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在65例清醒、肌肉麻痹、迷走神经完整的家兔,记录膈神经放电,观察第四脑室内分别给予几种单胺类递质受体阻断剂对全身应用吗啡和一侧结合臂旁内侧核区微量注射吗啡所致呼吸抑制效应的影响。结果是:酚妥拉明或妥拉苏林加强吗啡的呼吸抑制效应;肉桂硫胺、赛庚啶或氟哌啶醇对抗吗啡的呼吸抑制效应;心得安不影响吗啡的呼吸抑制效应。只给予上述受体阻断剂对膈神经放电活动的影响不一致。上述结果提示中枢内存在的单胺类拮抗性调制系统在吗啡的呼吸抑制效应中起一定作用,5-羟色胺和多巴胺系统加强吗啡的呼吸抑制效应,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则相反;后者的作用是通过。α-受体而不是β-受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从蚯蚓中分离出一种能增强离体豚鼠心耳收缩作用的物质。用分子筛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纯化,进一步分析表明,它是分子量约为30,000daltons的多肽(称为蚯这多肽制剂),可被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对抗,能竞争性抑制~3H标记心得舒与大鼠心肌膜制剂内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结合,为一种新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相似文献   

3.
经慢性埋藏导管给清醒家兔侧脑室分别注射去甲肾腺素及其拮抗剂——妥拉苏林、心得安后,记录皮层脑电图的改变。结果:注入去甲肾上腺素后,β波明显增多,δ、θ波不仅频率减少,波幅也显著降低,表现出皮层去同步化的激醒作用。相反注入妥拉苏林则出现δ、θ波明显增多,波幅增高的同步化现象;而注入心得安后对脑电波无明显的规律性的变化。当静脉注射氯丙嗪脑电波出现大慢波后,再由侧脑室注入去甲肾上腺素,则不再出现皮层的去同步化作用。提示去甲肾上腺素经中枢内的α受体对皮层有激醒作用,去甲肾上腺素可能是作用于脑干而引起皮层脑电变化的。  相似文献   

4.
于麻醉家兔脑桥蓝斑复合核(LC)区微量注入去甲肾上腺素溶液(0.1mol,1或2μl),引起肺通气量增加和动脉血压升高。上、下丘间全离断脑干或横断中脑被盖及其背侧结构,不能消除此效应。LC 区同一点施加电刺激引起相同效应。LC 区注入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0.1mol,2μl)、妥拉苏林(0.1mol,2μl)或 α-受体激动剂氯压啶(0.02mol或0.1mol,2μl),使肺通气量明显减少,而对血压影响不大。本结果提示LC及附近被盖区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传人纤维可通过 α-受体调制该区的植物性机能。  相似文献   

