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答: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ATP直接提供的,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但体内有些合成反应不一定都直接利用ATP供能,而可以利用其他三磷酸核苷。例如UTP(三磷酸尿苷)用于多糖合成、CTP(三磷酸胞苷1用于磷脂合成、GTP(三磷酸鸟苷)用于蛋白质合成等。但物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大都是必须先合成ATP。然后ATP可使UDP、CDP或GDP生成相应的UTP、CTP或GTP。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生物课本《生物的能源》一节中说,当ADP和磷酸转变成ATP时,“能量就贮存在其中的高能磷酸键里”,“高能磷酸键断裂时,释放大量的能量”。在《教学参考书》和其它一些生物学参考书中也是这种说法。而在高一化学里是说断开化学键需吸收能量,反之则放能。如何正确理解高能磷酸键的含意,了解ATP水解时释放较高的自由能的原因,并把生物学知识尽可能地同理化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是值得探讨的。下面就这些问题谈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3.
呼吸作用是一个释能的过程,植物体如何储存能量和利用能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其余部分通过ADP磷酸化形成ATP,而暂时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三磷酸腺苷中的高能磷酸键是最重要的能量携带者,呼吸过程中能量的储存和利用都要靠ATP.  相似文献   

4.
D- 核糖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天然戊糖,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核酸和能量物质三磷酸腺苷(ATP)的组成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1 知识点评1.1 把握代谢含义与酶、ATP应用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 ,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进化的基础。对于新陈代谢的概念 ,要从性质上、方向上和实质上去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从性质上看 ,新陈代谢包含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方面内容 ;从方向上看 ,新陈代谢包括同时进行、对立统一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从实质上看 ,新陈代谢的过程就是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就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过程。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科学家发现少…  相似文献   

6.
虾蟹类能量收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量流体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动物生命活动中的行为和代谢过程物质的转化都需要能量,研究能量在生物体内转化分配过程的生物能量学也就成为生态学的基本内容。生物能量学的中心问题是阐明生物体内能量收支各组分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各种生态因子对这些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问:组成你身体的物质,今天与昨天一样吗? 答:组成自己身体的物质昨天跟今天不是完全一样的。因为新陈代谢是有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也是生存的基本条件。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就人体来说,不断地从外界环境摄取各种营养物质,通过体内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一部分转变成自身的物质,并贮存能量,这叫同化作用。另一方面,自身的物质又不断被分  相似文献   

8.
问题解答     
问:为什么ATP中高能磷酸键的断裂是释放大量能量的反应? (郑州读者吕燕李玉成) 答: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简称。它是由一分子腺苷和三个相连的磷酸根组成的。  相似文献   

9.
高能磷酸键的概念是Lipmaan在1941年提出的,对生物化学的发展曾起过一定作用。我国1981年以前出版的生理和生化方面的书,讲ATP水解释放能量时都引用了高能磷酸键概念。由于该概念不恰当和理论上的错误,我国1982年后出版的有些生物化学  相似文献   

10.
剧烈运动是指持续时间短、运动强度大,以无氧供能为主的运动,但是机体的能量供应又是一个连续的统一整体。剧烈运动时能量供应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高能磷化物(ATP、CP)供能 ATP是高能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种,在提供能量中起重要作用。肌肉活动时,肌肉中的ATP在ATP酶的催化下,分解为ADP和无机磷酸,同时放出能量。每克分子ATP分解为ADP可释放7-12千卡的热能,这是肌肉收缩时唯一的直接能源。 ATP在释放能量转变为ADP后,ADP再接受能量又生成ATP。ADP虽也有一个高  相似文献   

11.
腺三磷酶(ATPase)是一种能够催化高能磷酸化合物腺三磷(ATP)分解的酶,ATP 分解后产生出大量的储藏能,因此 ATPase-ATP 系统在各种生命活动,包括胚胎发育的能量供给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TP-ase 除了与发育过程中能量的供给有关之外,还关  相似文献   

12.
秦斌  齐静 《生物磁学》2011,(1):176-179
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是目前唯一无创性定量研究人体组织细胞代谢、生理生化改变的方法。磁共振磷谱(31P-MRS)可对无机磷(Pi)、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等含磷高能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是在体研究骨骼肌能量代谢的有力工具。动态磷谱技术可测量肌肉在静息状态、收缩过程和恢复过程中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变化,评价骨骼肌做功时的能量的转换效率,实现对线粒体功能的无创性评价。本文将对肌肉磷谱的研究进展做综述,尤其侧重于动态磷谱的应用,为以后利用磷谱客观研究肌肉相关疾病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是目前唯一无创性定量研究人体组织细胞代谢、生理生化改变的方法。磁共振磷谱(31P-MRS)可对无机磷(Pi)、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等含磷高能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是在体研究骨骼肌能量代谢的有力工具。动态磷谱技术可测量肌肉在静息状态、收缩过程和恢复过程中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变化,评价骨骼肌做功时的能量的转换效率,实现对线粒体功能的无创性评价。本文将对肌肉磷谱的研究进展做综述,尤其侧重于动态磷谱的应用,为以后利用磷谱客观研究肌肉相关疾病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ATP具有高能磷酸键,在生物体能量的交换中占着中心地位。蛋白质生物合成、肌肉收缩和磷酰基的转移等重要生理过程,都必须有它参加。同位素标记的ATP对研究代谢过程提供了一项有效的方法,对某些可利用它来测  相似文献   

