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黄翅大白蚁的分群孔图象与主巢方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 我国南方诸省危害土质堤坝的主要白蚁危害种,一般多为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其次是黄翅大白蚁Macrotemes barneyi Light。然而也有些水库则以黄翅大白蚁为主,如广东湛江志满水库1982年据分群孔普查出黄翅大白蚁21巢,其中分群孔图象标记清楚的有12巢例;黑翅土白蚁只有一巢例;海南土白蚁7巢例;黄翅大白蚁占该坝白蚁危害种数的72.41%。 为提供堤坝白蚁找巢技术,从1978—1982年对黄翅大白蚁的分群孔分布图象与主巢方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 大会在福建省水利管理局的主持下,于1982年11月15—17日在福建省惠安县举行,代表来至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上海昆虫研究所、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和成都市白蚁防治研究所以及南方10个省、自治区的水利部门负责工程管理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共65名,会议热烈地进行了学术交流,肯定了福建省水利管理局试制灭蚁灵毒饵毒杀堤坝白蚁的效果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生态研究室研究成功的“黑翅土白蚁分群孔分布图象判断主巢方位的技术”这两项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3.
罗汉果害虫名录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天山  丘风波   《广西植物》1985,(3):307-310
<正> 我们曾报道罗汉果害虫名录7目15科52种,现再报道6目26科51种。 一.等翅目ISOPTERA (一)白蚁科Termltidae 1.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us(Shiralki) 为害部位及时间:薯块和根。全年均可为害。 广西分布:全州、桂林雁山。 2.镇江土白蚁O.fontonelles kemmer 为害部位及时间同黑翅土白蚁。 广西分布:桂林雁山。 3.黄翅大白蚁Macrotesmes barneyi Light 为害部位及时间同黑翅土白蚁。 广西分布:全州。 4.长头大白蚁Macrotesmes longiceps  相似文献   

4.
扩头蔡白蚁Tsaitermes ampliceps(Wang&Li)和黑翅土白蚁Odotoermes formosanus(Shiraki)是分布广泛的食木性昆虫,群居生活,具有复杂的品级分化.本试验研究了低等白蚁扩头蔡白蚁不同品级的消化和生殖系统结构,并与高等白蚁黑翅土白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扩头蔡白蚁的消化、生殖系...  相似文献   

5.
水库堤坝白蚁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是根据水库堤坝的生态环境特点,研究土牺白蚁中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O.)formosantts(Shiraki)]和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的分布情况、活动规律和防治措施,其中包括以黑光灯诱杀成虫和药剂灌巢。  相似文献   

