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樟树新害虫——窃达刺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窃达刺蛾是樟树新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3代,以幼虫在叶背越冬。翌年3月上旬化蛹,4月上旬成虫出现并产卵,4月中旬幼虫孵出,5月中旬陆续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6月中旬第二代幼虫开始出现,8月下旬第三代幼虫出现。在幼虫三龄前,喷洒5%辛硫磷,40%氯化乐果乳剂或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均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甘薯叶甲指名亚种是四川甘薯的严重害虫。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始发,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盛期。防治此虫,以成虫盛发期突击药治为佳,其次是清除田间杂草,增施磷肥,或底肥中混入茶籽饼等均有防冶效果。  相似文献   

3.
团角锤天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仲桂  雷玉兰 《昆虫知识》2008,45(1):141-143
团角锤天蛾Gurelca hyas(Walker)危害园林植物——银边六月雪(Serissa foetida cv.Aureovaiegata),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和嫩梢。该虫在湖南省衡阳地区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附近土壤中筑土室化蛹并以蛹在土室中越冬。翌年8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幼虫5龄,多数幼虫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体色变化。第1代、第2代和第3代幼虫分别于8月中旬、9月中旬和10月中旬孵化,各代幼虫均能对寄主造成严重为害。  相似文献   

4.
洪若豪 《昆虫学报》1966,(4):294-302
本文记述福建地区为害柑桔三种象虫科食叶性害虫,即(1)大灰象虫;(2)大绿象虫;(3)长角小绿象虫。长角小绿象虫系国内尚未记载的柑桔害虫。这类害虫在本省柑桔产区及茶区发生较多,成虫主要食害嫩叶及幼梢,大灰象虫还能为害柑桔幼果,严重影响柑桔生产和育苗,需加防治。 大绿象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及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出土活动,6月中、下旬为发生最盛期。初步观察成虫能食害16科24种植物,主要食害柑桔类果树及茶、桑等植物。长角小绿象虫,一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第一代成虫于4月末开始出土活动,以5月末至6月初,田间发生数量最大;第二代成虫于7月下旬出现,11月幼虫进入越冬期。 文中对三种象虫形态特征均有叙述。  相似文献   

5.
杉木云毛虫(柳杉云毛虫),在福建漳平一年发生1代,以6龄幼虫越冬.3月中旬幼虫开始取食.6月中旬开始化蛹,7月下旬成虫羽化。林间防治试验表明.在大发生初期采用油烟剂防治.在一般发生年份应用白僵菌防浩越冬幼虫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柿长绵粉蚧Phenacoccus pergandei Cockrell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柿树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河南省郑州地区1年发生1代,以3龄若虫在枝条上和树皮缝中越冬。每年3月上旬越冬若虫开始为害,4月中旬雌成虫继续为害。4月下旬开始产卵,卵期约20d。5月上旬卵开始孵化,5月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幼虫有3个龄期,以3龄若虫于10月下旬开始越冬。7种药剂对柿长绵粉蚧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杀扑磷乳油1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10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对柿长绵粉蚧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7d和药后15d的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是榕属(Ficus)植物重要的食叶害虫。调查发现,朱红毛斑蛾在厦门市辖区内已广泛分布,主要为害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和垂榕(F. benjamina),对高山榕(F. altissima)和黄金榕(F. microcarpa ‘Golden Leaves’)也有少量为害。朱红毛斑蛾在厦门一年发生3代,1、2、3代低龄幼虫施药防治适期分别是5月上旬、7月中旬和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8.
<正> 黄地老虎Euxoa segetum(Schiffermuller)在山东省普遍发生,是农业生产的一大害虫。 一、生物学特性 1.年生活史 黄地老虎一年发生4代,以第四代幼虫越冬,各代发生期见表1。 第一代幼虫发生于5月上旬至6月下旬,第二代为6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三代发生于8月中旬,11月中、下旬进入越冬期,翌年3  相似文献   

