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微生物磁学特性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主要集中在磁场作用下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和致基因突变性的研究,利用脉冲电磁场灭菌和趋磁性细菌在工业、医学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磁场在农业上提高微生物增肥效果和矿冶上细菌的浸矿效果。  相似文献   

2.
磁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因子,但其对微生物的影响尚不清楚.使用超导磁体产生的静态磁场,配以自制实验装置对所选菌株(枯草芽胞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动态磁场处理,比较处理组与地磁场对照组之间包括生长曲线、酶活力等在内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动态磁场对微生物的影响.研究发现,动态磁场下两株细菌的生长过程均受到影响.处理组枯草芽胞杆菌对数期提前,衰亡期菌体死亡速率受抑制,碱性蛋白酶活力增加,中性蛋白酶活力降低,而蛋白酶表达量无差异;鼠伤寒沙门氏菌动态磁场处理组对数期推迟,衰亡期菌体死亡亦受到抑制,细菌粘附实验与侵袭力实验表明,细菌毒力相对增强.以上结果表明,动态磁场可对微生物产生影响.并随着微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3.
静态磁场对细菌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污染是食品生产的重要危害,而高强度磁场对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望用于细菌对食品的危害控制。通过研究静态磁场强度和磁场处理时间对细菌存活率的影响,探讨了静态磁场对细菌的作用规律,并对磁场处理前后的细菌进行了DNA图谱分析。研究结果可为磁场处理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提供初步理论分析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趋磁性细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趋磁性细菌是一类能够沿着磁力线运动的特殊细菌,其细胞内含有对磁场具有敏感性的磁小体,它起了导向的作用。国内外已对其分离培养、菌体特性、基因遗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探讨了其在传感技术、临床医药、废水处理等多方面的应用,大大推动了人类在生物磁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趋磁性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75年Blakemore’‘’偶尔发现自然界中存在一类奇特的微生物一一趋磁性细菌以来,生物磁学的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趋磁性细菌(MagnetotacticBacterium)是一类对磁场具有趋向性反应的细菌总称,不是分类学的单位p’。在前对年中,磁细菌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l趋磁性细  相似文献   

6.
2000—2001年生物磁学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综述自1979年开始每年撰写,旨在介绍国内外生物磁学的重要进展,内容包括:生物磁场和生物磁性;磁场生物效应;生物磁技术,生物系统磁法研究;生物磁学应用。  相似文献   

7.
生物磁学研究在器官、细胞和分子三个水平进行。生物磁场与生物电场的研究相比,最大的优越性在于磁信号较少受容积电流的影响,因此可对源电流产生部位进行较精确的三维空间定位。  相似文献   

8.
2001-2002年生物磁学新进展综述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本综述自1979年开始每年撰写。最初在《中华物理医学》杂志发表,1994年起在《生物磁学》杂志发表。每年综述均介绍当时国内外生物磁学的若干重要新进展。内容包括:生物磁场和生物磁性;磁场生物效应;生物磁技术;生物系统磁法研究;生物磁学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十多年来,由于农业和林业上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给人类造成了灾难.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生物防治普遍重视起来.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农林害虫,是生物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昆虫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对象是细菌、真菌和病毒三大类.立克次氏体还在试验阶段. 细菌治虫目前,已分离到的昆虫病原菌的菌种和变种约有100种,其中研究最多、效果最好的是芽孢杆菌属的苏云金杆菌类和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 1.苏云金杆茵苏云金杆菌类是广谱杀虫细菌.1902年  相似文献   

