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生物3型放射土壤杆菌防治葡萄冠瘿瘤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葡萄冠瘿中分离到的放射土壤杆菌E26菌株,属于生物3型。在平皿培养时,能够产生土壤杆菌素,抑制葡萄根癌土壤杆菌的生长。在温室指示植物向日葵幼苗和葡萄幼枝上,明显抑制葡萄根癌土壤杆菌诱导形成冠瘿瘤。E26菌株对土壤杆菌菌株的抑菌谱较宽,其质粒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上,有两条质粒带,与生物3型葡萄根癌土壤杆菌GL56—2菌株的质粒情况基本相同,其中大的质粒与根癌土壤杆菌C58的质粒(PTic58)大小近似。经双重抗药廿标记的E26菌株接种到葡萄枝条上,一个月后仍能得到抗药性菌株的分离,表明该菌株能在葡萄上定殖。  相似文献   

2.
在山东莱西啤酒花冠瘿瘸发病严重地区,从啤酒花冠瘿中分离到一株无致病性的土壤杆菌,经鉴定为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HLB-2,属于生物I型。HLB-2菌株在培养基上产生一种类似土壤杆菌素84的物质,能抑制葡萄根癌土壤杆菌生物III型菌株的生长。在温室接种试验中,可以完全抑制16株致病力不同的葡萄根癌土壤杆菌中的14株菌(含octopine或nopaline质粒)在向日葵幼苗和葡萄幼枝上诱发冠瘿病。 在培养基上测定敏感性的结果和温室冠瘿病抑制试验的结果一致,表明HLB-2菌株的防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它所产生的土壤杆菌素。在对比试验中,K84菌株和D286菌株对葡萄根癌土壤杆菌均无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HLB-2菌株在葡萄冠瘿病的生物防冶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葡萄连作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采集种植葡萄30年的连作园和3年的新植园根围土、非根围土及葡萄园周边的空地土壤,采用PCR DGGE技术,研究葡萄连作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种群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并对分离出的优势种扩增条带进行测序.结果表明:葡萄连作后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增加,且根围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高于非根围土壤.聚类分析显示:葡萄长期连作后根围与非根围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种群结构趋于一致,两者不同于空地土壤;而短期种植葡萄的根围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种群结构不同于非根围土壤和空地土壤.与新植园相比,连作园根围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细菌中Flavobacterium sp.(DQ339585)和Bacillus sp.(AY039821)种群数量减少,Pedobacter sp.(AJ871084)种群数量增多;真菌中Omphalina farinolens(EF413029)出现,Pestalotiopsis sp.(DQ657877,DQ657875,DQ657871)、Phacidium lacerum(DQ470976)和Lecythophora decumbens(AF353597)种群数量减少,Pilidium acerinum voucher(AY48709)种群数量增多.其中Bacillus sp.、Flavobacterium sp.和Pestalotiopsis sp.对病原菌具有颉颃作用,连作园根围土中上述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减少,不利于葡萄对病原菌的颉颃;Pilidium acerinum voucher数量的增加可能与葡萄连作后病害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西北干旱地区深畦栽植模式对葡萄光合效率的影响,试验以鲜食葡萄品种‘京亚’和‘红地球’为材料,以葡萄生产中常用的平畦栽植模式为对照,研究了深畦栽植模式对葡萄根际土壤湿度及光合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干旱胁迫过程中,2种栽植模式的葡萄根际土壤相对含水量、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均持续下降,但深畦栽植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和WUE较平畦栽植下降缓慢,且在胁迫后期严重干旱时两者均明显高于平畦栽植。(2)根据Logistic模型对土壤相对含水量与Pn、Gs、Ci、Tr的关系的曲线拟合结果,发现深畦栽植和平畦栽植下土壤相对含水量区间分别为30%~50%和40%~60%时显著影响葡萄的光合水分效率。(3)以Logistic方程的拐点为根际土壤湿度阀值,发现深畦栽植和平畦栽植葡萄的根际土壤湿度阀值分别为41.76%和52.60%,且此时葡萄光合水分效率最高。研究表明,在干旱逆境下,与平畦栽植相比,深畦栽植下能够有效减缓根际土壤水分散失,保持较高的根际土壤含水量,而且能够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条件下实现更高的光合水分效率,深畦栽植是干旱地区理想的葡萄抗旱节水栽植模式;深畦栽植下,葡萄品种‘京亚’和‘红地球’的根际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在40.19%和43.32%时叶片光合水分效率最高,且两葡萄品种光合作用的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范围分别是40.19%~50%和43.32%~50%。  相似文献   

5.
