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給麻醉猫靜脉注射力可拉敏3—5毫克/公斤后,能引起血压的短暫下降,加强注射乙酰胆碱或电刺激迷走神經外周端的降压反应,兴奋腸肌,和加强琥珀酰胆碱的阻断神經肌肉間的傳递作用。用加兰他敏0.25—2毫克/公斤試驗时,也能观察到上述作用。将力可拉敏溶液滴入兔眼內,能使瞳孔縮小,并有对抗阿托品的扩瞳作用。在离体試驗时,力可拉敏能提高豚鼠腸肌或蛙腹直肌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在麻醉猫的頸交感神經节試驗中,靜脉或动脉內注射力可拉敏和加兰他敏,对电刺激交感节前纤維引起的瞬膜收縮无明显影响,但能加强舌动脉注射乙酰胆碱的作用。力可拉敏(15—20毫克/公斤)和加兰他敏(3—5毫克/公斤)能使清醒家兔的皮层自发脑电活动,产生惊醒反应。阿托品,东茛菪碱或貝納替秦对上述惊醒反应有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薄层层析分离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南京地区黄花石蒜和红花石蒜不同生长时期中三种生物碱的含量,黄花石蒜鳞茎中石蒜碱的含量:叶子出土期>开花初期>生长旺盛期>叶子变黄期。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含量:开花初期>叶子出土期,生长旺盛期>叶子变黄期。开花初期的红花石蒜鳞茎中石蒜碱的含量多于黄花石蒜,而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则相反。黄花石蒜叶子变黄期的叶子中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含量多于生长旺盛期,而在这两个时期的叶子中加兰他敏均多于力可拉敏。试验结果表明,南京地区两种石蒜在12月叶子出土期和8月开花初期的石蒜碱、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含量较高。此段期间采集药材似较适宜。黄花石蒜(Lycoris aurea Herb)和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 Herb)均属于石蒜科(Amaryllidaceae)石蒜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上尾等曾系统地从红花石蒜中先后分出石蒜碱(Lycorine)、多花水仙碱(Tazettine)、伪石蒜碱(Pseudolycorien)、加兰他敏(Galanthamine)和力可拉敏(Lycoramine)等十多种生物碱。Boit等从黄花石蒜中分出石蒜碱和加兰他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洪山海等从紫花石蒜(Lycoris squamigera Maxim)鳞茎中分得19种结晶性生物碱。从石蒜属分出的多种生物碱,其中已知可供药用的有石蒜碱、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等。在一系列的药理研究中,已经证实,石蒜碱具有抗炎,解热和催吐等作用。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对胆碱酯酶具有抑制作用,力可拉敏季铵化后对外周胆碱能效应器的作用增强。石蒜碱、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在国内已进行生产,据有关单位称,得率不稳。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南京地区两种石蒜不同生长时期中不同部位的石蒜碱、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含量,这将为药材采集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加兰他敏(galanthamine)为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临床应用于治疗小儿麻痹症后遗期和重症肌无力等有较好的疗效。1964年我们报道了利用国产石蒜为原料进行加兰他敏工业生产的研究已获成功,并推广于生产。但是,由于加兰他敏及其类似结构的力可拉敏(lycoramine)常常并存于国产石蒜中。虽然力可拉敏经我所唐希灿等研究,证明也具有胆碱酯酶抑制剂的药理特性,但两者的作用强度和毒性均不相同。因此两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苯丙氨酸、酪氨酸和酪胺3种前体物对石蒜悬浮细胞系生长和生物碱积累的影响。通过向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3种前体物,以及同时添加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考察其对细胞生长量及细胞中生物碱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丙氨酸对细胞的生长和生物碱的积累影响不明显;酪氨酸和酪胺作用显著:添加200μmol/L酪氨酸,细胞中生物碱的含量是对照组的2.56倍,其中力可拉敏和加兰他敏含量为3.77 mg/g和4.46 mg/g,分别是对照组的6.61倍和6.97倍;添加200μmol/L酪胺,细胞中生物碱含量是对照组的2.63倍,力可拉敏和加兰他敏含量为4.45 mg/g和5.14 mg/g分别是对照组的9.08倍和9.18倍;在200μmol/L酪氨酸的基础上添加苯丙氨酸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表明添加酪氨酸和酪胺对细胞生长及生物碱生物合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延胡索中叔胺碱和季铵碱两类生物碱的不同电荷性质,通过调节流动相的种类及pH值,提出了一种分离制备叔胺碱和季铵碱类组分的新方法。