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海参精囊提取物对环磷酰胺诱导的生殖系统受损小鼠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小白鼠随机分组,除正常组用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P,28 mg/kg),每天1次,连续5天,复制生殖系统受损、雄激素部分缺乏模型;同时治疗组每天灌胃不同剂量的药物1次,连续4周,记录小鼠的体重并观察其精神状态。计算精子总数、运动率、畸形率及睾丸组织中T-SOD酶活力,并与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模型组小鼠,虽海参精囊提取物高低剂量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小鼠的精子总数、运动率、畸形率和T-SOD酶活力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甚至接近或高于正常水平。结论:海参精囊提取物对环磷酰胺导致的生殖系统受损小鼠的生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对长爪沙鼠精子畸形的影响。方法取长爪沙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P组(低、中、高剂量组即剂量分别为20 mg/kg、30 mg/kg、40 mg/kg),环磷酰胺经腹腔注射,连续注射5 d,药后30d麻醉沙鼠,剖腹取出两侧附睾制备精子悬液涂片,用甲醇固定10 min,用2%的伊红染色30 min,蒸馏水洗片,显微镜观察精子形态。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长爪沙鼠精子畸形率差异极显著(P〈0.01);低、中剂量组分别与高剂量组相比较,长爪沙鼠精子畸形率差异极显著(P〈0.01);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精子畸形率差异不显著(P〉0.05)。形态学观察显示:环磷酰胺对长爪沙鼠精子影响畸形类型主要为尾折叠、尾粗细/长短/扭曲和无钩。结论环磷酰胺对长爪沙鼠精子有一定的致畸率,且对长爪沙鼠精子尾部影响最大。在一定剂量内范围内,环磷酰胺对长爪沙鼠的精子致畸率无明显区别;当高于一定剂量,随着环磷酰胺用药剂量的增加,长爪沙鼠的精子致畸率也增加。  相似文献   

3.
砂生槐水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藏药砂生槐水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应用砂生槐水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治疗,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放免法测定其血清IL-2和TNF-α水平.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砂生槐水提取物三个剂量组均可协同ConA促进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同时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INF-α的水平,尤其2.4 g/kg·d剂量组的IL-2、TNF-α水平升高较为明显(P<0.05).提示砂生槐水提取物可以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T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婕  刘坤  高华  郭锡春  刘占涛 《生物磁学》2014,(18):3441-3445
目的:近年来关于天然活性成分的抗氧化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海参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力。环磷酰胺可引起组织氧化损伤,导致卵巢早衰。为此,本文着重研究海参花对卵巢早衰(POF)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雌性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海参花水提物低、高剂量组,海参花醇提物低、高剂量组,海参花冻干粉组和阳性药组。除正常组每天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每天注射环磷酰胺(28mg/kg),连续5天,造成小鼠卵巢早衰、生殖系统紊乱。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分别灌服海参花提取物和阳性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末次灌胃禁食,处死迅速解剖取出卵巢和子宫,低温下匀浆组织。测定各组小鼠卵巢及子宫组织中总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并测定各组小鼠间子宫、卵巢、脾、胸腺脏器系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海参花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小鼠的子宫、卵巢、胸腺等脏器重量,升高卵巢及子宫组织中总蛋白含量、SOD活性、GSH-Px活性,并能降低MDA含量。结论:海参花提取物能改善环磷酰胺引起的卵巢和子宫氧化损伤,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为海参花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 促育生精方" 对精子特异性钙通道蛋白CatSper1、CatSper2 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 法检测 CatSper1 mRNA、CatSper2 mRNA 在各组大鼠(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精子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CatSper1 蛋白,CatSper2 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大鼠不育模型。CatSper1 mRNA、CatSper2 mRNA表达量为: 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CatSper1、CatSper2蛋白表达量: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促育生精 方能有效提高少弱精症模型大鼠精子特异性钙通道CatSper1、CatSper2 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镉对雄性小鼠生精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镉对小鼠生殖力和生精细胞的作用,本文对氯化镉处理后的雄性小鼠进行了交配实验,以观察其对怀孕率、每窝产仔数及子代性比的影响。测定比较了注射镉后,小鼠成熟精子的总LDH酶和LDH-X酶的活性;还用双向电泳方法分析了成熟精子的蛋白质变化。结果表明,处理组在怀孕率、每窝产仔数及子代性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成熟精子的总LDH活性经镉处理后未发现明显变化,但镉能显著地抑制与精子运动的能量有关的LDH-X酶的活性。双向电泳图谱表示,镉处理后,精子中含量较少的三组蛋白质或消失不见,或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复方辣木颗粒剂影响雄性小鼠性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辣木颗粒剂对雄性小鼠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醋酸铅致雄性小鼠生精障碍模型。