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泥鳅体表粘液超氧化物歧化酶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类体表粘液的存在对鱼体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能润滑鱼体,减少水的摩擦力;使皮肤不透水,维持体内渗透压;保护体表不受外来物的侵袭等。许多无鳞鱼如泥鳅、黄鳝、鲶等的体表部覆盖着远比有鳞鱼多的大量粘液。泥鳅(Misgurusanguilicaudatus)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和改变对濒危野生鱼类的大量伤害性取样,本文探索了从非损伤性取样的鱼类体表粘液样品中提取鱼类基因组DNA的方法,并用常用的两种分子标记(Cyt b和D-Loop)检测了分离到的粘液DNA。结果表明,从非损伤性取样的鱼类粘液样品中能够分离到高质量的鱼类基因组DNA,可用于后续的研究工作。鱼类体表粘液的非损伤性取样及其DNA提取,为濒危野生鱼类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非损伤性DNA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粘孢子虫生活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抱子虫除少数种类寄生在蠕虫、两栖类、爬行类外,绝大部分寄生于鱼类,可以说是鱼类特有的一类寄生原生动物。自ouge首次发现粘抱子虫以来,至今国内外报道的有近12OO种,其中在我国淡水鱼类中寄生的就有600余种,它几乎能在鱼体的所有器官中寄生,并可在鱼的体表或内脏形成抱囊,使商品鱼失去价值,严重时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给鱼类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蚯蚓生活于病原菌丛生的环境中,却极少患病,这与蚯蚓自身独特的抗菌与免疫系统相关.本文从蚯蚓的防御屏障、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3个方面对蚯蚓的抗菌免疫系统进行了综述.其中,蚯蚓的防御屏障主要包括体壁、体表粘液和消化道;细胞免疫主要包括吞噬作用和包囊作用;体液免疫则是以非特异性免疫为主.蚯蚓体液中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凝集素、抗菌蛋白、抗原结合蛋白以及溶菌酶等.  相似文献   

5.
鱼类对重金属胁迫的分子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中浓度超标的重金属对鱼类的正常生命活动产生了严重影响,甚至导致鱼类的死亡.鱼体受重金属离子胁迫时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并合成相关的蛋白和酶,如热激蛋白、金属硫蛋白、转运铁蛋白、谷胱甘肽转移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以应对重金属对机体产生的危害.这是生物体对环境的一种应激保护性反应,是生物体对周围环境中过量重金属的一种防御性机制.通过鱼类在重金属胁迫下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来阐述有毒物质对鱼体产生的影响.综述了重金属离子胁迫下鱼类机体的分子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黄鳝血清和体表粘液蛋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鳝血清和体表粘液蛋白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比较了二者的氨基酸组成变化。结果表明:二者都含有17种氨基酸,血清的氨基酸总量为397.11mg/l00ml,体表粘液蛋白的氨基酸总量为259.29mg/l00m1,血清与粘液蛋白中氨基酸含量差异最大的是蛋氨酸、半胱氨酸。应用SDS—PAGE分析和比较了血清和体表粘液蛋白的分子量大小及特有区带效,黄鳝血清与体表粘液蛋白分子量相同的蛋白区带数为2条,其分子量大小分别为19.5kDa、96.0kDa。其中血清的特有蛋白带为18条,体表粘液的特有蛋白带为8条。此外,对二者的相关性和体表粘液特异性的免疫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黄鳝血清中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集素的作用很广,在国内外已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极大兴趣。过去对凝集素在其自身机体中的作用探讨很少,目前这一工作已逐渐增多4。国内外有关黄鳝凝集素的试验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目的在于:初步研究MAPA的理化性质,为进一步同黄鳝粘液凝集素的比较研究作好基础工作,进而探讨MAPA在授精、胚胎发育、成体中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豆科凝集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科凝集素是植物凝集素中最丰富,也是研究最多的一类凝集素。