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种微量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定量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96孔细胞培养板作小鼠腹腔Mφ培养,观察其对抗体包被羊红细胞(EA)的吞噬能力,并以冰醋酸和SDS混合液破坏Mφ,同时使胞内红细胞溶胀,释放Hb,然后在微量板上直接作联苯胺氧化试验,在国产酶标仪上以520nm波长比色。其吸光值高低可作为Mφ吞噬功能的定量指标。用该检测系统可同时进行各种免疫调节因子的功能研究,是一个较理想的体外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4种品系小鼠的寒、热体质。[方法]8~9周龄昆明、BALB/c、C57BL/6J、ICR小鼠,以及4~5周龄昆明小鼠,同步系统检测其生物学特性,然后以统一的评价标准评价4种品系小鼠的寒、热体质。并对BALB/c小鼠给予参桂理中丸和利血平做药物反证。[结果]①4~5周龄昆明小鼠与8~9周龄昆明小鼠比较体质明显偏热;②BALB/c小鼠与C57BL/6J小鼠比较体质偏寒;③8~9周龄雄性BALB/c小鼠、雄性和雌性C57BL/6J小鼠与8~9周龄相应性别昆明小鼠比较体质无明显差异;8~9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与8~9周龄雌性昆明小鼠比较体质偏寒;④8~9周龄ICR小鼠与8~9周龄BALB/c小鼠、C57BL/6J小鼠比较体质偏热;8~9周龄雄性ICR小鼠与8~9周龄雄性昆明小鼠比较体质偏热。[结论]4种品系小鼠存在寒、热体质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对BALB/c近交鼠及昆明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及肿节风处理后的反应,对血吸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宿主的若干反应作了比较研究,区分了它们充作日本血吸虫终末宿主的特点。认为,在缺乏更适宜的近交鼠的情况下,昆明小鼠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动物模型。 .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对脂多糖诱导BALB/C小鼠腹膜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0及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10μM、100μM和300μM异丙肾上腺素加入BALB/C小鼠腹膜巨噬细胞培养液,2h后用脂多糖(LPS,10μg/mL)刺激,孵育6h后以ELISA法测定上清中TNF-α水平,24h后测定上清中IL-10的含量,并观察腹膜巨噬细胞时中性红吞噬能力的变化.结果:异丙肾上腺素使BALB/C小鼠腹膜巨噬细胞分泌TNF-α降低,IL-10分泌增加,增加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能力.结论:异丙肾上腺素能调节巨噬细胞分泌功能及吞噬功能,使炎性因子分泌减少,抑炎因子分泌增多,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21个10 bp的随机短引物对来自昆明、成都、上海、北京四个地方的BALB/c小鼠以及C57BL小鼠、昆明种小白鼠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发现13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在BALB/c小鼠和C 57 BL小鼠中有差异,8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在BALB/c小鼠和昆明种小白鼠之间不同.在四个地方的BALB/c小鼠中,成都、上海、北京的BALB/c小鼠其遗传背景均一,而来自昆明的BALB/c小鼠中,有2只的4个引物的扩增产物不同于其它的BALB/c小鼠,表明这两只BALB/c小鼠可能曾发生过某种程度的遗传改变或污染。实验结果显示RAPD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近交系实验动物遗传监测手段。实验中一个有趣的结果是,在OPG 2、OPE 4、OPE 9的扩增产物中,发现了严格的性别依赖的PAPD标记。OPE 9扩增产物中,凡雄性个体都有一条0.88 kb的标记.OPG 2、OPE 4则在所有的雄性个体中多扩增出一条约1.2 kb的带。通过交叉PCR扩增和斑点杂交证明OPG 2、OPE 4 得到的雄性特异性RAPD标记虽分子大小一致,但不具同源性。这些性别相关RAPD标记的染色体定位和性质分析正在进一步进行中.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常用鼠类对约氏疟原虫子孢子敏感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不同鼠种对约氏疟原虫红外期敏感性差异很大。本实验所试10种鼠类中,大鼠敏感性高于小鼠,大鼠中Wistar株高于S-D株;小鼠中以C_(37)BL/6J和BALB/c较敏感,而昆明株、DBA/2、津白Ⅱ号,615 C_(?)H和ICR的敏感性均较低。一般来说敏感性高的鼠株、子孢子发育率高,红外期原虫体积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抗树鼩IgE高亲和力受体α亚基(FcεRIα)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检测。