将60只实验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复方辣木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给药后,观察小鼠体重、脏器指数、附睾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及睾丸的病理形态等。结果复方辣木颗粒剂对醋酸铅致少弱精子症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各给药组小鼠附睾系数、睾丸系数、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均有所上升,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数量增多、排列更紧密。各剂量间比较,高剂量效果更显著(均P0.05)。结论复方辣木颗粒剂可显著改善小鼠性功能,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豆皂苷(soyasaponins,SS)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组(20mg/kg)、SS低、中、高剂量组(10、20、30mg/kg),每组12只。连续给药15天后处死小鼠,测量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采用MTT法)、溶血空斑数(采用Jeme改良玻片法)、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采用半体内法)以及NK细胞活性(采用乳酸脱氢酶法)。结果:SS中、高剂量组提高小鼠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率、溶血空斑数、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NK细胞活性,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S各剂量组胸腺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SS具有增强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氯化镧对雄性小鼠精子质量及睾丸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氯化镧对小鼠精子质量及睾丸细胞酶的影响。40只成年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低(25mg·kg-1)、中(50mg·kg-1)、高(100mg·kg-1)剂量组,腹腔注射1次/4d,饲养35d。测定睾丸和附睾脏器指数,检测并计算精子数量、活精率、活动率和畸形率以及睾丸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结果显示,高剂量氯化镧降低了小鼠睾丸AKP活力,抑制了精子数量和质量;中剂量氯化镧能促进NOS活力,使精子数量减少,对精子质量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0.
氯化二丁基锡对雄性小鼠睾丸和精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玉瑶 《动物学报》2000,46(4):392-398
成年雄性小鼠腹腔注射 0 0 2 5~ 0 40 μg/kg/d氯化二丁基锡 (DBTCl) ,染毒 7d。实验温度 2 2± 2℃ ,光∶暗 =1 2h∶1 2h。结果表明 ,DBTCl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毒性影响很强。在≥ 0 0 5μg/kg剂量作用下 ,小鼠睾丸重量、精子存活率和密度明显下降 ,精子畸形率明显增加。观察发现 ,在 0 0 2 5~ 0 0 5μg/kg低剂量组中精子头部畸形率较高 ,而在0 2 0~ 0 40 μg/kg高剂量作用下 ,精子尾部的畸形率明显增加。剂量大于 0 1 0 μg/kg处理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DBTCl和雄性小鼠生殖指标之间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DBTCl对精子存活率和精子密度 7d的ED50 值分别为 0 1 7和 0 1 9μg/kg。本项研究为有机锡化合物引起哺乳动物精子畸形的早期诊断提供可能的指标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浓度84消毒液对小鼠生殖生理的影响。方法将72只KM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0.5%84消毒液组( A组)、2.0%84消毒液组( B组)和生理盐水组( C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各组每天1次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9周。阴道涂片镜检观察雌性小鼠的动情周期。9周后,观察雄性小鼠的精子畸形率;并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性激素的水平;并取睾丸(或卵巢)、心、肝、肺、肾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C组比较,A和B组小鼠体重差异无显著性( P >0.05);血清性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05);雌性小鼠动情周期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组织学观察未见异常;与C组比较,A组小鼠精子畸形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B组小鼠精子畸形率显著增高( P =0.041<0.05)。结论0.5%84消毒液对小鼠的生殖生理无明显影响,在实际使用中要严格控制消毒液浓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原儿茶酸对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模型小鼠脑组织中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原儿茶酸治疗帕金森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连续5周腹腔注射鱼藤酮(1mg/kg.d)建立帕金森模型,之后2周分别注射原儿荼酸(5mg/kg.d)和阳性药物关多芭(125mg/kg.d)。应用生物化学方法,观察原儿茶酸对帕金森模型小鼠中脑和纹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原儿茶酸可提高帕金森模型小鼠中脑和纹状体SOD、CAT、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同时病理切片染色显示原儿茶酸可减轻鱼藤酮诱导的脑组织损伤。结论:原儿茶酸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保护机制可能是提高脑组织内源性抗氧化酶活力,减少体内自由基的产生。进而减轻了脑组织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1-34(PTHrP1-34)对荷瘤小鼠骨代谢的影响,同时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方法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4周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乳腺癌组织块悬浊液注射法制备小鼠乳腺癌模型,10d后模型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实验组每日予以PTHrP1-34400μg/(kg.bw)腹腔注射。用药35 d后测全身骨密度(BMD)、股骨灰干重比、骨代谢相关血清指标[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Ⅰ型胶原C-末端交联顶端肽β(β-CTX)、骨唾液酸蛋白(BSP)],剥离肿瘤比较体积与质量。