在生理条件下豆科凝集素大多是以二聚体或四聚体的形式存在,这种低聚物的形式给予豆科凝集素较强的糖专一性和大分子结构的稳定性。豆科凝集素除作为植物储存物质的作用外,还具有识别糖蛋白、糖肽及生物膜中碳水化合物和作为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介质等生理功能。现对豆科凝集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生物学、农业和医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乌江洪家渡水库鱼体汞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贵州省乌江流域新建的洪家渡水库中的8种124尾鱼类的总汞和甲基汞含量,探讨其变化趋势及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总汞采用混合酸消解用冷原子荧光(CVAFS)测定,甲基汞的测定采用碱消解-水相乙基化结合气相色谱(GC)冷原子荧光(CVAFS)测定。结果表明,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均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鱼体汞含量与它们的生态学特性(食物来源和生活习性)有关,与体重和体长无显著相关关系;鱼体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均值分别为0.063±0.046和0.028±0.019mg.kg-1,均远低于大部分研究报道的新建水库中鱼体汞含量(0.50mg.kg-1)。洪家渡水库鱼类由于在低汞环境中,导致甲基汞不易富集,其鱼体甲基汞和总汞含量并未急剧增加,显著不同于北美和欧洲等地区新建水库中鱼体汞含量升高的现象,但随着水库演化导致水库有机质增加可能使鱼体汞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以及AB-PAS染色方法研究了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以及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3种底栖淡水鱼类的皮肤黏液细胞类型以及分布,计数10个视野下(视野面积为43.5 μm × 32.6 μm)3种鱼类头部、背部、腹以及尾部皮肤的黏液细胞数量,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比较鱼体4种黏液细胞数量差异。结果表明:(1)3种鱼类的主要黏液细胞不同,葛氏鲈塘鳢鱼体黏液细胞中Ⅲ型细胞居多,较Ⅰ型细胞多61.5%,较Ⅱ型细胞多85.8%,较Ⅳ型细胞多85.7%;在黄颡鱼体表,Ⅰ型黏液细胞分布数量最多,较Ⅱ型细胞多9.9%,较Ⅲ型细胞多15.1%,较Ⅳ型细胞多53.5%;而在泥鳅体表以Ⅱ型细胞数量最为丰富,较Ⅰ型细胞多88.3%,较Ⅲ型细胞多33.1%,较Ⅳ型细胞多83.5%。(2)对于葛氏鲈塘鳢,黏液细胞集中分布在头部,比背部黏液细胞数量多15.4%,比腹部黏液细胞数量多出38.0%,比尾部黏液细胞数量多56.7%;黄颡鱼以背部黏液细胞数量为多,比头部黏液细胞数量多42.5%,比腹部黏液细胞数量多46.6%,比尾部黏液细胞数量多51.4%;泥鳅也在背部具有丰富的黏液细胞,比头部黏液细胞数量多49.9%,比腹部黏液细胞数量50.6%。(3)3种鱼类之间的黏液细胞总数不同,泥鳅体表的平均黏液细胞数量最多,相较于葛氏鲈塘鳢多38.9%,较黄颡鱼多39.1%。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鱼类的鱼体表面黏液细胞种类不同,可能与其生活环境和鱼体本身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鱼类的能量密度(能值)是指单位重量(湿重或干重)鱼体所含能量的多少,其单位一般是kJ/g wet mass或kJ/g drymass,它能够反映鱼类的营养状态和储能水平,是鱼类生物能量学研究的关键参数之一;同时,在对水域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研究中,将鱼类种群的生物量由重量单位换算为能量单位,也必须建立在已知的特定鱼类能量密度之上。国内已有不少研究对主要养殖鱼类(如草鱼、团头鲂、鳜、乌鳢等)进行过能量密度的测定[1,2]。小型鱼类是长江中下游湖泊鱼类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数量在一个湖泊中一般为30—40种,超过鱼类总数的一半以上,资源蕴藏量相当丰富[3]。它们处于食物链的中间环节,一方面作为饵料鱼被食鱼性鱼类如鳜、乌鳢、翘嘴等所捕食,另一方面又和与其营养级相近的经济鱼类如鲢、鳙、鲤等争夺湖中的饵料资源,可见,小型鱼类在长江中下游湖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生态地位,如何控制和利用湖中过剩的小型鱼类资源已成为渔业资源管理者和渔业生态学家所关注的焦点[4]。目前,已有对小型鱼类在长江中下游某些湖泊中的种群丰度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初步调查[3,5];然而,有关湖泊野生小型鱼类能量密度的研...  相似文献   

12.
