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起恐龙,在大多数人印象里都是些体型庞大、暴躁凶残的食肉动物。旗下云集了始盗龙、暴龙、异特龙、窃蛋龙等一大批白垩纪著名"杀手"的兽脚类恐龙就更应该是这样了,兽字当头,岂能食素?但古生物学家最近发现,兽脚类中的似鸟龙类(Ornithomimosauria)却并不像以前人们认为的那样以肉食为主,而是一群偏爱植物的素食主义者。似鸟龙类恐龙与现生的一些犬型鸟类,如鸵鸟、鹈鹕,在形态上相当接近,只不过它们  相似文献   

2.
重新研究了产于辽西义县组下部的带羽毛小型兽脚类恐龙长掌义县龙(Yixianosaurus longimanus) 的不完整骨架。系统发育分析得出义县龙属于手盗龙类基干类群,与阿尔瓦雷斯龙( Alvarezsaurus) 、镰刀龙类、除阿尔瓦雷斯龙之外的其他阿尔瓦雷斯龙类以及由窃蛋龙类和副鸟龙类等进步手盗龙类组成的一个类群形成多分支状态。义县龙既有原始特征,如臂指数低,第三指强壮; 也有进步特征,如乌喙骨近长方形,表明在手盗龙类当中,前肢演化呈现出比以前认为的更加复杂的镶嵌现象。强壮的前肢骨骼以及厚重、弯曲而尖利的手爪表明义县龙是捕食者,尽管这一认识尚待该属种更完整化石的发现来证实。义县龙在手盗龙类系统发育中的基部位置暗示,在虚骨龙类演化的这一节点上,前肢形态的变异范围更大。在许多方面,义县龙强壮的前肢和过度增大的弯曲爪子与长臂猎龙(Tanycolagreus) 和虚骨龙(Coelurus) 的相似,可能代表了这些属种与基干镰刀龙类和窃蛋龙类之间的过渡形态。义县龙保存了大的片状体羽,表明这些皮肤衍生物在虚骨龙类中的起源可能比以前报道的要早。最后,强壮而伸长的前肢暗示了其生态功能与根据同一区域的其他小型兽脚类推测的不同,支持了热河生物群的小型非鸟兽脚类中存在小生境划分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辽西下白垩统九佛堂组尾羽龙类—新属(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了一件采自辽西热河群九佛堂组一新的窃蛋龙类:义县似尾羽龙(Similicaudipteryx yixianensis gen.et sp.nov.),并依据其和尾羽龙属的相似特征,及其匕首状的尾综骨,肠骨、踱骨和脚趾的形态等将其归入窃蛋龙类的尾羽龙科,但其所具有的一些特征也不同于该科已建立的尾羽龙属,如尾综骨的形态和较大的个体等。该化石具有许多典型的窃蛋龙类的特征,如短尾、较短的前肢等,有别于其他窃蛋龙类的特征还包括耻骨和肠骨的长度比为1.46,背椎上发育2个大而深的椎体下突、背椎侧部具孔等。义县似尾羽龙是又一类具有真正尾综骨的恐龙,表明尾综骨这一曾经被认为是鸟类特有的结构可能是在恐龙中独自演化的。它具有一些进步的特征如具尾综骨等,但同时也具有一些原始的特征如5个愈合的荐椎,耻骨联合长,表明在窃蛋龙类中存在着特征的镶嵌进化现象。似尾羽龙与驰龙类、其他窃蛋龙类等恐龙一样,脚趾并没有对握,已有的证据说明完全的对握目前还只是出现于鸟类中。根据其短尾、中部收缩的趾骨和灵巧的身体等都表明它是一类适于快速奔跑的动物。目前为止,已知的尾羽龙类化石均发现于北票四合屯地区的义县组下部尖山沟层(段),距今约125Ma。新标本发现于义县西二虎桥地点,属于九佛堂组,距今约120Ma,这也是迄今为止在九佛堂组发现的惟一一件尾羽龙类化石,对研究早白垩世窃蛋龙类的演化和热河生物群恐龙组合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晚白垩世似鸟龙与鸭嘴龙骨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采获于我国内蒙古二连浩特晚白垩世达布苏组的蜥臀目兽脚亚目似鸟龙科恐龙(Archaeornithomimius