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和粘蛋白1(mucin 1, MU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PD-L1和MUC1在120例胃癌组织和40例距癌灶边缘5cm以上的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未见PD-L1阳性免疫反应,在胃癌组织中PD-L1阳性表达率为32.5%(39/120);MUC1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是65%(78/120)。在胃癌组织中,PD-L1和MUC1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无关;PD-L1和MU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D-L1和MUC1在胃癌组织中的生物学行为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提示联合检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8年6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收集其手术切除的病理组织。采用C-14呼气试验和改良Giemsa染色检测患者HP感染的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yclinD1、MMP-9表达情况。分析HP感染、cyclinD1、MMP-9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胃癌患者HP感染与cyclinD1、MMP-9表达的相关性。结果:80例胃癌患者HP感染阳性56例(70.00%),阴性24例(30.00%)。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3+T4的胃癌患者的HP感染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1+T2的胃癌患者(P0.05)。80例胃癌患者cyclinD1阳性表达45例(56.25%),阴性表达35例(43.75%),MMP-9阳性表达65例(81.25%),阴性表达15例(18.75%),TNM临床分期为III+IV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3+T4的胃癌患者的cyclinD1、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NM临床分期为I+II期、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1+T2的胃癌患者(P0.05)。HP感染阳性患者的cyclinD1阳性表达率和MMP-9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胃癌患者HP感染与cyclinD1、MMP-9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HP感染情况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cyclinD1和MMP-9的表达与TNM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且胃癌患者HP感染与cyclinD1、MMP-9表达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nm2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52胃癌组织及20正常胃黏膜中COX-2和nm23的表达,并在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数,统计比较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COX-2和nm2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和5.0%,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nm23蛋白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7%和75.0%,胃癌组织中nm23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P<0.01).COX-2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nm23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COX-2与nm23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COX-2与nm23可作为反映胃癌侵袭转移、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VEGF、CD34、VEGF-C和VEGFR-3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81例胃癌组织VEGF、CD34、VEGF—C和VEGFR-3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1例胃癌组织中MVD平均值为(42.95±14.79)个/视野,范围为13.00-68.33个/视野,VEGF、VEGF—C、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64.2%、67.9%。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CD34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R-3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VEGF、CD34、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VEGF、CD34、VEGF-C和VEGFR-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VEGF、CD34、VEGF-C和VEGFR-3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81例胃癌组织VEGF、CD34、VEGF—C和VEGFR-3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1例胃癌组织中MVD平均值为(42.95±14.79)个/视野,范围为13.00-68.33个/视野,VEGF、VEGF—C、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64.2%、67.9%。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CD34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R-3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VEGF、CD34、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特异性顶部盘状底板反应蛋白1(Rspo1)、富含亮氨酸的重复G蛋白偶联受体5(LGR5)与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在人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三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Rspo1、LGR5及NF-κB/p65在115例胃癌组织标本及20例正常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Rspo1、LGR5、NF-κB/p65在胃癌中表达较正常组织增高;Rspo1、LGR5、NF-κB/p65的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有关,同时Rspo1表达与肿瘤大小、LGR5表达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有关;胃癌组织中Rspo1与LGR5、NF-κB/p65的表达呈正相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Rspo1、LGR5和NF-κB/p65表达阳性组3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组;单因素Cox分析提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Rspo1、LGR5、NF-κB/p65阳性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Rspo1及LGR5阳性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spo1、LGR5、NF-κB/p65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Rspo1-LGR5在激活Wnt/β-catenin通路的同时可能激活NF-κB通路,二者对胃癌发展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选取病理科收集的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90例术后胃癌组织标本(胃癌组)、45例癌旁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标本中的Y框蛋白(Sox2)、胶原三股螺旋重叠蛋白-1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检测两种蛋白的相互关系,试图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ox2)、胶原三股螺旋重叠蛋白-1(CTHRC-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胃癌组的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6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3.33%(p<0.05),胃癌组的CTHRC-1蛋白阳性表达率7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44%(p<0.05);胃癌组的Sox2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胃癌组的CTHRC-1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胃癌组的Sox2蛋白与CTHRC-1蛋白呈显著的负相关表达(Spearman相关系数r=-0.322, p=0.002<0.05)。