10.
从事生物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形态观察是十分重要的.就目前来说,微生物的形态观察主要以涂片镜检法较为快速简捷.无疑,一种好的微生物涂片方法,对于微生物的研究及微生物学的教学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做好微生物涂片这一基本工作,探讨微生物涂片的方法,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们在从事细菌细胞融合和教学工作中,对微生物涂片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发现在微生物涂片中,应用蔗糖液,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一)蔗糖液在一般微生物涂片中的应用 1.方法基本上与常规的微生物涂片方法相同,但不同的是在涂片前应先在清洁的载玻片上滴少许蔗糖液进行擦试;而后由原来加一滴无菌水改为滴加一滴蔗糖液(0.4M—0.6M);再涂菌. 2.优点经我们在不同菌种(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上进行多次实验,发现这种方法具有(1)使载玻片清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些印痕;(2)可增加透明度和清晰度,便于进行观察和显微摄影;(3)易使所涂样品分散开来,提高涂片的效果;(4)对革兰氏染色等  相似文献   

11.
2002—2003年生物磁学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这一新进展综述自1979年开始每年撰写。最初在《中华物理医学杂志》发表,1994年起在《生物磁学》杂志发表。每年综述均介绍当时国内外生物磁学的若干重要的新进展。内容包括:生物磁场和生物磁性;磁场生物效应;生物磁技术;生物系统磁法研究;生物磁学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新疆油田六中区为典型水驱普通稠油油藏,水驱效果较差,油藏具有丰富的内源微生物,本研究通过分析内源微生物驱油对油藏微生物活动的影响,确定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在该类油藏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及分析化学技术,系统研究实施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后油藏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细菌总数和功能菌群的浓度以及采出液的流体性质,总结内源微生物驱油对油藏微生物活动的影响。【结果】现场试验注入激活剂和空气后,内源微生物被显著激活,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细菌总数及功能菌群浓度普遍提高了2–3个数量级;各种内源微生物代谢活动显著增强,与地层流体相互作用后,原油明显被乳化,最终石油采收率提高5.2%。【结论】对于内源微生物较为丰富的水驱普通稠油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对油藏微生物活动的影响显著,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较大的应用潜力,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菌群浓度及其相关代谢产物可以作为评价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激活效果的重要指标,为其他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其产生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微生物,尤其海洋细菌以其分类的多样性和规模而言,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产生菌的潜力是巨大的。海洋微生物研究依据分离菌的生境来源可分为海水、沉积物、共栖、共生和深海菌群。生境的不同,不但影响菌群的分布,而且影响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合成。从报道的研究结果看,沉积物细菌、共栖细菌和共生细菌是海洋微生物天然药物筛选的重要来源。目前海洋微生物生物活性代谢产物资源的研究仍主要限制在那些在“标准”条件下易于生长和培养的微生物类群。本文对海洋微生物资源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植被退化对滇西北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志薇  钟文辉  吴少松  韩成 《微生物学报》2018,58(12):2174-2185
【目的】在同尺度下比较我国滇西北高寒草地土壤(GS)及其退化土壤(DGS)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研究植被退化对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探索其环境驱动因子。【方法】分别以16SrRNA基因和ITS基因作为细菌和真菌分子生态学分析的靶标基因,采用定量PCR法测定基因数量来表征微生物群落丰度,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群落结构。【结果】草地退化后,土壤pH值显著上升0.65个单位,土壤水分、总有机碳、可溶性氮含量和C/N比分别显著下降了18.4%、67.5%、47.2%和71.2%;草地退化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丰度,降低幅度分别为92.4%和94.9%;草地退化没有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α-多样性,但显著改变了细菌和真菌群落β-多样性(群落结构);草地退化改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在OTU水平上的物种组成,土壤真菌OTU种类变化更为显著;草地退化没有影响土壤细菌在门水平上的群落组成,但改变了细菌在纲水平上的群落组成(如Acidimicrobiia、Betaproteobacteria、Chloroplast等);草地退化没有影响土壤真菌在门水平和纲水平上的群落组成。【结论】本研究发现植被退化后滇西北高寒草地土壤质量显著降低,寄居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丰度也显著降低、微生物群落结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适宜的高效光合细菌菌剂浓度以促进番茄生长,研究了高效光合细菌菌剂的3种浓度对番茄种植土壤中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效光合细菌菌剂的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土壤中真菌数量;不同程度提高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其中以稀释100倍的光合细菌菌剂+化肥处理效果最明显,稀释100倍的菌剂+化肥处理最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土壤环境的改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生态工程领域微生物菌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娅  赵国柱  周传斌  曹爱新 《生态学报》2011,31(20):6287-6294
阐述了微生物菌剂在生态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效果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总结了目前微生物菌剂研制中菌种的选育方法和常用的几类菌,并通过系统举例介绍了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这些常用菌种在污染物处理方面的效果及在废水处理生态工程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同时,阐明了微生物混合培养技术在复合菌剂研究中的重要性,对微生物菌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目前关于微生物菌剂的研究大多只是集中于应用效果方面,而对作用机理研究得不够深入,以及复合菌系中微生物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复杂性,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对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其产生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海洋微生物,尤其海洋细菌以其分类的多样性和规模而言,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产生菌的潜力是巨大的。海洋微生物研究依据分离菌的生境来源可分为海水、沉积物、共栖、共生和深海菌群。生境的不同,不但影响菌群的分布,而且影响微生物工谢产物的合成。从报道的研究结果看,沉积物细菌、共栖细菌和共生细菌是海洋微生物天然药物筛选的重要来源。目前海洋微生物生物活笥代谢产物资源的研究仍主要限制在那些在“标准”条件下易于生长和培养  相似文献   

