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节苷脂GM3诱导人单核样白血病J6-2细胞沿单核/巨噬细胞途径分化.在GM3诱导分化同时,J6-2细胞磷脂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采用((32)P)Pi、[GH3-3H]胆碱和[CH3-3H]SAM参入实验对GM3影响J6-2细胞PC代谢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GM3促进[(32)P]Pi参入J6-2细胞PC;抑制[CH3-3H]胆碱参入PC及PC合成的前体磷酸胆碱及CDP-胆碱;GM3促进[CH3-3H]SAM参入PC,但抑制[CH3-3H]SAM参入PC合成的前体胆碱、磷酸胆碱和CDP-胆碱.上述结果提示,GM3抑制J6-2细胞PC合成的CDP-胆碱途径,促进PC合成的PE甲基化途径.  相似文献   

2.
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型及Ⅱ型之间有很多共同抗原,能引起血清学交叉反应,鉴别诊断比较困难。本实验利用重组DNA技术,将部分HSV-2DNA的PstI片段克隆到载体质粒PSK中,并筛选出两个重组质粒(P和P)只与HSV-2反应,与HSV-1不反应,这两个重组质粒中所含的HSV-2DNA片段大小分别是3.1和4.3kb,另外,还筛选了一个重组质粒(PHSV2-1,含5.8kbHSV-2DNA片段)与HSV-1和HSV-2均反应。将4.3kb的片段用光生物素标记后作为探针检测了159份人阴道拭子,其中23份样品呈阳性反应,其余均为阴性,从23份阳性样品中挑选12价涂片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也都呈阳性反应,随机挑选的几份杂交反应阴性样品在间接荧光试验中也是阴性。本实验制备的HSV通用及HSV-2型特异性探针将比常规的血清学方法诊断和鉴别HSV-1和HSV-2感染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3.
利用GFP示踪细胞内源性P53活性检测DNA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DNA损伤的检测对预防癌症和遗传病等非常重要。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置于SV40基本启动子调控下,构建成对照载体pSV-GFP。在SV40基本启动子上游插入寡核苷酸P53RE,构建成示踪载体p53RE-GFP。转染NIH3T3细胞,以GFP示踪细胞内源性P53的转录激活活性。紫外线照射或H2O2处理转化细胞使DNA损伤,诱导细胞内源性P53的表达。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成像系统(LSCIS)对细胞进行红、绿、蓝三色光融合成像,并测定GFP经488nm激发后发出的绿色荧光光密度,验证GFP示踪P53的特异性。p53RE-GFP转化细胞3T3-REG经紫外线照射或H2O2处理后,GFP的表达增高,处理后1hr光密度即达到最高水平,随后逐渐降低。血清“饥饿”—非DNA损伤处理的3T3-REG细胞,以及经紫外和H2O2处理的对照载体pSV-GFP转化细胞3T3-SVG,GFP的表达无明显增强。实验表明:GFP示踪内源性P53转录激活活性用于检测DNA损伤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强光及外源活性氧对莴苣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莴苣叶绿体在强光处理下发生光抑制,主要表现为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ΦPSⅡ降低;外源活性氧H3O2,O^-2,OH和^1O2均能引起叶绿体PSⅡ光化学效率Fv/Fm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1O2影响最明显:H2O2在诱导叶绿体荧光猝灭过程中,引起荧光产量降低,而使qp,qN,ΦPSⅡ,KD上升;  相似文献   

5.
稻瘟菌侵染后水稻幼苗活性氧的产物与抗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对稻瘟菌ZB1小种表现抗病(H8R)和感病反应(H8S)的两种水稻为材料接种稻瘟菌后,表现不亲和反应的水稻幼苗叶片中O^-2产生速率提高,于24h和60出现两个高峰;H2O2量在3h和48h分别出现高峰;OH量在36h后略高于对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从6h起显著升高。而在表现亲和反应的水稻中O2^-、H2O2和.OH的产生及POD活性的增加均迟于现不亲和反应的,且强度也小。SOD和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6.
神经节苷脂GM3诱导人单核样白血病J6-2细胞沿单核/巨噬细胞途径分化。在GM3诱导分化同时,J6-2细胞磷脂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采用(^32P)Pi、[GH3-^3H]胆碱和[CH3-^3H]SAM参入实验对GM3影响J6-2细胞PC代谢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GM3促进[^32P]Pi参入J6-2细胞PC;抑制[CH3-^3H]胆碱参入PC及PC合成的前体磷酸胆碱及CDP-胆碱;GM3促进[C  相似文献   

7.
李滨  彭勇 《生物化学杂志》1995,11(5):525-528
应用PCR-SSCP技术并结合Southern印迹杂交从基因水平对正常和^3H-TdR恶生转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C3H10和TC3H10中neu基因进行研究,Southern印迹杂交结果表明恶性转化的TC3H10细胞的neu基因出现重排和扩增,SSCP分析未发现TC3H10细胞neu基因跨膜区突变,上述结果说明TC3H10细胞neu基因结构异常可能在跨膜区外,neu基因异常在^3H-TdR诱导的  相似文献   

