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交试验法优化桑叶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除黄酮的桑叶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桑叶多糖,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水溶液pH和提取次数对桑叶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提取次数为2次条件下,桑叶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 h、提取液pH7、料液比(原料:提取液,g/mL)1:30,多糖得率为2.74%。该工艺稳定,桑叶多糖得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响应曲面优化醇法提取桑叶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含水乙醇为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桑叶黄酮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醇法提取桑叶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1.75%、提取温度67.1℃、料液比23.2:1(醇溶液:桑叶粉,mL:g)、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次数2,桑叶黄酮得率为2.37%。验证试验表明,该优化工艺稳定,与模型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杆菌bsh基因的高效表达及胆盐水解酶(BSH)的高活性酶蛋白获得。方法从本实验室保存的12株乳杆菌菌株中,通过Ca2+沉淀法初筛获得具BSH活性的菌株,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16S rRNA同源性最高的乳杆菌的BSH全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bsh基因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α,构建BL21pET28αbsh原核表达体系。经IPTG诱导后,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验证。结果研究表明在分子质量大小约35、37 kD处有预期条带出现,初步表明BSH蛋白表达成功。进而对表达各条件进行优化,最佳酶活条件为IPTG浓度0.1 mmol/L、诱导pH 6.5、诱导温度37 ℃、诱导时间1 h。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制备BSH制剂,邻苯三酚红钼法蛋白浓度测定为1 446 mg/dL,茚三酮法测酶活性最高可达21 248.27 U/(g·prot),为纯化前的635.4倍。结论乳杆菌bsh基因可溶性表达成功且高酶活BSH纯化获取为进一步的研究和药物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由于自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扰动,喀斯特区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问题突出。综合分析喀斯特区域的生态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区域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支持。本研究以滇东南典型喀斯特区域广南县为例,从自然和人为因素角度构建喀斯特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CA对2000、2010和2018年的生态脆弱性进行反演,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2000—2018年,广南县整体脆弱性变化较小,但脆弱程度在不断加剧。在脆弱等级方面,该县以微度脆弱为主,但轻度、中度和重度脆弱在逐渐增加。广南县沿“者兔-莲城-杨柳井-板蚌”以南地区的生态脆弱性较高,以北地区的脆弱性较低;脆弱性空间集聚效应强烈,北部处于脆弱性低-低集聚区,而西南部和东南部处于脆弱性高-高集聚区;生态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区域生态脆弱性的改善,而人类活动的干扰使生态脆弱性进一步恶化。岩性和石漠化面积比重对喀斯特区域生态脆弱性的影响较为显著,导致喀斯特生态脆弱的基础是喀斯特碳酸盐岩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析污染条件下河流生物区系的演替过程及机制,可以为生物多样性减少提供诊断,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对污染具有指示作用的轮虫类群为研究对象,选择覆盖京津冀地区的、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北三河水系为研究区域,分别对该区域富营养化相关水质参数和轮虫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在解析污染物排放导致的河流水体水质差异和轮虫群落组成差异的基础上,阐明导致轮虫群落演替的关键污染因子。【结果】水体水质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西部河流与东部诸河具有明显不同的环境条件,其氮、磷指标(包括总氮、溶解性总氮、总磷、溶解性总磷及活性磷)浓度显著增加。轮虫群落的分析结果表明,与东部诸河相比,西部河流的物种数目、生物个体数、物种丰度及香农威纳指数均显著降低,且群落组成显著差异。群落-环境相关分析显示,总氮、溶解性总氮、总磷、溶解性总磷、活性磷以及氨氮是导致群落显著差异的关键环境因子。【结论】北三河水系西部河流的氮、磷含量显著高于东北部河流;在环境条件改变的前提下,北三河水系西部河流比东部河流物种丰度、生物量均显著减少,同时群落组成也显著改变,高耐污型物种出现。氮、磷元素的输入是导致轮虫群落演替的关键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