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7 毫秒
1.
对清酒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S-腺苷-L-蛋氨酸(SAM)代谢过程中的相关氨基酸进行了考察。分别考察了十二种氨基酸对生物量和SAM产量的影响。实验发现L-胱氨酸、L-半胱氨酸、L-赖氨酸、L-组氨酸和L-蛋氨酸对SAM的积累有利,其中L-赖氨酸和L-组氨酸可以提高生物量,进而提高SAM的产量;L-胱氨酸、L-半胱氨酸和L-蛋氨酸可以提高SAM的含量,但是会抑制生物量的增长。通过3种补加方式的比较,得到最优的补加方式为:L-赖氨酸和L-组氨酸在培养基中加入,L-胱氨酸,L-半胱氨酸和L-蛋氨酸采取在发酵过程前24h流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补加量为:L-赖氨酸为1g/L,L-组氨酸为1g/L,L-胱氨酸为1.5g/L,L-半胱氨酸为1g/L,L-蛋氨酸为1g/L。将此结果应用于5L发酵罐培养,SAM最高产量为5.53g/L,生物量为128g/L。  相似文献   

2.
1植物名称鹿角苔(Riccia Fluitans L.)。 2材料类别 叶状体。 3培养条件(1)启动培养基:1/2MS+10g·L-1蔗糖+2g·L-1活性炭+3g·L-1琼脂粉;(2)生长培养基:1/2MS+BA0.1mg·L-1(单位下同)+NAA0.1+40g·L-1土豆泥+30g·L-1蔗糖+1g·L-1活性炭+3g·L-1琼脂粉;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L-组氨酸的产量并且得出最佳发酵条件。方法:在L-组氨酸的摇瓶发酵实验中,加入20g/L的葡萄糖酸钙,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L-组氨酸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产酸量由3.00g/L提高到7.50g/L。条件优化后L-组氨酸的产量提高到9.30g/L。结论:发酵培养基中20g/L的葡萄糖酸钙的加入能够诱导葡萄糖酸激酶生成,大幅度提高其比活,增大磷酸戊糖(HMP)途径的通量。有利于L-组氨酸的合成、菌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多花兰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无机盐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光照条件对多花兰种子非共生萌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原球茎增殖和分化、芽苗壮苗和生根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建立多花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多花兰种子萌发培养基为1/6 MS十NAA0.5 mg·L-1+6-BA 2.0 mg· L-1+马铃薯泥50g·L-1+AC 1.0g·L-1,光照度为1.25μmol·m-2·s-1,萌发率63.6%;原球茎增殖继代培养基为1/4 MS+6-BA2.0 mg·L-1+NAA 0.5 mg· L1+AC 1 g·L-1+PE 200 g·L-1,繁殖倍数6.5倍/60 d,芽分化率60.2%;再生芽分化培养基为1/4 MS十6-BA2.0mg·L-1+NAA 0.2 mg· L-1+AC 1 g·L-1+PE 200g· L-1,繁殖倍数4.0倍/60 d,芽分化率85.0%;芽苗壮苗和生根培养基为1/6 MS+6-BA 3.0 mg·L-1+NAA 1.0 mg·L-1+AC 1 g·L-1+蔗糖20g·L-1 +PE 200 g·L-1和1/4 MS+6-BA 2.0 mg·L-1+NAA1.2 mg·L-1+AC1 g·L-1十蔗糖20g·L-1+PE200g· L-1,生根率达100%,生根苗移栽成活率90%.此技术可用于多花兰种苗繁育和种质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5.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化蛋白诱导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组合,将各因素对拟南芥生物钟重要组成成分TOC1诱导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氧气充足和氧气较缺乏时,培养基最佳组合不同.对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目的蛋白的培养基最佳配方为:氧气充足时为酵母提取物19g·L-1,NaCl 5g·L-1,DifcoPeptone 25g·L-1 CaCl20.092g·L-1, KCl0.372g·L-1;氧气较缺乏时为酵母提取物19g·L-1,NaCl 5g·L-1,葡萄糖6g·L-1,胰蛋白胨21.7g·L-1 NaH2PO4·2H2O 0.184g·L-1 MgCl20.847g·L-1 KCl 0.372g·L-1.通过进一步的试验发现氧气充足时的最佳配方优于氧气较缺乏时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6.
以南荻幼穗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MS+2.0mg·L-12,4-D+0.1mg·L-16-BA+0.5g·L-1水解酪蛋白+0.5g·L-1脯氨酸;最佳分化培养基:MS+0.5mg·L-1NAA+0.5mg·L-1KT+0.5mg·L-1IAA+2.0mg·L-16-BA+0.5g·L-1水解酪蛋白+0.5g·L-1脯氨酸;最佳生根培养基:MS+1.0mg·L-1NAA+0.25mg·L-1Met。炼苗后,移入营养土与珍珠岩(1:1)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高达100%。该体系的建立为南荻规模化生产及遗传改良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马来沉香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来沉香茎段为外植体,分别对外植体的消毒、启动培养、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环节进行研究,着重探索马来沉香组织培养技术各个环节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来沉香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马来沉香最佳消毒方法是用0.1%升汞消毒4~5min;启动率最高的培养基配方是1/2MS+6-BA 0.2mg·L-1+NAA 0.1mg·L-1+蔗糖30g·L-1+琼脂5.8g·L-1,启动率达70.5%;增殖系数最高的培养基是1/2MS+0.1mg·L-16-BA+25g·L-1蔗糖+5.8g·L-1琼脂,增殖系数达2.9;最佳壮苗培养基是1/2MS+30g·L-1蔗糖+5.8g·L-1琼脂;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5.0mg·L-1+20g·L-1糖+6g·L-1琼脂,培养2d后移入1/2MS培养基继续培养,生根率为83%;马来沉香移栽较难成活,在泥炭土∶黄泥土(2∶1)的基质上成活率最高,移栽成活率65%。  相似文献   

