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南粗榧内生真菌抗肿瘤抗菌活性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2株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Li)内生真菌进行了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 有9株内生真菌至少对一种指示瘤株具有细胞毒活性, 5株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1株内生真菌对辣椒疫霉有抑制作用。这表明海南粗榧内生真菌是寻找有价值的生物活性成分的潜在资源, 其生物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白木香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木质部的树脂形成部位和健康部位中共分离获得42株内生真菌,经初步鉴定,产孢的33株分属于3目4科7属,其余未产孢的9株暂归为无孢菌群。采用杯碟法和MTT法分别测定了各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3种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和2种肿瘤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白木香木质部健康部位内生真菌以枝顶孢霉属为优势属,而树脂形成部位的内生真菌种类比健康部位要多,且以青霉属为优势属。其中26株至少能抑制一种指示菌,占总数的61.9%;7株对指示瘤株具有细胞毒活性,占总数的16.7%。抑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枝顶孢霉属和青霉属。枝顶孢霉属菌株抑菌活性较强,其抗菌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郑州和江苏徐州采集到的杜仲为材料,采用纯培养方法对杜仲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将分离纯化得到的90株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并进行多样性分析,90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13个属,其中茎点霉属(Phoma)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为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8%和16%;其次为黑孢属(Nigrospora)和枝孢属(Cladosporium),均占总菌株数的10%。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得到的杜仲内生真菌进行抗植物病原真菌实验,发现有18个菌株对至少一种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通过比色法进行内生真菌产IAA(吲哚乙酸)定性实验,结果显示,有37株真菌具有产IAA能力,通过分光光度法对这37株真菌进行产IAA定量实验,发现有8株有较好的产IAA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红树林植物红海榄和秋茄为对象,研究了两种植物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红海榄和秋茄的枝、叶中分别分离到内生真菌30株和27株,内生真菌的优势属分别是茎点霉属和拟盘多毛孢属;同种植物的枝和叶中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差异显著;红海榄和秋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7890和1.7473,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5260和0.5302。两种红树林植物的内生真菌显示出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千层塔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华  冯俊清  周树良  洪亚辉 《生物磁学》2009,(14):2641-2644,F0003
目的:为从千层塔中分离具有药用价值的内生真菌奠定基础。方法:新鲜千层塔茎段,经酒精和升汞消毒后,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根据菌落形态和孢子等形态特征,结合核糖体基因居间序列(ITS序列)进行菌株鉴定。结果:从千层塔的茎中分离出4株内生真菌。内生真菌I菌落形态和孢子特征与枝状枝孢霉属的特征相符合,ITS序列与GenBank中多条属于枝状枝孢霉的ITS序列相似,鉴定该菌株属于枝状枝孢霉;内生真菌II菌落形态和孢子特征与黄青霉的特征相符合,鉴定该菌株属于黄青霉;内生真菌III菌落形态和孢子特征与尖孢镰刀菌的特征相符合,ITS序列与GenBank中多条属于尖孢镰刀菌的ITS序列相似程度高,鉴定该菌株属于尖孢镰刀菌;内生真菌Ⅳ菌落形态与盾壳霉相似,ITS序列与GenBank中6条属于盾壳霉的ITS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鉴定该菌株属于盾壳霉。结论:从千层塔中分离和鉴定出4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枝状枝孢霉、黄青霉、尖孢镰刀茵和盾壳霉。  相似文献   

6.
