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凝集素作为一类非免疫原的糖结合蛋白,在与细胞的识别和结合中介导了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如促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对肿瘤细胞的特异凝集、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等[1].凝集素的特性主要归因于其特异的糖结合活性,而特殊氨基酸对它保持这种结合活性是必需的.故确定这些特异的氨基酸是研究凝集素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化学修饰可以鉴别哪些氨基酸位于功能区[2].黄精凝集素(Polyg-onatumcyrtonemaHua.lectin,PCL)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二硫键、巯基、色氨酸、金属离子并不影响其兔红细胞凝集活性[3].本文报道用不同试剂修饰酪氨酸,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黄精凝集素Ⅱ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囊丝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的根状茎,经浸取、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猪甲状腺球蛋白-Sepharose4B柱亲和层析、CM-Sepharose柱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可以分离纯化出黄精凝集素Ⅱ(PCLⅡ).纯化的PCLⅡ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显示单一蛋白染色带;在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中亦为单一蛋白峰,经分子筛层析测得分子量为15.9kD,最大紫外吸收值在278nm,PCLⅡ只凝集兔红细胞,当浓度为0.25μg/ml时,即可发生凝集反应,此凝集兔红细胞的能力可被D-甘露糖和猪甲状腺球蛋白所抑制.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PCLⅡ分子中富含酸性氨基酸,N末端为丙氨酸.经测定PCLⅡ分子中含有3个色氨酸和2.4%的中性糖.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表明,该凝集素分子中含有Mg和Ca两种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3.
蘑菇凝集素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凝集素是非酶、非抗体,可凝集细胞的蛋白质或糖蛋白。作为药用真菌重要的药理成分,蘑菇凝集素已成为继研究蘑菇多糖之外的另一活性物质。基于其众多生物学性质,其研究越来越深入,在生命科学各个研究领域中用途也越来越广。就蘑菇凝集素的分布、结构、性质、作用与功能、提取方法和应用作简要综述。主要涵盖凝集性质及其影响因子、抑制肿瘤及抗癌抗增生活性、促有丝分裂活性及免疫调节活性、毒性作用、抗植物病毒及杀虫剂活性、促菌丝分化及识别活性等。  相似文献   

4.
用百合科黄精属植物凝集素基因的保守序列为引物,从新疆黄精的叶中克隆出黄精凝集素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获得的新疆黄精凝集素(Polygonatum roseum agglutinin, PRA)基因完整的ORF片段大小为550 bp, 编码1 条长159个氨基酸肽链, 没有内含子, 其中N 端的28个氨基酸是信号肽。对新疆黄精凝集素cDNA 序列同源性的分析比较发现, 黄精属植物凝集素基因之间有很高的同源性(92%)。氨基酸序列比对和SWISS-MODEL同源模建分析表明, PRA由12个b-折叠片组成的b-桶结构, 具有与单子叶植物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似的空间结构。重组质粒pGEX-4T-1-PRA 和pMAL-p2x-PRA, 分别转化E. coli BL21进行原核表达, 新疆黄精凝集素能够以可溶性融合蛋白形式表达, 分子量约为14 kD。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RA, 免疫小鼠后获得了抗血清。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为单一的条带, 证明该抗血清具有针对PRA抗原的专一性。新疆黄精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原核和真核的表达以及抗血清的制备, 为进一步研究凝集素蛋白的性质和功能, 并为植物抗病虫基因工程研究提供有用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5.
用百合科黄精属植物凝集素基因的保守序列为引物,从新疆黄精的叶中克隆出黄精凝集素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获得的新疆黄精凝集素(Polygonatum roseum agglutinin, PRA)基因完整的ORF片段大小为550 bp, 编码1 条长159个氨基酸肽链, 没有内含子, 其中N 端的28个氨基酸是信号肽。对新疆黄精凝集素cDNA 序列同源性的分析比较发现, 黄精属植物凝集素基因之间有很高的同源性(92%)。氨基酸序列比对和SWISS-MODEL同源模建分析表明, PRA由12个b-折叠片组成的b-桶结构, 具有与单子叶植物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似的空间结构。重组质粒pGEX-4T-1-PRA 和pMAL-p2x-PRA, 分别转化E. coli BL21进行原核表达, 新疆黄精凝集素能够以可溶性融合蛋白形式表达, 分子量约为14 kD。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RA, 免疫小鼠后获得了抗血清。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为单一的条带, 证明该抗血清具有针对PRA抗原的专一性。新疆黄精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原核和真核的表达以及抗血清的制备, 为进一步研究凝集素蛋白的性质和功能, 并为植物抗病虫基因工程研究提供有用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6.