9.
旋花天蛾(Herse convolvuli L.)又名甘薯叶天蛾,群众叫它“花豆虫”,是我区甘薯上的重要害虫。我们进行了发生规律的观察,现将几年来的结果整理如下。 一、生活习性 1.生活史及各虫态历期 旋花天蛾在阜阳地区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1964年黑光灯下出现了明显的四个高峰,初步认为该年发生不完全的4代(表1)。越冬蛹于5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上旬羽化最多,6月中、下旬幼虫为害春甘薯,第一代成虫在7月中旬盛发,主要产卵于春甘薯,少数产在旱插的夏甘薯(即麦茬甘薯)上,7月中、下旬为幼虫为害时期,第二代成虫8月上旬盛发,8月中、下旬幼虫严重为害春、夏甘薯,第三代成虫于9月上旬盛发,9月中、下旬又进入暴食为害。从近几年观察来看,旋花天蛾在我区主要以8、9月为害最重,个别年份,7月份也能在局部地区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0.
烟草粉斑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损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粉斑螟是贮烟主要害虫之一,在安徽合肥每年发生3代,主要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第1代,第2代成虫出现的高峰期分别为5月上旬,7月上、中旬.8月下至9月上旬。第1代卵的历期5-6天,幼虫平均历期56天,蛹的平均历期8.5天。麦蛾茧蜂Microbracon bebets Say寄生其幼虫,一种螨吸食其卵。实际损失率(y)与词查损失率(X)之间存在显相关,直线回归方程式为:y=1.26565x 9.12613×10^3(r=0.888879)。  相似文献   

11.
肾毒蛾Cifuna locuples Walker是2007年在武汉发现危害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 L.)的一种新害虫,幼虫能取食千屈菜叶片和花朵。室外观察和室内饲养结果表明,肾毒蛾在武汉市1年发生3代,以低龄幼虫越冬,次年3~4月开始为害。5月初越冬代成虫出现,6月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8月中旬第2代成虫羽化。成虫羽化1d后即可分多次产卵于叶背,卵粒数十几到两百多粒。幼虫有5龄,初孵幼虫群集为害,2龄以后分散取食,4~5龄取食量大。幼虫在叶背吐丝结稀疏的薄茧化蛹。  相似文献   

12.
《昆虫知识》2009,46(6)
女贞瓢跳甲Argopistes tsekooni Chen是2003年在山东泰安地区木犀科植物上发生的一种新害虫,严重危害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等植物的叶片。成虫在叶背啃食,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该虫在山东泰安1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树冠下的疏松土、沙石缝和枯枝落叶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成虫出蛰。3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为5月中旬~6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  相似文献   

13.
夹竹桃天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玉兰  林仲桂 《昆虫知识》2010,47(5):918-922,F0004
夹竹桃天蛾Daphnis nerii(Linnaeus)是夹竹桃上的重要害虫,具有间歇性爆发的特点。该虫在湖南省衡阳地区1年发生2~3代,以蛹在寄主附近的枯枝落叶层、表层松土及土壤缝穴中越冬。越冬代成虫于6月上旬出现,6月中下旬产卵。6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第1代成虫于7月中旬出现,7月下旬产卵。第2代幼虫8月上旬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幼虫危害最历害,9月中旬开始化蛹,化蛹持续到10月中旬。第2代蛹发生分化,一部分成为越冬蛹,另一部分则羽化为成虫。第2代成虫于10月上旬开始产下第3代卵。10月上旬第3代幼虫开始孵化,11月中旬第3代幼虫开始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14.
竹笋禾夜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笋禾夜蛾是福建省竹林的主要害虫,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2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6龄,幼虫期51—80天,蛹期17—29天。每雌一生产卵84—467粒.成虫寿命6—17天。该虫的综合防治应以林业防治为主,9月份开始林地除草灭虫;3月初以化学农药喷杂革治虫,4月初出笋后对笋喷药2次;成虫羽化盛期点灯诱蛾等坊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虫害。  相似文献   