方法:采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树鼩IgE FcεRIα蛋白,经过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通过ELISA法和有限稀释法筛选杂交瘤细胞;利用Protein A纯化单克隆抗体,Western印迹检测其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对单克隆抗体进行分析。结果:用纯化的树鼩IgE FCεRIα蛋白免疫小鼠,选取效价高的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过3轮亚克隆筛选,筛选出5株抗树鼩IgE FCεRIα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HC020、HC021、HC022、HC023和HC024,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表明5株单克隆抗体均能检测到293T细胞中表达的IgE FCεRIα,其中HC020、HC022、HC024能够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切片中的IgE FCεRIα。结论:制备了5株IgE FCεRIα单克隆抗体,为今后研究树鼩IgE FCεRI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芳  张弓  陈小艳  王辛  赵彤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9,(9):28-33,I0006,I0007
目的探索多种方式构建A20鼠B细胞淋巴瘤动物模型及不同方式造模成瘤的特征。方法鼠源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A20经皮下、尾静脉、脾脏和腹腔接种于同源BALB/c小鼠或先接种裸鼠成瘤后组织块移植BALB/c小鼠,观察动物成瘤时间、成瘤率、成瘤部位;取肿瘤组织和动物脏器行石蜡包埋、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点。结果BALB/c鼠皮下注2×10^6组、2×10^7组和裸鼠瘤组织移植BALB/c小鼠组成瘤率皆为100%,成瘤时间分别为(15.29±3.2)d(、7.0±0.82)d和(6.29±0.49)d。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2×106组、2×107组、脾脏注射组、腹腔注射组成瘤率分别为71.4%、100%、71.4%、14.3%,成瘤时间分别为(76.8±12.0)d、(26.1±7.99)d、(32.6±5.99)d和27 d。尾静脉成瘤部位播及肝脏、脾脏、胰腺、肾脏、食道、胃、肠、肠系膜、脑、淋巴结、骨、子宫、肌肉等多脏器和组织。BALB/c鼠A20成瘤组织学类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成功构建A20皮下移植瘤模型、血行播散性模型,为利用有免疫功能动物进行B淋巴瘤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季节性流感病毒H1N1和H3N2的BALB/c小鼠致死性动物模型,并探索其鼠肺适应的分子机理。方法:将季节性流感病毒A/Guangdong/51/2008(H1N1)(简称为H1N1-GDwt)和A/Anhui/137/2008(H3N2)(简称为H3N2-AHwt)分别滴鼻感染BALB/c小鼠,于病毒增殖高峰期制备肺组织悬液,连续传40代,并对野生型与鼠肺适应株在小鼠中的致死性与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H3N2-AHwt感染BALB/c小鼠后各代次鼠肺悬液均未检测到病毒;而H1N1-GDwt感染小鼠后第4 d肺部病毒滴度达到高峰,病毒滴度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呈现"波浪型"升高,鼠肺适应株对BALB/c小鼠的致死性与致病性明显强于野生型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鼠肺适应株在血凝素(HA)、酸性聚合酶(PA)、核蛋白(NP)及非结构蛋白(NS)中共发生了10个氨基酸突变。结论:H3N2-AHwt难以在BALB/c小鼠中有效复制与适应;而H1N1-GDwt能够在BALB/c小鼠中有效复制,其毒力可以通过连续鼠肺传代而提高,HA、PA、NP及NS蛋白的突变与其鼠肺适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马衔山黄芪对转移性肝癌的抑制及其生长影响。方法:经尾静脉接种H22肝癌细胞悬液建造肿瘤转移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6组。1 d后,分别以生理盐水,环磷酰胺,低、中、高剂量马衔山黄芪水提物以及马衔山黄芪水提物合并环磷酰胺处理20 d后,处死小鼠测定体重、胸腺及脾脏重量以及巨噬细胞吞噬率,观察小鼠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结果:马衔山黄芪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马衔山黄芪合并环磷酰胺(CTX)组的瘤结节数少于N.S组,马衔山黄芪中、高剂量组的胸腺、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高于N.S组。结论:马衔山黄芪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对肿瘤转移和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品系小鼠食物过敏模型的敏感性和肠道菌群变化的差异,旨在为食物过敏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30只4~5周龄BALB/c和KM雌鼠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建立食物过敏模型,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OVA特异性IgE水平;HE染色观察空肠组织形态;采用DGGE技术检测粪便菌群的变化。