8.
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197A(3A)在常温条件下是不育的(Figs.11&2),经热激(45℃)诱导不同程度地恢复了育性(Figs.13&4),为研究其不育机理提供了线索。热激2h后,3A中即可产生一类线粒体热激蛋白(HSPs)。其中,分子量为70kD的HSP70含量最高,也最为稳定。不过,3A中HSPs的稳定性弱于保持系3197B(3B)(Fig.2,Panels1~4)。放线菌素D抑制HSPs的合成,而氯霉素无此作用(Fig.2,Panels5&6),表明:HSPs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再跨膜转运到线粒体中的。3A幼穗经热激后,线粒体的总蛋白量猛增了2.7倍(Fig.3),达到3B的水平,育性亦变为可育的。Fig.4表明:HSP70反义链cDNA(R1)能进入到3B花药细胞中,并与靶RNA(HSC70mRNA)结合,而对照、正义链cDNA(D)链无此反应。由此、再增加一个通用保守序列的反义链cDNA(R2)、共两个探针(R1、R2),可以检测到:3A在常温下没有能力合成HSC70mRNA(Fig.5),而在热激条件下,转变为有能力(Fig.6)。启示:3A在热激条件下由不育转变为可育  相似文献   

9.
离体蒜苔构成一个完整的细胞内含物再分配系统。 25 ℃条件下,于黑暗中贮存时,苔茎基部细胞内含物转移到顶端珠蒜中,最后苔茎下部枯萎,顶端形成鲜嫩多汁的珠蒜。适当浓度 GA3处理苔茎基部可以有效抑制上述细胞内含物再分配过程。已有研究表明, H2O2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催化产生,被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催化降解; H2O2对生物个体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本文主要测定GA3对离体蒜苔H2O2代谢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H2O2在细胞内含物再分配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取珠蒜未明显膨大的离体蒜苔为供试材料,采用 50μg/mL GA3溶液处理蒜苔基部,用比色法和氧电极法测定珠蒜和苔茎下部H2O2水平和SOD、POD、CAT活性。结果表明:(1)在处理后48h内,珠蒜和苔茎下部H2O2代谢即产生明显差异(Fig.1-4);(2)贮存20d后对照珠蒜明显膨大,而GA3处理珠蒜光显著变化(Table1);(3)GA3处理显著提高了珠蒜H2O2水平和SOD、POD、CAT活性,相反苔茎下部H2O2水平和POD、CAT活性受到显著抑制,而SOD活性提高(Fig.5-8)。GA3处理对珠蒜和苔茎下部H2O2代谢的相反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中存在一些共有结合功能区(SH2、S功能我),其作用是使信号传导收白能相互结合聚集,相互磷酸化。这些功能区一般有特定的结构以维持它们的功能,本文注SH2、SH3、P 结构和功能有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乳酸脱氢酶C4的精子免疫荧光定位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4个抗小鼠LDH-C4的单克隆抗体对小鼠、树鼯和人精子的LDH-C4进行了间接免疫荧光定位。结果显示:不同的单抗可以结合到小鼠精子表面不同的位置,其中PA1(K021)在尾部,PA2(K022)、PA4和PA5(K023)在中段和尾部,SM1、SM2和PG2的中段,SM3和SM4在顶体,SM5在顶体和赤道板。人和树鼯精子表面的LDH-C4也呈现类似的情况。这些研究表明精子表面的LDH-C4呈现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妇女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SimplesVirus2,HSV2)和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amavirus,HPV)的感染及其相关关系,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48例患有性病、生殖道感染的妇女和39例正常妇女进行了下生道HSV2、HPV的检测。HSV2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妇女中的感染率分别是729%和256%,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PV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妇女中的感染率分别是533%和3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HSV2、HPV双阳性率分别是458%(22/48)和231%(9/39),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两组共87份标本中,HSV2和HPV双阳性者占31例,阳性率是356%。统计学分析表明:HSV2和HPV感染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X2=2408,P<001)。研究表明:患有生殖系感染和性病妇女其HSV2或HPV和HSV2混和感染的机率显著高于正常妇女,HSV2和HPV的感染具有协同作用。由于这两种病毒均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它们在生殖道中感染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PCR技术建立一种对HSV直接基因分型的方法。在HSV-Ⅰ、Ⅱ两型的DNA多聚酶基因上设计了一条两型共同的上游引物(HDP-B)和两条型特异的下游引物(HDP-1、HDP-2)。三条引物共同组成一个扩增反应体系,在HSV-Ⅰ产生543bp条带,HSV-Ⅱ产生372bp条带,据此在基因水平上对HSV进行分型。5株不同来源的HSV(2株Ⅰ型,3株Ⅱ型)分型结果与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方法完全一致。该  相似文献   

