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玻璃纸琼脂平板透析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纸琼脂平板透析法在霉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中经常用到,但以往的操作步骤繁琐,污染机率高。经改进后,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改进后的制作过程如下:首先制备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其它成分不变),然后取培养皿加入2~3层与培养皿底部大小相同的圆形滤纸。根据培...  相似文献   

2.
种子萌发时,淀粉酶的产生,可用碘色反应进行定性鉴定.具体步骤如下: (一)实验材料的准备 1.琼脂培养基 10克可溶性淀粉和10克琼脂加1升蒸馏水,搅拌加热熔化后,慢慢地倒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铺成厚2—3毫米的薄层.琼脂凝固后备用。 2.萌发种子取大麦、小麦、水稻之类的种子,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在5—7%漂白粉溶液中浸泡约10分钟进行灭菌.用清水冲洗2—3次,再将种子排放在垫有吸足水的脱脂棉的培养皿中(如图).使之萌发,一日后即可使用。 3.碘溶液取碘1.2克和碘化钾2.5克于烧  相似文献   

3.
我组织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 ,对本校学生宿舍的方位、结构及其宿舍内空气中的细菌进行了调查与检测。1 材料和方法通过测定空气中的细菌总数来检测空气质量状况 ,本检测采用自然沉降法取样 ,随机抽样 ,先计算出每个样点培养皿菌落数的多少 ,然后求其平均值。1.1 大豆琼脂培养基的制作 在量杯中放入 10 0 g大豆 ,加入足量的水浸泡过夜 ,再用 15 p的压力蒸煮 1h,用 8层纱布过滤 ,取其滤液 ,补足水分至 10 0 0 m L,加入琼脂 15 g,加热充分熔化。分装到内径为 9cm的培养皿中 ,每皿约 15 m L,盖上皿盖 ,小心地平放到高压灭菌锅内 ,用 15 p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食用真菌”知识时,能观察到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过程,经过反复实验,采用金针菇培养皿平面培养法,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观察目的,效果良好。培养基配制去皮马铃薯煮出液20毫升,葡萄糖2克,硫酸镁0.05克,磷酸二氢钾0.1克,琼脂2克,水100毫升。把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三角烧瓶中,加棉塞外包牛皮纸,经1.5公斤/厘米~2高压灭菌25分钟,冷却备用。并将洗净的中号(直径9厘米左右)培养皿若干套也同时高压灭菌。  相似文献   

5.
琼脂培养皿,可以不用照相机,直接用投影的方法、取得照片与底片。不光是琼脂培养皿,凡是透明的玻璃器皿和半透明的实验材料,都可用这种方法制作,既简便、效果又好(见照片)。一、器材: 放大机一只,切纸刀一把,显影盘三只,显影夹三把、四号放大纸,D—72显影剂500毫升,停显剂500毫升,定影剂500毫升。二、方法用放大机作投射光源,调节放大机的升降旋钮,将解大机灯室的位置调得高些,缩  相似文献   

6.
1 材料用具 长有根霉、青霉或黄曲霉的馒头、葡萄、玻璃培养皿、解剖针和吸管等。2 培养方法  1)洗净培养皿、解剖针和吸管。 2 )取 1块刚吃剩的馒头 ,掰成片状 (厚约培养皿高的 1/ 2 ,大小约为培养皿面积的 1/ 2 ) ,置于培养皿内 ,作为培养基。3)将几粒葡萄去皮和种子后 ,置于适量清水中揉碎成汁。 4 )用吸管吸取葡萄汁溶液 ,滴到培养皿中的馒头上 ,直到饱和为止。葡萄汁溶液能促进霉菌的生长。 5 )用解剖针从发霉的食品上挑取青霉的孢子 ,涂于培养皿的馒头表面。重复 4~ 5次后 ,盖上培养皿盖。 6 )重复5 ) ,接种根霉和黄曲霉 ,最后将…  相似文献   

7.
(一)材料和方法 1.菌种: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2.培养:将青霉和黑曲霉斜面制成悬液,吸0.1ml于马铃薯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琼脂粉11克,水1000毫升,15磅/吋~2灭菌30分钟)平板上涂布,于28℃培养2天。 3.制片:取两块干净载玻片,在其中一块上涂一层薄胶层(胶为光学树脂),然后用解剖针在青霉或曲霉平板上挖一小块带菌琼脂(约0.5厘米~2),将琼脂块放在薄胶层上(培养面朝下),用另一块载玻片在琼脂块上轻轻按压,然后将琼脂块小心弃去。将印有菌迹的载玻片  相似文献   