结果 (1)30只致敏的BALB/c小鼠中有27只血清OVA特异性IgE水平明显升高(P0.001),而30只致敏的KM小鼠中有21只,且BALB/c小鼠空肠绒毛炎症细胞浸润、上皮脱落及坏死比KM小鼠明显;(2)食物过敏造模后,BALB/c小鼠肠道菌群的改变明显(P0.001),而KM小鼠中仅有均匀度改变显著(P0.05);(3)BALB/c小鼠和KM小鼠对照组肠道菌群的丰富度、Shannon指数及均匀度都有差异。结论 BALB/c小鼠对OVA的敏感性高于KM小鼠,不同品系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不同,OVA处理后,BALB/c小鼠菌群的改变比KM小鼠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饮用经臭氧处理的灭菌水对小鼠自发性乳腺肿瘤发生的影响。方法给昆明(KM)小鼠、NIH小鼠和BALB/c小鼠饮用经臭氧处理的灭菌水,然后观察其乳腺肿瘤的发生情况,剖检小鼠并从其乳腺、左右肺叶、气管、肺门淋巴结、鼠蹊部淋巴结、心、肝、脾、肾、脑和大小肠等部位取材固定,常规病理制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饮用经臭氧处理的水数月后,KM小鼠、NIH小鼠和BALB/c小鼠,自发性乳腺肿瘤的数量明显增加。发生的乳腺肿瘤均为乳腺腺癌,其中一例为乳头状囊腺癌。乳腺肿瘤均发生在生育3~4胎以上的雌性小鼠。9例中有3例发生肺转移癌。根据乳腺肿瘤发生部位、大体形态特征及病理组织学,结合临床发病情况,即可明确诊断。结论长期饮用经臭氧处理的灭菌水可使小鼠自发性乳腺肿瘤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4种不同品系小鼠在3种实验(空场实验、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中的行为学差异,为抗抑郁新药研究中的实验动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空场实验检测C57BL/6、BALB/c、ICR、和昆明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和对新奇环境的探索能力;利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它们在应激刺激下的行为绝望状态。结果在空场实验中,BALB/c、ICR和昆明小鼠的运动总路程、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明显高于C57BL/6小鼠(P〈0.05),ICR和昆明小鼠的直立次数也明显高于C57BL/6小鼠(P〈0.05);悬尾实验C57BL/6小鼠的不动时间显著长于其他3种品系小鼠(P〈0.05),但是4种品系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57BL/6小鼠自发活动量低,对新奇环境的探索能力差,并且在急性应激刺激下容易造成行为绝望,因此C57BL/6小鼠可能适合作为急性应激抑郁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14.
探讨Listr1遗传位点影响小鼠对疟原虫易感性的可能性及其初步作用机制。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yoelii17XL,P.y17XL)感染C.B6By-Listr1小鼠(BALB/c小鼠基因背景下引入C57BL/6小鼠Lis-tr1遗传位点的同类系小鼠)和BALB/c小鼠,分析二者生存率和感染率的差异;HE染色分析P.y17XL感染后第5天C.B6By-Listr1小鼠和BALB/c小鼠肝脏组织损伤情况;定量PCR法检测P.y17XL感染后小鼠肝脏组织第1、2、5天IL-1β、IL-6、TNF-α、IFN-γ的表达含量。结果显示,P.y17XL感染后4~8dC.B6By-Listr1小鼠虫血症水平显著高于BALB/c小鼠(P<0.05)。C.B6By-Listr1小鼠于感染后7~9d全部死亡;而半数BALB/c小鼠于感染后8~9d死亡,其余BALB/c小鼠至感染后第13天仍存活,两种小鼠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B6By-Listr1小鼠P.y17XL感染后第5天肝组织HE染色可见到明显的疟色素沉积;而BALB/c小鼠全片基本未见到疟色素的沉积。P.y17XL感染后第2天BALB/c小鼠肝组织IL-6(P<0.05)、TNF-α(P<0.05)mRNA水平显著高于C.B6By-Listr1小鼠。结果表明Listr1遗传位点可以影响小鼠对疟原虫的易感性,与肝脏固有免疫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BALB/c裸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方法采用异氟烷气化对实验动物进行全身麻醉,分别用"包埋法"和"夹心法"建立BALB/c裸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手术后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对肿瘤组织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测,4周后对肝及肿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采用夹心法建立的肝癌原位移植BALB/c裸小鼠模型,具有操作时间短,难度低,成瘤率高的特点,肿瘤组织生长良好,在腹腔内未出现肿瘤广泛种植现象,组织病理学检查无异常,动物死亡率低等特点。