asiatcus)和鸟臀目鸟脚亚目鸭嘴龙科恐龙(Bactrosaurus johnsoni)的胫骨、排骨、股骨、尺骨、肋骨、椎骨骨组织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的骨组织与爬行纲初龙亚钢的现存湾鳄(Crocodylus porosus)和非洲Tuo鸟(Struthio camelus)的骨组织进行直观比较,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及统计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这两种恐龙的骨组织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特征,但也存在一些差异;2)两种恐龙的长骨组织均具有快速后生生长特点;3)似鸟龙科恐龙的幼年长骨只速率高,成体则相对减慢;4)似鸟龙科恐龙的幼体肋骨中具有生长轮,成体的肋骨中则生长轮有可能因骨改建而消失;5)两种恐龙、非洲Tuo鸟和湾鳄的长骨的血管分布密度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两种恐龙的骨组织血管密度介于非洲Tuo鸟和湾鳄之间;6)这两种恐龙的骨组织既不同于现代鸟类骨组织,也不同于现代爬行类骨组织,有可能是介于这两种骨组织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过渡类型或中间类型。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上白垩统二连组—长颈的镰刀龙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刀龙类(又称“懒龙”)是一类奇特的植食性兽脚类恐龙,化石记录主要局限于亚洲白垩纪地层中。由于镰刀龙类极其特化的形态和化石材料的局限性,这类恐龙的系统位置存在较多的争议。最近的发现(Russell and Dong,1994;Xu et al.,1999)表明这类恐龙属于虚骨龙类,但其更为具体的系统位置依然存在争议(Sues,1997;Makovicky and Sues,1998;Xu et al.,1999;Sereno,1999)。新发现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赛罕高毕上白垩统二连组的镰刀龙类化石材料代表这类恐龙的一个新属种。杨氏内蒙古龙(Neimongosaurus yangi gen.et sp.nov.)的正型标本为一较为完整的骨架,是已知镰刀龙类当中第一件在同一个体中保存了大多数脊椎和几乎所有肢骨的标本。依据以下特征将内蒙古龙归入镰刀龙超科:U形的下颌联合部、齿骨前端向下弯曲、齿骨前部没有牙齿、牙齿有一个收缩的基部、近圆形的齿根和叶形的齿冠、前部颈椎的神经脊低矮而轴向较长、后部颈椎背视呈X形、肱骨近端角状、肱骨有后转子、肱骨的尺骨髁和挠骨髁位于前部并为一狭窄槽分开、肠骨的耻骨柄细长而坐骨柄短以及跖部短。内蒙古龙的以下特征区别于其他镰刀龙类:前部尾椎的横突下部有一圆形的窝,桡骨二头肌结节点非常发育,后足践节近端跟部非常发育,胫骨的腓骨嵴长,明显超过胫骨长度的一半,肠骨髋臼前支外侧面转向背方,尾椎前关节突向两侧侧伸明显。镰刀龙类有一些未见于其他手盗龙类的特征,表明这类恐龙较为原始,可能和似鸟龙类关系较近(Sereno,1999),但其他一些证据表明镰刀龙类较为进步,可能和窃蛋龙类关系较近(Makovicky and Sues,1998;Xu et al.,1999)。内蒙古龙高度气孔化的脊椎和进步的肩带形态表明镰刀龙类相当进步。其中加长的颈部和缩短的尾部等特征非常类似于窃蛋龙类。这些特征的发现支持了镰刀龙类和窃蛋龙类的系统关系较近的假说。  相似文献   

6.