通过该方法得到的两类生物碱,含量分别达到了84.0%和60.7%,可满足中药有效部位制剂开发的要求。对所制备的生物碱类组分进行了多巴胺D2受体细胞拮抗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延胡索多巴胺D2受体拮抗作用主要集中在叔胺碱组分中,验证了两类生物碱组分不同的药理活性,为延胡索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及有效部位制剂开发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加兰他敏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链脲菌素(STZ)组(10只),加兰他敏组(15只)。侧脑室注射STZ制备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水迷宫试验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加兰他敏3mg/kg,共6周。结果:术前三个组之间潜伏期及过平台次数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0天加兰他敏组潜伏期为48.64±8.41s,过平台次数为0.74±0.40,与STZ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加兰他敏组潜伏期为26.33±9.51s,过平台次数为3.33±1.51,与STZ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兰他敏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认知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放射受体及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脑池脑脊液中内啡肽总量及脑啡肽含量来研究内啡肽释放是否亦表现在脊髓上水平。第一部分实验20只家兔,均分为对照、手针足三里、电针足三里及电刺激脑中央灰质4组。手针、电针及电刺激脑后在局麻中穿刺脑池吸取脑脊液1毫升,用 SephadexG-10柱层析去盐,盐峰前洗脱液合并成组分Ⅰ,盐峰后洗脱液合并成组分Ⅱ,后者与已知脑啡肽洗脱部位相同。用放射受体法测吗啡样活性,手针、电针及电刺激脑组的组分Ⅰ平均值比对照组分别增加22%、31%和20%,组分Ⅱ分别增加10%、15%和2%,但数据较离散均无统计显著意义。第二部分实验家兔15只,均分为对照、脑室内注射杆菌肽50微克及脑室内注射杆菌肽50微克+手针足三里3组。同法抽取脑脊液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啡肽含量。结果单注射杆菌肽不增加脑啡肽含量,但杆菌肽+手针组增加十分显著,为对照组的3倍。说明静息状态下脑啡肽神经原活动程度较低,针刺可使它大大激活。  相似文献   

8.
电刺激猫大脑皮层体感Ⅱ区对隐神经C类纤维传入引起的体感I区诱发电位有抑制和易化作用。在SI区局部用阿托品能部分地阻断电刺激SⅡ区对C-CEP的抑制作用,但对易化作用的影响不明显;而用六烃季铵能阻易化作用,但对抑制作用的影响却不明显,在SI区局部应用0.01%乙酰胆碱对C-CEP有易化作用,用0.1%ACh则有抑制作用。结果提示,ACh可能参与SⅡ区对SI区C-CEP的影响,通过SI区的胆碱能M受体  相似文献   

9.
电刺激猫大脑皮层体感Ⅱ区(SⅡ)对隐神经C类纤维传入引起的体感Ⅰ区(SⅠ)诱发电位(C—CEP)有抑制和易化作用。在SⅠ区局部用阿托品能部分地阻断电刺激SⅡ区对C—CEP的抑制作用,但对易化作用的影响不明显;而用六烃季铵(C_6)能阻断易化作用,但对抑制作用的影响却不明显。在SⅠ区局部应用0.01%乙酰胆碱(ACh)对C—CEP有易化作用,用0.1%ACh则有抑制作用。结果提示,ACh可能参与SⅡ区对SⅠ区C—CEP的影响,通过SⅠ区的胆碱能M受体起抑制作用,通过N受体起易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用交叉循环法灌流家兔两侧的隔离頸动脉窦。当供血动物呼吸純氮时,受血动物的血压上升,呼吸增强。切除受血动物頸动脉窦的神經支配后,上述反应不再出現。 (二)在猫的实驗中,小量乙酰胆碱或二硝基邻甲酚注射到总頸动脉内,一般便能引起血压上升和呼吸增强反射。另一方面,需要較大剂量才能在家兔身上获得同样的反射性反应。 (三)猫在麻醉情况下,冷阻断窦神經傳入冲动,在失血前引起呼吸抑制、血压上升;在失血后引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在同样情况下,冷阻断家兔窦神經傳入冲动时,沒有观察到类似的反应。 (四)討論了家兔和猫頸动脉窦区化学感受性机能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1.