8.
扇蕨孢子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植物名称扇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Baker)Christ]. 2 材料类别成熟孢子. 3 培养条件孢子萌发培养基:(1)B5 20 g·L-1蔗糖.原叶体增殖培养基:(1)B5 20 g·L-1蔗糖;(2)1/2B5 20 g·L-1蔗糖;(3)1/485 20 g·L-1蔗糖;(4)1/885 20g·L-1蔗糖;(5)B5,(6)B5 10 g·L-1蔗糖;(7)B5 30 g·L-1蔗糖;(8)B5 40 g·L-1蔗糖;(9)B5 50 g·L-1蔗糖;(10)B5 60 g·L-1蔗糖.  相似文献   

9.
1 植物名称多花脆兰[Acampe rigida(Buch.-Ham.ex J.E.Smith)P.F.Hunt]. 2 材料类别种子. 3 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MS;(2)1/2MS(大量元素用量减半);(3)KC[成份如下:MgSO4·7H2O 250 mg·L-1(单位下同);KH2PO425O;(NH4)2SO4 500; Ca(NO 3)2·2H2O 1 000 ;FeSO4·7H2O 25; MnSO4.4H2O 7.5;肌醇(C6H12O6)100;盐酸硫胺素(VB,)1; D-甘露糖醇12.7%];(4)1 g·L-1花宝1号(美国Haponex公司产品,N:P:K=7:16:9)+2 g.L-1花宝2号(美国Haponex公司产品,N:P:K=20:20:20);(5)MS+100 g·L-1香蕉汁;(6)1/2MS+100 g·L-1香蕉汁;(7)KC+100 g·L-1香蕉汁;(8)1 g·L-1花宝1号+2 g·L-1花宝2号+100g·L-1香蕉汁.原球茎增殖和分化成苗培养基:(9)1/2MS+6.BA 1.5+NAA 0.2+100 g·L-1香蕉汁;(10)1/2MS+6-BA 0.5+NAA 0.05+100 g·L-1香蕉汁;(11)1 g·L-1花宝1号+2 g·L-1花宝2号+6-BA 1.0+NAA0.5+100 g·L-1香蕉汁.  相似文献   

10.
毛白杨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再生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白杨基因型TC152无菌苗为材料,研究毛白杨悬浮细胞系建立与植株再生,结果表明,通过悬浮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方法诱导毛白杨悬浮细胞分化不定芽,最终获得无菌生根苗。愈伤组织在MS+1.5mg·L-12,4-D+30g·L-1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2d可建立悬浮细胞系;悬浮细胞系继代培养基为MS+0.8mg·L-12,4-D+30g·L-1蔗糖,继代周期为7d,悬浮细胞在MS+1.0mg·L-16-BA+0.1mg·L-1NAA+0.5~1.0mg·L-1ZT+30g·L-1蔗糖培养基中悬浮培养,可分化大量不定芽,每个培养瓶中可得到40~50个芽,个别不定芽玻璃化;不定芽在1/2MS+0.6mg·L-1IBA+20g·L-1蔗糖+5.5g·L-1琼脂培养基上可分化不定根。悬浮细胞通过固体平板培养增殖为愈伤组织块后,在MS+1.0mg·L-16-BA+0.1mg·L-1NAA+1.0mg·L-1ZT+30g·L-1蔗糖+5g·L-1琼脂的固体培养基上,不定芽分化率可达到70.00%。  相似文献   

11.
光合细菌产辅酶Q10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均匀设计原理进行实验设计 ,对光合细菌R .capsulatusMT1131产辅酶Q10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 ,结果当培养基中酵母膏质量浓度为 3 .13g·L- 1 ,硫酸铵 0 .8g·L- 1 ,Mg2 + 0 .6 4g·L- 1 ,Fe2 + 45 .2mg·L- 1 ,Mn2 + 18mg·L- 1 ,Co2 + 16mg·L- 1 ,培养基初始pH值为 7.0时 ,于 30℃ ,光照强度为 2 0 0 0Lx条件下培养 4天后 ,菌体中辅酶Q10质量浓度由 15 .2 13mg·L- 1提高至 2 0 .36 5mg·L- 1 ,产量提高约 33.87%。  相似文献   