6.
将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与另外2个种群的白蚁按一定比例放置于同一培养皿中观察其斗争情况,研究黑翅土白蚁与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和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Snyder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实验一开始,双方的工蚁和兵蚁都立即进入激烈的嘶咬斗争,在不同配比下,开始5min内的斗争次数均在40次左右,5h后开始5min内的斗争次数陡然下降,几乎不发生争斗。各种群白蚁在其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均表现出显著的斗争优势;而在双方数量相当时,黑翅土白蚁工蚁的斗争能力明显强于另外2个种群的工蚁。结果表明,自然界中不可能出现黑翅土白蚁与家白蚁和黑胸散白蚁群体的偶然性融合,黑翅土白蚁很可能在其群体建立的地区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7.
汤方  朱涛  高希武  严敖金 《昆虫学报》2007,50(12):1225-1231
利用分光光度酶动力学方法,确定了白蚁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最适反应条件,并进一步研究了7种抑制剂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和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 GSTs活性的体外影响。结果表明:白蚁GSTs测定的最适反应条件为pH 6.5,温度25℃,最适反应时间2 min。黑翅土白蚁GSTs的米氏常数(KmCDNB和KmGSH)分别为0.11±0.02 mmol/L和0.81±0.16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CDNB和VmaxGSH)分别为425.92±19.67 nmol/(min·mg)和534.86±39.05 nmol/(min·mg)。黑胸散白蚁GSTs的米氏常数(KmCDNB和KmGSH)分别为0.12±0.03 mmol/L和1.03±0.31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CDNB和VmaxGSH)分别为544.39±37.19 nmol/(min·mg)和715.45±83.68 nmol/(min·mg)。浓度为2×10-5 mol/L时,槲皮素和辛硫磷对黑胸散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要强于黑翅土白蚁,对黑胸散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为62.28%和44.89%,对黑翅土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为54.96%和28.36%。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啶虫脒和单宁酸对黑翅土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要强于黑胸散白蚁,对黑翅土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为39.43%,72.07%,52.24%和82.19%;对黑胸散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为14.96%,40.23%,39.96%和57.80%。阿维菌素对黑翅土白蚁和黑胸散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没有显著差异,对黑翅土白蚁和黑胸散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为76.21%和76.88%。这表明两种白蚁对药剂的敏感性完全不同。实验结果还表明,在3.2×10-8~2×10-5 mol/L内,上述植物次生物质和杀虫剂对两种白蚁GSTs活性的抑制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黑翅土白蚁的跟踪信息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严重危害堤坝,有明显跟踪行为,其分泌跟踪物质的腹板腺位于腹部第5节腹板前沿中部,分泌细胞呈长形,与腹板呈垂直方向排列。用滤纸双圈法测定黑翅土白蚁跟踪行为。跟踪物质的抽提以正己烷较好,丙酮和二氯甲烷次之。从抽提液柱层析、薄层层析和微化学反应结果推测,其跟踪物质可能是含有双键的醇类化合物。密褐褶孔菌及其感染的腐木块抽提液及白蚁跟踪信息化合物——顺,顺-3,6-十二碳双烯醇都对黑翅土白蚁有较强的跟踪活性。肖若散白蚁和家白蚁抽提液均对黑翅土白蚁有跟踪活性,但肖若散白蚁和家白蚁对黑翅土白蚁抽提液及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的活性馏份无活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前言 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是我国南方诸省的水库和堤围土坝的主要危害昆虫。蔡邦华等(1965)报道过黑翅土白蚁在大堤上的地面活动规律。本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碘~(131)标记法研究黑翅土白蚁在水库土坝上的取食活动量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为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在广州市郊区沙田水库土坝上的背水坡中位线上设引诱坑(40×35×40厘米),坑内层层置放黑翅  相似文献   