5.
家兔用乌拉坦(700mg/kg)和氯醛糖(35mg/kg)静脉麻醉,用三碘季铵酚制动,在人工呼吸下进行实验。用电刺激下丘脑近中线区的方法诱发室性期前收缩(HVE)。中脑中央灰质(CG)内微量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A,4μg/2μl)对 HVE 有易化效应,使 HVE 次数增多。微量注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心得宁(2μg/2μl)使 HVE 次数明显减少,而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2μg/2μl)则对 HVE 次数无明显减少作用。事先在 CG 内微量注射心得宁也可阻断 CG 内注入 NA 对 HVE 的易化效应。在 CG 内注射 NA 后,再在 CG 内微量注射吗啡,后者对 HVE 的抑制效应仍然存在。但在 GG 内注射 NA 可减少或消除刺激腓深神经对 HVE 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在 CG 内β-受体的激活可增加 HVE 次数。刺激腓深神经对 HVE 的抑制作用可能部份是通过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抑制 CG 内 NA 的释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在离体的豚鼠回肠肌间神经丛一纵肌上进行。实验表明,10Hz 电场刺激产生的抑制效应与刺激时间相关非常显著。此抑制效应可被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拮抗。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及去甲肾上腺素的膜摄取抑制剂可卡因均不能显著地改变此抑制效应。化学切割剂6-羟多巴胺损毁纵肌标本内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后,该抑制效应无明显变化,且仍可被纳洛酮所拮抗。这些结果说明,肾上腺素能神经可能不参与由10Hz 电场刺激所诱发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7.
有关副交感神经系统对胃酸分泌的作用已经比较清楚,而交感神经系统对胃酸分泌的作用至今仍然没有定论。据文献报道,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胃泌素刺激的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较强,而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抑制作用较弱。这是对哺乳动物研究的结果。而用家禽研究胃液分泌的文献很少。主要偏重于个别脑肠肽、组织胺和2-脱氧-D-葡萄糖等对鸡胃酸分泌的影响。我们曾观察到麻醉鸡胃酸分泌高于一般常用实验动物,因此鸡是研究胃酸分泌抑制性调节的最佳动物。本工作研究了异丙肾上腺素(ISO)和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Pro)、β_1受体阻断剂心得宁(Pra)对鸡胃酸分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鼠侧脑室注射(icv)可乐宁和去甲肾上腺素(NE)引起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此效应可被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对抗。icvβ-内啡肽抗体、强啡肽抗体或大剂量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也可防止可乐宁和 NE 降压效应的出现;而甲啡肽抗体、亮啡肽抗体或小剂量纳洛酮均无拮抗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内源性β-内啡肽和强啡肽参与可乐宁和 NE 脑室注射所引起的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9.
在14条麻醉开胸犬,分别在搏动的与心室纤颤(VF)的心脏观察了电刺激左侧星状神经节(LSGS)和冠状动脉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NE)对冠状动脉节段阻力的作用。冠状动脉内给心得宁2.5mg 阻断心肌的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冠状动脉左旋支恒流灌注。测量左旋支灌注压与左族支远端冠状动脉压。不论在搏动的或VF的心脏,NE和LSGS均使心肌内小冠状动脉阻力和冠状动脉总阻力显著增加;而对心外膜大冠状动脉阻力并无明显作用。该结果表明,α-肾上腺素能活动主要收缩心肌内小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0.
张有青  满恒业 《生理学报》1991,43(6):594-599
实验用兔,在乌拉坦静脉麻醉、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自主呼吸条件下进行,以膈神经放电作呼吸指标。观察了面神经核腹内侧区(VMNF)微量注射三种递质对呼吸节律的影响。结果如下:(1)VMNF 区微量注射肾上腺素呼吸频率增加,膈神经吸气性放电的递增速度加快,积分幅度升高,VMNF 区微量注射妥拉苏林,呼吸频率下降且妥拉苏林可阻断肾上腺素的呼吸效应。(2)VMNF 区微量注射γ-氨基丁酸、甘氨酸导致呼吸频率下降,吸气时程、呼气时程延长。提示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甘氨酸可能作为递质作用于 VMNF 区的神经元而发挥呼吸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郭学勤 《生理学报》1985,37(4):346-352
在72只乌拉坦、氯醛糖麻醉兔,静脉注射三碘季铵酚后,在人工呼吸下进行实验。结果观察到,在家兔蓝斑复合核(Lo-So)区微量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或可乐宁(Clonidine)能减少刺激下丘脑诱发的室性期前收缩(HVE)数。而微量注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心得安、α_1肾上腺素激动剂甲氧胺(Methoxamine)或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α肾上腺素能阻断剂育亨宾(Yohimbine)或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则对 HVE 无明显影响。在 Lo-So 区微量注射 NE 对 HVE 的抑制效应不能被事先在该区注射心得安所阻断但能被事先静脉或 Lo-So 区注射育亨宾所阻断。NE 或可乐宁的抑制效应也均可被育亨宾所翻转。可乐宁的抑制效应还可被纳洛酮所翻转。电解损毁延髓中缝大核区可消除在 Lo-So 区微量注射 NE 或可乐宁对HVE 的抑制效应。上述结果提示,Lo-So 区α_2受体的兴奋可减少 HVE 数,这些作用可能依赖于延髓中缝大核区的完整。可乐宁对 HVE 的抑制作用可能有阿片受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动态地检测了油酸所致大鼠肺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肺组织中α、β肾上腺素能受体(αAR、βAR)的最大结合容量及亲和力的变化。结果发现:实验组大鼠肺组织中αAR与βAR之间的平衡遭到了破坏,αAR显著增多,而βAR却显著减少。应用αAR阻断剂——酚妥拉明或βAR激动剂——舒喘灵均可有效地防治油酸引起的大鼠肺血管通透性增高,使肺系数明显减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质含量明显减少,肺组织病变明显减轻。实验结果提示:肾上腺素能受体在肺微血管通透性的调控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肺组织中αAR与βAR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是肺血管通透性增高的重要原因;纠正这种失衡是防治通透性肺水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兔体内、外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内cAMP水平降低。山莨菪碱能抑制内毒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提高血小板内cAMP的水平。山莨菪碱提高血小板内cAMP 的作用可为β-受体阻断剂心得舒阻断。  相似文献   