鲫鱼血清凝集素的生物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善锋 《生物技术》2003,13(3):25-27
采用硫酸铵盐析和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从鲫鱼血清中分离出一种天然凝集素,对其生物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凝集素能够识别和凝集多种细菌,红细胞和酵母,不被透析,耐热,耐碱,抗DNase,RNase,SDS,对胰蛋白酶,糖苷酶和β-巯基乙醇敏感等特性,是一种分子量为67kD,等电点为6.2的糖蛋白分子,其活性能被乳糖、半乳糖,甘露糖和重金属离子所抑制,能显著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  相似文献   

7.
西藏狼毒凝集素的分离纯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集素是一种能作用于细胞使其凝聚的大分子物质,大多属糖蛋白.本试验通过对西藏药用有毒植物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中的凝集素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狼毒中含有丰富的凝集素,最佳缓冲液浸提的凝集素血凝活性效价高达210.根据凝集素的生物学作用,合理开发其药用及有毒成份,为细胞免疫研究及有毒成份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黄精凝集素PCL-2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生物活性和可能的抗肿瘤机制。从黄精药材中提取分离得到黄精凝集素PCL-2,体外培养LNCap细胞,采用WST-1和集落形成实验评价PCL-2对LNCap细胞的增殖作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LNCap细胞内ROS含量;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CL-2对LNCap细胞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PCL-2能显著抑制LNCap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中ROS生成;PCL-2通过上调LNCap细胞中Bax、Caspase-3及Caspase-9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并下调Bcl-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诱导LNCap细胞凋亡。本研究结果表明PCL-2诱导LNCap细胞凋亡活性作用显著,可作为抑制前列腺癌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9.
藏红花凝集素分子化学修饰与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露糖专一性结合藏红花凝集素 (Crocussativuslectin ,CSL)分子进行化学修饰 ,测定酿酒酵母 (S .cerevisiae)凝集活性和寡糖专一性结合活性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Cys的修饰与活性无关 ,Arg、Tyr和His的修饰降低了CSL分子的酵母凝集活性和寡糖结合活性 ,但对CSL的CD光谱无显著影响 ,表明其为凝集素的活性氨基酸残基 .Glu和Asp的化学修饰可使CSL的凝集活性大幅度降低 ,与特异性寡糖的亲和力增大 ,CD光谱变化明显 ,提示CSL分子中的Glu和Asp对其空间结构影响较大 ,氨基酸羧基的修饰导致CSL构象改变 ,蛋白与寡糖的结合位点暴露 ,可有效结合的位点数增加  相似文献   

10.
哺乳类C型凝集素超级家族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C型凝集素超级家族根据其糖识别域(CRD)的一级结构分为蛋白聚糖、Ⅱ型跨膜受体、胶原凝素、选凝素、自然杀伤细胞受体及多CRDⅠ型跨膜受体等6个家族. 每一家族的成员具有同源的氨基酸序列、相同的总体分子结构及类似的生物学功能.从CRD的一级结构至三级结构水平确定了C型凝集素选择性糖识别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1.
