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讨多方协同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1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0例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多方协同护理方法护理(协调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及生存质量。协同组患者的术后肠胃恢复功能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协同组患者的功能子量表评分均显著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组患者的症状子量表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组患者相对于常规组的EORTC-QLQ-C30量表整体生命质量评分具有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证明了协同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并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胃癌患者术前检测能够预测其术后生存的标志物对外科术式和术后放化疗及随访有重要提示意义.本文利用多中心癌症公共数据库及在线分析,经过qRT-PCR及Western印迹等检测进行验证,发现骨调节蛋白(osteomodulin,OMD)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5),能够影响胃癌患者生存预后(P<0.001),且可在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胃癌术后血清VEGF、IL-8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胃癌需进行胃癌根治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自身病情进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第1天予250 mL生理盐水+2 mL亚甲蓝确认无反流后,对照组予以5%葡萄糖溶液500 mL泵入,第2天予能全力500 mL,第3天开始予以能全力1500 mL泵入;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两组均术前及术后第10天进行血清VEGF、IL-8及肿瘤标志物CEA、CA72-4、CA19-9水平检测。并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疼痛评估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1术后第10天两组患者血清VEGF、IL-8及肿瘤标志物CEA、CA72-4、CA19-9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降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VRS疼痛等级均下降,生存质量WHOQOL评分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无疼痛人数明显增多、生存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可更显著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血清VEGF、IL-8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生命质量作为一种新的医学综合评价技术,包括了对患者身体状况、心理、社会功能以及与疾病或治疗有关的症状等情况的全面评估,其在癌症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调查量表QLICP-BR具有中国文化特色、适合中国国情,具有较好的效度、信度和一定的反应度,适用于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测定。本研究旨在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情况并评估各因素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调查量表QLICP-BR收集资料,调查245名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及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总分为88.44±12.32,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患病年龄、居住环境、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工作状况、婚姻状况、治疗情况、术后时间及目前治疗情况等(P0.05)。其中年龄较长、居住城镇、文化水平较高、收入较高、在职、已婚、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术后时间较长以及当前正予以放疗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较高。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为一般水平,多项因素对其有显著影响。临床上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胃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积极意义,为胃癌的围术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0例,手术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肿瘤剔除术、近端胃切除、远端胃切除及胃大切除术等。按照术后所采取的护理方式,将所选病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评分变化。结果:对照组焦虑发生率为76.6%,抑郁发生率为83.3%;干预组焦虑发生率为55%,抑郁发生率为50%。干预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干预组患者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胃癌患者术后出现的负面情绪,而且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7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各36例.其中,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传统开腹组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术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低,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减少患者术后感染机会,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评头颈部癌患者术后或放化疗后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16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生存质量的总分为717.45+109.6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确诊距今时间、疾病种类、疾病分期、治疗方式、并发症、经济状况、焦虑状况、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结论]应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既要重视生理因素,也要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胃癌肝转移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胃癌肝转移灶小于4处,最大直径不超过4cm的患者23名。全组患者接受胃癌D2根治性切除及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其中15名患者术前接受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术后化疗采用以氟尿嘧啶及奥沙利铂为基础的方案。结果:本研究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病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366天和505天,5例患者获得无复发长期生存。多因素分析表明,N分期、转移癌的分布及是否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为独立预后因子。分层分析提示,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多叶肝转移组疗效为优。结论:胃癌肝转移孤立或少数较小转移灶病例通过根治性手术、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术后化疗联合方案能够提高疗效,对部分患者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成绩。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7,(4)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非计划性拔出胃肠减压管的原因,并制定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科收治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9例行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性拔管原因中,患者因素68例(68.69%),胃管因素24例(24.24%),疾病因素7例(7.07%)。结论患者自觉不适、不慎拔出或主观不配合等因素是导致胃癌术后非计划性拔出胃肠减压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胃管固定不牢固等因素;责任护士应加强巡视与宣教,保持负压吸引器适度负压,降低患者胃肠不适感,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营养风险筛查 2002(NRS 2002)评估338例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并探讨营养治疗对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选取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338例,采用NRS 2002评估其营养风险,并将存在营养风险的2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7例)和对照组(95例),分别给予个性化精准营养支持和家属自备饮食,观察并比较其一般住院指标、营养状况指标和远期生存质量等。结果:338例胃癌患者有202例存在营养风险,发生率59.8%;治疗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营养相关指标(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营养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Q-C30(躯体、情绪、恶心呕吐和食欲下降)和QLQ-STO22(疼痛、反流、饮食受限、焦虑和味觉改变)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个体化精准营养支持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甚至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针对胃癌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有利于提高疾病预后和患者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