8.
青霉(Penicillium)、曲霉(Aspergillum)和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中学植物实验课必需的实验材料。本人经过摸索,为中学制作出霉菌、放线菌活体悬滴标本和永久装片,很受中学老师们的欢迎,在中学简陋条件下很易制作,效果极佳,现介绍如下。 1.悬滴活标本的制作方法 (1)倒平板 100毫升水中加2克琼脂,煮开使琼脂溶化,待凉至40℃左右(不烫手为度),将该液态琼脂培养基倒入直径90毫米的培养皿中,每皿倒培养基15—20毫升左右,约2—3毫米厚。待琼脂凝固(5—1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改进的试验方法,检测一些挥发性物质杀菌作用或筛选挥发性杀菌物质,在实际操作中,显得更为方便,收到更好效果。将半副直径为6cm的培养皿放入直径为12cm的培养皿中,灭菌后使大小培养皿中心对齐,注意无菌操作。向大培养皿中倾入25ml冷却至50℃左右的培养基。待凝固后,小培养皿就固定于大培养皿中央,然后用记号笔在大培养皿的底部等分6~8个小区,标上待接菌名。在小培养皿内加入一定量挥发性杀菌物质,在大培养皿的各小区内,对号接上试验菌。盖上大培养皿盖。放入培养箱中培养,定时检查各菌的生长情况。这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洁净室环境监测用培养基的贮存效期,同时对环境监测浮游菌、沉降菌及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确认。方法对连续3批次贮存0、90、120 d洁净室环境监测用胰酪大豆胨琼脂(Tryptose soya agar,TSA)培养皿和TSA(L-80)接触皿进行相应菌液适用性检查(包括促生长能力和无菌检查)验证试验;并对贮存120 d TSA培养皿和TSA(L-80)接触皿分别进行环境浮游菌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最长采样时间检测,然后再进行促生长能力测试。结果 TSA培养皿和TSA(L-80)接触皿贮存120 d (2~8℃90 d,25℃30 d)的适用性检查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三部)对培养基质量控制的要求。贮存120 d TSA培养皿进行洁净室环境浮游菌(主动采样10 min)、沉降菌(暴露采样4 h),以及TSA(L-80)接触皿进行表面微生物(接触采样10 s)检测后均具有良好的促生长能力。结论通过验证试验,确定了环境监测用TSA培养皿和TSA(L-80)接触皿的贮存效期120 d(2~8℃90 d,25℃30 d),并确认了贮存后TSA培养皿进行洁净室环境浮游菌、沉降菌检测的有效性,以及TSA(L-80)接触皿进行表面微生物检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材料与方法 种子的发芽 将去皮种子用含有0.5%次氯酸钠(“Purex”,用水稀释10倍)和0.1%吐温20乳化剂的溶液浸泡灭菌。将子叶分开,切下带有1—2厘米厚的子叶的胚轴(带有胚根和胚芽),移栽入营养管内。发芽培养基含有MS培养基的盐分和蔗糖3000(单位:毫克/升,下同)、肌醇100、盐酸硫胺素0.4、活性炭1000和“TC”琼脂8000。在加入琼脂前,pH调整到5.7。每个容积为25×150毫米的试管加入营养琼脂25毫升。试管用聚丙烯罩罩口,以1.05公斤/厘米~2压力消毒15分钟。每个培养管放入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研究了辐射诱导的小麦根尖分生组织间期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现将初步结果报告于下:材料与方法小麦干种子分别用~(60)Co-γ射线(剂量为20000伦琴)和快中子(剂量为10~(11)中子/厘米~2)照射,然后将此种子与未处理的(对照)种子同时浸泡在培养皿中发芽,待主胚根伸长1—2厘米时切取根尖,用戊二醛-锇酸双重固定,乙醇或丙酮脱水,Epon 812包埋,用  相似文献   

13.
变形虫在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上是很好的实验材料。为对培养和应用变形虫的工作提供方便,我们介绍一种培养变形虫的简单方法。 制备玻璃微吸管 用外径0.5—0.7厘米的玻璃管(硬质玻璃管为佳),截成约10厘米长的一段(图1),按制作普通吸管的方法,在煤气灯或酒精喷灯上烧中间部分(烧时不断旋转),待烧软后立即离火迅速往两头拉(图2,3),然后在拉细部分约5厘米处截断,用镊子夹住断头处,靠近镊子部分放在酒精灯上烧软,立即离火斜向拉直,随后在弯角约长0.5厘米处截断(图4,5),用胶皮管套住没有拉细的一端,在胶皮管的另一端套一根经火烧光滑断口的约长5厘米的玻璃管(图6)。使用时,把光滑一头玻璃管口衔在口中,可任意吸取虫体。在管口塞上  相似文献   

