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蔗渣水解液发酵乙醇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酵母(Pichiastipitis)Y7124在限制供氧条件下尽管反应初期葡萄糖消耗速率大于木糖,但在一定时间后,葡萄糖的消耗速率变慢,而木糖消耗速率变快直至耗尽的现象。建立了气升柱以P.Stipitis转化木糖为目的和以溢流柱Sacharomycescerivisiae转化残留葡萄糖为目的的串联发酵乙醇工艺,即流加5倍浓缩的蔗渣水解液,D=0.1h-1,还原糖总利用率为97.2%,酒精浓度为46.5g/L,生产率为4.1g/L·h。  相似文献   

2.
为使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S58代谢木糖产乙醇,采用PCR方法克隆得到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并将该基因和克隆得到的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shehatae)缺终止子的木糖还原酶基因xyt1一起连接到酵母表达载体pYES2的强启动子GAL下,得到融合表达载体pYES2-P12。通过醋酸锂转化的方法将pY- ES2-P12转入S.Cerevisiae YS5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用聚乙二醇(PEG)诱导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cisiae)和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属间原生质体融合。融合体的细胞体积约为两亲株之和;融合体的DNA含量约为亲株的两倍;融合体具有双亲株的遗传标记。融合体不仅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棉子糖和蜜二糖,而且也能发酵乳糖。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融合体的发酵力是亲株乳酸克鲁维酵母的两倍多;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融合体与亲株酿酒酵母的发酵力接近。  相似文献   

4.
酵母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构建高产麦角固醇的优良品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博润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3):139-142
采用属间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麦角固醇含量较高、细胞生物量低的裂殖酵母(Schziosacch-aromyces)单倍体YG-1-14-58(amettrp)与细胞生物量较高、麦角固醇含量低的酿酒酵母(Succh-aromyces)单倍体YG-28-32-135(aadehix)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在高渗基本选择培养基上挑选融合子,并对获得的大量融合子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遗传稳定性、细  相似文献   

5.
清酒酵母与酿酒醇母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酒酵母(SaccharomycessakeYabe)是日本清酒的生产菌株.耐酒精能力强;K氏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K)是酒精生产的常用菌株,发酵力强。本文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了二菌株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通过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得到营养缺隐型菌株Q(arg-)和K(lys-,ρ-),其融合率为1.25×10-5。检出的融合子其酒精发酵特性、细胞形态、体积大小都不同于双亲菌株。比较了在28℃培养条件下,出发余株清酒酵母,K氏酿酒酵母和融合子F1、F2的发酵速度曲线、乙醇产量和酒精耐量等,得到一株在28℃培养条件下,乙醇产量为7.4%(V/V),酒精耐量为15%的融合株F1。  相似文献   

6.
脉冲电泳核型分析在酿酒酵母菌分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酵母属( Saccharomyces Meyen ex Reess) 分类学研究最新进展,核实并更新了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该属菌株的种类归属。在形态和生理生化性状,包括对6 种糖的发酵能力、对18 种碳源和3 种氮源化合物的同化能力、在无维生素培养基中和37 ℃下的生长情况、对放线菌素酮的抗性等常规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部分疑难菌株进行了脉冲电泳核型比较分析。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 、贝酵母( S.Bayanus) 和巴氏酵母( S.Pastorianus) 三者与少孢酵母( S.Exiguus) 在电泳核型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前三者染色体DNA 分子的大小范围均为225 ~2200 kb ,而S.Exiguus 缺少小于365 kb 的染色体DNA 分子。S.Cerevisiae 的模式和权威菌株具有12 ~14 条染色体DNA 带;S.BayanusS.Pastorianus 的模式菌株均有17 条带,但在带型上存在一定差异。原归于S.Cerevisiae 的株菌AS2-100 具有16 条带,与S.Cerevisiae 区别明显而与S.…  相似文献   

7.
电融合技术选育能利用木糖和纤维二糖生产乙醇的菌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携带营养缺陷型标记的季也蒙假丝酵母(Candida guilliermondii s 208 Arg-)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314)为亲本,采用GH-40l型电诱导基因转移/细胞融合仪,用3个强度为18kV/cm,时程为10μs,间隔为1 s的高压电脉冲处理原生质体,营养互补的融合频率为3.6×10-3。在选择和非选择培养基上连续传代20余次后,对得到的稳定的融合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它们是两亲株融合后形成的融台体。其中有两株融合子能利用木糖和纤维二糖生产乙醇,F-106利用D-木糖(2%)和纤维二糖(2%)生产乙醇的产量分别为3.1g/l和1.05g/l,F-308分别为0.2g/I和2.8g/l。  相似文献   

