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参照抽签法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VEGF、IL-6、IL-8、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血清VEGF、IL-6、IL-8、FSH、E2、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血清IL-6、IL-8、E2、AM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起到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相似的应用效果,但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形成的创伤较小,利于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可能与其降低患者术后血清IL-6、IL-8、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55,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宫腔镜组(n=52,行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卵巢功能[促卵泡生长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窦卵泡数量(AFC)]、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体液免疫指标(Ig G、Ig A、Ig M)水平;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 d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指标水平;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E2、LH、A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3个月FSH水平高于术前及宫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3个月细胞免疫指标低于术前及宫腔镜组(P0.05),但体液免疫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术后3个月各项免疫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d IL-2、IL-6以及CRP水平均升高,但宫腔镜组低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6/55),与宫腔镜组的9.62%(5/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免疫功能影响较轻,同时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序贯式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良性卵巢囊肿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的双极电凝止血法,观察组术中采用序贯式止血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以及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变化,采用kupperman改良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月经和妊娠情况,并且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卵巢功能正常以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对照组E2、LH及FSH水平较术前变化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E2、LH及FSH水平较术前变化较小,仅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E2、LH及FS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改变、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发生率与治疗后距妊娠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卵巢功能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序贯式止血法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缝合与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卵巢囊肿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根据患者术中止血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对照组患者性术中采用缝合止血;观察并比较术后4周、12周两组患者促卵泡生长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及窦状卵泡计数(Shape of sinus follicle count,AFC),对比两组术后12周卵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周两组患者FSH、LH水平较术前升高,E2及AFC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对照组FSH、LH、E2及AFC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SH、LH水平较术前升高,E2及AFC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FSH、LH水平高于对照组,E2及AF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出现排卵异常、经量过少及经期延长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缝合止血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损伤作用小于电凝止血,术后卵巢功能恢复快,临床上应当优选缝合止血,降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采用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实验组22例,采用经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血清中的抗苗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2)水平,超声下卵巢体积(Vol),窦状卵泡数(Fo)水平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血清FSH、E2水平及Vol、Fo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AMH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较少,下床活动时间短(P0.05)。结论:卵巢囊肿剥除术对于卵巢储备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保证育龄女性卵巢功能的完整,促进各基础性激素水平的恢复,尤其是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出血少损伤小,病变清除彻底,术后恢复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AMH(anti-mullerian hormone,抗苗勒氏管激素)和bFSH(basic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基础促卵泡刺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3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作为研究组,上述患者经相关检查均身体状况符合腹腔镜手术的要求,并选取同期36例非巧囊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进行治疗,并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完毕时对患者的AMH和bFSH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完毕后AMH含量[(2.02±2.11,2.77±1.62)ng/m L]同手术前[(2.88±2.30,3.08±1.81)ng/m L]对比具有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降低水平更为显著;研究组手术完毕b FSH含量(6.83±1.80)μU/m L明显高于术前(6.29±2.11)μU/m 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bFSH含量同术前比较并未明显上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能够使患者的卵巢储备能力下降,测定AMH较b FSH能够更好的反应出卵巢手术后卵巢储备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比较开腹剥除术、腹腔镜剥除术及超声引导穿刺术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伴不孕症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伴不孕症患者168例,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方案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应用开腹剥除术,B组患者行腹腔镜剥除术,C组给予超声引导穿刺术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手术前后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及窦卵泡数目(AFC)等卵巢储备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临床妊娠数、流产情况及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AFC数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C组AFC显著高于B、A两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SH、E2、FSH/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A组血清FSH、E2、FSH/LH水平明显高于B、C组,而C组血清FSH、E2、FSH/LH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1、2、3年,A组妊娠率均显著低于B、C组(P0.05),且自然流产率显著高于B、C两组(P0.05),而B、C组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引导穿刺术及腹腔镜剥除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伴不孕症患者对其卵巢储备功能影响均较小,且妊娠情况较好,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恰当手术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胶囊对卵巢囊肿患者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已行囊肿剥除术的患者59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31例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照组予孕三烯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血清雌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AMH)、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促卵泡激素(FSH)及基础窦卵泡数(AFC)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96.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雌激素、AMH、AF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血清FSH、LS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血清雌激素、血清AMH及AFC水平较高,血清FSH、LSA水平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可以改善卵巢囊肿剥除术后患者的卵巢的储备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37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阴式组(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腹腔镜组,住院总费用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而言,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剖宫产手术,观察组则在术前进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住院时间、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手术前后的卵巢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子宫切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术前和术后血清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及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未对产妇卵巢功能状态造成不良影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月经变化情况及血清激素水平为观察指标,探讨环磷酰胺辅助化疗方案对绝经前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的损伤情况及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环磷酰胺辅助化疗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77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6-48岁,并按年龄分为两组:≤35岁组为16例;>35岁组为61例。调查研究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月经情况,以及血清激素水平(E、FSH、AMH)。同时进行动物实验,采用单剂量环磷酰胺(200 mg/kg)处理不同月龄组(3月龄和6月龄)雌性C57BL/6J小鼠,每组小鼠12例。在环磷酰胺处理前及处理后一周,检测小鼠血清AMH水平,计数小鼠卵巢卵泡数量。结果:环磷酰胺化疗后,>35岁组与≤35岁组间比较,>35岁组闭经率更高,复经率更低,血清AMH和E2水平下降幅度更大(P<0.05),FSH水平升高幅度也大于≤35岁组,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内比较,≤35岁组患者化疗后的血清AMH和E2下降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FSH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35岁组的患者化疗后,血清AMH和E2水平明显下降,FS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龄组小鼠环磷酰胺处理前后,血清AMH水平明显下降,卵巢原始卵泡和生长卵泡数明显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月龄组小鼠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环磷酰胺辅助化疗方案明显损伤患者卵巢功能,且对年龄越大者损伤程度越严重,更易导致不可逆性卵巢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和探讨双极电凝和缝合止血法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全麻后常规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并进行止血处理.研究组患者均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法,对照组患者均行缝合止血法.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激素水平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FSH、LH、INHB、E2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极电凝法和缝合止血法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均有影响,但双极电凝法的损伤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胶囊对卵巢囊肿患者囊肿核摘除术后血清雌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及脂质结合唾液酸(LS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已行囊肿核摘除术的卵巢囊肿患者39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18例予甲硝唑联合青霉素注射治疗;实验组21例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雌激素、AMH及LSA的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雌激素、AMH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LS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血清雌激素、AMH较高,而LSA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可以有效提高行囊肿核摘除术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这可能与其提高血清雌激素及AMH水平并降低血清LS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