14.
谷子和狗尾草的幼穗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名称:谷子(Setaria italica)和金狗尾草(S.lutescens)。材料类别:幼穗。待幼穗长到长度约为2厘米长时,连同外包的旗叶叶鞘一起切下,用70%乙醇擦叶鞘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幼穗,切成0.5厘米长的幼穗切段接种。培养条件:MS琼脂培养基,诱导芽形成附加2毫克/升 6-苄基嘌呤(BA),或2毫克/升BA和0.2毫克/升吲哚乙酸(IAA);诱导愈伤组织形成附加2毫克/升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0.2毫克/升激动素(KT)。材料培养在28℃恒温室中,荧光灯人工光照,光强1000lux左右,每天光照10小时。  相似文献   

15.
一、AL型鼠笼(图1)长×宽×高为18×10×8厘米。骨架用16号铅丝焊接而成;外围8目铅丝布;门板用厚度为0.5毫米的铁皮,面积为10×7厘米,踏板用厚度为1毫米的铁皮,面积为4×7厘米;弹簧用70号Ⅱa组直径为0.5毫米钢丝做成,弹簧长约15厘米;机关钩用长约22厘米的16号铅丝,和踏板组成诱捕机关。二、AL型木板鼠夹(图2)鼠夹底板用厚度为1厘米的樟木板,其面积为12×6厘米。压条弹簧和支棍均用直径为0.2厘米的钢丝制成;踏板用厚度为1毫米的铁皮制成。三、AL型铁板鼠夹(图3)用1毫米厚的钢板冲压而成,其面积为10.5×5.5厘米,重55克。压条、弹簧、支棍所…  相似文献   

16.
先将载玻片上表面涂一层融化的石蜡,干结后,遂定点剥离;要使剥后露出的玻面成直径约为1毫米的圆面为宜(或条形,条形的长不超过2毫米,宽不超过1毫米)。然后用滴管滴注氢氟酸(HE)(用后将滴管冲洗干净),再小心将其置于闭合容器内(最好用培养皿,防HE挥发)。注意向培养皿放载片时勿倾斜,以防溢流。待静置2—4小时后取出,冲洗,最后在热水中擦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培养方法对木槿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不同培养方法对木槿 (Hibiscussyr iacus)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种子采自本校校园 ,原生质体分离按朱启忠[1] 和Nomura[2 ] 的方法。培养方法有 :(1)液体浅层 (培养皿中加入 3ml培养液 ) ;(2 )固液双层 (固体层用 0 .4 %的琼脂及 0 .3%琼脂糖  相似文献   

18.
细鳞泥鳅味蕾的形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所用材料为细鳞泥鳅(Misgurnus mizolepis Günther.)土名为肉泥鳅。 将捕来的细鳞泥鳅先放入水族箱中生活1—2天,然后破坏脑脊髓(杀死),放入盛有生理盐水的直径为12厘米的大培养皿中,剪下口须、唇、舌、口腔顶壁和底壁、咽等部位的材料,再分别放入带标签儿的已盛好波恩式固定液的指管中固定,经8—12小时后,用50%酒精冲洗,待黄色变浅后放入70%酒精中保存。然后做石蜡切片。切片的厚度为7—8微米,用窦来飞-苏木精染色,伊红复染,使胞核呈蓝色,胞质  相似文献   

19.
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体外诱导P19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摸索适宜P19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条件。将P19细胞接种于铺有0.5%软琼脂的培养皿中,用含FGF-2的分化培养基培养P19细胞,24h后即可见多个悬浮的细胞团形成,大部分形状较规则,直径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大,至第4天形成细胞聚集体/EBs,形状规则、体积较大,少量EB呈囊性,隐约可见内细胞团样结构。  相似文献   

20.
显微镜的修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贵重的光学仪器,是生物学教学中最基本的实验工具。如果使用和保管不善,常易发生种种故障,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因此,除平时注意使用、保管外,还应定期擦洗,发现问题立即修理,以免影响实验教学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检修时的工具及药品材料 1.工具尖头镊子,洗耳球,专用旋具或尖咀钳,大号、中号及小号螺丝刀,软木条(可用牙签代替),培养皿(直径12厘米,盛装二甲苯用;直径18厘米,盛装卸下的零部件用)二副,蓬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