本研究的初步结论表明:胃癌组织中Sox2蛋白低表达和CTHRC-1蛋白高表达,并且与肿瘤发展密切相关,且二者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MP-2、Galectin-3、Cx43的表达情况,研究它们与胃癌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法检测MMP-2、Galectin-3、Cx43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Galectin-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胃癌癌旁组织(P0.05),并且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MMP-2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而Galectin-3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无关;Cx43在20例胃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达100%,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9.7%,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胃癌组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x43的表达在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阳性表达与Cx43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2,r=-0.292),而与Galectin-3阳性表达均为正相关(P=0.003,r=0.344)。结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Galectin-3与MMP-2有促进作用,而Cx43有抑制作用,三者在胃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Snail mRNA及其蛋白、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6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同时取8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nail蛋白、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运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nail mRNA的表达。结果(1)Snail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率(83.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1.25%)(P〈0.05);高、中分化组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nail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2)胃癌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率(7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0%)(P〈0.05);高、中分化组Snail 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nail mRNA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3)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率(37.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100%)(P〈0.05);高、中分化组E-cadherin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E-cadherin蛋白阳性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均无关(P〉0.05);(4)胃癌组织中snail mRNA和snail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4,P〈0.05);Snail蛋白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34,P〈0.05)。结论(1)E-cadher-in蛋白低表达与Snail蛋白高表达可能是胃黏膜恶性转变以及胃癌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E-cadherin蛋白与Snail蛋白对预测胃癌浸润转移有重要意义。(2)Snail蛋白可能在转录水平上调控E-cadherin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烯醇化酶-α(enolase-α,ENO1)、肿瘤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 pyruvate kinase,M2-PK)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分别对55例胃癌组织和23例胃良性病变组织切片染色,观察胃癌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ENO1、M2-PK的表达情况及分析两者临床病理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ENO1阳性表达率为67.3%(37/55),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30.4%(7/23)(P<0.01),其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显著相关(均P<0.05)。M2-PK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2%(43/55),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织39.1%(9/23)(P<0.01),其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均显著相关(均P<0.05)。胃癌组织中ENO1与M2-PK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29,P<0.05)。结论:ENO1和M2-PK的表达上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联合检测两种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对临床判断胃癌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1-配体(PD-L1)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7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取距离切除肿瘤边缘3cm内的非癌组织作为癌旁组织。比较两组PD-1、PD-L1的表达,分析其和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回归分析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肺癌组织PD-1、PD-L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吸烟情况、EGFR表达、肿瘤大小肺癌患者PD-1、PD-L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Ⅲ及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PD-1、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中分化程度、临床分期Ⅲ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PD-L1阳性表达及阴性表达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PD-1、PD-L1的表达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癌组织PD-1、PD-L1呈高表达,可能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8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膀胱癌患者70例,收集其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ALDH-1、TRAIL表达情况,分析ALDH-1、TRAIL的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癌组织中ALDH-1、TRAIL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的ALDH-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RAIL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膀胱癌患者的ALDH-1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数量无关(P0.05),临床分期为T2-T3期、有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患者ALDH-1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为Ta-T1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患者(P0.05)。