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喀斯特”是世界通用的地理学专业术语,原来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的利亚半岛上石灰岩高原的地名,后来南斯拉夫学者J·斯维奇(J.Srirrc)研究利亚半岛上的石灰岩地貌,并把这种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我国把石灰岩岩溶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基石中的碳酸物质经长期的风化、侵蚀等化学作用和地球重力的垂沉影响,经过长期的日晒、风吹、雨淋形成的特珠地貌。在这里环境恶劣、土壤瘠薄,经过多年在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地貌     
《化石》2007,(1):4-4
“喀斯特”一词源于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地名。喀斯特地貌是指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等。地表水在运动过程中对所经过的沉积物或岩石有着重要的侵蚀作用,既包括水动力作用下的碎屑物搬运,又包括水对岩石或沉积物的化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贫困山区不同地貌形态下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以毕节市为研究区,将其划分为喀斯特区与非喀斯特区,以2009年与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和DEM为数据源,运用地形位指数、地形分布指数等方法,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地形梯度下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 (1)喀斯特区与非喀斯特区土地利用类型均在地形梯度上表现出明显的层级性。旱地、水田、园地、建设用地、道路、水域对低地形有一定的选择性,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则对高地形有一定的选择性,其中非喀斯特区土地利用类型在低地形区域分布更广。(2)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区土地利用多样性的地形梯度效应明显,2009年其随地形梯度增加变化幅度较大,2018年则表现为地形梯度越低,多样性越高。与非喀斯特区相比,喀斯特区的多样性在区间1、2、5高于非喀斯特区,区间3—4内则相反。(3)喀斯特区与非喀斯特区土地利用程度的地形梯度效应显著,均表现为地形梯度越高,土地利用程度越低。其存在的空间差异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云南植物研究》2014,(6):790-790
经云南省民间组织管理局核准的“云南省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会”,是一地方性、学术性和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针对云南省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复杂、生物多样性独特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等科学和社会问题而筹建的,主要开展云南省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学术交流、云南省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支撑服务、云南省喀斯特资源环境保护修复与石漠化治理的科技咨询等活动。  相似文献   

5.
白滨  金迅 《化石》2010,(1):33-34
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东北约50公里处,有一处高耸的红色台地,沉积了从晚古新世至渐新世的地层,当地人称之为“大红山”,但其官方名称却是“脑木更平台”或“神圣高地”(图1、2)。尤其是“神圣高地”这一名称,每次听到总令人肃然起敬,给人以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二元结构发育,地表水大量漏失,养分表现出快速流失的特点,然而养分流失的途径和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从喀斯特关键带三维空间的视角,通过监测喀斯特灌丛坡地雨季典型降雨产流和氮素流失特征,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对主要水文路径“新旧水”比例进行划分,并探讨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和机制.结果表明:深层渗漏和壤中流是喀斯特灌丛坡地主要水文路径,两者分别占降雨量的71%和9%,地表径流仅占2%;深层渗漏、壤中流均以“旧水”为主,“旧水”比例分别为85%、61%;硝态氮浓度在深层渗漏中最高(1.97 mg·L-1),铵态氮浓度在壤中流中最高(1.18 mg·L-1),深层渗漏对氮素流失的贡献率达89.4%,显著高于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旧水”比例与硝态氮、铵态氮浓度和流失总量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旧水”可能是喀斯特坡地土壤-表层岩溶带系统携带氮素迁移的主要介质.以上研究能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坡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养分流失阻控技术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具有土层薄和土被不连续等特征的生态脆弱区,人为过度干扰和土地不当利用导致了生境退化甚至石漠化的发生。从“九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为了有效抑制并逆转石漠化趋势,生态修复措施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从土壤微生物、原生动物、线虫、微节肢动物、蚯蚓和线蚓等方面,综述了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喀斯特生境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高于非喀斯特生境,原因是喀斯特具有较高的土壤pH和钙含量;(2)与非喀斯特生境相比,喀斯特生境土壤动物类群数相差不大而个体密度较低;(3)石漠化过程伴随着植被退化,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种类和功能多样性,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和类群数也呈现降低趋势;(4)生态修复促进植被正向演替,土壤微生物量和酶类活性逐渐上升,真菌/细菌生物量比值增大,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增加,有利于土壤固碳和生态修复。因此,土壤生物多样性是适合指示喀斯特石漠化的生态修复的生物学指标。研究建议:(1)在传统分类鉴定基础上,结合宏基因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同位素标记等技术,完善生态修复的...  相似文献   

8.
对海拔2150米(高地)和480米(低地)种植的冬小麦“凤麦13”的叶片持续时间,单叶面积,每株总叶面积,光合作用强度和产量构成因素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高地小麦和低地的相比,叶片持续时间更长,单叶面积和每株总叶面积较小,光合作用强度前期较低,生育中期相差不大,灌浆后明显地较高。千粒重高地小麦较高,而每穗粒数则比低地的少。从光合作用产量的角度讨论了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并提出增加高地小麦穗粒数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原地测量了840米和2150米两地种植的冬小麦“凤麦13”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初期的光合作用速率的日变化,光合作用速率对光量子通量密度的反应和CO_2补偿点。结果表明生育前期(苗期和拔节期)和后期(抽穗期和灌浆初期)光合作用速率的一日内变化形式相反,而且低地种植的冬小麦其光合速率在前期高于高地种植的,后期高地种植的冬小麦有比低地高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基本相同。光补偿点在生育前期高地小麦比低地小麦低,而后期低地小麦的的光补偿点减低,并低于高地小麦的。高地小麦的光补偿点比较稳定。CO_2补偿点高地小麦比低地的较低。并就两地气候条件讨论了上述差异。  相似文献   

