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作用于多种细胞组织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其生物学效应依赖于其结合靶细胞膜上的LIF受体a亚基(gp190),与8亚基(gp130)形成异源性二聚体,从而激活下游信号转导通路。LIF因子可通过激活JAK-STAT和RAS-MAPK途径,调节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分化。我们根据gp190细胞内区功能域设计了小分子-190CT3,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抑制因子促进胚泡植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抑制因子是一多效性细胞因子,能促进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和启动胚泡植入,其基因表达和生物合成受母体因素(如甾体激素和其他细胞因子)的控制.gp130是白血病抑制因子家族受体的亲和力转化亚基,其同源/异源亚基的二聚体能够激活酪氨酸激酶,通过不同途径调节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在抗皮肤老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通过与皮肤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不同亚型的雌激素受体介导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皮肤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分布不仅存在数量差异更有类别差异,这些差异性和雌激素受体本身的基因多态性决定了其作用的多效性。简要综述了不同亚型雌激素受体在各皮肤解剖层次中抗老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一种由T细胞产生的蛋白被命名为白细胞介素-17(1L-17),它作用于多种细胞表达的受体,其序列首先是从活化T细胞的减法杂交获得的小鼠cDNA序列而被鉴定的,称为CTLA8。CTLA8与一种亲淋巴病毒Herpesvirus saimiri的开放读框13(HVS13)具有57%的同源性。无论是IL-17,还是其受体与已知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均无序列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是一种可被多种细胞表达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对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发挥调控作用,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存活和凋亡,近期研究发现MIF与细胞衰老相关。为了进一步认识衰老的机制,对MIF与细胞衰老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了总结,重点分析了MIF调控细胞衰老的机制,MIF调控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机制,尤其是在缺氧和氧化应激条件下MIF调控衰老的机制,并分析了在MIF功能多态性背景下其对衰老相关疾病的复杂调控机制,最后介绍了MIF及其受体的生物工程产品开发和应用,为进一步研究MIF调控细胞衰老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细胞因子(cytokine)是一类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信号分子,在免疫系统中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调控免疫应答。目前研究多侧重于通过实验方法检测细胞因子和受体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细胞间的通讯网络,但存在实验周期长、设备要求高和成本高等不足。因此,有必要通过计算方法来加快对细胞-细胞因子相互作用(cell-cytokine interactions, CKI)的系统研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变分图自编码器(variational graph auto-encoder, VGAE)预测细胞-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深度学习模型——DeepCKI。该模型可有效融合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不同类型的蛋白质特征,充分挖掘网络拓扑结构和节点属性中的有效信息,实现对细胞-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高效预测。与变分自编码和深度神经网络方法相比,采用图结构设计的DeepCKI表现出了最优的预测性能。DeepCKI模型对4种不同类型细胞-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8,模型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和有效性。预测打分排名前100的细胞-细胞因子相互作用中,有36对已被最新发表文献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发现新的细胞-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IL 1β)为重要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神经内分泌调控、大脑学习和记忆等功能,探究其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组成,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是揭示其生物学作用的重要步骤。目前,除2 0 0 0年瑞士学者发现并命名的新分子Tollip (Toll inte  相似文献   

8.
杨超  刘师伟 《生命的化学》2023,(10):1609-1614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crines,MSC-EXOs)由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释放,具有旁分泌作用的囊泡。MSC-EXOs可以通过传递细胞因子来介导细胞间通讯从而调节受体细胞的细胞行为。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发现,MSC-EXOs可以通过传递细胞因子介入骨代谢相关信号通路来调节骨代谢。本文对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调节骨代谢的主要信号通路内容及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并讨论了外泌体中重要细胞因子的作用,旨在找寻MSCEXOs治疗骨代谢相关疾病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蛋白因子。它们是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介导其生物学效应的。配体和受体蛋白结合,迅速导致与受体蛋白结合着的Janus酪氨酸激酶(Jak)的活化,同时触发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对机体免疫系统和非免疫系统的细胞均有较大影响,可发挥促炎或抗炎作用,影响机体生理平衡。病毒感染致病往往包括直接损伤和免疫病理机制,免疫调节是影响疾病进程和临床结果的重要干预靶点。IL-6拮抗剂的临床应用经验提示,靶向该细胞因子可改善疾病结局,但如何以及何时阻断是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领域。为增加对IL-6在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机制的理解,我们对IL-6主要功能、信号转导途径以及在病毒感染与免疫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11.
IL-6 是一种多效性前炎症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介导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随着对 IL-6 及其受体信号通路研究 的不断深入,IL-6 现已成为一个有效的治疗靶点,在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文献调研、数据库检索、数 据统计与分析等定性定量情报学研究方法,从研发阶段、适应证、临床及上市药物等方面对全球 IL-6 靶标药物的研发情况进行分析,旨在 为我国免疫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命世界》2009,(7):7-7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一个多效性细胞因子,参与调节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坏死等,一项新研究显示蛋白激酶RIP3是决定TNF-α诱导的细胞坏死的关键蛋白。在受到坏死信号刺激时,一个包含有RIP3和激酶RIPK1的蛋白复合体会被诱导形成。过量表达的RIP3激酶死亡突变体与内源性RIPK1相结合,从而抑制细胞坏死途径。RIP3只在一些细胞中选择性表达,  相似文献   

