治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素花 《蛇志》2001,13(2):72-76
砷化氢气体是一种强烈的溶血性毒物 ,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砷化氢可发生急性中毒。重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 ,造成全身多器官损害 ,特别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尤为常见 ,病死率高。近年来抢救急性砷化氢中毒有很大的进展 ,现综述如下。1 理化性质及职业接触  砷化氢 ( arsine,As H3 )为无色气体 ,带有大蒜样臭味 ,但无明显刺激性。本品在工业上无直接用途 ,而是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职业接触多见于冶金工业 ,多种金属矿石中常含有硫化砷 ,含砷矿石在冶炼、加工、贮存过程中与酸类反应 ,或用水浇熄炽热金属矿渣 ,或金属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慢性肾脏功能不全患者血红蛋白、电解质及NO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4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洛汀新口服治疗,实验组给予氯沙坦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钙、血磷、血钾、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b、HCT、血钙及NO水平升高,而血钾、血磷及ET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Hb、HCT、血钙及NO水平较高,而血钾、血磷及ET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能够明显升高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红蛋白及NO水平,恢复电解质平衡,改善预后,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金樱子提取液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在高糖高脂饲料喂食SD(Sprague-Dawley)大白鼠的基础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组)和金樱子治疗组(DN+RLM组),同时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和金樱子对照组(NC+RLM组)。检测金樱子提取液对各组大鼠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aemoglobin,GHb)、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和尿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肾脏结构的影响。结果:与DN大鼠相比,糖尿病肾病大鼠经金樱子提取液治疗后,大鼠FBG、GHb水平、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量、肾脏指数明显降低,血脂紊乱、肾功能损害以及DN肾脏病理明显改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金樱子提取液可明显降低DN大鼠血糖,改善DN大鼠血脂、肾功能紊乱及肾脏病理变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尖吻蝮(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是我国特有的毒蛇,尖吻蝮蛇毒除引起局部出血肿胀和坏死等症状外,临床常伴有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的症状。为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实验对尖吻蝮蛇毒引起损伤后肾脏的改变,用小鼠作了试验观察,材料与方法取体重20克左右的小白鼠。每只注入40微克的尖吻蝮蛇毒,先将粗蛇毒溶子生理盐水中,使每0.1毫升生理盐水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创介入前后治疗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139例肝癌患者175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对病灶数量、大小、边界、内部回声、造影剂灌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及治疗后与增强CT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射频消融前,超声造影显示82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早期抱球状、弥漫或轻度增强;治疗1-3个月后超声造影判定89.1%(156/175)的病灶达到完全消融,10.9%(19/175)的病灶消融不完全;增强CT判定84.6%(148/175)的病灶达到完全消融,15.4%(27/175)的病灶消融不完全,治疗后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CT增强检查结果一致,两者在病灶残留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时超声造影(CEUS)能准确判断RFA对肿瘤消融的范围及程度,是一种指导治疗,判定治疗后疗效的新方法,在原发性肝癌(RFA)微创介入治疗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tain C,cys C)的水平在肾功能损害及肾损伤时作为早期敏感标志物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 C,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血清cys C在对照组、肾功能不全组、肾衰组的值分别为0.42±0.61、2.83±1.34、6.99±2.15mg/L,3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血清cys C是反应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由于方法简单易于标准化,可以用来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对肾功能不全G+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肾功能不全分为肾功能不全组(33例),正常组(59例),检测用药前、用药后血小板计数,观察停药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肾功能不全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治疗前及正常组(P0.01),正常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正常组(P0.05);停药后正常组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短于肾功能不全组(P0.01);肾功能不全组血红蛋白下降率高于正常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患者肾功能可影响利奈唑胺所致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应用利奈唑胺时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肾损伤(AKI)是慢性肾病(CKD)和终末期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AKI后,即使肾功能完全恢复,仍可能遗留肾脏结构的异常,进而发展为CKD。AKI转变为CKD的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多种机制介导,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障碍和细胞周期停滞、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微循环血管床减少、慢性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表观遗传改变、组织与细胞衰老等,最终均可导致或加重肾脏纤维化,造成CKD。该文就AKI转变为CKD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三维回转骨细胞条件培养基对成骨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细胞是骨组织中主要的力学感受器.研究失重条件下骨细胞对效应细胞的调控作用对于揭示失重引起的骨丢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采用三维回转器模拟失重,探讨模拟失重骨细胞条件培养基(RCM)对成骨功能的调节作用.小鼠骨细胞系MLO-Y4三维回转培养72h后,收集回转条件培养基(RCM)和未回转对照组的条件培养基(CCM),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对硝基苯磷酸(pNPP)法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RCM对小鼠成骨样细胞系MC3T3-E1增殖、周期及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采用RT-PCR方法检测RCM对MC3T3-E1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维随机回转72h后的MLO-Y4RCM可促进MC3T3-E1增殖:条件培养基培养MC3T3-E124h和48h后,50%RCM组比CCM组分别增加了1.62和1.60倍,差异显著(*P0.05),培养72h后,100%RCM组比CCM组增加了1.69倍,差异显著(*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表明,条件培养基培养24、48和72h后,RCM组部分恢复CCM引起的MC3T3-E1细胞周期阻滞;MC3T3-E1的ALP活性在RCM组和CCM组之间无差异;RT-PCR检测结果表明,100%MLO-Y4条件培养基培养MC3T3-E148h后,降低了成骨相关基因ALP、Runx2、OPN、OC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P0.01,***P0.001).实验结果表明,三维随机回转模拟失重培养骨细胞72h后的条件培养基促进了成骨细胞增殖,抑制了成骨相关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