10.
余豪  莫建初  黄求应  廖敏 《广西植物》2018,38(4):420-427
为筛选出高效防治黑翅土白蚁的天然植物精油,减少有机合成农药的使用,该文研究了大蒜精油、肉桂油、丁香油和印楝素油四种植物精油对黑翅土白蚁的触杀效果和驱避作用。结果表明: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的浓度为5和10 mg·m L~(-1)时,处理2 h后,黑翅土白蚁的校正死亡率达100%,而相同浓度的印楝素油和对照处理的黑翅土白蚁校正死亡率低于5%。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浓度为1.25和2.5 mg·m L~(-1)的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处理6 h时,黑翅土白蚁的校正死亡率仍达100%,而此时对应的印楝素油和对照处理的黑翅土白蚁校正死亡率仅为10%,说明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对黑翅土白蚁具有较强的触杀效果。大蒜精油、丁香油和肉桂油在处理黑翅土白蚁2 h后LC_(50)值(半致死量)分别为1.572、1.05和1.03mg·m L~(-1),说明肉桂油对黑翅土白蚁的毒性相对最大,触杀效果最好。此外,10 mg·m L~(-1)的大蒜精油、肉桂油、丁香油和印楝素油的驱避试验表明,处理4、6、8和12 h后,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三精油处理区的黑翅土白蚁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区的,驱避率总体93%,而对应的印楝素油的驱避率总体28.5%,表明大蒜精油、丁香油和肉桂油三种植物精油对黑翅土白蚁均有显著的驱避活性。综上可知,四种植物精油中大蒜精油、肉桂油和丁香油在防治黑翅土白蚁方面应用潜力很好,是开发绿色环保白蚁防治药剂的可选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摸清堤坝土埝中氯化钠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生存的影响,合理确定防治黑翅土白蚁危害堤坝的氯化钠含量值,确保堤坝工程安全运行。【方法】选取有黑翅土白蚁生存和无黑翅土白蚁生存两类堤坝的土埝,进行土埝中氯化钠含量的测试。【结果】有黑翅土白蚁生存的堤坝土埝氯化钠含量在0.02%以下,无黑翅土白蚁生存的堤坝土埝氯化钠含量在0.19%以上。【结论】研究成果对黑翅土白蚁危害堤坝的防治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杭州黄胸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 Oshima)分群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觉  李参 《昆虫学报》1959,(5):477-482
1.黄胸白蚁的大翅蚁分群观察尚系初次报道。 2.黄胸白蚁大翅蚁的分群期在杭州一般在3月中旬,特殊气候情况下可提早至2月底或延迟到4月底出巢。 3.本观察初步掌握黄胸白蚁大翅蚁于春雨后,天气转暖,气温到达20℃的晴天,于中午12时—下午2时(有时可延迟到4时)气压急速下降到760毫米以下(一般在750—755毫米间)便进行分群。大翅蚁较少的蚁群一般一次分群完毕,较大窝可连续进行几日,如次日天气条件不符合(如天转冷及阴雨或气压上升等)则可延至条件足够时再进行分群。 4.由于近时天气预告的进步,对天气情况如气温,气压等变化已能预测,故对黄胸白蚁大翅蚁的出巢分群也能预测。 5.黄胸白蚁大翅蚁的分群期既能预测,提供了地板下蚁巢位置的确定,故对及时扑灭白蚁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黑翅土白蚁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寄主与分布、综合防治技术和白蚁资源综合利用等5个方面着重论述近年来该虫的研究动态及其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4.
杭州的白蚁(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杭州地区白蚁的调查研究工作,解放前仅A.W.March氏(1933)曾请S.F.Light氏鉴定了他在杭州采集的5种白蚁(家白蚁,黑胸白蚁,黄胸白蚁,黑翅大白蚁,黄翅大白蚁),并在杭州作过一些白蚁生活习性的观察,但报告内容均甚简单。解放之后,第一作者(1951—1952)曾一度对于市区内的家白蚁,黄胸白蚁及黑翅大白蚁的分群时期进行过零星观察和饲养工作。1954年之后,作者又继续了此项研究工作。有关白蚁的种类方面,1956年6月首次发现曲颚白蚁(老  相似文献   

15.
不同温度对黑翅土白蚁初建群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是经济害虫之一,它常筑巢于水库和河堤的土质内危害堤坝,引起渗漏,甚至酿成塌堤垮坝,造成人民生命则产的严重损失。 外界环境温度对巢位深、巢体结构复杂、调节温湿度能力强的黑翅土白蚁成年巢群影响较小,但对入土筑巢位置浅、巢体结构简单的黑翅土白蚁初建巢群的生长、发育、繁殖、巢内白蚁个体数量变动等则影响较大。到目前止,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不多。本试验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黑翅土白蚁初建群体生长、发育、繁殖等方面的影响,这对深入了解其初建群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初建巢群的控制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江大堤上黑翅土白蚁的地面活动与其巢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1961年3—4月在长江大堤上观察黑翅土白蚁的地面活动与地下蚁巢位置的关系,知道蚁巢上方地面,一般具有一块直径3米大的白蚁活动区域,在春季以每半个月调查一次,连续四次调查中,至少有三次发现白蚁在此区域内活动,可称为“常现区”。这种“常现区”,常与地下巢位十分接近;给黑翅土白蚁巢位判断上提供了便利的目标。白蚁的一个单独活动点(泥被、泥线),一般不能作为巢位判断的根据。  相似文献   

