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冯伟民 《古生物学报》1994,33(5):635-645
腹足类个体发育中壳质结构的重要特点是壳质层的微观变化,包括原有壳质层的增厚、增生与上覆超微结构相同的壳质层、增生新的超微结构层、壳质层的相互消长与显微结构的演变。壳质层的微观变化决定了壳饰形成的4种类型:增厚型、刺顶型、刺穿型、叠覆型。叠覆的交错片体具加强贝壳抗破裂功能;交错片体排列方式的变化或新的显微结构层的出现均具分类意义。交错针状结构源于纤柱结构,纤柱结构又由简单柱状结构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2.
棕榈藤茎的表皮特征及其分类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产棕榈藤3属21种茎的表皮组织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观察,首次报道了棕榈藤茎表皮细 胞的排列式样,并结合表皮细胞类型和气孔、“反射体”的有无等特征,将国产棕榈藤茎的表皮组织划分 为3种类型3种亚型。(1)钩叶藤型:表皮细胞为长方形,细胞交错排列呈砖墙状。(2)黄藤型:表皮细 胞为不规则的四边形,细胞排列呈不规则网状,如龟背。(3)省藤型:A亚型,表皮细胞六边形,细胞排列 呈网状,气孔平列型或四轮列型;B亚型,表皮细胞四边形,细胞交错排列呈砖墙状,细胞长轴平行于茎轴,气孔梭状四轮列型;C亚型,表皮细胞四边形,垂周壁呈波浪状,细胞交错排列如砖墙状,细胞的长轴.平行于茎轴。本文还讨论了棕榈藤茎表皮组织的特征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具“9 + 1”二体雄蕊, 其中9枚合生雄蕊的上部花丝分离, 分离的花丝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由早期长、短交错的二组排列方式转变为后期以雄蕊管最长的1枚雄蕊为中心向两边渐次缩短的倒“V”形排列。为了解这种雄蕊发育动态、分化现象及发育成熟后的适应意义, 该文以光果甘草(G. glabra)为实验材料, 比较了雄蕊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成熟花粉的理化性质及在传粉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雄蕊发育早期长、短两组雄蕊在花药大小与形状上存在分化, 但后期伴随着花丝的快速生长与花粉的成熟、散出, 花药大小与形状趋于一致; 花粉组织化学成分及授粉成功率无差异, 但成熟花粉的数量和花粉活力存在差异; 去雄处理虽然使访花者在一天内的两个访花高峰期的访花频次降低, 但结实率高于自然对照, 说明以异交为主的花去除雄蕊后, 降低了雌、雄蕊间的功能干扰, 提高了传粉昆虫的授粉率; 发育早期长、短交错排列的二组雄蕊到成熟期时发生的倒“V”形排列的转变, 使不同数量与活性的花粉分布在花内不同空间, 最大化接触访花者, 实现了资源节约, 提高了雄蕊的雄性适合度, 即在有限的空间内用最节约的雄性资源投入、使传粉空间与传粉几率最大化的方式, 来提高雄性功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伊春林区白桦/沼泽交错群落植物多样性状况、优势种类与分布、数量、环境及人为活动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沼泽交错区植物多样性较高。无人为干扰情况下,交错区植物多样性状况高于典型沼泽和典型森林群落,人类经营活动对交错区物种多样性影响大,多样性指数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该研究为了解伊春林区森林/沼泽交错区植物多样性现状,湿地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外生菌根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评价了这些特征用于外生菌根分类的价值,同时指出各种类型的形态学特征和解剖学特征与其营养吸收的关系。这些特征包括了菌根的颜色类型及变化、形状及分枝方式、外伸菌丝的多少及特征、根状菌索有无及分化、菌核有无及特征、菌套内外表面的菌丝排列及分化,菌套的切面特征,丹宁层厚度及分化、哈氏网的菌丝排列及厚度等。较详细阐述了100多年来,人们为外生菌根分类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并对各种分类方式作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效抗癌药阿霉素(Adriamycin)与三碱基片段理论DNA受体的嵌插相互作用的快速能量最小化计算,其中包括阿霉素以三种嵌插方式,与两种核酸受体(d(C—GC)和d(T—AT)的相互作用,以理论上论证了大沟平行嵌入方式,即Pigram-Fuller-Hamilton模型为能量最优模型,讨论了非嵌插相互作用在ADM—DNA(3bp)体系最优构象选择上的主导作用,同时,说明了阿霉素的嵌插选择性依赖于嵌插方式.  相似文献   