14.
C6大白鼠神经胶质瘤细胞HSP68的修饰和降解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蛋白水解酶复性电泳、放射自显影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分析C6细胞HSP68在体内、外修饰和降解表明:(1)C6细胞的中性蛋白水解酶几乎不参与HSP68降解;(2)HSP68降解涉及到胞液ATP结合蛋白水解酶和溶酶体酸性蛋白水解酶,其中,ATP结合蛋白水解酶在起动HSP68降解和把HSP68降解成多肽大片段方面起重要作用,溶酶体酸性蛋白水解酶主要参与把多肽大片段彻底降解;(3)热休克诱导H  相似文献   

15.
用诱变剂苯甲基磺酰氟(PMSF)活化兔抗人IgM(Fcμ)片段上特殊活性部位的丝氨酸(Ser)残基,经硒化氢(H_2Se)处理,则将丝氨酸转变成硒代半胱氨酸(SeCys)。诱变后的抗体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其活性为世界最好的GSH-Px模拟物PZ51的70多倍。抗体效价为1:8,与没诱变的抗体相似。  相似文献   

16.
5—羟色胺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健  王培勇 《生理学报》1997,49(3):292-298
本研究应用细胞培养、^3H-TdR掺入,核酸分子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探讨无氧(0%O2+95%N2+5%CO2)和/或低氧(2.5 ̄3%O2+92%N2+5%CO2)对新生小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5-羟色胺转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氧24h可刺激PASM的DNA合成,^3H-TdR的掺入增加(P〈0.05),加入5-羟色胺能非常显著地促进无氧PASM增殖(P〈0.001),而对常  相似文献   

17.
硒代磷酸合成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u XH  Huang KX  Xu HB 《生理科学进展》1998,29(4):357-360
硒代磷酸合成酶(SPS)的催化产物硒代磷酸(SP)是合成硒蛋白所必需的活性硒供体,所以SPS可能对硒蛋白合成的调控起重要作用。近来发现SPS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细菌和古细菌。SPS菌化如下反应:ATP+硒化合物+H2O→SP+AMP+正磷酸。ATP是该酶的特异性底物,AMP是其竞争性抑制剂。该酶表现催化活性必需Mg^2+和一阶阳离子K^+等。  相似文献   

18.
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侧位液压冲击脑损伤时HSP70的表达分布特点及时序性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给以0.2MPa液压冲击,造成脑损伤,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冲击后不同时间HSP70在脑组织内的表达特点。结果:冲击侧大脑皮层和脑干SHP70阳性神经辊冲击后2h和4h出现,7并逐渐增强直至12h;冲击后4h,冲击侧海马HSP70免疫阳性细胞开始出现,4 ̄12h,海马HSP70免疫阳性细胞数无明显改变。结  相似文献   

19.
普通大鼠(SD)与低氧敏感大鼠(HS)经减压舱内模拟海拔5000m高度下3周低氧,观察到SD与HS的Hb有显著差异,前者高于后者(分别为27.3±0.6;24.5±0.8g%P<0.01)。此时SD血液中的PCO2已恢复正常,而HS血液中的PCO2却比SD血液中的PCO2低(分别为4.3±0.1;5.6±0.3kPaP<0.01)。在慢性低氧初期,HS的pH值比SD明显降低(分别为7.18±0.03;7.29±0.02,P<0.05)。但随着低氧时间延长HS的pH值很快上升并超过SD(分别为7.25±0.02;7.17±0.03P<0.05)。两者的血液氧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提示普通大鼠与低氧敏感大鼠对慢性低氧反应有不同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产稳产聚羟基烷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HMS174(pTZ18UPHB) 含有携带聚羟基烷酸(PHA) 合成基因( phaCAB)** 的质粒pTZ18UPHB,是很有潜力的PHA 生产菌,但存在着质粒不稳定和不能合成3羟基丁酸(3HB) 与3羟基戊酸(3HV) 共聚物[P(3HBco3HV)] 的缺陷。将RK2 质粒上的par DE 基因引入pTZ18UPHB 构成质粒pJMC2 ,该质粒可以在宿主E.ColiHMS174 中稳定遗传。将培养基中的磷酸盐浓度降至18 m mol/L,发现E.Coli HMS174(pJMC2) 能够以丙酸为前体合成P(3HBco3HV) ,其中3HV 在共聚物中的含量为5 % ~8 % 。在5L自动发酵罐中分批补料培养E.Coli HMS174(pJMC2) ,培养基初始磷酸盐浓度为15 m mol/L,30 h 后每升培养液中干菌体可达42-5 g,P(3HBco3HV) 占干重的70 % ,其中3HV 在共聚物中的含量为4-9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