李志恒 《化石》2023,(1):77-79+82
<正>中生代记录了鸟类如何从恐龙演化出来,并演化出独有的体型特征的过程,这一演化阶段鸟类谱系的多样性主要以反鸟类和今鸟型类构成的鸟胸类为主,而鸟胸类已经演化出大量与现生鸟类相似的形态特征,与最原始的鸟类(始祖鸟)在形态上差异巨大。演化位置介于二者之间的非鸟胸类鸟类(以下简称基干鸟类)则为填补这一鸿沟提供了重要信息,然而,长期以来受限于化石的发现,科学家对基干鸟类早期分异的研究仍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7.
保存部分后肢的标本 IVPP V 10597 最初被描述为蒙古蜥鸟龙(Saurornithoides mongoliensis) 的幼年个体,但存在一些疑问。近年来有关伤齿龙科(Troodontidae) 的研究,尤其是有关伤齿龙类分类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标本的分类学重新进行评估。通过细致的形态比较和数值化的系统发育分析,确认相对于蒙古蜥鸟龙,V 10597 更加接近于同域的谭氏临河猎龙(Linhevenator tani) ,指示其有可能代表谭氏临河猎龙的幼年个体。但 V 10597 的许多后肢特征,包括许多涉及后肢骨骼间比例的特征,显示出与包括谭氏临河猎龙在内的其他伤齿龙类的明显区别。这些形态差异可能具有分类学意义,表明 V 10597 代表一个新种。通过骨组织学分析,确认该标本不可能代表谭氏临河猎龙或者其他大型伤齿龙类的幼年个体。基于已有的形态学和骨组织学信息,将 V 10597 定为一新属、新种,命名为柯瑞氏菲利猎龙(Philovenator curriei gen. et sp. nov. ) 。这一发现增加了白垩纪晚期伤齿龙类的种群分异度和形态差异度。  相似文献   

8.
从兽脚类恐龙中爬行类的骨质长尾,到以尾综骨为终端,并附着具有空气动力学功能的扇状尾羽的短巧尾部,是早期鸟类演化中最显著的适应性转变之一。但能直接反映这一转变的化石记录匮乏,而且对中生代鸟类尾部形态结构,以及尾综骨和尾羽早期演化的认知也相对不足。在此对早白垩世鸟类的尾综骨形态予以概述并将其与现生鸟类尾部结构类比。本研究强调了非鸟手盗龙类中尾椎的联合骨化与早期鸟类的尾综骨实属趋同演化。本研究表明,会鸟形类、孔子鸟形类、反鸟类和今鸟型类的尾综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今鸟型类尾综骨和尾羽(舵羽)与现代鸟类的相似,而相对更原始的鸟类的尾综骨,从形态来看,并不能支持舵羽球状膨大和必要的肌肉附着来操控具有空气动力学功能的扇状尾羽。由此可见,舵羽球状膨大、舵羽扇面与犁铧状的尾综骨是在今鸟型类演化早期相伴相生的。相对于从前的认知,本研究还发现孔子鸟类的尾综骨与反鸟类的有更多相似之处,与二者都具有的几乎相同的装饰性尾羽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辽宁西部早白垩世义县组一新驰龙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底部陆家屯层近年来产出大量恐龙和其他脊椎动物化石 ,其中包括兽脚类恐龙当中的伤齿龙类和窃蛋龙类 (Xu ,2 0 0 2 )。本文报道该层位产出的一件驰龙类化石标本。通过对比研究 ,我们确认这一标本不同于热河群已知的其他 3种驰龙类 ,并建立了驰龙类的一个新属种 :陆家屯纤细盗龙 (Graciliraptorlujiatunensisgen .etsp .nov .)。驰龙类最初发现于北美晚白垩世地层中 (MatthewandBrown ,1 92 2 ) ,随后在蒙古晚白垩世地层中也有发现 (Osborn ,1 92 4 ) ;现在已知驰龙类的化石记录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中亚地区的白垩纪地层中 (Xu ,2 0 0 2 )。千禧中国鸟龙 (Sinornithosaurusmillenii)曾代表最早的确定无疑的驰龙属种 (Xuetal.,1 999) ,其生存时代大约为 1 2 5Ma (Swisheretal.,1 999)。陆家屯纤细盗龙正型标本产于义县组底部陆家屯层 ,其上覆和下伏岩层的同位素年代分别为 1 2 8Ma和 1 39Ma (Swisheretal.,2 0 0 1 )。因此 ,陆家屯纤细盗龙代表已知最早的驰龙属种。陆家屯纤细盗龙和其他驰龙类共享以下近裔特征 :尾椎前关节突和脉弧极度加长、上颌齿后缘锯齿明显大于前缘锯齿和指节III- 2明显缩短。陆家屯纤细盗龙的以下近裔特征区别于其他驰龙类 :中部尾椎有一板状结构连接左右后关节  相似文献   

10.