7.
大、小兴安岭植物区及交错区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  袁晓颖  张东来 《植物研究》2007,27(3):356-360
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植物区、小兴安岭植物区及交错区,选择典型群落,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研究了大兴安岭植物区、小兴安岭植物区及交错区物种构成和不同分布区群落的结构。分析比较了3个植物区物种多样性指数及不同生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大、小兴安岭植物区与交错区植物种类过渡性明显,小兴安岭植物区和交错区植物群落结构以落叶松、红松、白桦针阔混交林为主,大兴安岭植物区以兴安落叶松、东北白桦、樟子松为主;大、小兴安岭植物区及交错区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小兴安岭植物区>交错区>大兴安岭植物区;大、小兴安岭植物区及交错区不同生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灌木层和草本层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机插配合控释掺混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浙江黄泥田进行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与施肥方式结合对水稻产量和成熟期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机插配合控释掺混肥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比手插配合常规化肥处理高16.3%,比直播配合控释掺混肥处理高27.0%,与手插配合控释掺混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与手插配合常规化肥相比,机插配合控释掺混肥处理的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21.6%、13.6%和41.6%,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提高了27.1%,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0.0%、22.2%和46.2%.表明机插配合控释掺混肥技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水稻轻简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实施改良的外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与实施内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所具有的临床结果及研究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施实改良的外排列术的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内排列术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果及肠鸣、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通过两组的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的发生率(98.00%)明显比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的发生率(73.00%)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0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6.00%)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内排列术治疗治具有良好的临床结果及一定的研究价值,但是由于改良的外排列术治疗的经费比较少,改良的外排列术这项技术更受到广大人民的青睐与支持。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林区森林/沼泽交错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研究应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对森林/沼泽交错区上6种群落的植物多样性状况、优势种类与分布以及交错区环境梯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沼泽交错区植物多样性具有沿着交错区环境梯度逐渐增高的趋势;发育成熟的交错群落具有最高的植物多样性,且高于相对应的典型森林群落。由于交错区群落存在着沼泽植物类群、森林类群以及交错区群落的优势种类群,故发育成熟的交错区群落种类较丰富,一些优势种种群数量为森林中的5倍。因为交错区的生境对于满足这些种类的生活史具有重要作用。森林/沼泽交错群落的特征与交错区环境梯度以及两个植被类型的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东北农牧交错区绵羊的自由放养与设计饲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探讨了在草地自由放养基础上的家畜饲养方式,提出在东北农牧交错区要进行设计饲养。即在利用草地草、农田残茬、林带草和树木落叶自由放养的基础上。按着动物的生长规律设计增重要求,同时利用能量和蛋白质饲料进行补饲,这种日常计划饲养方式有利于草地管理及家畜生产,是我国草地畜牧业的改进发展方向,在东北农牧交错区。当年生羔羊羯羊日粮中若加入20%的豆科牧草,当年体重可以增加40%~65%,即达到52~61kg.这不仅会满足商品畜当年出栏的高标准要求,缩短家畜的存栏期,增进畜牧业效益,同时也必将减轻放牧家畜对草原次年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水稻矮缩病毒内壳层颗粒的三维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是双壳层的二十面体球形病毒.用含水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和计算机三维重构方法测定去除了外壳层和内部RNA的RDV内壳层颗粒的3.3nm分辨率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内壳层表面较为平滑,结构薄而致密,是RDV的骨架结构.作为内壳层主要结构蛋白的120个P3蛋白质亚基组成60个二聚体,按T = 1的二十面体对称性构成内壳层.内壳层P3亚基的排列与T=13l的外壳层P8三聚体的排列对照比较表明,P8三聚体与P3亚基是通过非等同并具特征性的方式交错结合的.  相似文献   

