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狸鼠生理生化和血液流变学常值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11动物来源1995年12月从新疆农业大学经济动物养殖场精选成年、健康、活泼海狸鼠(Myocastorcoypus)35只,待其安静后,用矫正后的半导体点温度计测肛温。12采血、保定心脏采血8ml,一部分用肝素抗凝(70~100IU...  相似文献   

2.
浅谈狗和养狗谢慧胜,史书卿(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狗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狗的饲养早于其他动物,至少在1万年前就已成为人类的伙伴。在美索不达米亚,有巨形猎狗的雕刻;在古埃及的绘画中出现了灵I是和I更狗,这些都与现今的品...  相似文献   

3.
布氏田鼠冷暴露中的适应性产热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氏田鼠急性冷暴露,在最初2小时内体温明显下降,冷驯化28天后,体温相对稳定。冷暴露1天,动物的褐色脂肪组织蛋白量明显增加,cAMP含量及Na^+/K^+-ATP酶活力明显升高。28天冷驯化动物的褐色脂肪组织重量明显增加,cAMP含量增加更高,蛋白量、Na^+/K^+-ATP酶活力以及T45‘-脱碘酶活力均显著提高,揭示了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机理。  相似文献   

4.
布氏田鼠对低温的适应性产热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李庆芬  李宁 《兽类学报》1994,14(4):286-293
将布氏田鼠置1到30天的低温(6±1℃)环境下暴露,其体重与体温没有明显变化;静止代谢率(RMR)、非震颤性产热(NST)及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随冷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肝线粒体状态3呼吸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亦随冷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肝线粒体蛋白质含量经冷暴露30天时有明显升高,表明动物在低温适应中肝线粒体蛋白合成增加与呼吸功能增强是个体RMR提高的细胞学机制之一。布氏田鼠褐色脂  相似文献   

5.
神经内分泌讲座(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述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当时哈里斯(Harris)将动物下丘脑提取物注入家兔或鼠的腺垂体时,可以引起促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并发生排卵。体外垂体培养时加入这种提取物可使培养液中的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浓度...  相似文献   

6.
植物的冷调节蛋白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冷害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冷驯化是通过低温诱导植物形成抗冷力的过程。冷调节蛋白是植物在冷驯化下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 ,与植物的抗冷力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 ,成为近年来抗冷生理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植物冷调节蛋白的分布、结构、性质、功能及诱导调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冷害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冷驯化是通过低温诱导植物形成抗冷力的过程。冷调节蛋白是植物在冷驯化下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与植物的抗冷力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成为近年来抗冷生理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植物冷调节蛋白的分布、结构、性质、功能及诱导调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AMMS/13近交系小鼠的临床生理生化正常值测定王冬平,耿志贤,江其辉,李善如,刘宝兴,曾毅芳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100071AMMS/13近交系小鼠是我院由AMS/1和C_3H/HeMs两个近交系小鼠杂交后而育成的新品系,至今已达F_(4...  相似文献   

