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7种木犀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27种木犀属植物的叶表皮,测量并统计了气孔器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及腺点密度等指标,以明确各种的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表皮角质膜、蜡质纹饰及气孔外拱盖的具体特征。结果显示:木犀属植物叶下表皮有气孔器,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气孔器类型多为不规则型,只有总状桂花和狭叶木犀为环列型;气孔器外围角质层有放射状、条状、环状、颗粒状等多种类型;叶表皮细胞形状有无规则形和多边形2种;下表皮腺点的数目远远大于上表皮。研究表明,木犀属植物气孔器和叶表皮细胞特征在种之间差异比较明显,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新疆委陵菜属(Potentilla L.)锥状花柱组(Sect.Conostylae(Wolf)Yü et Li)15种委陵菜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对其叶表皮毛的类型、表皮细胞的形状及大小、气孔器的分布、气孔器类型、气孔形状、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外拱盖形态及其纹饰等指标进行分析:有几种植物叶的上表皮无气孔,而下表皮均有气孔器的分布,形状为长椭圆形、椭圆形、宽椭圆形和近圆形;气孔器的类型多为短平列四细胞型、无规则四细胞型、无规则型、围绕型和辐射型;表皮毛的类型为针状毛、带状柔毛和腺毛;表皮细胞分为不规则形和多边形;表皮毛特征、叶片表皮细胞的形状、垂周壁式样、气孔器的形状类型、气孔密度指数及蜡质纹饰等存在差异,可作为亚属间及种间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安徽景天属(Sedum)植物叶表皮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郑艳 《植物研究》1999,19(3):292-297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安徽省12种景天属(Sedum)植物的叶表皮,统计并测量报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描述了表皮角质膜,蜡质纹饰及气孔外拱盖的有关特征。结果表明:景天属植物叶表皮气孔器为不等细胞型。气孔器类型,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角质膜,蜡质纹饰等,种间无差异或极小,而气孔大小,气孔器分布特征,气孔密度,表皮毛等种间差异较大,建议在种间区分上将差异大的特征作为  相似文献   

4.
石蒜属植物叶微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借助显微和扫描电镜技术对石蒜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石蒜属植物的叶表皮,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描述了气孔及气孔外拱盖的有关特征。结果表明:石蒜属植物叶表皮气孔器为无规则型,近轴面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器类型、垂周壁式样、气孔大小及气孔外拱盖内缘种间无差异或极小,表明石蒜属植物为一自然分类群。而远轴面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是否下陷、气孔外拱盖是否有蜡质纹饰等种间差异较大。根据远轴面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叶气孔特征,研究表明:换锦花、长筒石蒜和安徽石蒜,夏水仙、乳白石蒜与红蓝石蒜,石蒜与中国石蒜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因此,叶微形态特征对探讨石蒜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新疆委陵菜属5组不同花柱组10种4变种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测量统计叶表皮毛的类型、表皮细胞的形状及大小、气孔器的分布及类型、气孔的形状、大小、密度及指数、气孔外拱盖形态及其纹饰等指标。结果显示:新疆委陵菜属10种4变种植物叶的下表皮均有气孔器的分布,形状为长椭圆形、椭圆形、宽椭圆形和近圆形;气孔器的类型多为无规则四细胞型、无规则型、围绕型和辐射型;表皮毛的类型为针状毛、带状柔毛和腺毛;表皮细胞的形状分为不规则形和多边形2种类型。研究表明,新疆委陵菜属植物表皮毛特征、叶片表皮细胞的形状、垂周壁式样、气孔器的形状类型、气孔密度指数及外围蜡质纹饰等存在差异,对属以下等级的划分有重要价值,可作为物种分类及鉴别的依据,同时也为本属一些分类群间的系统关系的探讨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荚蒾属植物分类学问题并探究叶片解剖结构在分类学中的价值,该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1种中国荚蒾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气孔大小、气孔器类型和角质层纹饰等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为荚蒾属种间分类关系提供证据。结果显示,叶表皮细胞有无规则形和多边形2种,垂周壁式样有平直、浅波状、波状与深波状4种式样,其中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形,且垂周壁式样较上表皮更稳定。气孔均分布在下表皮,形状为近圆形、椭圆形2种;气孔器类型包括不等型、平列型和无规则型3种;气孔器外拱盖内缘有近平滑、浅波状、波状3种;气孔器外围角质层纹饰有脊状隆起、条状隆起2种。研究表明,荚蒾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特征在种间差异明显,可作为种间鉴定及分类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菊科绢蒿属植物叶表皮特征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扫描电镜对17种绢蒿属植物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面有大量带状蜡质和表皮毛覆盖,在蜡质成分的外面分泌有盐分颗粒,表现出明显的旱生结构特征。表皮毛在种间无明显差异,而气孔器在保卫细胞形状和表面纹饰等特征组合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叶表皮气孔器特征对于绢蒿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金缕梅科(广义)的叶表皮特征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39  