8.
有淀粉糖化酶活性的耐高温酿酒酵母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诱导Hu—TY一1(耐高温酿酒酵母)产孢及单孢分离得到的单倍体株Hu—TY—l—A(Sa-ccharamyces cerevisiae)与具有STAl、STA2、STA3(淀粉糖化酶)遗传因子的酵母(S.Dias-taticus)单倍体和纯合二倍体进行相同交配型的种间原生质体融合,融合率为3.3×1O-6-8.7×1O-6。融合子的细胞形态、大小、DNA含量、生长和发酵特性等方面均不同于亲株。融合株BA-2、BA-3、CA-18、DA-2、CCA-30、其细胞体积与DNA含量为亲株之和,30℃生长速率与生物量为亲株的2—3倍,40℃生长速率与生物量为亲株HU-TY-1-A的1.3-1.6倍,能够利用淀粉,并且在40℃高温葡萄糖发酵酒精产率比糖化酵母高,比HU-TY-1-A低,是一些有淀粉糖化酶、耐高温的酿酒酵母新菌株。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由不能水解淀粉、细胞生物量低,只抗Cu2+、金属硫蛋白(MT)中cys含量高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a)单倍体BD101-25和具淀粉水解能力、细胞生物量高、Cu2+、Cd2+抗性高、金属硫蛋白中cys含量低的异常毕赤酵母(Pichiaamomala,a)单倍体BD102-13获得4个融合株。融合组合有两亲株属间融合和单一亲株种内融合两类。融合株细胞体积、DNA含量均近似于两亲株细胞之和,并具有水解淀粉能力,Cu2+、Cd2+抗性高,细胞生物量高,MT中cys含量高等特点。属间融合株Cu2+、Cd2+抗性的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0.
耐热酵母与酿酒酵母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396是利用甘蔗糖蜜生产酒精的生产菌株,假丝酵母(Candida sp·)C6是我们从云南温泉底泥中筛选到的一株能在45℃生长良好的耐热酵母,我们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了两菌株属间融合的研究。通过亚硝基胍(NTG)诱变得到的营养缺陷型菌株396(arg)和C6(lys-),其融合频率为O.91×10-5。从检出的融合子中挑选6株进行考核、其细胞体积平均为亲株的1.3倍,DNA含量平均为亲株的1.6倍,培养特征、形态、大小和生理生化特征表现不一,特别是糖类的同化试验。除F2、F14外,其他4株可以排除异核体形成的可能性。比较了在28℃,40℃和45℃培养条件下出发亲株396、C6、直接亲株396(arg-)C6(lys-)和融合子F1、F7、F12,F13的生长曲线、基质利用率和乙醇产率等,得到一株在40℃培养条件下糖的利用率为94.3%、乙醇产量为59.7g/L的属间融合株F13。  相似文献   

11.
三角酵母二倍体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三角酵母(Trigonopsis variabilis)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35株原养型融合子。通过对其中四株进行详绌分析表明,融合子细胞体积和DNA含量为两亲株之和,苏木精染色显示单核,这些结果证明融合子为亲株的二倍体。此外,融合子的生长速度、D-氨基酸氧化酶以及细胞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亲株。电镜形态观察:进一步证明融合子细胞大于亲株。  相似文献   

12.
酿酒酵母与糖化酵母的种间原生质体融合及其融合子的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了酒精生产菌株K氏酿酒酵母Sacchormyces cerevisiae var.ellipsoideus的HUK-1(his-,二倍体,但在我们所试的5种产孢培养基上均不产孢)与糖化酵母Sac—charomyces diastaticus 7c(arg-,a)的种间原生质体融合,其营养标记互补的融合频率约是2.07×10-6—3.40×10-5。这些融合子曾在选择培养基MMs或Mmo上连续传代10次,以促进两亲核的融合。融合子的酒精发酵特性,细胞形态、体积大小、DNA含量、繁殖速率、发酵强度以及产孢能力等方面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均不同于双亲菌株。用显微操作器解剖了个别原养型融台子HU—KDF—185的4孢子子囊,在获得的93个单孢株中,其淀粉发酵特性和遗传标记均有双亲类型的分离或重组现象。上述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不同倍性的酵母之间可以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种间杂种。  相似文献   