云南八角莲内生真菌分离、鉴定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八角莲(D.aurantiocaulis)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获得87株内生真菌,并对87株进行分离、鉴定发现内生真菌在宿主植物中具有明显的多样性,无孢类群(22株)是优势菌,其次为镰孢菌属(10株)毛壳菌属(10株)、青霉属(9株)、小齿梗霉属(7株)、丛梗孢属(4株),首次报道云南八角莲内生真菌的类群和区系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古老特有的野生植物青檀内生真菌的组成特征,以安徽琅琊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青檀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和形态学鉴定的方法对青檀果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 从50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内生真菌428株,隶属于3目4科20属,未产孢的菌株暂归为无孢菌群(80株,18.7%).暗梗孢科和球壳孢科是青檀果内生真菌的优势科,分别占38.1%和32.9%,交链孢属和拟茎点霉属为其优势属,分别占27.1%和16.8%.青檀果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组成存在差异,以种子中分离的内生真菌数量最多(19属181株,占42.3%),果翅中分离的内生真菌最少(7属88株,占20.6%).除了交链孢属为3个不同部位的共同优势属之外,拟茎点霉属和大茎点霉属分别是果柄和果翅的优势属.果柄和果翅内生真菌菌群的组成相似性最高(CS=0.78),种子和果翅的相似性系数最低(CS=0.50).分析显示,果柄与果翅在内生真菌菌群组成上无显著差异,而种子与果柄、种子与果翅在内生真菌菌群组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天目山山胡椒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表面消毒法,从浙江天目山野生山胡椒[ Lindera glauca( Sieb.et Zucc.) Blume]的茎、叶和树皮中分离出内生真菌,基于ITS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并以内生真菌的分离率、定殖率、分离频率、多样性指数(H')及相似性系数为指标,分析了山胡椒内生真菌的菌群组成及多样性.结果显示:在26株山胡椒样株的728块组织块中共分离得到328株内生真菌(茎、叶和树皮中分别有161、40和127株);共鉴定出44个分类单元(茎、叶和树皮中各有19、18和28个),其中25个分类单元鉴定到种、17个鉴定到属、2个鉴定到科,ITS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从JF502420至JF502462.在44个分类单元中,有40个分类单元属于子囊菌(310株),存在于山胡椒的各个部位;仅有4个分类单元属于担子菌(18株),且仅存在于茎和树皮中.山胡椒茎、树皮和叶中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分别为65%、60%和15%,分离率分别为0.77、0.61和0.19;叶和树皮中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均为2.63,远大于茎(H’=1.83).山胡椒内生真菌的优势属为Phomopsis、Paraconiothyrium、Phoma和Colletotrichum,大量存在于叶、茎和树皮中.山胡椒茎与树皮、茎与叶及叶与树皮间内生真菌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27、0.19和0.18,显示树皮和叶之间以及树皮和茎之间内生真菌的组成极不相似.研究结果表明:山胡椒体内存在大量的内生真菌,其茎、叶和树皮的内生真菌菌群组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且内生真菌的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具抗疟疾活性的的内生真菌,采用平板分离法对海南金鸡那树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利用"4日抑制疟疾"测试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抗疟活性,采用TLC、HPLC等分析技术对内生菌发酵液等成分进行分析。从金鸡那树叶片分离到31种内生真菌,通过筛选找到了1株具有抗疟疾活性的产奎宁或奎宁类似物的内生真菌。从金鸡那树叶片中分离得到1株产奎宁的结实串孢霉属内生真菌,为奎宁的资源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广东省罗定市20年生和1年生肉桂的叶、枝、根和皮等不同器官共分离得到90株内生真菌,通过菌落特征、显微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2门3纲10目14科22属,其中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黑孢霉属Nigrospora和间座壳属Diaporthe为优势属;肉桂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和偏好...  相似文献   

11.
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根、茎和叶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67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归属于16个属,Fusarium和Alternaria为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研究发现,铁皮石斛根、茎、叶中内生真菌分布存在较大差别,具有一定的组织差异性,不同石斛植物中内生真菌的存在情况差别较大,具有一定的宿主差异性。本研究丰富了真菌资源,为石斛属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杜仲内生真菌类群与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采自江苏和陕西的杜仲(Eucommia ulmoides)的组织中共分离获得254株内生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分属于9个属。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地点杜仲组织中以及从杜仲不同部位组织中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的类群与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理烟区烟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形态特征和ITS-rDNA序列分析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分类。【结果】从烟草叶片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1 568株,分别归于31个属,在属水平上的优势菌群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镰孢属(Fusarium),分别占真菌总数的40.79%和18.73%。【结论】烟草内生真菌的数量、种类、多样性和分布分别在不同部位叶片间和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在下部叶数量较多,而上部叶的种类较多,多样性更丰富。随着烟草的发育成熟,内生真菌数量、种类和多样性增加,在现蕾期和成熟期最大。  相似文献   

14.