9.
小麦突变体返白系生长后期某些生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返白过程之后,返白系随着叶色的复绿,植株的代谢机能开始恢复,叶绿素含量上升,光合作用增强,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呼吸速率高于其祖先矮变1号;复绿初期返白系气孔阻力高于矮变1号,蒸腾速率则低于矮变1号。复绿后,以上各项指标都逐渐变化,达到矮变1号的水平。之后,返白系的蒸滕速率高于矮变1号,气孔阻力低于矮变1号,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均高于矮变1号,返白系和矮变1号的呼吸速率均高于矮变1号,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长爪沙鼠褐色脂肪组织的适应性产热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低温(5±2℃)环境暴露1天、1周、4周长爪沙鼠的静止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褐色脂肪组织蛋白质含量、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α-磷酸甘油氧化酶活力、钠钾泵活力以及环腺苷酸含量、血清T3含量等项产热指标逐渐提高;而低温驯化8周动物各项指标基本维持在4周水平上,表明长爪沙鼠在冷适应过程中产热能力逐渐提高,而后维持一稳定水平,其中褐色脂肪组织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快速冷耐受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耐寒策略,可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强昆虫的耐寒性,使得昆虫能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应对更加频繁的气候波动,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快速冷耐受现象在昆虫中首次发现以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尤其近年来,在其内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快速冷耐受现象的研究进展,对快速冷耐受的特征、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以及生态学意义等进行了总结、归纳与分析,为昆虫快速冷耐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old 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 CIRP)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现的首种冷应激或冷休克蛋白,伴随冷应激过程过量表达.研究证明,CIRP无论是在核酸结构上,还是在氨基酸结构上都是高度保守的,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细胞定位和生理功能可能具有组织特异性;CIRP不仅具有介导冷诱导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而且可能参与人和动物渗透应激、紫外线照射应激、缺氧应激、生殖、神经发育与调节、胚胎发育、肿瘤发生,以及动物冬眠等多种生理过程.因此,深入开展CIRP的功能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和临床医学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张朝  李玉龙 《生理学报》1996,48(1):53-58
本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了ET-1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电生理活动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在以ET-1作表面灌流时,起搏细胞的4相自动去极化的速度(VDD)显著减慢,且呈浓度依赖性,结果导致起搏细胞的自发放电频率(RPF)降低。(2)由ET-1引起的VDD和RPF下降,可由事先投用ET_A^受体选择性阻断剂BQ-123(20,100μg/L)所阻断。这一结果有力提示,ET-1对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是由ET_A受体亚型介导的。(3)事先投用K_(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10μmol/L),可完全消除ET-1对起搏细胞的负性频率作用。根据上述结果,似可认为,ET-1与ET_A受体的结合可激活K_(ATP)通道,致使K ̄+电流增加和起搏细胞的VDD减慢。  相似文献   

14.
斑马鱼卵细胞的体外成熟及成熟卵的受精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斑马鱼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Ⅵ时相初级卵母细胞在0.5μg/ml 17a-羟基孕酮的EM-199培养液中,80%氧气,25℃的体外培养条件下,在40min内,胚泡逐渐由卵母细胞中央至动物极边缘1/2处移到动物边缘,进入Ⅴ时相卵母细胞。30min后胚泡破裂,胚泡破裂率为59%,此种卵母细胞继续培养2h才完全成熟,成熟卵不能不滤泡膜中自然排出。冷开水中剥离其外边的滤泡膜后加入具有  相似文献   

15.
《生理通讯》2005,24(3):75-76
华南师范大学生理学教研室现有教职工10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教授均有国外留学经历。2人现为中国生理学会理事和专业委员会委员。本室承担全院本科《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人体组织解剖学》、《生理心理学》、《性科学与性教育》理论及实验课教学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并参加高等教育出版社主持的全国统编教材《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生理学实验》的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近几年来植物冷害机理、冷驯化提高植物抗冷性的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冷信号转导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应激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增强 ,下丘脑 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 ,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代谢变化。应激过强易使机体产生许多异常反应 ,如胃肠溃疡、免疫功能改变等病理现象 ,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关于禽类冷应激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少 ,但在实际饲养管理中 ,冷应激却是北方高寒地区养殖现场常见的问题 ,新生动物对其尤为敏感 ,危害也更为严重。本研究旨在探索动物在冷应激和冷适应情况下机体生理机能的某些变化规律 ,为更好的指导育雏工作中的温控以及提高动…  相似文献   

18.
内皮素对豚鼠乳头肌电生理和收缩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朝  李玉龙 《生理学报》1997,49(2):146-152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和肌张力记录技术,观察了ET-1对豚鼠乳头肌细胞电生理和机械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ET-1浓度依赖地明显延长PPD和APD90,增加收肌收缩张力;钾通道阻断剂TEA不影响ET-1的生物效应;而L型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吡啶、ETA受体选择性拮抗剂BQ-123和APⅢ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阻断ET-1的上述效应,提示ET-1对乳头肌的电生理和正性肌力效应是由ETA受体亚型介导的,与胞浆内Ca  相似文献   

19.
分析目前在畜牧兽医专业中动物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畜牧兽医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动物生理课程进行了改革与探索,突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构建适宜于高职高专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理论够用,突出技能培养和强化实践性教学的原则,旨在探索和创新一种全新的动物生理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双歧杆菌生态制品对海人酸模型癫痫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海人酸10mg/kg给SD大鼠下注射,注射后0-1/2h之内,动物出现凝视和湿狗样抖动,1/2-2h,动物出现癫发作;2h后,动物反复自发出现严重的癫痫发作;4h减弱;8h停止。实验组动物分别于1或3周前开始并连续从饮水中定量投喂双歧杆菌活菌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