哺乳动物脑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动物烟碱乙酰胆碱型受体(nAChR)丰要分布于神经肌肉接点、自主神经节及脑组织。神经肌肉接点突触后膜nAChR的功能为十烃季胺(C_(10))所竞争性拮抗,称C_(10)型nAChR。自主神经节突触后膜nAChR的功能为六烃季铵(C_6)所竞争性拮抗,称C_6型nAChR。脑nAChR对激动剂烟碱、对拮抗剂C_6、C_(10)的敏感性等药理学性质不同于C_(10)nAChR,也不完全与C_6nAchR相似,是nAChR的一种新亚型。与CmnAChR的研究相比,脑nAChR的研究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V-H标本和未孕家兔子宫,对麦角新碱外周拟交感作用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资料表明,麦角新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如增强输精管对电刺激下腹神经的反应,阿托品不能对抗它们的这一作用,而育亨宾和胍乙啶则能对抗之,两者引起的V-H标本的自发性收缩不会被胍乙啶对抗,以及它们兴奋家兔子宫的作用可被育亨宾所对抗等;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在低温低氧情况下,麦角新碱能增强输精管对直接电刺激的效应,而去甲肾上腺素则能抑制这一效应,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还证明V-H标本和家兔子宫对麦角新碱的敏感性,与组织中儿茶酚胺含量有密切关系,利用利血平排空组织中儿茶酚胺之后,可显著地增敏实验标本对麦角新碱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季铵离子(四乙铵、四甲铵和胆碱)对沼虾和对虾的慢适应牵张感受器神经元的胞体和轴突电活动的作用。当外液的钠离子完全被四乙铵、四甲铵或胆碱离子取代时,和甲壳类的肌肉不同,牵张感受器神经元很快就失掉兴奋性,用正常含钠溶液冲洗后,立即就恢复正常。在四乙铵离子部分取代外液的钠离子的情况下,细胞内记录的动作电位的下降相延长,而在高浓度的四乙铵离子作用下,则下降相进一步被延长而成平台,在平台上尚有许多波动,这期间在轴突上可记录到重复发放。单个逆流刺激也会产生多个顺流重复发放,它们的发放频率与四乙铵离子浓度是成比例的。相同浓度的四甲铵或胆碱溶液则无上述效应。  相似文献   

14.