草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可有效调节土壤基质的理化性质.本研究利用草炭在盆栽条件下改良葡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用Logistic方程对葡萄年生长节律进行了模拟,并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草炭含量、土壤物理性状及葡萄生长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增施草炭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孔隙度、粘粒性物理含量;不同土壤栽培条件下葡萄生长均可用Logistic函数曲线进行可靠描述(R~20.98),并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确定不同处理梢蔓和梢蔓粗的速生期和速生点,将一年生葡萄生长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土壤施加草炭后,缓苗期缩短,盆栽葡萄较快进入快速生长期,使生长前期缩短4-7d;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孔隙度对葡萄新梢生长影响最大,比重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葡萄植株中白藜芦醇及葡萄素含量动态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葡萄生长期间不同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含量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活性成分代谢积累规律.以湖南省境内的主要葡萄品种红地球的主藤、侧藤、支藤、根、叶、叶柄为研究对象,从2010年4月到2011年1月考察了白藜芦醇与葡萄素含量的动态变化,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法对实验材料进行白藜芦醇和葡萄素提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含量测定来考察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在葡萄植株中动态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葡萄植株中不同部位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含量差异显著,主藤>侧藤>支藤>根>叶片≈叶柄;各部位白藜芦醇和葡萄素在生长期含量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尤其是葡萄素变化趋势很明显,白藜芦醇变化趋势较小,各部位芪化物含量在9~10月含量处于峰值.  相似文献   

7.
圆叶葡萄(Vitis rotundifolia)生长在美国南部地区,果实可生食也可用来酿洒。根据南方几个州的统计,年产量约在一万吨左右。过去,人们已对葡萄(Vitis Vinifera)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过细致的分析,但迄今为止,尚未对园叶葡萄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过周密的研究。最近,美国农业研究中心的两位科学家已测出了圆叶葡萄中所有挥发性成分。他们用气液色谱——质谱法测出在圆叶葡萄成熟期内各种成分的浓度增大或减小的情况,鉴于大多数香味都是滋味和气味的综合体,所以他们对其成熟期内各个不同阶段的糖浓度和pH值也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凌丰’葡萄为试材,调查其在桂中、桂东南中试栽培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较好的桂东南中试点栽培,葡萄产量较高,果实品质较好;在土壤较瘠薄的桂中中试点栽培,土壤条件仅影响葡萄的长势与产量,而对葡萄品质影响不明显。由此提出在南方湿热地区栽培‘凌丰’葡萄的优质高产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不同地区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 4个新种:阿克苏葡萄穗霉S.aksuensis、两形葡萄穗霉S.biformis、海滨葡萄穗霉S.littoralis和玉树葡萄穗霉S.yushuensis。对新种与各自相似种的区别进行了讨论。文中为中国土壤中已知的24种葡萄穗霉菌提供了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保藏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存放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0.
由葡萄扇叶病毒(Grapevinefanleafvirus,GFLV)导致的葡萄扇叶病在世界各地葡萄园内均有发生,是最为普遍和严重的病毒病害之一,感病葡萄可减产20%~80%。近年来,许多国家开展了葡萄脱毒苗木的培育和推广工作,同时进行了葡萄扇叶病毒...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小区实验,研究再生水灌溉对葡萄叶片抗氧化酶及土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的葡萄叶片MDA含量和CAT活性均高于清水对照的,而清水对照的葡萄叶片SOD和POD活性高于再生水灌溉的,但差异均不显著。再生水灌溉的土壤CAT活性比清水对照低;2011年的脲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年,而同年份间不同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差异。2011年再生水灌溉的土壤蔗糖酶低于清水对照,后两年则逐渐高于对照。土壤磷酸酶高于清水对照。再生水灌溉的葡萄产量高于清水对照的。  相似文献   

12.