西藏狼毒凝集素的分离纯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集素是一种能作用于细胞使其凝聚的大分子物质,大多属糖蛋白.本试验通过对西藏药用有毒植物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中的凝集素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狼毒中含有丰富的凝集素,最佳缓冲液浸提的凝集素血凝活性效价高达210.根据凝集素的生物学作用,合理开发其药用及有毒成份,为细胞免疫研究及有毒成份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Forsk(?)l)]骨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的骨骼是鱼体的基本结构之一,它有支持鱼体的作用;在分类学上,它是鱼类分类的重要依据;此外,许多鱼类的年龄和生长,必须依靠骨骼的年昼(或稻为年轮)作为鉴定的材料,所以,鱼类骨骼的研究,不但在理论上值得探讨,而且在渔业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池养大口胭脂鱼鱼种的食性研究表明 ,大口胭脂鱼鱼种为浮游动物尺寸选择性鱼类 ,其选食行为主要受鱼体及水体中浮游动物的个体大小影响 ,与浮游动物的种类、逃跑能力、运动方式等关系不明显。并初步探讨了 3种浮游生物食性鱼类 (大口胭脂鱼、鲢、鳙 )的食物关系。  相似文献   

15.
南方鲇对饲料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有研究表明,肉食性鱼类对饲料碳水化合物(CHO)利用较差[1,2,摄食过高水平CHO饲料后,鱼体血糖持续偏高[3,4],造成代谢负荷(Metabolism burden)加重[4],导致鱼体的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降低 [5,6],损害肝脏功能[7],影响鱼体的免疫力[8].另一些研究则发现,在大西洋鲑(Salmo salar)和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等肉食性鱼类的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CHO可以提高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9,10],提示这些肉食性鱼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CHO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16.
鱼类的血清和体表黏液在其适应复杂水体环境的生理生化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鱼类血清和体表黏液的蛋白组分与含量的差异,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体表黏液丰富的宽体沙鳅Sinibotia reevesae、中华沙鳅S.superciliar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及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四种鱼的血清与体表黏液的蛋白组分展开研究,共获得158条蛋白区带,其中血清67条,体表黏液122条,其分子量在10.92~194.48 k D之间。聚类分析显示宽体沙鳅血清蛋白与中华沙鳅的相似度最高(0.67),与南方鲇的相似度最低(0.40)。四种鱼的血清蛋白组分的差异体现了其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而体表黏液蛋白组分中中华沙鳅与南方鲇的相似度最高(0.53),与长薄鳅的最低(0.47),未呈现出与血清类似的遗传分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于2010年9-11月在长江朱杨江段采集到9种鱼类标本, 分别为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圆筒吻 (Rhinogobio cylindricus Gnther)、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鲫(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大眼鳜(Siniperca kneri Garman)、铜鱼(Coreius heterodon Bleeker)、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 Sauvage et Dabry)、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 Bleeker)和鲇(Silurus asotus Linnaeus); 在该江段上游支流沱江富顺江段采集到6种鱼类标本, 分别为鲫、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鲤、大眼鳜、大鳍鳠和鲇, 每种鱼的样本量为6-11尾, 共计192尾。采用快速溶剂萃取及气相色谱法对鱼体中的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在两个江段的各种鱼体样本中均检测到了多种多环芳烃的存在。在长江干流朱杨江段所采集到的9种鱼中瓦氏黄颡鱼体内多环芳烃总量(PAHs)最高, 其含量为(2803.78 215.37) ng/g; 鲇鱼体内PAHs最低, 其含量为(515.8638.80) ng/g。在沱江富顺江段采集到的6种鱼中鲫体内PAHs最高, 为(8498.571128.22) ng/g; 鲇鱼体内PAHs最低, 其含量为(1295.0569.69) ng/g。采集自长江朱杨段和沱江富顺段两采集地的相同种类有5种, 富顺段5种鱼体内PAHs均高于朱杨段同种类鱼体内的含量; 除大眼鳜外, 其余4种鱼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富顺江段鱼类体内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比例较高, 而朱杨江段鱼类体内富集的低分子量多环芳烃和中分子量多环芳烃的比例较高。通过讨论认为, 长江朱杨段及其支流沱江富顺段的鱼体均受到了多环芳烃的污染, 并且沱江鱼类受多环芳烃的污染程度高于长江干流朱杨段鱼类。此外, 沱江富顺段鱼体所含的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组成百分比高于长江干流朱杨段的鱼体, 但其中、低分子量多环芳烃组成百分比相对于干流鱼类较低, 可能的原因是两个江段多环芳烃的污染源不同。    相似文献   

18.