10.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沿海一带石灰岩高原的地理专名。喀斯特现象和喀斯特作用在这个地区研究得最为详细。一百年前已开始把这个地理专名用作地理学和地质学的普通名词。1966年我国公定学名为岩溶。概括言之,岩溶(喀斯特)既指水对于石灰岩及其它易溶岩石的溶蚀作用,也指的是这种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石灰岩溶洞是史前原始人类栖息之所。1929年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发现的中国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1958年在广东韶关马坝发现的古人类型——马坝人,1956、1957年在湖北长阳县关老山南坡发现的长阳人,195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通天岩发现的柳江人,1933、1934年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发现的山顶洞人,1956年在广西来宾县桥巩圩的麒麟山上发现的麒麟山人,都是在石灰岩溶洞中发现的,说明洞穴为原始人类提供了居住条件。同时岩溶溶洞里发现了各种类型的人类化石及动物化石,也予岩溶洞穴发育史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科学资料。我国幅员辽阔,岩溶分布极广,广西石灰岩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0%。在贵州和云南的东南部地区,石灰岩分布面积也占总面积的50%以上。而湖南、湖北、四川、山东、山  相似文献   

11.
探析世界第三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几千万年前,一股强大的地壳运动力,将印度板块渐渐挤压到欧亚板块的下方。从那时起,这股强大的力量竟把原来曾是大海海床的庞大地壳缓缓托起,历经整个第四纪的漫长抬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面积为250万平方公里的椭圆形高地,最高点竟有8848米。这块神奇高地的出现带给全球一系列变化,今天人们就把地球上这块年纪最轻的高地称为“世界第三极”,这就是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12.
由于自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扰动,喀斯特区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问题突出。综合分析喀斯特区域的生态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区域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支持。本研究以滇东南典型喀斯特区域广南县为例,从自然和人为因素角度构建喀斯特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CA对2000、2010和2018年的生态脆弱性进行反演,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2000—2018年,广南县整体脆弱性变化较小,但脆弱程度在不断加剧。在脆弱等级方面,该县以微度脆弱为主,但轻度、中度和重度脆弱在逐渐增加。广南县沿“者兔-莲城-杨柳井-板蚌”以南地区的生态脆弱性较高,以北地区的脆弱性较低;脆弱性空间集聚效应强烈,北部处于脆弱性低-低集聚区,而西南部和东南部处于脆弱性高-高集聚区;生态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区域生态脆弱性的改善,而人类活动的干扰使生态脆弱性进一步恶化。岩性和石漠化面积比重对喀斯特区域生态脆弱性的影响较为显著,导致喀斯特生态脆弱的基础是喀斯特碳酸盐岩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曾文豪  石慰  唐一思  郑维艳  曹坤芳 《生态学报》2018,38(24):8708-8716
以广西地区植被调查集资料总共365个群落样方(样方面积在300—1000 m2,50%左右为400 m2)为基础,将样方分为海拔≤1000 m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以及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三类生境,探讨这3种生境森林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差异及其与年均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拔≤1000 m非喀斯特森林含有4种以上的科比海拔1000 m非喀斯特森林多24科,比喀斯特森林多18科,其中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杜鹃花科等都是两种非喀斯特森林生境的重要组成科;大戟科为喀斯特森林含有种数最多的科,其中出现在非喀斯特森林的山茶科和杜鹃花科等没有在喀斯特森林出现。森林物种多样性及系统发育指数与年均温不相关或相关不强;海拔≤1000 m的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的Gleason物种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而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的Gleason指数比另外两种生境显著高。海拔≤1000 m非喀斯特森林系统发育多样性PD指数比中山地带的非喀斯特生境的森林高。喀斯特森林和海拔1000 m非喀斯特的绝大部分样地以及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大部分样地都表现出系统发育结构聚集,推测生境过滤在广西地区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群落构建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但是喀斯特和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两种生境森林群落发生系统发育发散的比例都比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低,揭示生境过滤在这两个生境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茂兰奇景多     
在我国的大西南,贵州高原南部与广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一块神秘而又奇特的原生性森林,它就是被誉为地球绿色明珠的茂兰喀斯特森林。 喀斯特森林,是指生长在喀斯特(岩溶)地貌上,以碳酸盐岩为着生基岩的一种森林植被。这类地区,即常说的石灰岩地区,绝大部分已没有森林植被覆盖,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进行人工造林恢复植被亦很困难。但是在茂兰,地表虽也是山坡陡峭、基岩裸露、怪石嶙峋、土壤极少,其上竟生长着2万公顷郁郁葱葱的原生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因而又被称为“石头上的森林”。 茂兰的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喀斯特形态多种多  相似文献   