13.
一种游仆虫皮层纤维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一种游仆虫皮层纤维结构。结果显示,口围带托架由横向组排在一起的小膜托架单元组成,每个小膜托架是由40-50 nm直径的纤维编织成的长方形薄片;波动膜托架是横向平行排列和纵向平行排列两部分共60多股纤维交错编织成的网状结构;额腹横棘毛区表膜下含有纵纤维层、球形纤维层和深部纤维层三层纤维,其纵纤维层在相应于游仆虫皮层脊(或脊和唇)之间的表膜下方被纵沟分成几部分;背面表膜下含有纵纤维,这层纤维下似乎也有球形纤维层。此外,作者也推测了这些皮层纤维结构在游仆虫皮层形态的保持、支持纤毛器和纤毛器运动及形态发生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䗴类旋壁超微构造的研究——以麦䗴型旋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洪  杨湘宁 《古生物学报》1993,32(6):685-692
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表明蜓类的旋壁属于钙质微粒壳类型,对它们的电镜观察揭示的组成旋壁的晶粒的大小、形态和排列方式。对具有致密层和蜂巢层型两层式旋壁的Triticites的电镜研究表明:其致密层由近等轴晶无定向排列而成;蜂巢层由短柱状晶向排列组成板状复合体,进而组合成管状孔,镶嵌在不定向排列的近等轴晶基质中构成。Pseudofusulina的致密层也由近等轴晶不定向排列构成,蜂巢层由粗柱晶定向排列组成  相似文献   

15.
短喙象类化石在陕西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喙象类亚科(Brevirostrinae)以其短的头骨,和现代象类一样收缩变短的上下颌,颊齿唇舌两侧的齿锥交错排列,琺瑯质程度不等的摺曲等等为主要特征,区别于其他类型。亚科内现已知的有三个属:Anancus,Synconolophus,Pentalophodon。我国发现的这类化石还不多,只有前两属在山西、甘肃、四川曾有毂可靠的记载。  相似文献   

16.
引言一个世纪以前,Rabl对体细胞间期染色体的空间构型提出了一个模型,认为某些细胞类型的间期染色体保持着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的排列方式。约与此同时,Boveri指出有丝分裂后两个子细胞核的染色体排列互为镜象对称。这些是有关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空间排列最早的研究工作。Hughes-Schrader后来报道了染色体间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17.
《环境昆虫学报》2014,(6):1059-1064
B型烟粉虱是重要的农林害虫在实验室条件下(温度25℃-30℃,湿度RH70%-75%,光照L:D=16h:8h)观察了连续三代B型烟粉虱(基于复眼及线粒体CO1基因鉴定)在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caqitata叶片(秋甘一号)上产卵排列方式。发现烟粉虱在甘蓝叶片上的产卵排列方式有圆形,弧形(0<弧形<π)和半圆形三种方式,或者也会将卵散产在甘蓝叶片的背面,所占比例分别为圆形45.1%、弧形46.9%、半圆8.0%,且三代烟粉虱中产卵的同一种排列方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另外,烟粉虱在甘蓝叶片上产卵时以吸食点为圆心体长为半径边取食边产卵,少散产,区别于前人对其的研究 (烟粉虱卵不规则的散产在叶背面)。  相似文献   

18.
管氏肿腿蜂毒液器官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毒液器官的超微结构.毒腺由基膜层、分泌细胞层、导管细胞层和内膜层构成,分泌细胞内含内质网、末端附器、分泌囊泡、分泌颗粒、液泡等细胞器,其内合成的毒液由末端附器输送至毒腺的腔体.毒囊由肌肉鞘层、上皮细胞层和内膜层组成,肌肉鞘内的肌纤丝规则排列不交错,上皮细胞层内细胞器稀少,内膜层呈波浪状均匀加厚.  相似文献   

19.
拟菊酯是一类新型农药,其生物活性与结构有关,如含氰基拟菊酯在哺乳动物脑组织中与γ-氨基丁酸受体-离子载体复合物空间特异性结合,而不含氰基拟菊酯并非如此。Stelzer等用荧光法研究了氯菊酯、氯氰菊酯等对大鼠淋巴细胞膜的影响,认为上述两类拟菊酯基本上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膜脂排列。为深入探讨氯菊酯和氯氰菊酯对膜脂排列的影响,及研究北京菊酯和杀灭菊酯对膜脂结构的影响,本文用荧光法探讨了上述四种拟菊酯对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  相似文献   

20.
2,4—D对水稻根尖微管排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经过2,4-D处理水稻(Oryza sativa L.)根尖的微管骨轲的排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照(未经2,4-D处理)根尖的不同生长区微管呈现不同的排列方式,生长区皮导呈管呈随机排列,伸长区微管呈横向排列,根毛区的呈斜向排列。经过2,4-D处理的根,不但皮层细胞微管表现重新定向,同时也伴随着生长受到强烈抑制。1mg/L2,4-D处理1h,分生区细胞微管由随机排列变成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