张树珍  樊卫国 《西北植物学报》2022,42(10):1728-1738
为了探究喀斯特地区野生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 Rehd.)器官的钙含量、组分及其分布特征,揭示野生毛葡萄的需钙特性及其对高钙土壤的适应机制。该研究以贵州喀斯特地区野生毛葡萄为材料,取样测定了40个样地的野生毛葡萄立地土壤的pH值、交换性钙含量及其根、茎、叶中钙和镁及其钙组分含量,分析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不同钙组分间的关系,并观察野生毛葡萄叶片表面及根、茎、叶中的钙晶体。结果表明:(1)喀斯特地区野生毛葡萄总钙含量在器官中的分布表现为叶>根>茎,其分布特征与喜钙植物类似。(2)野生毛葡萄根、茎、叶中主要钙组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基本为草酸钙、果胶酸钙、水溶性钙、磷酸钙+碳酸钙、硝酸钙+氯化钙、硅酸钙(茎中稍有不同),根、茎、叶中草酸钙占所有钙组分总量和总钙含量的比例均最高,其次是果胶酸钙。(3)各样地野生毛葡萄叶片中Ca+Mg的含量范围在1.30%~4.07%之间,绝大多数在3.0%~4.0%范围内,表现出喜钙植物叶中高Ca+Mg含量的特性。(4)在喀斯特地区的野生毛葡萄体内,多种钙组分含量与土壤中的钙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野生毛葡萄叶片和根中储存有大量的草酸钙晶体,叶片中的草酸钙可通过气孔排出体外。研究发现,喀斯特地区野生毛葡萄属于喜钙植物,对喀斯特高钙环境的适应性强,叶片中钙的富集量大,有大量的草酸钙和果胶酸钙储存于体内,这种储钙特性和气孔的排钙行为对野生毛葡萄适应高钙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橄榄果渣中生物活性成分丰富。本文主要研究橄榄果渣提取物成分及其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性能。首先以橄榄果渣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法,分别以H2O、50%乙醇、70%乙醇和90%乙醇为提取剂,得到四种提取物并采用HPLC和GC-MS对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其次测定了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抗氧化性和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性能。研究表明,90%乙醇提取物的酚类含量较高,抗氧化水平优良,并且对灰葡萄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研究为橄榄果渣活性成分在抑菌性能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在生产和育种中利用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古就有采食葡萄野果的习惯。自从2000多年前葡萄的栽培种——欧亚种传入我国,国内原产野生葡萄逐渐失去重视,但其栽培利用在一些地方一直延续至今。刺葡萄是中国野生葡萄中果粒最大的一个种,因其耐湿热和抗病性强,在江西、福建、湖南、贵州等地区一直作为鲜食葡萄栽培利用至今。长期以来,毛葡萄在广西、湖北、陕西、西藏等地被用作生产独具地方特点的野葡萄酒。山葡萄在东北被用作酿酒原料的历史有90年以上。一些野生葡萄被用作抗性砧木育种的亲本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野生葡萄的栽培利用和遗传改良不断得到重视,实现了山葡萄的人工栽培,选育了大量优良单株,培育了一系列葡萄新品种,在我国葡萄产业发展中发挥了或正在发挥作用。本文对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在遗传改良和栽培利用中的成就进行了总结,旨在引起葡萄育种工作者对中国原产野生葡萄的重视,加强中国野生葡萄在葡萄遗传改良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自然微生物是影响葡萄生理生长和葡萄酒质量的重要因素,广泛存在于葡萄和葡萄酒的生态系统中。其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生长分布取决于气候、土壤、生长时期和发酵过程控制等多种因素。自然状态下,葡萄微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代谢作用直接影响葡萄藤的健康和葡萄酒的发酵质量,并产生特定的葡萄酒风土特征。因此,本文对现有研究的葡萄园土壤、果实和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的真菌和细菌的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变化,及其代谢酶类对葡萄酒质量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的生理代谢和生态作用的全面认识,探究葡萄微生态的互作机理和代谢功能,促使微生物群落向葡萄和葡萄酒有益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葡萄生态系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虽然土壤杆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将外源基因导入高等植物的载体,但却不能转化葡萄,主要原因是葡萄细胞或组织培养物短时间接触土壤杆菌,就会导致组织坏死和细胞死亡。观察和土壤杆菌共培养的葡萄组织中细胞的死亡,发现:细胞死亡与氧有关,并伴随氧化物酶水平的增加。以色列农业研究机构的A.Perl和他的同事们用抗氧化剂进行实验阻止土壤杆菌产生细胞毒性(NatureBiotechnology14:624—628,1996)。他们发现:同时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二硫苏糖醇可完全防止组织坏死,提高植物的生活能力,并能获得…  相似文献   

17.