离龙是一类生活在中侏罗世至中新世的半水生掠食性动物。白垩纪早期,部分离龙类演化为与现生鳄鱼形态类似的大型长吻爬行动物,称为新离龙类。报道了来自山东省下白垩统蒙阴组的一长吻型离龙新种——袖珍蒙山龙(Mengshanosaurus minimus),正型标本头骨全长仅35 mm,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新离龙类个体。根据未完全骨化的颅腔和额骨-顶骨间尚存未愈合的圆孔,推测蒙山龙正型标本为一幼年个体。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蒙山龙属于新离龙类,具有单个外鼻孔,单一鼻骨和下颞孔开放等新离龙类的共有衍征。在新离龙类内部,蒙山龙分类位置较为基干,为伊克昭龙属(Ikechosaurus)、车尔龙属(Tchoiria)、西莫多龙属(Simoedosaurus)和鳄龙属(Champsosaurus)组成的支系的姐妹群。蒙山龙区别于其他新离龙类的特征包括泪孔位于前额骨与泪骨之间,以及增大的腭面齿(宽度超过上颌齿的1/3)。蒙山龙具有长吻和紧密排列的尖利牙齿,推测离龙类幼体与现生鳄类幼体食性类似,以水生昆虫和无脊椎动物为食。现生鳄类在发育过程中,吻部的形态常发生改变,牙齿也会从尖细的形状转向圆钝;而蒙山龙的吻部和牙齿的形态与已知大体型的成体新离龙类没有明显区别,这说明相较于现生鳄类,新离龙类在发育过程中生态位的变化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根据可能发现于江西赣州晚白垩世南雄组地层中一件标本报道了窃蛋龙科一新属种——斑嵴龙。新标本具有以下不同于其他窃蛋龙属种的特征:由前颌骨和鼻骨形成的脊冠具有阶梯状的后端,表面有两个纵向的沟槽和许多倾斜的条痕;外鼻孔延长,其后侧与眶骨相近;翼骨腭骨支背缘有一深窝;齿骨后背缘有纵向沟槽;上隅骨前背缘有小结节。斑嵴龙腭部和下颌的一些特征不同于窃蛋龙科的其他属种,但近似于更原始的窃蛋龙类。这些特征表明斑嵴龙代表窃蛋龙科中相对原始的一个属种。这一系统发育假说得到了定量的系统发育分析的支持。斑嵴龙的发现不仅增加了晚白垩世窃蛋龙科的分异度,而且为这一类群的特征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长掌义县龙(Yixianosaurus longimanus)是发现于中国辽西下白垩统的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最初的研究认为它代表一种进步的手盗龙类,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工作质疑了这一系统发育假说,新的系统发育研究认为长掌义县龙代表一种原始的手盗龙类。鉴于长掌义县龙的系统位置会影响我们对兽脚类前肢和羽毛演化等关键问题的理解,因此需要评估哪一个系统发育假说更为可靠。本文评述了长掌义县龙所有可被用于系统发育研究的形态学特征,证明了这一小型兽脚类恐龙属于基干副鸟类,并很可能属于基干恐爪龙类。这一结论与最初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这一系统位置也与长掌义县龙可能具片状羽毛相吻合,并且否定了手盗龙类前肢演化历史复杂的假说。  相似文献   

13.