15.
米兰柯维奇是南斯拉夫的杰出科学家,天文气候学的创始人。近年来在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知道他的名字了。1936年,尚未成名的米兰柯维奇赴奥地利的维也纳参加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那里,德国的声名显赫的教授,国际古气候研究的权威人士彭克对米兰柯维奇直言不讳地说道:“你的那一套冰期理论完全是一堆垃圾”。米兰柯维奇毕竟不是一介武夫,而是一位有教养的学者。他对彭克的粗暴指责报之以沉默。不过,米兰柯维奇心里是不服的。返回南斯拉夫的途中,他向著名的气候学家柯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地区岩石裸露、土壤浅薄、持水能力差。对比分析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树种叶性状有利于了解叶片对喀斯特生境的生理生态适应。前期比较研究集中在叶经济学性状,对叶水力学(抗旱)和机械抗性(防御)性状关注较少。该研究测定热带-亚热带地区典型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共101种乔木的叶形态解剖、机械抗性和水力学性状,比较两个植物类群叶性状以及性状网络的差异。结果发现:(1)与非喀斯特森林乔木相比,喀斯特森林乔木叶撕裂力(Ft)较大、最大导水率(Kleaf_max)较高,膨压丧失点(Ψtlp)和气孔安全边界均较低。(2)喀斯特森林乔木叶性状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和直径较短,边缘密度较大,表明叶性状之间的关联程度更高。(3)喀斯特森林乔木叶性状网络的关键性状为比叶质量(LMA)和机械抗性,而非喀斯特森林则为叶厚度(LT)和叶密度。喀斯特森林乔木LMA与Ψtlp负相关,与Ft正相关,即增加叶构建成本可同时提高机械抗性和耐失水能力;非喀斯特森林乔木无此相关关系。(4)喀斯特森林乔木Kleaf_...  相似文献   

17.
走出石漠化与贫困的怪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生物圈》2005,(2):12-19
什么是喀斯特?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什么出现了大面积的石漠化?为什么喀斯特地区总是与贫困交织在一起?在上述背景下,贵州茂兰生物圈保护区的喀斯特原生性森林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带著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几位长期研究喀斯特生态的专家:贵州大学朱守谦教授、喻理飞教授,贵放师范大学熊康宁教授。  相似文献   

18.
利用CASA模型模拟西南喀斯特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总被引:35,自引:12,他引:23  
董丹  倪健 《生态学报》2011,31(7):1855-1866
基于SPOT NDVI遥感数据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气象数据和植被参数,利用实测植被生产力计算和修正最大光能利用率,通过改进CASA过程模型,本文估算了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1999—2003年的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结果表明:1)改进后的CASA模型模拟的植被NPP与实测值相关性显著,可较好用于西南喀斯特植被的NPP估算;2)西南8省市区1999—2000年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植被的NPP有轻度增加,但空间变化不显著,2001年低值区范围增加,2002年NPP高值区的范围明显扩大,随后在2003年又降低,但仍高于2001年;3)5年间西南喀斯特地区年NPP的变化范围是381.7—439.9 gC m-2 yr-1,平均值为402.34 gC m-2 yr-1,逐年NPP波动中呈现总体增长趋势,平均增加值为9.93 gC m-2 yr-1,5年总增加量为11TgC,但非喀斯特地区的年NPP平均值和增加值都大于喀斯特地区;4)5年间喀斯特地区的热带森林、亚热带森林、灌丛和草地的逐年NPP均小于非喀斯特地区,温带森林和农业植被则相反;这6种典型植被年NPP均呈增加趋势,热带森林的增加值最大,草地最小,非喀斯特地区植被NPP的增长趋势相似,但每种植被的年NPP增加值均大于喀斯特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NPP的时空变化与气温、降水和太阳辐射的变化有关,而喀斯特植被NPP低于非喀斯特地区,则主要由喀斯特地区水分匮缺、土壤贫瘠等恶劣条件而抑制植物生长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白莲洞所在地柳州,是中国喀斯特地貌出露形态最多、种类最多的区域,柳州也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的心脏。这里不仅有世界上最著名的、最具观赏价值的喀斯特地貌基本形态(针状喀斯特、锥状喀斯特和塔状喀斯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喀斯特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喀斯特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以高强度农业活动为主,人地矛盾尖锐、石漠化严重,是我国最大面积的连片贫困区。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等的持续支持下,我国围绕喀斯特区生态修复与石漠化治理,系统开展了喀斯特生态保护与修复基础理论、技术研发、产业示范等研究,在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石漠化治理技术与模式、生态治理助力脱贫攻坚、喀斯特景观资源保护、喀斯特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引领了国际喀斯特学科发展。面对当前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治理成效巩固困难、缺乏可持续性等新问题,未来喀斯特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应以增强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为导向,加强生态恢复过程机理与机制研究,提升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提高生态恢复质量、巩固扶贫成果,实现石漠化治理的提质与增效,为"美丽中国"战略的贯彻实施及全球喀斯特地貌分布区所属国家的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