14.
Chen L  Li RJ  Zhou YB  Chen JJ 《生理学报》1999,51(5):593-596
实验采用微量注射和荧光分光光度测定的方法,探讨了下丘脑前部减压区牛磺酸对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显示:(1)下丘脑前部减压区微量注射牛磺酸可致大鼠血压降低;(2)侧脑室注射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可阻断牛磺酸的降压效应。而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对牛磺酸的降压效应无明显影响;(3)下丘脑前部减压区注射牛磺酸后,可使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缺氧大鼠心肌α1,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α_1、β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大鼠缺氧性心脏肥大进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放射配基结合法观察了不同缺氧时间大鼠心室α_1、β肾上腺素能受体变化的动态过程,同时也观察了α_1、β受体阻断剂在预防缺氧性心肌肥大发生中的作用。缺氧10d后,测定右心室重量及组织学检查未见右心室肥大,但此时心室肌α_1受体数量从对照组的27.49±1.25增加到33.80±0.90fmol/mg蛋白(P<0.05);β受体从对照组的51.80±7.60下降到25.10±2.30fmol/mg蛋白(P<0.01)。缺氧20和30d后α_1受体进一步增加到40.70±1.43和32.30±1.96fmol/mg蛋白(P<0.05);β受体分别为27.90±2.30和42.80±1.70fmol/mg蛋白(P<0.05)。缺氧20和30d后右心室重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整个缺氧过程中α_1、β受体的亲和性(K_d)未见明显变化,未见左心室肥大。缺氧同时应用α_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4mg·kg~(-1)·d~(-1))30d,可明显预防缺氧所致的右心肥大;而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10mg·kg~(-1)·d~(-1))没有此种作用。由此可见,在缺氧所致右心肥大之前,心肌α_1受体数量即明显升高,α_1受体阻断剂可以预防缺氧引起的右心肥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能下行系统的脊髓末梢以及脊髓内的α受体在吗啡镇痛机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皮下注射6mg/kg 吗啡可使脊髓中的 NE 代谢终产物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硫酸盐(MHPG·SO_4)含量升高,提示脊髓 NE 的更新加速;反复多次注射吗啡引起吗啡镇痛耐受的动物,该反应消失。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可部分对抗全身注射小剂量吗啡的镇痛作用,选择性的α_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或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有类似作用。阻断脊髓α_1或α_2受体对脊髓蛛网膜下腔直接注射微量吗啡的镇痛作用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下行 NE 能系统在吗啡镇痛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Spancer应用100μg异丙肾上腺素(ISO)引起肾血管收缩,有些实验也曾出现ISO收缩脑血管的效应。我室在离体兔主肺动脉上观察到,大剂量ISO产生显著的收缩效应,收缩效应可为α阻断剂所阻断,而为β阻断剂所加强。阻断后的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加强,显示大剂量ISO兴奋α与β受体,β作用被掩盖,突出α的作用。大剂量ISO还引起豚鼠输精管收缩,也说明ISO作用于α_1受体。  相似文献   

18.
精神和情绪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常,在急性或慢性应激状态下,由交感神经系统介导的正常生理应激机制导致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大量研究证实交感神经系统主要通过β-肾上腺素能受体途径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对肿瘤的进展和转移产生影响。乳腺癌患者多伴有焦虑预后不良而引起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可能促进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本文就β-肾上腺素受体及其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相关研究,着重探讨β-肾上腺素受体在乳腺癌中表达情况和使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作以下综述,为进一步探究β-肾上腺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心脏α受体和缺血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有α_1和α_2受体。生理情况下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不是通过α受体发挥调节作用。心肌缺血或重灌注早期,α受体明显增加,取代β受体而影响心脏活动,是导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α受体阻断剂和有类似活性的钙通道拮抗剂,对这种心律失常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苯肾上腺素对豚鼠和兔离体心室乳头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得安(1μM)阻断β-受体的情况下,本文通过观察苯肾上腺素(PE)对豚鼠和兔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及收缩的作用,探讨了心脏α-受体兴奋引起正性变力作用的机制。PE(1—16μM)延长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时程(APD),增加兔和豚鼠心室乳头肌的收缩幅度(AC)。PE 在兔心室乳头肌上表现出的正性变力作用比在豚鼠心室肌上显著得多。FE(16μM)加强兔和豚鼠心室乳头肌收缩力的作用可被α_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Prazosin)(0.3—0.5μM)所取消。然而,在豚鼠心室乳头肌上被PE延长的APD,仅APD_(30)在哌唑嗪作用下有所缩短,而APD_(90)则不受其影响。在高钾(22mM)除极的心室乳头肌,PE(50μM)使 9个兔标本中的8个、8个豚鼠标本中的2个分别恢复慢反应动作电位。这些慢反应动作电位可被哌唑嗪(1μM)或钙通道阻断剂Mn~( )(1mM)所取消或抑制。以上的结果提示心脏α-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引起正性变力作用可能是由于慢内向电流(I_si)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