运用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法 (SPME GC MS) ,测定了参与土壤抑真菌作用的土壤挥发性成分和土壤细菌挥发性代谢物。通过比较土壤来源和土壤细菌来源的挥发性抑菌成分 ,发现在强挥发性抑菌土壤和土壤细菌代谢物中普遍存在着三甲胺、二甲基二硫醚、3 甲基 2 戊酮、甲基吡嗪、 2 ,5 二甲基吡嗪、N ,N 二甲基辛胺、十九烷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很有可能就是参与土壤抑菌作用 ,特别是挥发性物质抑菌作用的主要成分。另外 ,为深入了解土壤中参与抑菌作用的挥发性化合物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抗寒抗病葡萄新品种——北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育抗寒抗病、丰产质优的葡萄新品种是葡萄育种工作者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广大葡萄生产者的强烈愿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葡萄组,根据发展我国葡萄生产的需要,从1954  相似文献   

19.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宁夏回族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局和国家统计局等的相关统计数据,从食品生产、固碳释氧、净化大气、土壤保持、涵养水源、节水增效、生态旅游和生态扶贫等角度,对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1)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35.98亿元,其中直接效益为22亿元,生态效益为13.98亿元.生态效益占整个产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38.85%.2)生态效益中,各项功能的价值量依次为: 生态扶贫>生态旅游>固碳释氧>节水增效>净化大气>土壤保持>涵养水源.3)生态效益中,生态扶贫的价值最高,占64.39%;生态旅游的价值次之,占24.47%.对葡萄产业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既可以让人们在看到葡萄产业直接效益的同时,又可以意识到葡萄产业所带来的生态效益.这对全面指导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8-2020年宁夏贺兰山东麓14个葡萄酒庄葡萄园酿酒葡萄品质检测和气象数据,分析影响酿酒葡萄品质成分的关键气象因子,构建酿酒葡萄品质成分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为提高葡萄园气候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葡萄园科学管理水平、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气象因子是影响酿酒葡萄品质的重要指标,在葡萄生长的全生育期均对葡萄品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对品质影响最大的时期是7~8月和采收前一个月的气象条件。(2)酿酒葡萄浆果品质受气象因子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H、花青素、可滴定酸、总酚、糖酸比、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单宁、还原性糖含量。(3)空气相对湿度及最低气温的变化对酿酒葡萄品质成分影响较大。(4)降低7月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及提高8月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有利于浆果pH的降低;进一步结合浆果酸含量的累积特征,实际生产中应在8月份增加葡萄园灌溉量,以降低因气候变暖导致的酿酒葡萄含糖量偏高。(5)采收前20 d的适度高温与采前10 d的高湿环境有利于葡萄浆果总酚的累积,但后者会使果实中单宁含量下降;在采收前20 d内若环境最低温及最高温均较低,则不利于花青素累积;9月到采收前的生长度日(GDD)达到280 ℃·d左右时,葡萄果实的糖酸比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