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工业用油料植物播娘蒿引种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四川采集到若干亚麻酸含量高的十字花科油料植物,这些植物种子的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涩荠(Malcolmia africana(L.)R.Br)和硬毛南芥(Arabis hirsuta(L.)Scop.)具有较高的亚麻酸含量,分别为57.37%和51.38%,但引种较难。播娘蒿(Decurainia sophia(L.)Webb ex Prantl)的种子含油量高,特别是红原采集的样本,其含油量达44.17%;亚麻酸含量也较高,达40.9%;引种的种子产量较高,达1264.5kg/hm~2。作者认为,这种油料植物可引种用于工业。  相似文献   

2.
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是指种子含油量高、可供人食用的木本植物。油茶、油棕、油橄榄、椰子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近年来牡丹籽油也被批准为新的资源食品,木本食用油料产业近年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对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资源及其籽油的生理作用和提取工艺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木本食用油料植物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龙底自然保护区油料植物组成与资源特点。结果表明:(1)油料植物107科281属477种,其中精油植物131种,樟科(7属27种)、芸香科(6属21种)、唇形科(11属17种)等11个科为优势科,以木本植物为主,占73.38%。(2)以种子种皮为主要含油部位的植物占71.47%,植物含油量>20.0%的有211种,>50.0%的43种;油脂脂肪酸含量>70.0%的有7科11种,亚油酸含量>70.0%的有12科20种。(3)在精油植物中,57种植物含精油量>1.0%,13种>4.0%。龙底自然保护区内油料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富油植物资源种类较多,是油料植物富集之地,具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油瓜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瓜又名油渣果或猪油果,是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学名Hodgsonia macrocarpa,种子硕大如鸭蛋,种仁含油量高达65—78%,味香可食。产于越南、緬甸、印度等国,我国南陲也有野生,1934年我国植物学工作者首先在云南省的前屏边县(现已并入河口县称为河口瑶族苗族自治县)发现;1959年后,又先后在广西及广东省发现。近年来大家都认为油瓜是一种在南亚热带及热带极好的油料植物,各植物学研究机关分别在云南、广东、广西等省进行了引种驯化试验、繁殖试验以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CO2浓度倍增对10种禾本科植物叶片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CO_2正常浓度(350μL/L)和倍增(700μL/L)条件下,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半野生小麦(T.aestivum ssp.tibeticum)、大麦(Hordeum vulgare L.)、野大麦(H.brevisubulatum(Trin.)Link)、水稻(Oryza sativa L.)、野生稻(O.meyeriana subsp.granulata)、谷子(Setaria italica(L.)Beauv)、狗尾草(S.viridis (L.)Beauv)、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和玉米(Zea mays L.)等10种禾本科植物幼苗期叶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CO_2浓度倍增条件下,除野大麦和玉米外,其它几种禾本科植物的叶片厚度普遍增加;表皮细胞密度下降(野大麦和谷子的远轴面除外)。其中C_3种类的平均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下降,C_4种类则呈相反趋势。在CO_2浓度倍增条件下,栽培种类表皮细胞密度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数明显增加,野生种类则呈相反趋势。气孔密度与气孔指数基本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目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而生物柴油的应用和推广正是现阶段解决能源替代问题的较佳手段。现今国外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十分迅速, 产量逐年增长, 而我国的生物柴油产业才刚刚起步。本文介绍了极具潜力的5种木本油料植物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光皮树(Cornus wilsoniana)、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和欧李(Cerasus humilis)和1种野生草本油料植物海篷子(Salicornia bigelivii), 进而提出运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燃料油植物种子含油量的优势, 归纳总结了生产生物柴油的4种不同工艺。最后建议政府应对燃料油植物种植和生产加工产业实施补贴和免税等扶植政策。本文对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实施策略, 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开发利用珍稀野生油料植物微孔草强健琛(四川省草原研究所江原624400)微孔草(MhaOulaslzki1nenstsHemsl.)是我国高寒草地特有的野生油料植物,在草地植被中属优势群落的建群种。开发利用微孔草是发展我国的优质高效油源(γ-亚麻酸)...  相似文献   

8.