17.
黑翅土白蚁蚁巢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福 《昆虫学报》1978,(3):348-352
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又名黑翅大白蚁、台湾黑翅大白蚁,分布于华东、华中和西南各省,为害杉木、马尾松、油橄榄、油茶、樟、楝、刺槐、黄檀、板栗、麻栎等多种林木。开展挖巢灭蚁,施用药物和烟剂是防冶黑翅土白蚁的有效措施,但困难的是如何正确判定巢位,我们在教学结合生产的过程中,挖掘了大量蚁巢,从中解剖了十七个主巢,发现蚁巢定位的某些规律,并初步摸索蚁巢定位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甲)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一、形态 为害堤岸和土方建筑工程的土栖白蚁,经初步鉴定以黑翅大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为主,为害也较大,其他白蚁虽曾个别发现,但为害都不大,因而未作深入研究。黑翅大白蚁属等翅目白蚁科Termitidae大白蚁亚科Macrotermitinae,它的形态特征如下: 有翅成虫 头胸部及腹部深褐色;前唇基淡黄色,触角、下唇须、具“T”形纹的前胸背板的前侧角及足黄褐色;翅暗黑色,头、胸部及腹部密生绒毛。 雄体体长29毫米(连翅),雌体体长30毫米;额腺孔细小,微突出;触角念珠状,19节,第二节两倍长于第三节;复眼圆形,呈蜂窝状,突出在头部两侧,单眼两  相似文献   

19.
于炜  刘锦  张媚  王恩  张大羽 《昆虫学报》2019,62(8):987-992
【目的】明确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巢群的觅食群体大小与工蚁体长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态学特点以及更好地开展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杭州植物园内选择5处有黑翅土白蚁活动区域作试验点,诱捕并以中性红(neutral red)标记捕获的白蚁工蚁,通过“捕获-标记-释放-重捕”试验测定黑翅土白蚁的觅食群体大小。【结果】5个试验点中有4个成功实施了“捕获-标记-释放-重捕”试验,4个试验点黑翅土白蚁巢群的觅食群体个体数量分别为443 133±45 469, 495 360±67 429, 674 345±101 703和1 224 662±93 112头。黑翅土白蚁觅食群体大小(Y)与觅食工蚁的体长(X)呈正相关,拟合的指数函数方程式为:Y=1.8389e0.7185X(R2=0.7834)。【结论】本研究明确了黑翅土白蚁的觅食群体大小以及工蚁体长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开展区域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开发一种高效环保型白蚁饵剂.[方法]选定烯啶虫胺和溴虫腈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根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筛选毒力较高药剂进行驱避试验,并制备3种不同剂量的肠衣饵剂,开展室内白蚁毒杀效果试验和园林白蚁防治效果试验;选用合适剂量肠衣饵剂进行堤坝黑翅土白蚁诱杀试验,并用挖巢法检测肠衣饵剂对堤坝黑翅土白蚁的诱杀效果.[结果]1.6tg/mL烯啶虫胺处理黑翅土白蚁72 h后校正死亡率达100%,16 μtg/mL溴虫腈处理72 h后黑翅土白蚁校正死亡率也达到100%.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黑翅土白蚁的LC5o值低于溴虫腈,100 μtg/mL烯啶虫胺处理8h后对黑翅土白蚁无显著驱避作用.3种剂量烯啶虫胺肠衣饵剂处理72 h后,黑翅土白蚁校正死亡率均在60%以上.将不同剂量的烯啶虫胺肠衣饵剂投放到园林中45 d后,肠衣饵剂基本被食空,施药点周围无白蚁及活动迹象.在福建省水库大坝周围投放60 μtg/g烯啶虫胺肠衣饵剂,3个月后肠衣饵剂未发霉且基本被食空,6个月后挖巢发现蚁道内无黑翅土白蚁活动,白蚁巢体出现死亡和坍塌情况.[结论]60 μg/g烯啶虫胺肠衣饵剂对园林和堤坝中的黑翅土白蚁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是一种高效环保型白蚁肠衣饵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