电生理研究结果显示,在衰老过程中猫的视皮层神经元对视觉刺激的反应性出现显著的功能衰退,是否这种功能性衰退伴随胶质细胞活动的改变尚无直接的实验证据。以前期电生理实验猫为材料,用免疫形态学方法比较青年猫和老年猫初级视皮层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动状况。利用Nissl染色显示猫初级视皮层组织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显示GFAP免疫阳性(GFAP-IR)星形胶质细胞。光镜下观察、拍照,对GFAP-IR细胞计数并换算成密度,测量GFAP-IR直径取平均值。老年猫初级视皮层灰质各层及白质内的GFAP-IR细胞密度比青年猫的显著升高(p〈0.001)。与青年猫相比,老年猫视皮层灰质和白质中GFAP-IR细胞的平均直径均比青年猫的显著增大(p〈0.0001),且老年猫视皮层内GFAP阳性免疫反应较青年猫的明显增强。老年猫初级视皮层神经元功能衰退伴随着星形胶质细胞活动的增强,胶质细胞活动增强有助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因而可能对衰老过程中神经元的功能衰退起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无麻醉的麻痹猫,电刺激内脏大神经或腓总神经、阻断颈总动脉血流所引起的加压反射和皮肤电阻下降,在损毁双侧蓝斑复合核区后均明显减弱,而在损毁延髓中缝大核区后则大为增强。这两种效应在去大脑动物仍可出现。若先损毁中缝大核,则损毁蓝斑复合核的效应难以出现。上述脑损毁本身均不影响血压水平。以弱电流刺激蓝斑复合核通常强化这些反射,而刺激中缝大核有时可压抑它们。在胸8水平切断双侧背外侧索的背部,不影响窦加压反射,但有时增强内脏大神经加压反射;在颈2水平切断则使这两种加压反射不同程度地增强。本结果提示:中缝大核对主管血管反射活动的延髓-脊髓回路起着紧张性抑制作用,而蓝斑复同核则起着兴奋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贾秉钧  林青  戴秀中 《生理学报》1988,40(4):335-342
实验在乌拉坦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和人工呼吸的41只家兔进行。电刺激延髓腹侧面加压区(VSMp)引起肾交感神经电活动(RSNA)增强和动脉血压升高。电刺激主动脉神经(AN)则导致RSNA抑制和动脉血压下降。在下列实验条件下,刺激VSMp所致的交感兴奋性效应均不受影响:(1)同时刺激VSMp和AN;(2)刺激AN期间插入VSMp刺激;(3)刺激VSMp期间插入AN刺激。但刺激AN所致的交感抑制性效应却被明显地抑制。提示兴奋VSMp的交感兴奋性效应可调制压力感受性反射的交感抑制性成分,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是维持静态动脉血压水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脑内5-HT的含量,观察电刺激两侧颈迷走神经向中端对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桥脑内5-HT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1)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后,三脑区的5-HT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0.005);(2)侧脑室内注射新斯的明(10μg/10μl)或烟碱(10μg/10μl)后,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使三脑区5-HT含量增多的效应显著提高(p<0.01-0.001);(3)侧脑室内注射六烃季胺(250μg/10μl)后,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使三脑区5-HT含量增多的效应显著下降(p<0.05-0.005);(4)侧脑室内注射阿托品(10μg/10μl)或纳洛酮(10μg/10μl)后,不影响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引起的三脑区5-HT含量增多的效应(p>0.05)。由此看来,迷走传入冲动很可能先使脑内Ach释放增多,然后,Ach作用于N-胆碱受体而导致海马、下丘脑和中-桥脑内5-HT含量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在脑内,迷走传入纤维和5-HT能神经元之间可能存在着机能联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Wistar大白鼠的脑、脊髓及皮肤等组织的冰冻切片组织为材料,对内源性过化物酶显色增敏剂的增强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以镍、铜及钴等金属离子的增敏作用强、效果好、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同时对增强剂的增敏原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与甲醛、甲酸反应得到N,N-二甲基壳聚糖,然后以硫酸二甲酯为季铵化试剂反应得到N,N,N-三甲基壳聚糖甲基硫酸盐(TMCMS),用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其季铵化度为74.6%,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比壳聚糖差,但其水溶性明显优于壳聚糖,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达20 mg/mL,浓度为2 mg/mL时在pH 3~12范围内无沉淀产生。  相似文献   

20.
丹参水溶性提出物发现有抑制体外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cAPD)的作用。这种抑制对被试动物和组织具有普遍性,但以家兔子宫、大脑、膀胱和肺中的cAPD 最敏感。每个测定含微克量级的丹参水溶性有机物即可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剂量增加到1~2毫克出现完全抑制。兔脑匀浆上清液中的蛋白质对其cAPD 有保护作用。酶作用动力学的研究指出,丹参水溶性成分对兔脑cAPD 表现典型的非竞争性抑制,并且是不可逆性抑制。丹参水溶性提出物用硅胶G 薄板层析可检出16个斑点。用有机溶剂分离的部分4(主要为斑点13)对兔脑cAPD 的抑制力最强,其50%抑制量为8微克/毫升,比茶碱强32倍。丹参水溶性成分可能通过抑制cAPD 而发挥某些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