银杏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中国福建、江苏、贵州三省银杏Ginkgo biloba的根、茎、叶、树皮组织中分离内生真菌,利用形态学与IT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根、茎、叶和树皮分离出175株内生真菌,归为47类,每一类取代表菌株进行ITS测序及系统分析,分别属于子囊菌门的8个目,即Eurotiales、Hypocreales、Xylariales、Trichosphaeriales、Glomerellales、Diaporthales、Botryosphaeriales、Pleosporales,11科,16属。其中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19.75%)、链格孢属Alternaria(19.15%)、镰孢菌属Fusarium(10.64%)和拟茎点霉属Phomopsis(10.64%)为优势菌群;并且新丛赤壳属Neonectria和生赤壳属Bionectria为首次从银杏中分离出。Shannon-Wiener指数(H=2.4192)和Simpson指数(1-D=0.8856)的计算结果反应出所获得的银杏内生真菌菌群具有较高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盐生植物翅碱蓬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盐生植物翅碱蓬(Suaedaheteroptera Kitag.)的内生真菌进行研究。【方法】利用传统分离方法对翅碱蓬的根、茎、叶组织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形态学和理化特征,并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49株,这些内生真菌分属于13个属,其中小丛壳菌属(Glomerella)、链格孢属(Alternaria)、毛盘孢属(Colletotrichum)和枝孢属(Cladosporium)为优势菌属。翅碱蓬的内生真菌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两种不同生境中的翅碱蓬内生真菌群落丰富度差异较小,相似度较高,但在某些种属上存在特异性。【结论】翅碱蓬体内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其内生真菌具有很高的宿主特异性,而且其分布受生境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姜黄植物根茎中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和生态分布规律。方法采用表面消毒法分别于春、冬季从姜黄植物根茎中分离内生真菌,通过形态特征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分离获得51株内生真菌(春季33株、冬季18株),初步鉴定其分别归于5个纲、7个目、8个科、8个属(Fusarium,Gibberel-la,Alternaria,Phomopsis,Diaporthe,Nectria,Botryosphaeria,Mucor),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51.0%)和赤霉属(Gibberel-la,17.6%)为优势菌群;春季分离的内生真菌分属于7个属(分离率为82.5%),而冬季的内生真菌仅归入4个属(分离率为45.0%)。结论姜黄植物中内生真菌具有较丰富的物种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在类群组成和分布上存在季节性差异,某些内生真菌(Fusariumsp.)具有宿主偏好性。  相似文献   

17.
茶树中内生菌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见明 《广西植物》2008,28(1):82-85
从茶树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143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特征观察鉴定为14个属,其中根部62株涉及11个属,茎部55株涉及9个属,叶部26株涉及6个属。结果表明,茶树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无花果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无花果(Ficus carica)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87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特征观察鉴定为14个属,其中根部35株涉及8个属,茎部37株涉及10个属,叶部15株涉及3个属。结果表明,无花果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皮下真菌类群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毅坚  张灼  王艳  苏源  张睿 《生物技术》2002,12(6):10-12
分离纯化与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内共生的皮下真菌,获得了52株内生真菌,对52株菌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是:无孢类各属是优势菌群(共29株),其次是木霉属(5株)和茎点霉属(4株),首次报道了红豆杉属植物皮下真菌的类群和区系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除虫菊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常规分离方法,从除虫菊(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 Trev.)根、茎、叶、花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共计128株,经形态观察,鉴定出12个属:镰孢霉属(Fusarium),毛壳菌属(Chaetomium),茎点霉属(Phoma),链格孢属(Alternaria),内多隔孢属(Endophragmiella),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腐殖霉属(Humicola),黑孢霉属(Nigrospora),韦氏孢属(Wiesneriomyces),色串孢属(Torula),阜孢霉属(Papularia),丝核菌属(Rhizoctonia),其中镰孢菌属、链格孢属、腐殖霉属为优势种群。除虫菊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种群及其组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