膀胱癌患者的TRAIL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数量无关(P0.05),高分化的膀胱癌患者TRAIL阳性表达率高于中低分化的膀胱癌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癌组织中ALDH-1、TRAIL表达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ALDH-1的表达偏高且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TRAIL的表达偏低且与分化程度有关,但ALDH-1和TRAIL之间无相关性,需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IG11、Caspase-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3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30例肠上皮化生组织及31例异型增生组织中PIG11、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PIG11、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组织(P0.01);PIG11、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的浸润深度无关(P0.05);PIG11、Caspase-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59,P0.01)。结论:PIG11、Caspase-3蛋白在胃癌中明显表达下调,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胃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PIG11表达下调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表达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6月在本院外科手术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取所有患者的病灶组织标本与癌旁组织标本,采用PCR与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 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直肠癌组织COX-2 mRNA与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3%和5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20.0%和16.7%(P0.05)。随着结直肠癌的病理分期及分化程度的增加、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直肠癌组织的COX-2 mRNA、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直肠癌组织的COX-2 mRNA、蛋白表达阳性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与淋巴结转移都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与淋巴结转移都是影响COX-2蛋白表达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COX-2的mRNA与蛋白都呈现高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研究ASC型氨基酸转运体2(ASCT2)和L型氨基酸转运体1(LA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70例进展期胃癌组织以及相对应的肿瘤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SCT2和LAT1在相应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ASCT2或LAT1的高表达率均有统计学差异,但其各自的表达率与癌旁组织相比无明显差异。LAT1和ASCT2在胃癌组织中的共表达率与癌旁组织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胃癌组织中ASCT2高表达与肿瘤体积、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Ki-67指数显著相关;LAT1的高表达与肿瘤体积、N分期和TNM分期相关。胃癌组织中ASCT2与LAT1共表达与肿瘤体积、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Ki-67指数显著相关。胃癌组织中ASCT2和LAT1的高表达呈正相关。胃癌组织中ASCT2高表达、LAT1高表达及ASCT2与LAT1共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结论:胃癌组织中ASCT2高表达、LAT1高表达以及ASCT2与LAT1共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宫颈癌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7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组织和89例宫颈癌组织中PD-L1蛋白的表达,分析PD-L1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年龄、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无PD-L1表达,CIN中PD-L1表达的免疫评分低,呈弱阳性;宫颈癌中PD-L1表达的免疫评分高,呈强阳性。CIN和宫颈癌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30/41)和75%(66/8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P0.05),而与患者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021)。结论:PD-L1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结肠癌中烟酰胺核苷酸腺苷转移酶2 (Nicotinamide nucleotide adenosine transferase 2, NMNAT2)、p53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4分为阴性、≥4分为阳性)检测结肠癌标本(48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40例)中NMNAT2、p53的表达,分析其与结肠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形态、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参数的关系及二者的关系。结果:(1) NMNAT2、p53表达于结肠癌组织细胞质、胞核,呈棕黄或棕褐色,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较低或缺失。结肠癌中NMNAT2、p53表达阳性者占83.33%、70.83%,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阳性者占7.50%、0.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NMNAT2、p53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形态、分化程度患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期者为96.51%、84.62%,高于(T1-T2)期的68.18%、54.55%(P0.05);(Ⅲ-Ⅳ)期者为95.00%、85.00%,高于(Ⅰ-Ⅱ)期的78.57%、57.14%(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为100.00%、84.2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72.41%、62.07%(P0.05)。(3)结肠癌组织中NMNAT2与p53表达呈正相关(rs=0.809, P0.05)。结论:NMNAT2、p53与结肠癌发展相关,且二者呈正相关,因此,联合检测有助于对结肠癌诊治与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研究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集的75例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同期选取6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laudin-1、MMP-9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claudin-1、MMP-9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Spearman相关性分析癌组织claudin-1与MMP-9的相关性。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分析claudin-1、MMP-9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claudin-1、MMP-9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claudin-1、MMP-9阳性表达与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阳性表达与MMP-9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 0.463,P<0.05)。术后随访5年,2例失访,73例患者获得随访。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laudin-1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5.71%,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66.67%(P<0.05),MMP-9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4.85%,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57.14%(P<0.05)。结论: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MMP-9阳性表达升高,其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两者呈正相关,可能发挥协同作用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