换羽——将一种羽毛替换成另一种的过程——对鸟类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这一过程能够每年将受损的羽毛替换掉,产生与个体发育相关的羽毛类型,或产生处在繁殖活跃期成年个体所具有的覆羽类型。处于萌发阶段的未成熟羽毛被角质鞘包裹,外形呈狭窄管状,没有明显特征。角质鞘完全脱落标志着羽毛的成熟。虽然热河生物群发现了大量与皮肤衍生物相关的化石,但是确切无疑的未成熟羽毛还未有报道,尽管九佛堂组(120 Ma)发现的一件窃蛋龙类——似尾羽龙,保存了疑似未成熟的羽毛。一件缅甸琥珀(9 Ma)中的反鸟幼崽保存了处于萌发阶段的羽毛,由于是三维保存,对外皮结构的解读更为直观。描述了发现于九佛堂组的4件反鸟类幼年个体上保存的疑似未成熟羽毛。与现生鸟类相似,上述疑似未成熟羽毛的近端窄,外形没有明显结构,仅在末端显示出分叉的羽支。认为此前报道的反鸟类多齿胫羽鸟(Cruralispennia multidonta)掌部和胫跗骨上的相似类型的羽毛可能也是未成熟羽毛。未成熟羽毛和与性双型相关的装饰性羽毛在反鸟类幼年个体上的同时出现,可能说明新鸟类具有的复杂的换羽模式——与性双型相关的装饰性羽毛在个体达到性成熟若干年后(经历了若干次换羽后)才会出现,并且只在更接近鸟类冠群的一些类群中出现。  相似文献   

14.
记中国南方广东省南雄盆地晚白垩世一新的窃蛋龙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记述的窃蛋龙类一新属新种:遗忘始兴龙Shixinggia oblita gen.et sp.nov.是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于1995年采自中国广东省南雄盆地的始兴县。它具有以下特征:相对短的肠骨前突,肠骨高度与长度之比率大,并且肠骨的前突及后突的腹边缘均高于髋臼的背边缘。遗忘始兴龙还显示另一特征为股骨近端转子嵴内表面具有一大的气孔,胫骨近端也有类似的相对小的孔,而这些孔在其他已知的窃蛋龙类中均没有报道。这是继2003年报道的黄氏河源龙之后,中国南方第二个新的窃蛋龙类化石。  相似文献   

15.
鹏鸟(Pengornis)是早白垩世已知体型最大的反鸟类,其骨骼兼有反鸟类和今鸟类的特征。报道了辽西九佛堂组新发现的一件鹏鸟的亚成年个体标本,代表了该属鸟类除侯氏鹏鸟(Pengornis houi)正型标本外的已知第二件标本,暂归入鹏鸟未定种(Pengornis sp.)。该标本头骨与头后骨骼近乎完整保存,并附有羽毛印痕,仅缺失部分右前肢和部分左后肢。新标本首次提供了鹏鸟胸骨与基干反鸟类原羽鸟(Protopteryx)及基干今鸟类古喙鸟(Archaeorhynchus)相似的形态特征,肯定了鹏鸟的基干位置,并讨论了其在鸟类胸骨演化中的意义。新标本对前肢和后肢(特别是脚趾)等的许多特征也有补充,表明其应当属于树栖生活的鸟类。  相似文献   

16.
王原  叶剑 《化石》2020,(3):2-8
正1、除了鸟类,还有其他"会飞的恐龙"吗?的确有。在我国辽宁中生代地层中就发现几种会"飞"的恐龙的化石,比如侏罗纪晚期近鸟龙科的近鸟龙(Anchiornis,见题图)和足羽龙(Pedopenna),以及白垩纪早期驰龙科(该科一个著名成员叫伶盗龙Velociraptor,又名迅猛龙)  相似文献   

17.