15.
曲纹紫灰蝶指名亚种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启元 《昆虫知识》2006,43(6):870-872
曲纹紫灰蝶指名亚种Chilades pandava pandava(Horsfield),在广西贺州市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每代历期:1~4代30~31d,越冬代234d,以第5代蛹于11月上旬越冬,翌年6月中旬成虫出现,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为害。幼虫5龄。防治方法以营林措施为主。其危害苏铁情况以及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贾银亭 《昆虫知识》1996,33(4):212-214
该项研究在石家庄进行。核桃豹蠹蛾主要危害核桃,它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下旬羽化为成虫并产卵,6月中旬卵孵化为幼虫。在6月中旬幼虫孵出前用3%呋喃丹根施药效%%,剪枝和虫孔给药法可以在低矮的树上应用。核桃豹蠹蛾越冬后的自然死亡率90%以上。抑制天敌有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病毒、土蜂2种、马蜂1种、蜘蛛2种和多种鸟雀。  相似文献   

17.
几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东青州以茄子为试验寄主,丁硫克百威10g(a.i.)/667m^2、灭蚜威15g(a.i.)/667m^2、速灭威12.5g(a.i.)/667m^2、扑蚜威12.5g(a.i.)/667m^2对美洲斑潜蝇幼虫药后3~7d校正防效分别为91.13%~91.14%,89.66%~91.66%,89.29%~91.36%,87.82%~88.83%,均具有良好的速效和持效性。在山东青州以西葫芦为试验寄主,间乙威12.5g(a.i.)/667m^2、灭除威15g(a.i.)/667m^2、灭杀威15g(a.i.)/667m^2、间异丙威15g(a.i.)/667m^2对美洲斑潜蝇幼虫药后3~7d校正防效均在80%左右,防效一般。在北京海淀以黄瓜为试验寄主,灭蚜威WP20g(a.i.)/667m^2对美洲斑潜蝇幼虫药后3~11d校正防效为84.93%~85.47%。以不同寄主,杀虫威10g(a.i.)/667m^2对美洲斑潜蝇幼虫药后3~7d校正防效为85%以上。丁硫克百威、速灭威、灭蚜威、扑蚜威、杀虫威均可以作为防治美洲斑潜蝇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8.
宽边小黄粉蝶是黑荆树的一种重要害虫,猖獗为害黑荆苗木及幼林。该虫在福建南平、尤溪一年发生9代,世代重叠,以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2月中旬开始化蛹,3月上旬始见成虫。幼虫5龄,老熟幼虫多在黑荆小枝上化蛹。主要天敌有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黑瘤姬蜂Coccygomimus sp.黑卵蜂等。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稀释液或50%辛硫磷2000倍稀释液林间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秀山县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重庆市秀山地区稻飞虱的发生主害种类为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和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白背飞虱的危害重于褐飞虱 ;白背飞虱 1年发生 5~ 6代 ,以 4 ( 3)代为主害代 ,田间发生 2~ 3次若虫高峰 ,以第 2次为主害代峰、虫量最大 ;褐飞虱 1年发生 4~ 5代 ,以 5 ( 4 )代为主害代 ,田间发生 3~ 4次若虫高峰 ,以第 3次为主害代峰、虫量最大 ;( 3)稻飞虱重发年比例高 ,达 85 %以上 ;( 4 )白背飞虱呈逐年加重和主害期提前、褐飞虱呈逐年减轻和主害期推迟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特殊的槽谷地形、迁入虫量大、品种及栽培技术的变化、防治技术的提高和气候条件有利等。  相似文献   

20.
陈汉林  周发成  林樟信  陈惠明 《昆虫知识》2006,43(5):718-720,F0004
橙黄后窗网蛾Dysodia magnificaWhalley是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Airy-Shaw)的食叶害虫,在浙江省丽水地区油桐上普遍发生。该虫1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茧内越冬。越冬代成虫于次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第1、2代成虫分别于6月下旬和8月下旬开始羽化。饲养中育出幼虫-蛹期寄蝇—蚕饰腹寄蝇,是橙黄后窗网蛾的一种有效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