13.
克鲁维酵母种间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ueromyces lactis Y12—1)和脆壁克鲁维酵母(K.fragilis8554)是乳糖酶生产菌株。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了两菌株种问融合的研究。通过试验.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最佳条件为:对数期的细胞,2%的蜗牛酶.30℃酶解30分钟.原生质体形成率90%以上,再生率20%左右。原生质体融合由聚乙二醇(PEG)诱导。K.lactisY12-l不能旋酵菊糖;K.fragilis 8554不能同化D-松三糖和麦芽糖;利用二菌株自身的营养缺陷性质获得融合子。融合子既能发酵菊糖又能同化D-松三糖和麦芽糖;融合子的DNA含量约为二亲株之和;融合子的菌落形态与亲株相比有一定差别.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融合子的乳糖酶产量提高14一l6%;连续15次传代,融合子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木糖代谢基因表达水平对酿酒酵母重组菌株产物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E.coli-S.cerevisiae穿梭质粒YEp24为骨架,将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 CBS6054)的木糖还原酶(XR)基因XYL1及木糖醇脱氢酶(XDH)基因XYL1分别以不同的相对表达方向置于酿酒酵母的乙醇脱氢酶I(ADH1)启动子和磷酸甘油激酶(PGK)启动子下,构建不同XYL1及XYL2的重组质粒。这些重组质粒分别转化酿酒酵母(H158)受体菌。得到的重组菌株  相似文献   

15.
在适宜培养条件下,Pseudomonassp31260能将木糖转化为酸性胞外多糖(EPS),用甲基磺酸乙醋(EMS)诱变处理 Pseudomonassp31260得到一株完全不产生胞外多糖的突变菌株E16。  相似文献   

16.
猪干扰素-γ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去除信号肽的猪干扰素-γ(PoIFN-γ)基因置于酿酒酵母α因子分泌信号的DNA序列后, 构建成pPIC9K-α-PoIFN-γ分泌型重组表达载体, 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GS115中,经G418筛选后获得2株多拷贝插入的重组子。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重组子能够分泌表达出17kD和23kD左右的PoIFN-γ特异蛋白,其表达量为108mg/L,占培养液总蛋白的60%。实验首次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实现了PoIFN-γ基因的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17.
嗜热细菌木糖异构酶基因xylA在酿酒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嗜热细菌Clostridium thermohydrosulfuricum木糖异构酶(xylose isomerase XI)基因xylA,将该基因连接于酵母表达载体pMA91的磷酸甘油激酶(PGK)启动子下,得到重组质粒pBX1。通过LiAc完整细胞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移至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H158受体菌中,得到重组酵母转化子H612,酶活测定结果表明,成功地在酿酒酵母中得到木糖异构酶的活性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出明显的特异性表达产物带,单体分子量为43kD。由酿酒酵母重组子H612产生的木糖异构酶最高酶活条件与其在自然状态下的一致,均为85℃,pH70,在这一条件下酶的比活力为10U/mg蛋白,而在接近酵母最适生长温度的30℃和40℃时,其相对酶活分别下降37%和11%。研究结果显示在酿酒酵母中得到木糖异构酶的活性表达,为进一步在酿酒酵母菌中建立新的木糖代谢途径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亚硝基胍和紫外线诱变,自金属硫蛋白(MT)产生菌酿酒酵母(deccharomycescerevisiae)BD101-25单倍体中获得遗传稳定的高Cu2+、Cd2+抗性突变株BD101-69和BD101-30。并对其重金属解毒、桔抗u.V.和60Co辐射效应、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等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与出发菌株相比,上述生物学活性与酵母细胞对Ci2+抗性、MT表达量表现出正相关性。两个突变株类MT表达量与生物学活性皆有所提  相似文献   

19.
中华鳖白底板病和红底板病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白底板病和红底板病的病鳖中分离出7株细菌,应用一般细菌分离鉴定的方法和美国生物-梅里埃(Bio Merieux USA)公司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有3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1株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I>)、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1株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和 1株美人鱼弧菌(Vib  相似文献   

20.
采用等高锁状均质电场(CHEF)凝胶电泳技术,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电泳核型进行分析,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ivisiae)菌株YPH755和祭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菌株AS2.214的染色体DNA大小作为分子量标记,估计黑木耳基因组中至少包含9条DNA分子量在850kb至5800kb之间的染色体,多数染色体DNA分子量在1000kb至3400kb之间,基因组大小在22Mb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