《化石》2015,(4)
<正>说到鸟,相信地球人都不会感到陌生;谈到龙,相信中国人都有几分熟悉。当鸟和龙结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一种一半真实一半虚幻的动物,叫做鸟龙。在古生物学界,有一种动物被称作"擅攀鸟龙",是侏罗纪时期地球上恐龙王国里的一个家族,从这个名字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这种动物一定具有鸟的灵动,又带几分龙的迅猛,并且有着细长的手指和弯而利的脚爪。它们天生与树木为伴,在树干上行走,在树枝间穿梭,它们时而会突然从空中划过,带起一阵树叶的喧哗,但很快就隐藏于茂密的枝叶间不见了踪影……  相似文献   

18.
董氏中华盗龙(Sinraptor dongi) 是产自中国西北部新疆侏罗纪石树沟组上部的一种大型兽脚类。其正型标本包括了保存完好的脑颅,这是在最近的化石修理中额外发现的。脑颅中骨化筛骨的横切面为 U 形。在脑颅的解剖方位,蝶筛骨和眶蝶骨之间有一未骨化空间,表明该恐龙存活时具有软骨质的中隔蝶骨。利用乳胶颅腔模型和 CT 扫描技术对颅腔和含气隐窝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些此前未描述过的特点。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发育良好的尾鼓室隐窝[一般认为是虚骨龙类(coelurosaurs) 的典型特征]以及基蝶骨隐窝和相关气腔的内部形态。侧鼓室隐窝和基蝶骨隐窝有纵向通道连接,很可能同时具有气腔和血管功能。模型也表明,颅腔没有髓质隆起,小脑绒球隐窝的开孔为沙漏状。若不包含嗅束和嗅球,颅腔容积为 95 ml,脑容商在其他基干坚尾龙类( tetanurans) 的范围内。虽然这些类群的第Ⅱ-Ⅳ对脑神经相对位置各有差异,但前脑、中脑和后脑之间的角度与鲨齿龙类( carcharodontosaurids) [鲨齿龙(Carcharodontosaurus) 及南方巨兽龙(Giganotosaurus) ]相似。第Ⅸ,Ⅹ和Ⅺ对脑神经穿过一个半月形的孔。在异特龙超科( Allosauroidea) 中,中华盗龙(Sinraptor) 在颅腔形态上与鲨齿龙、南方巨兽龙和异特龙( Allosaurus) 的相似程度比它与高棘龙(Acrocanthosaurus) 的相似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契氏鸟(Chiappeavis)是首次发现保存有扇状尾羽的反鸟类,显示出尾羽球茎这一结构在较原始的反鸟类中已经发育。详细描述了巨前颌契氏鸟(C.magnapremaxillo)正型标本的骨骼形态学特征。契氏鸟的腭区形态与始祖鸟(Archaeopteryx)相似,而区别于晚白垩世的反鸟类戈壁鸟(Gobipteryx)。即使具有尾羽球茎,鹏鸟类的尾综骨形态也表明该结构发育较差。估算了在契氏鸟中由扇状尾羽所产生的浮力,并与其他早白垩世鸟类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契氏鸟的扇状尾羽所产生的空气浮力小于同时代生活的今鸟型类,这有可能解释了反鸟类中具有空气动力学功能的尾羽形态普遍缺乏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小盗龙亚科是驰龙科兽脚类恐龙中新近发现的一个亚群,多数属种产自中国辽宁西部下白垩统热河群。本文描记一件产自辽宁省朝阳县大平房地区九佛堂组(热河群上段)的小盗龙亚科的新标本,该标本具有一些未曾报道过的有趣形态特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特征呈现出介于中国鸟龙和小盗龙之间的过渡状态,其中部分来自牙齿和坐骨。这些特征突出显示了在更接近典型驰龙类的中国鸟龙和具有许多伤齿龙科特征的小盗龙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形态变异。然而,这些变异特征在分类上的意义尚未得到充分评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标本中相互愈合的耻骨和肠骨,这一特征有助于阐明复合骨在兽脚类恐龙中的演化模式。初步分析显示许多鸟类的复合骨都是通过在过型形成过程中各组分的顺序愈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