15.
原核生物细胞能量和物质代谢的途径是一个很复杂的网络,改变代谢途径中的基因会对能量和物质流产生怎样的影响,仍然不是很清楚.以往的文献和研究已经将大肠杆菌的腺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研究的很透彻.使用HPLC对删除了add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内腺苷类核苷酸分析表明,在腺嘌呤核苷酸补救途径中单一基因的途径操作不能有效改变腺嘌呤类核苷酸的代谢流向.实验中通过删除大肠杆菌JM83株中的add基因(编码腺苷脱氨酶[EC:3.5.4.4][1,2]),deoD基因(编码嘌呤核苷磷酸酶[EC:2.4.2.1][3,4]),amn基因(编码AMP核苷酶[EC:3.2.2.4][5])并引入外源ado1基因(来自酵母编码腺苷激酶[EC:2.7.1.20][6,7,8]),构建了菌株J991 (add-,deoD-,amn-,ado1 ,JM83),将其在含腺苷的LB培养基培养,使用HPLC分析其胞内腺苷类能量物质发现,ATP,ADP,AMP胞内含量都有所增加,分别都比对照JM83菌株提高一倍左右,大大加强了腺苷转化AMP的代谢流量,实现了改变物质代谢流向并使ATP积累的目的.该菌种实现了高产ATP代谢通路的构建,为下游生物工程发酵提供了较野生菌更高效的菌种,有望通过发酵工程优化培养,大幅提高ATP产量.同时,"尝试改变AMP的浓度而非直接针对ATP调节代谢途径,达到ATP积累的目"这一思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最后也表明在腺嘌呤核苷酸补救代谢途径中,为达到物质代谢流改变的目的,多基因联合操作较之单基因敲除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ATP研究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TP是细胞内能量流的重要物质。ATP的发现和认识过程是20世纪生命科学的重要进展。从ATP的发现过程到生物体内ATP的合成机制的研究作了简要的回顾。主要对ATP的发现、ATP概念的建立、ATP的生理作用的揭示、ATP合成的"化学假说"、"化学渗透说"、"构象假说"和"结合变化机制"的提出和内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答     
问 :我是一个中学生 ,在学习中碰到一些问题 ,希望你们帮助解答。有关生理卫生的问题有 2个 :1.听生物老师讲 ,人过量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乳酸 ,觉得全身无力 ,我想知道乳酸是如何产生的 ?乳酸在血液中达到什么程度可使人感觉无力 ?乳酸在人体中有最高含量值吗 ?是多少 ?2 .血型如何检测 ?是否有简易的检测方法 ?学生石森 [济源市第一中学 2 0 0 0 (4 )班河南济源 ]答 :编辑部转来了您的问题 ,我很高兴回答您的提问 ,现就两方面问题做简要回答 ,仅供您参考。第一问 :人体肌肉活动 (或运动 )时 ,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三磷酸腺苷 ATP。 ATP在体…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环磷酸腺苷(cAMP)由ATP直接环化形成,强化ATP合成有利于产物的积累。在分批发酵24h添加3g/L-broth丙酮酸钠(辅助能量物质),cAMP浓度达到4.13g/L,比对照批次提高了24.4%,发酵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对关键酶活性及能量代谢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由于丙酮酸钠的添加,丙酮酸激酶的活性显著下降,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琥珀腺苷酸合成酶和腺苷酸环化酶等产物合成途径中酶的活性均明显提高;异柠檬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和呼吸链脱氢酶等酶活性,以及辅因子NADH/NAD +、ATP/AMP均明显提高。表明添加丙酮酸钠改变了糖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间的碳流分配,使更多碳流向产物合成途径,同时提高了整体能量代谢水平,更利于ATP的生成,为产物的合成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基础,进而促进了cAMP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环磷酸腺苷(cAMP)由ATP直接环化形成,强化ATP合成有利于产物的积累。在分批发酵24h添加3g/L-broth丙酮酸钠(辅助能量物质),cAMP浓度达到4. 13g/L,比对照批次提高了24. 4%,发酵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对关键酶活性及能量代谢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由于丙酮酸钠的添加,丙酮酸激酶的活性显著下降,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琥珀腺苷酸合成酶和腺苷酸环化酶等产物合成途径中酶的活性均明显提高;异柠檬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和呼吸链脱氢酶等酶活性,以及辅因子NADH/NAD+、ATP/AMP均明显提高。表明添加丙酮酸钠改变了糖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间的碳流分配,使更多碳流向产物合成途径,同时提高了整体能量代谢水平,更利于ATP的生成,为产物的合成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基础,进而促进了cAMP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20.
答 :人体发胖的外在表现是皮下脂肪增多。食糖过量使人发胖的原因是进食过量的糖类食物在体内转变成脂肪的缘故。正常情况下 ,体内血糖浓度保持恒定。每天人体摄入的适量的糖类食物经消化系统降解成葡萄糖入血后 ,正好弥补人体正常代谢活动所消耗的血糖量 ,一但摄入过多 ,那么这些过多的糖类就通过不同的分解途径去转化为脂肪 ,贮存于皮下组织。其转化途径概括如下 :  即进食过量的糖类食物可经过酵解途径生成磷酸二羟丙酮 ;经有氧氧化途径生成 ATP、NADH H 、CO2 、H2 O、乙酰 Co A;经磷酸戊糖途径产生 NADPH H 。经酵解途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