13.
陈尚武 《生命的化学》2001,21(5):379-381
免疫和造血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其他功能受到细胞因子网络的控制。由于大多数细胞因子受体缺乏胞浆段的激酶结构域 ,配体依赖的酪氨酸磷酸化由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来中介。细胞因子刺激后早期激活的主要酪氨酸激酶是Januskinase(JAK)家族。事实上 ,JAK STAT途径是许多细胞因子激活基因转录最重要机制之一。当细胞因子结合到细胞表面的受体 ,引起受体的二聚化 ,进而活化JAK激酶 ,活化的JAK激酶反过来磷酸化细胞因子受体 ,导致其他的信号分子如STAT家族蛋白的介入并被激活 ,活化的STAT转入细胞核 ,激活大量细…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氯胺-T双相碘标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的蛋白质碘标方法易引起被标细胞因子的失活,是受体配基竞争结合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试用氯胺-T双相碘标法标记rhG-CSF和rhEPO,并应用受体配基竞争结合分析法测定NFS-60细胞G-CSF受体及BET-2细胞EPO受体的特性.结果显示所获 125I-EPO和 125I-G-CSF放射比活度均较高;发现BET-2细胞有高、低两种亲和力的EPO受体,NFS-60细胞只有一种高亲和力的G-CSF受体,所获结果与文献资料相一致.说明氯胺-T双相碘标法是细胞因子同位素碘标记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目的是为了探讨过继转输的父系抗原耐受T细胞对受体孕鼠反应性T细胞的影响。以(?)CBA/J×(?)BALB/c为正常妊娠模型,(?)CBA/J×(?)DBA/2为自然流产模型,将自然流产模型CBA/ J孕鼠于孕第4天(着床期)分别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0和CD86 mAb或大鼠同型IgG。于孕第9天,应用免疫磁珠阴性分选孕鼠的脾脏T细胞,将纯化的T细胞先进行CFSE体外荧光标记,再分别过继转输至孕第4天的CBA/J×DBA/2孕鼠。于受体孕鼠孕第9天,在父系抗原刺激下,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受体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过继转输的T细胞及受体T细胞内细胞因子IL-2、IL-4、IL-10和IFN-γ及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TLA-4的表达。本文结果显示,与过继转输父系抗原非耐受性T细胞相比,转输父系抗原耐受性T细胞和转输正常妊娠模型孕鼠T细胞均使受体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同时使受体孕鼠T细胞内细胞因子IL-10及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显著增加,而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表达则明显下降(P<0.05),细胞因子IL-4的表达不变(P>0.05)。总之,过继转输的父系抗原耐受T细胞具有抑制性免疫调节功能,诱导受体孕鼠反应性T细胞对父系抗原亦产生免疫耐受,两者协同作用则抑制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明显改善了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妊娠预后。  相似文献   

16.
HLA-G诱导DC细胞在免疫耐受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能够促进肝细胞分裂增殖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它是由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组成的异二聚体,其中重链由N端和4个Kring1e区组成。目前,NKl的晶体结构已经解出,在N端有肝素糖蛋白结合区,HGF分子与肝素糖蛋白的相互作用对HGF分子二聚化和内吞清除都有重要意义。Kring1e区的空间取向对HGF分子与受体结合非常重要.其中K1、K2发挥重要作用,而K3、K4发挥辅助作用。轻链有促进受体酪氨酸磷酸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壳寡糖的免疫调节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壳寡糖是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从临床和大量的试验中,人们发现壳寡糖对免疫系统存在着多元、多效性调节作用.根据近年来壳寡糖的免疫调节研究进展,本文就其对各种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TNF受体家族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转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是一类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诱导细胞凋亡、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中一些成员可以通过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即TNF受体家族成员)结合,启动细胞内的凋亡机制,而诱导细胞凋亡.一些蛋白质(如TRADD、FADD、RIP、RAIDD等)参与这些信号传递过程.越来越多的TNF家族成员、TNF受体以及与细胞凋亡相关的Caspase蛋白酶家族成员被人们发现.  相似文献   

20.
细胞因子是调节炎症反应的一类重要介质,它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建立一个细胞因子网络起作用,通过与靶细胞上特异的受体结合而表达作用。细菌可以产生许多分子,一些可以诱导细胞因子的合成、释放,一些可以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活化,还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因子受体的释放而发挥调节炎症反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