鲑鱼隐鞭虫病的病原为Cryptobiasalmositica。据报道,北美西海岸的所有大西洋鲑(Oncorhynchusspp.)均有该虫的寄生。该病除了通常情况下经河流中的水蛭传播外,在特定的条件下可直接经鱼类传播。鲑隐鞭虫病的临床症状包括贫血、食欲减退、脾脏肿大、全身性水肿、腹水性腹胀。被感染的鱼类需要付出巨大的能量代价,表现出明显的新陈代谢及游泳功能的衰退。鱼体对缺氧相当敏感,免疫系统也受到抑制。鱼类对隐鞭虫病的感染严重程度和死亡率可因鱼种而存在差异。预防感染的有效策略包括选育抗隐鞭虫的新品种,“抗隐鞭虫感染”在遗传上是孟德尔显性遗传。在抗隐鞭虫的鱼体内,虫体可被宿主免疫系统的“补体旁路途径”所裂解。在“隐鞭虫耐受性鱼”(处于感染状态但未发病)的血液中存在一种天然的抗蛋白酶———α2巨球蛋白,可以中和分泌的金属蛋白酶(毒力因子)。因此,繁殖转基因“隐鞭虫耐受性”鲑鱼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而无需通过疫苗和药物来治疗隐鞭虫病。康复后的鱼体具有对该病的免疫保护力,因而,利用这一特点采取疫苗免疫也是防治隐鞭虫病的另一种策略。我们所研制的致弱疫苗单一剂量免疫鱼体可获得至少两年的免疫保护。免疫保护机制包括产生“抗体结合补体”、强化吞噬作用及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氯化氮氨菲啶是防治隐鞭虫病的有效药物,它通过溶解虫体而杀灭寄生虫,也可在线粒体中富集,显著影响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并造成线粒体的损伤。通过药物与抗体连接可以显著增强药效,这种利用“免疫化学疗法”控制鲑隐鞭虫病的策略,其优点在于减小了药物剂量,因而大大降低了化学治疗所引起的副作用。对于食用性鱼类而言,减少药物在鱼体的富集符合食品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从牙鲆肠道分离的1株鼠李糖乳杆菌P15和1株干酪乳杆菌(Lc),研究它们在牙鲆粘液中的粘附特性以及不同pH和盐度对其粘附的影响。方法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法。结果P15和Lc对牙鲆的体表粘液和消化道粘液均有粘附作用,2株菌对消化道粘液的粘附效果好于体表粘液,且对胃的粘附百分率最高,分别是48.18%和63.0%。这2株菌在各部位的粘附受pH和盐度的影响,在弱酸性环境中和32左右的盐度中具有较强的粘附能力。结论在海水盐度条件下,P15和Lc在消化道粘附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从灰分及氮含量计算鱼体能量含量的一个简易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体能量含量的测定是鱼类能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1。近来的研究表明,测定鱼体能量含量上的误差,是造成估算鱼类能量收支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3。测定生物能量含量的最可靠的方法为用热量计(calorimeter)直接测定。但热量计价格昂贵,不易普及;测量中需用铂丝作引燃材料,成本较高;热量计的操作也较费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