衣藻有性生殖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藻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模式材料,被广泛用于植物光合作用、鞭毛组装与功能、细胞周期与节律、细胞信号传导与光感受、细胞识别等重要生物学过程的研究,而且衣藻有性生殖的分子机制与人类某些疾病的发生机制存在联系.该文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莱茵衣藻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凝集素的动态分布,包括鞭毛粘连、补充、传递、脱粘连、凝集素合成的正调节,以及与性凝集素行为有关的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阐明衣藻有性生殖的分子机制,为人类的疾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精多糖是药食同源植物黄精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生物活性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在广泛文献的基础上,对黄精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构鉴定和药理活性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比较了其在产业化生产中的优势与不足,为黄精多糖的合理利用和市场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以期能为黄精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内质网分子伴侣Calnexin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内质网中的一类重要的类凝集素分子伴侣,钙连蛋白Calnexin参与细胞内的许多重要生物学功能.对其发现、分布、结构、功能、作用底物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香樟树种子中两种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凝集素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香樟树成熟的种子分离到两种新的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新丰毒蛋白和辛纳毒蛋白. 两者A链的分子质量虽然相差近一倍,但B链的分子质量相同. 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的A链是RNA N-糖苷酶,B链是凝集素,A链进入细胞表现毒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B链的糖结合活性和特异性.对辛纳毒蛋白和新丰毒蛋白B链的凝集素活性进行了测定和比较. 红细胞凝集实验显示辛纳毒蛋白和新丰毒蛋白具有相同的细胞凝集活性,半抗原抑制实验发现它们都属于半乳糖型核糖体失活蛋白,荧光光谱法显示它们的糖结合常数也相同.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凝集素及其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哺乳动物凝集素及其生物学作用周柔丽(北京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北京100083)关键词动物凝集素,细胞识别自Ashwell和Morell发现肝细胞凝集素廿余年来在高等动物体内陆续发现了多种多样的凝集素。其生物学作用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生理与病理活动,...  相似文献   

16.
改性壳聚糖吸附Cu(Ⅱ)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和生理调节机能,其分子的重复单元中富含氨基和羟基,对Cu(Ⅱ)具有良好的络合能力.壳聚糖分子结构的规整性和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使其难溶于多数溶剂,对壳聚糖进行改性以增强溶解性和对Cu(Ⅱ)的吸附能力是壳聚糖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目前壳聚糖的理化改性和对Cu(Ⅱ)的吸附研究,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做了总结,对壳聚糖吸附体内Cu(Ⅱ)生物学活性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药用黄精与食用黄精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次生代谢产物差异,并对差异成分中改善胰岛素抵抗(IR)的潜在活性成分与作用机制进行预测分析及验证。采用UHPLC-ESI-MS/MS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药用与食用黄精次生代谢产物;将差异代谢物相对含量变化前十且上调的化合物进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网络药理分析,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选取HepG2细胞,运用高糖培养基和高浓度胰岛素联合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进行细胞实验验证。结果从药用与食用黄精样品中共鉴定出319个成分,其中差异成分106个。PCA及HC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药用与食用黄精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网络药理分析表明,异鼠李素、野漆树苷、异野漆树苷等5个上调化合物与IR疾病靶点相重合,交集靶点59个,主要涉及PI3K-Akt、mTOR、VEG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验证表明异鼠李素、野漆树苷、异野漆树苷与核心靶点PI3K、AKT1、VEGFA、mTOR、AMPK对接良好,其结合能均≤-20.9 kJ/mol。细胞实验验证发现,异鼠李素可以显著提高HepG2细胞IR模型葡萄糖消耗量(P<0.01),使PI3K、AKT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VEGF、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研究结果对了解药用与食用黄精次生代谢产物差异、完善黄精品质评价方法以及改善IR潜在活性成分的筛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鱼类体表粘液凝集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体表粘液是保护鱼体与水环境接触的一道物理和化学屏障,除包围入侵微生物外,还含有抗菌物质。其中,凝集素作为不同于免疫球蛋白且不具酶催化活性的糖蛋白,为体表粘液中所含有的重要免疫活性物质,在保护鱼体免遭外界环境中的病菌、寄生物和病毒侵袭中至关重要。该文以鱼类体表粘液凝集素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其研究简史、分类、生物学性质和功能等进行阐述,为其今后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Xie C  Pei XT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2):127-131
凝集素是一类蛋白质或糖蛋白。自然界中,很多植物可产生凝集素。植物凝集素在分子间的识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新近发现的豆类凝集素FRIL的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维持造血干/祖细胞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凝集素是研究生物体内细胞癌变、受精、分化及分子识别等生命过程极其有用的工具.同时作为一种试剂,凝集素不仅在临床医学检验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是抗肿瘤药物生产所需的促有丝分裂原.本文中提取了红腰豆凝集素,并对活性做了初步测定,红腰豆样品于室温用缓冲液提取、离心、透析后,经D-半乳糖-Sepharose 4B亲和色谱,分离纯化出凝集素,用SDS-PAGE 进行电泳分析,分子量为30kD,能专一地凝集红细胞.经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凝集素的免疫活性,发现具有浓度依赖性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