12.
牛磺酸对蟾蜍离体心脏活动及蝌蚪抗缺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牛磺酸对蟾蜍离体心脏活动及蝌蚪抗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气温为 (2 0± 1)℃时 ,浓度为 5g·L- 1 ,10g·L- 1 的牛磺酸任氏液使离体心脏跳动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5 ) ,浓度为 1g·L- 1 、5g·L- 1 的牛磺酸水溶液对蝌蚪抗缺氧能力有极显著 (p <0 .0 1)、显著 (p <0 .0 5 )改善  相似文献   

13.
L-谷氨酰胺生产菌的选育和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上海迪赛诺原L-谷氨酰胺生产菌种GB20为出发菌株,利用亚硝基胍诱变方法进行诱变筛选,获得目标株GB20-9090,再以目标株为发酵菌种,经过发酵过程的工艺优化,在5L小发酵罐生产水平达75g·L-1以上,在70M3发酵罐生产水平达70g·L-1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黄独脱毒苗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实验和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了无机盐水平、蔗糖、甘露醇和植物生长抑制剂PP333对黄独脱毒苗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独脱毒苗带芽茎段在25±1℃下保存于附加2.0 mg·L-1 KT、0.5 mg·L-1 NAA、30 g·L-1蔗糖、20 g·L-1甘露醇和4 mg·L-1 PP333的1/4MS培养基上,180 d后其成活率可达90%以上。离体保存后的脱毒苗经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以及RT-PCR分析测定没有发生遗传变异,也没有检测到PVY病毒。本实验结果为药用植物黄独脱毒苗的种质保存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黄独脱毒苗叶片和茎段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尹明华  洪森荣 《植物研究》2009,29(4):492-499
以黄独茎尖再生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因素对黄独脱毒苗叶片和茎段再生体系的影响,以期对黄独脱毒苗的再生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叶片和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是MS+KT 2 mg·L-1+2,4-D 2 mg·L-1;叶片和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蔗糖浓度分别为30和50 g·L-1;叶片和茎段在黑暗中较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KT 4 mg·L-1+NAA 0.1 mg·L-1;继代2次的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较容易分化;黄独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IBA 0.1 mg·L-1+NAA 0.5 mg·L-1+PP333 1 mg·L-1。本实验成功建立了黄独脱毒苗叶片和茎段的再生体系,为黄独脱毒苗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丙酮酸在不同浓度和添加时间对LactobacilluscaseiL 乳酸发酵过程中葡萄糖转化率和L 乳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丙酮酸的添加量为 30g·L- 1 时 ,L 乳酸的产量达到 74g·L- 1 。在 72h的发酵周期内 ,丙酮酸在 2 4h和 42h添加的效果好于其他时间添加。  相似文献   

17.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变波长紫外检测法直接测定了芳香族氨基酸。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溶液(pH6)和甲醇的混合溶液,其体积配比为7030,流速为0.6ml/min,变波长紫外检测,10min内完成。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500μg·mL-1、200~20000μg·mL-1、20~2000μg·mL-1,三者的检测限分别为10μg·mL-1、150μg·mL-1、5μg·mL-1。  相似文献   

18.
龙须菜对重金属铜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大型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对不同浓度重金属铜(0、25、50、100、250和500 μg·L-1)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当Cu2+浓度≥50 μg·L-1时,龙须菜藻体的相对生长速率显著下降,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和相对电子传递效率呈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Cu2+浓度的升高,龙须菜藻体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显著降低,而光补偿点显著升高,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含量则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Cu2+浓度达到500 μg·L-1时,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说明龙须菜在低浓度Cu2+胁迫下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而当Cu2+浓度≥50 μg·L-1时,会对藻体生理活动造成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选用牛角瓜茎段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方法探索牛角瓜组织培养和种苗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表面消毒方法是以0.1%HgCl_2处理7 min,外植体存活率为32.3%;初代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1)+琼脂3.5 g·L~(-1),培养20 d后形成3~4 cm高的再生芽。增殖培养前期筛选的较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5 mg·L~(-1)+NAA 0.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3.5 g·L~(-1),增殖系数4.6。但在后续的培养过程中发现,牛角瓜组培苗易玻璃化,且随着世代更迭,玻璃化程度加重,到了第四代几乎全部玻璃化。因此在上述增殖培养的基础上,以AgNO_3作为玻璃化抑制剂,筛选出最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 mg·L~(-1)+NAA 0.05 mg·L~(-1)+AgNO_31.0 g·L~(-1)+蔗糖30 g·L~(-1)+琼脂3.5 g·L~(-1)。用此增殖培养基,培养25 d,苗高5~8 cm,增殖系数5.8,玻璃化率低于10%,且连续培养多代,玻璃化率维持在10%以下。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2MS+NAA 1.0 mg·L~(-1)+蔗糖20 g·L~(-1)+琼脂3.6 g·L~(-1),培养14 d,生根率98%;将生根苗移栽于70%遮阴度的大棚中,30 d后,苗高20 cm左右,成活率85%。利用该方法可对牛角瓜优良种苗进行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