广西野生果树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广西有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计有野生果树50科99属290种(含变种、变型),其科属种分别占全国野生果树73科173属1157种(含变种、变型)的68.49%、57.23%、25.07%。蔷薇科(46种)、猕猴桃科(38种)、壳斗科(29种)、葡萄科(12种)、芸香科(12种)和桑科(11种)六个科共有148种,共占广西野生果树种类的51.03%。这六个科是广西野生果树的优势科。根据目前广西野生果树开发利用状况、技术经验、经济价值等,将广西野生果树分为具备成熟开发条件的种类(48种),进一步研究可开发种类(33种)以及亟待开发种类(209种)。对具备成熟开发条件的种类和进一步研究可开发种类的分布、生境、果熟期、果实用途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广西野生果树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开化地处浙西山区,野生脂肪油料植物种类多,资源丰富。在省、地公司的指导下,我们对野生山苍子林进行改造和人工栽培,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已发展到年产山苍子油800担,成为全省产量最高的一个县,包括副产品山苍子核仁油2000担在内,年价值超过100万元,已成为我县的一项骨干副业。由于全国各地山苍子油产量增长很快,近年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给我县在销售上带来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野生悬钩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钩子属植物(Rubus sp.)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已作为大宗水果(树莓)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东北地区也有零星栽培,但栽培品种均引自于国外,而极少利用当地的野生种类。我国野生悬钩子种类繁多,资源极其丰富,其中有很多种类可直接引种家养作为栽培果树,为人们提供高营养、高抗性、无污染的“第三代水果”,也有不少种类可以作为树莓育种的优良性状的种质来源和现有品种的抗性、矮化砧木等,改良现有品种组合。因此开发利用我国的野生悬钩子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山杏     
本文所指的山杏(Prunus isbirica)在内蒙叫“保力保赫”,乃是西伯利亚杏,与另一种普通山杏(P.arme-niaca)却不是一个种。西伯利亚杏也是我国北方山区一个重要的野生油料植物,分布在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宁夏等省区,尤其以内蒙东部大兴安岭东南麓分布多而产量大。由1958年以来受到林业、  相似文献   

12.
为系统分析海南岛腔轮虫的种类组成及其地理分布特征,我们于2010年11月、2011年5月和8月用35μm孔径的浮游动物网采集了海南岛134个水体的腔轮虫样品。采集的水体类型包括水库、河流、池塘、小溪、水稻田和小型临时水体。共检出腔轮虫42种和1个亚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9种,即马氏腔轮虫(Lecane margalefi)、唐纳腔轮虫(L.donneri)、优美腔轮虫(L.elegans)、坤杜里腔轮虫(L.kunthuleensis)、侧生腔轮虫(L.lateralis)、暗小腔轮虫(L.pusilla)、褶皱腔轮虫(L.rhytida)、柔弱腔轮虫(L.subtilis)和波纹腔轮虫(L.undulata);东洋界新记录种4种,即尖爪腔轮虫(L.cornuta)、玫瑰腔轮虫(L.rugosa)、柔弱腔轮虫和马氏腔轮虫;东洋界特有种1种:坤杜里腔轮虫。囊形腔轮虫(L.bulla)、尖角腔轮虫(L.hamata)、尾片腔轮虫(L.leontina)、月形腔轮虫(L.luna)、新月腔轮虫(L.lunaris)、凹顶腔轮虫(L.papuana)、梨形腔轮虫(L.pyriformis)和四齿腔轮虫(L.quadridentata)最为常见。海南岛腔轮虫呈现高的多样性,并主要由广生性种类、泛热带种类、全热带种类和一些间断分布种类和东洋界特有种类组成。种类多样性高于我国华南地区,但低于同处东洋界的泰国;海南岛与泰国的种类组成的Jaccard和S?rensen相似性系数(0.44和0.61)均高于与华南地区的相似性系数(0.20和0.46)。没有特有种发现。  相似文献   

13.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 )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Jatropha L. )植物,果实含油量高,种仁含油量在60%左右,可用于加工提炼优质生物柴油,以替代日益紧缺的石油能源~([1-2]).近年来,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开展的绿色扶贫项目中,麻疯树已经在中国石漠化最为严重的贵州、四川及云南等省区试种成功.麻疯树全株有毒,其种子、树皮、叶、根和乳汁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可作为医药和生物农药资源;其种子加工后残留的油饼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作为优质肥料,经脱毒后也可作为饲料~([3]).  相似文献   

14.