本文次氯酸钠及铬酸-硝酸离析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19属37种(分属六个亚科)共50个样品的成熟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的特征,发现金缕梅科植物叶上下表皮细胞形状(表面观)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有平直、弓形和有波纹;气孔器仅在下表皮存在,其类型有环列型、冠列型,平列型和无规则型(图1)几种。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19属35种(分属六个亚科)的叶下表皮的角质膜和蜡质纹饰、气孔的形状、气孔外拱盖及拱盖内缘的特征。这些特征在亚科或属级水平上较为稳定,但有的也表现出种间差异,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安徽黄精属植物叶片的比较解剖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安徽黄精属(PolygonatumMill.)7种植物的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7种黄精属植物叶肉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针晶束的异细胞,其数量多少存在种间差异;(2)除玉竹(P.odoratum)的下表皮外,叶表皮均无表皮毛的存在;(3)仅下表皮有气孔器分布,除湖北黄精(P.ganlandeianens)既有单个散布也有2个或3个聚集后随机散布外,均为单个随机散布在下表皮上;(4)叶片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除湖北黄精和安徽黄精(P.anhuiense)的叶片有不显著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5)气孔器的某些特征,如气孔器大小、气孔器分布、气孔器类型等特征以及表皮细胞形状和垂周壁式样在种间有一定的差异。上述特征为黄精属植物种的划分及系统演化关系的探讨提供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曾妮  张建茹  常朝阳 《广西植物》2017,37(2):169-185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30种中国蔷薇属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叶表皮细胞一般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平直、平直弓状、波状、浅波状和深波状式样;该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大小种间差异较大,总体来看上表皮几乎全为多边形细胞,且上表皮细胞比下表皮细胞略大;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大部分细胞的平周壁下陷,仅部分细胞的平周壁突起;叶表皮角质层纹饰多样、即使同一个种的上下表皮细胞角质层纹饰微形态特征也有差异;大多植物叶片表面具柔毛,均为单毛,有长柔毛和短柔毛,大部分种类的柔毛基部无特化,其基部由普通的表皮细胞围绕着,少部分种类的柔毛基部由几个特化的辐射状细胞围绕着,少数植物无毛;有些植物叶表面或叶脉上还分布有腺毛;除了单叶蔷薇亚属的小蘗叶蔷薇1个种的上下表皮均分布有气孔器外,其余蔷薇亚属的29种植物的气孔器均分布在下表皮,形状为椭圆形、宽椭圆形和长椭圆形三种,气孔器类型有无规则型、不规则四细胞型、对位四细胞型、环列型和辐射型;气孔器外拱盖内缘近平滑或呈深浅不同的波状、气孔器外拱盖纹饰光滑或粗糙,大多植物气孔器的保卫细胞两级T型加厚;另外,只有小蘗叶蔷薇的气孔器具双层外拱盖且仅上表皮被毛等特征也说明了其在演化上的特殊地位,蔷薇属植物叶表皮的这些微形态特征,在属内各组间无明确的规律性,但可为探讨该属种间的分类学及亲缘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花黄精五个居群叶片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叶表皮离析法和电镜扫描技术,对多花黄精五个居群的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观察发现:多花黄精五个居群的叶肉细胞中均具有内含针晶束的异细胞,叶表皮细胞为长方形、不规则形或椭圆形,垂周壁一般为平直和弧形;有的居群下表皮有单细胞表皮毛分布。在扫描电镜下,角质层纹饰多为鳞片状。结果表明叶表皮特征,如:气孔器大小、气孔器指数、气孔器密度、气孔器分布特征、角质层纹饰及表皮毛的分布等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同种不同居群间有一定差异,而叶肉的构成、内含物(如针晶束)、气孔器类型、表皮细胞形状等具有种间稳定性,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福建蒲桃属7种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产于福建的蒲桃属7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1)气孔器只分布在植物叶下表皮,多为平列型,气孔指数13.7%~24.28%;2)表皮细胞形状主要为不规则形,也有多边形,垂周壁式样近平直、浅波状或波状;3)角质膜纹饰和保卫细胞表面蜡质纹饰主要呈小穴状、平滑或鳞片状.这些特征种间差异较大,且性状稳定,可作为种间区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山茶属的叶表皮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山茶属(Camellia)19个组36个代表种的叶表皮形态,发现上述植物的叶上下表皮细胞表面观形状均为不规则形,气孔器仅在下表皮存在,且一致为环列型;对上述植物中18个组30个种的叶下表皮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其特片为:气孔形状为梭形或长卵形,气孔外拱盖内缘光滑或呈浅波状,波状,气孔器附近的角质膜平坦或皱褶,表面光滑或有多种纹饰,这些特征可作为区分种或变种的依据,但与植物的外部形态等特征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新疆14种青兰属(DracocephalumL.)植物叶片的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只有宽齿青兰(Dracocephalum paulsenii Briq.)叶的下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其余种植物叶的上、下表皮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有深波状、波状、浅波状、平直-弓形;气孔器均为横列型;气孔形状有椭圆形、长椭圆形、宽椭圆形、近圆形;表皮毛的类型为小刺毛、短柔毛、长柔毛、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在不同种间甚至是同种植物叶的上、下表皮上,气孔器的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外拱盖内缘、表皮毛、角质层纹饰等的微形态特征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可为探讨本属种间的分类、亲缘关系和演化趋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