18.
玛珥湖是一类具有独特地质构造特征的火山口湖泊, 目前国内外对玛珥湖内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为了解具有典型玛珥特征的湖光岩湖泊中可培养浮游细菌的种群资源特征, 采用盒式PCR (BOX-PCR) 筛选技术, 通过通用贫营养和原位湖水培养基研究在冬夏两季各水层内获得的可培养细菌种群的差异。结果表明: 不同培养基在不同水层上表现的细菌数量的变化相一致, 为夏季的5 m>1 m>13 m, 冬季的1 m>5 m>13 m, 变形菌占据优势地位, 其它为放线菌、厚壁菌和拟杆菌; 两类培养基上所获培养菌BOX-PCR图谱的多样性相似, 但菌群结构不同; 而细菌多样性在季节上的变化表现为冬季高于夏季, 这与相关湖泊内细菌微生物多样性在夏季会发生减少的特点相似; 相同季节同一水层上不同培养基上获得的培养菌门类不同, 表明此类通用性培养基在培养该环境微生物中的局限。研究的结果为探讨此类型湖泊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及分离该环境下特定微生物菌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阳  裴韬  杜娟  邓名荣  朱红惠 《生物资源》2020,42(5):576-584
自然界蕴含大量未/难培养微生物,分离这些微生物对理论研究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高压灭菌和过滤除菌方式制备培养基,采用稀释涂布方法,从红树林灰泥样品中分离获得123株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进而探究培养基灭菌方式对细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滤除菌培养基生长的单菌落数目(339±82)个显著多于高压灭菌培养基生长的单菌落数目(179±65)个;两种培养基分离细菌的群落结构在门、科和属分类水平上总体相似,但优势类群的数目和少数类群存在差异;过滤除菌培养基分离细菌的Shannon Wiener’s指数、均匀度、新种率、基因多样性均高于高压灭菌培养基,而其与近缘模式菌株相似度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则低于高压灭菌培养基。因此,过滤除菌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的多样性、均匀性和新颖性均高于高压灭菌培养基。本研究首次探究培养基灭菌方式对细菌分离效果的影响,具有更高分离效率的过滤除菌培养基为未/难培养微生物菌株资源获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综述自1979年开始每年撰写,旨在介绍国内外生物磁学的重要进展,内容包括:生物磁场和生物磁性;磁场生物效应、生物磁技术;生物系统磁法研究、生物磁学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