广西棕榈科植物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发南   《广西植物》1997,17(3):193-205
笔者近年来在编研广西单子叶植物志棕榈科过程中,对我所历年来收集到的馆藏标本及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研究,订正,发现广西的棕榈科植物种类相当丰富,野生和主要栽培的一起,计有22属,约50种,占全国总种数的近1/2,与广东所产的种数近相等。在园艺上享有很高声誉的国外种,例如王棕、假槟榔、散尾葵、金山葵等,广西南部及东南部普遍栽培;热带著名水果海枣及椰子和油料植物油棕等,广西亦有引种。经济价值高的野生种类为数也不少,颇受园艺界青睐的棕竹类,全国有5种,广西全产,而且广布于全区各地,产量大宗;濒危植物棕,在广西西南部及西部的石山区成片生长,长势旺盛,姿态优雅,构成独特景观,十分引人注目。本文报道研究结果的一部分,共记载8个属,25个种,并有广西产各属的分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与比较蝙蝠蛾被孢霉发酵菌粉与野生冬虫夏草的主要营养成分。方法:采用干燥法测定的水分含量,用恒量法测定灰分含量,用酸水解法测定粗脂肪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用重量法检测粗纤维和粗多糖含量,采用HPLC检测氨基酸和核苷类物质含量,采用GC测定脂肪酸含量,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元素种类及含量。结果:发酵菌粉与野生冬虫夏草均属于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食品原料,而菌粉中低含量的粗纤维更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吸收。菌粉含有比野生冬虫夏草更丰富的氨基酸(19种)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种类(13种)。同时,微量元素的种类和比例也更加合理,有害元素As的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冬虫夏草。结论:蝙蝠蛾被孢霉发酵菌粉的营养价值可以与野生冬虫夏草相媲美,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烟曲霉额外拷贝菌株,了解额外拷贝烟曲霉sho 1、pbs 2基因能否增强菌株对高渗透压、过氧化氢(H2O2)、碱性pH、刚果红应激的抵抗能力,探讨HOG通路(high osmolarity glycerol pathway)参与的应激反应。方法用原生质体法构建分别含有烟曲霉sho 1、pbs 2基因的额外拷贝菌株,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额外拷贝株中sho 1、pbs 2的表达情况。观察并比较缺陷株、额外拷贝株对NaCl(1 mol/L)、H2O2(5 mmol/L)、刚果红(400 mg/L)及碱性pH(10.0)应激的反应。结果获得了含有烟曲霉sho 1、pbs 2基因的额外拷贝菌株MCsho1、MCpbs2,和含空白质粒的对照株Empty。额外拷贝株sho 1、pbs 2的表达水平增高,对NaCl(1 mol/L)、H2O2(5 mmol/L)、刚果红(400 mg/L)、碱性pH(10.0)应激的抵抗强于Empty。MCpbs2对这些应激的抵抗较MCsho1更显著。烟曲霉缺陷株△sho 1、△pbs 2对NaCl(1 mol/L)、H2O2(5mmol/L)、碱性pH(10.0)的敏感性高于野生株AF293。△sho 1对刚果红(400 mg/L)的敏感性高于野生株,△pbs 2对刚果红的敏感性与野生株比,无显著差别。结论额外拷贝烟曲霉sho 1或pbs 2基因能增强菌株对高渗透压、氧化压力、刚果红、碱性pH应激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游地区野生百合资源调查及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江中游地区野生百合资源进行调查,发现长江中游地区有野生百合资源14个种和3个变种即野百合(Lilium brownii F. E. Brown ex Miellez var. brownii)、百合(L. brownii F. E. Brown ex Miellez var. viridulum Baker)、宜昌百合(L. leucanthum (Baker) Baker)、渥丹(L. concolor Salisb. var. concolor)、有斑百合(L. concolor Sali sb. var. pulchellum (Fisch.)Regel)、滇百合(L. baberianum Coll.et Hemsl)、大理百合(L.taliense Franch.)、药百合(L.speciosum Thunb. var. gloriosoides Baker)、湖北百合(L.henryi Baker)、南川百合(L. rosthornii Diels)、宝兴百合(L. duchartrei Franch.)