结论与包埋法相比,夹心法更具优势,可快速制备大批量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为肝癌原位药效学及其他研究提供更便利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P—CWS对小鼠肺腺癌的抗瘤效应,并通过Winn试验及一系列Mφ细胞毒功能的检测,对P—CWS的抗癌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CWS对小鼠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肺部转移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经P—CWS激活的小鼠腹腔渗出细胞能抑制肿瘤的发生,且杀瘤活性明显增强,体外研究发现,P—CWS为一有效的Mφ活化因子,可使Mφ的吞噬、Mφ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功能及增殖抑制功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低频电刺激对不同动物血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中国树鼩、Wistar大鼠、BALB/c小鼠低频电刺激后,分别在12、24、36 h各取一组动物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结果给予中国树鼩、Wistar大鼠、BALB/c小鼠低频电刺激后12、24、36 h,NA、ET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给予利血平后24 h,再给予相同电刺激,NA、ET水平比单纯电刺激组明显降低(P0.05~0.01)。不同动物对同一刺激的应激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按照中国树鼩、Wistar大鼠、BALB/c小鼠的顺序依次降低。结论低频电刺激能促进中国树鼩、Wistar大鼠、BALB/c小鼠NA、ET释放,利血平具有降低机体对低频电刺激的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临床代表性好、稳定性佳的艰难梭菌感染小鼠模型,为艰难梭菌感染相关疾病提供研究工具。方法选择C57BL/6、BALB/c、昆明小鼠,经抗生素诱导后,分别予以不同浓度(108 CFU/mL~10~(10) CFU/mL)的临床分离菌株混悬液灌胃,观察不同品系小鼠不同时间点腹泻、全身情况及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灌菌后,BALB/c小鼠10~(10) CFU/mL浓度组全部出现腹泻,死亡率为16.7%;其他实验组小鼠腹泻程度差异较大或仅部分出现轻度腹泻。腹泻小鼠表现为稀烂便甚至水样便和湿尾现象,体重减轻,肠道病理显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伴炎性细胞浸润。结论经5种抗生素灌胃9d+克林霉素腹腔注射诱导,10~(10) CFU/mL艰难梭菌活菌混悬液灌胃后构建的BALB/c小鼠艰难梭菌感染模型最稳定。  相似文献   

19.
赵桂金  李梅 《病毒学报》2012,28(2):103-107
研究129Sv、DBA/2、Kunming、BALB/c四种小鼠对仙台病毒Tianjin株的感染特点,并通过观察易感性的不同,确定适于研究此病毒致病性及疫苗的小型啮齿类实验动物。用9~11d龄鸡胚接种仙台病毒Tianjin株,72h后收集尿囊腔内效价为1:1 280病毒液,用5μl和6倍稀释的30μl病毒液分别接种129Sv、DBA/2、Kunming、BALB/c小鼠,观查12d小鼠体重变化,计算生存率。用6倍稀释的30μl病毒液接种Kunming、BALB/c小鼠,于接种前第1天以及接种后第4、7天断颈处死,取左肺制成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综合判断仙台病毒Tianjin株对四种鼠感染的易感性的不同。129Sv、DBA/2小鼠在接种仙台病毒Tianjin株5μl后,最高平均体重下降分别为13.0%、4.7%,四种鼠12d生存率均为100%;接种稀释的30μl病毒液,129Sv、DBA/2、Kunming、BALB/c最高平均体重下降21.7%、30.3%、16.7%、9.6%;12d生存率分别为20%、0%、80%、100%。Kunming鼠在感染后第4、7d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BALB/c严重,表现为大量炎细胞渗出,粘膜下层实质性增厚。以上实验结果表明DBA/2对仙台病毒Tianjin株感染最易感,BALB/c耐受性最强,易感顺序为DBA/2129SvKunmingBALB/c。DBA/2和129Sv小鼠可作为仙台病毒Tianjin株致病性及疫苗研究的首选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求小鼠周龄、品系和季节对SPF级小鼠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春、夏、冬季对4~10周龄的SPF级BALB/c小鼠和KM小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通过见栓率、产胚率、3.5d胚胎获得量及胚胎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鼠周龄、品系和季节对SPF级BALB/c小鼠和KM小鼠见栓率没有影响;对产胚率、3.5d胚胎获得量和胚胎类型等方面有一定影响。结论SPF级BALB/c小鼠宜用9、10周龄的进行超数排卵处理以供应3.5d胚胎为需要所用,而SPF级KM小鼠使用4~10周龄的都可以;另外,SPF级小鼠超数排卵处理仍宜在春、夏季进行,可以保证获得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