、山丹(L. pumilum DC.)、川百合(L. davidii Duchartre)、条叶百合(L. callosum Sieb. et Zucc.)、乳头百合(L. papilliferum Franch.)、绿花百合(L. fargesii Franch.)和卷丹(L. tigrinum Ker Gawler)。对野生百合在长江中游地区分布现状、观赏特性及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为百合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同时对长江中游地区野生百合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种子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核糖体失活蛋白curcin含量及其生物学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麻疯树单颗种子的curcin含量为0.275~3.183 mg g-1,平均(1.369±0.055)mg g-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单粒麻疯树种子的curcin含量与种子其他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但与种子质量、种仁质量及含油量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而与出仁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且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正相关系数(0.190)和与含油率的负相关系数(–0.177)较高。这表明可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开展高curcin含量麻疯树种质资源收集和选育工作,以及培育高含油量、高curcin含量的双高品种,以提高麻疯树生物燃油产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四川及其周边地区野生草莓资源调查、收集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四川及其周边地区(未包括青海省)野生草莓资源种类和地理分布,将收集的野生草莓资源进行迁地保存,并对其农艺性状、抗非生物和生物胁迫能力的变异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及其邻近周边高海拔地区野生草莓主要分布在26°14’~33°22’N、96°57’~108°13’E、海拔823~4531m的垂直空间范围内。黄毛草莓(Fragaria nilgerrensisSchlecht.)、五叶草莓(F.pentaphylla Lozinsk.)、西南草莓(F.moupinensis(Franch.)Card.)和纤细草莓(F.gracilis Lozinsk.)是该区域分布的4个野生草莓种类,其中五叶草莓有红果和白果两个类型。黄毛草莓浆果具有特殊的蜜桃香气。株高、叶柄长度、小叶长度、小叶宽度、茸毛、耐旱性和耐热性是野生草莓遗传性状的主要指标,茸毛数量与抗逆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大豆Glycine max种子含油量和营养品质,文中以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基因为遗传修饰靶标。将来自高油植物斑鸠菊Vernonia galamensis L.编码DGAT1酶蛋白的c DNA克隆Vg DGAT1A在大豆种子特异超表达。连续选择获得高代(T7)Vg DGAT1A转基因大豆株系。转基因株系表型鉴定显示,在大豆种子发育中期(30–45 DAF),Vg DGAT1A高表达,相应地DGAT酶活性是非转基因野生型和空载体转化对照的7.8倍。转基因成熟种子含油量比对照提高了5.1%,淀粉含量比对照减少2%–3%,蛋白质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此外,转基因大豆种子百粒重(14.5 g)和种子萌发率(95.6%)与对照亦无明显差异。种子油脂脂肪酸成分分析显示,转基因大豆种子油中抗氧化的油酸(C18:1Δ9)含量比对照提高8.2%,相应地易氧化的亚油酸(C18:2Δ9,12)和亚麻酸(C18:3Δ9,12,15)分别减少6%和2%。这些数据表明,种子特异超表达外源Vg DGAT1A基因,打破了大豆种子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负连锁,显著提高种子含油量且未导致蛋白含量降低。转基因大豆种子重量和萌发率亦未显负效应,而且种子油脂抗氧化性和营养品质得以改善。研究表明应用这一高酶活性Vg DGAT1A的基因工程是提高种子含油量和改善油脂品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