结果各组C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实验组P、β-CTX、BSP等反映骨吸收的指标显著升高(P〈0.01或P〈0.05),总ALP、BGP等反映骨形成的指标显著降低(P〈0.01或P〈0.05);实验组BMD、股骨灰干重比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各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在PTHrP1-34的作用下,荷瘤小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造成溶骨性骨破坏,骨密度降低,骨破坏释放的细胞因子可能促进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对糖尿病心肌细胞的保护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葛根素(Puerarin)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血小板反应素1(Thrombospondin-1,TSP-1)的表达改变及其作用。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三组(n=15):糖尿病组和葛根素治疗组采用一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其中葛根素治疗组于造模后葛根素腹腔注射4周(100mg/kg/day),正常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6ml/kg),同样喂养4周。四周后各组大鼠处死。H—E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三组大鼠心肌细胞纤维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大鼠心肌细胞中TSP-1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同时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测定各组大鼠心室肌细胞功能。结果发现葛根素治疗组较糖尿病组大鼠的体重增加明显,同时血糖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H—E染色显示糖尿病大鼠多处心肌肌丝紊乱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电镜下发现有线粒体嵴消失溶解,肌丝排列紊乱等病理改变,而葛根素治疗组大鼠偶见上述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显示葛根素治疗组心肌内TSP-1阳性细胞密度小于糖尿病大鼠,TSP-1 mRNA表达也比糖尿病大鼠要低。此外葛根素治疗组大鼠的左室收缩末压(LVSE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等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但较糖尿病组有显著改善(P〈0.01)。上述结果显示葛根素能保护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的高糖损伤和维持心室肌细胞的功能,而该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TSP-1表达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链脲佐菌素诱导SD和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SD和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大鼠品系、给药剂量、给药次数对大鼠成模率、死亡率的影响,同时研究利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判断大鼠糖尿病成模率的意义。方法设置共同的正常对照组,①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中剂量组(55 mg/kg)和高剂量组(65 mg/kg);②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55 mg/kg),与①中的Wistar大鼠作对比;③SD大鼠随机分为一次给药组和两次给药组,注射剂量均为55 mg/kg,观察期间进行OGTT。结果①Wistar大鼠成模率和死亡率均高于SD大鼠;②采用SD大鼠、中剂量给药和两次给药的方式可提高成模率,并降低死亡率;③在有明确胰岛病理改变的模型组大鼠,其OGTT异常阳性率显著高于空腹血糖异常阳性率。结论用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方法。Wistar大鼠成模率和死亡率均高于SD大鼠;选用中剂量给药及两次给药的方式可提高SD大鼠成模率,并降低死亡率,维持时间较长。在动物实验中OGTT比空腹血糖监测更有诊断意义,不易造成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针刺+依达拉奉)组.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于造模后1d,行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取视网膜组织,测定各组MDA含量及T-SOD、GSH-Px、CAT活性的变化.结果:①ERG a、b波振幅相对恢复率:联合组、针刺组及依达拉奉组与模型组相比,a、b波振幅相对恢复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针刺组和依达拉奉组相比,联合组作用更为显著(P<0.05).②MDA含量及T-SOD、GSH-Px、CAT活性:联合组、针刺组及依达拉奉组与模型组相比,MDA显著降低,SOD、GSH-Px、CAT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作用显著优于针剌组或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依达拉奉具有干预自由基代谢作用,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对视网膜功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谷胱甘Lk.(GSH)对顺铂(cDDP)所致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GSH组、CDDP组、GSH+CDDP组进行实验,GSH组按照1200mg/(kg·d1连续3天尾静脉注射GSH,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DDP组于第2天一次注射顺铂20mg/kg。对小鼠尾静脉取血检测血常规,处死小鼠,取骨髓进行有核细胞计数、微核实验和染色体G显带,双盲阅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叽对照组细胞染色体数目与形态完好,微核出现的机率极低。GSH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DDP组、GSH+CDDP组出现了明显的骨髓抑制现象,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显著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GSH+CDDP组与CDDP组相比染色体畸变率明显下降(P〈0.05)。表明谷胱甘肽对顺铂所致的染色体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表达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的HepG2细胞系的细胞培养上清及细胞裂解物的小鼠急性毒性和近期致瘤性。方法:SPF级昆明种小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组、细胞裂解物组,每组小鼠各6只,腹腔分别接种空白培养液、细胞培养上清、细胞裂解物0.5ml。连续14天,每天观察记录动物毒性反应,14d后宰杀小鼠,取血测血生化指标。及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各组小鼠均存活。除对照组1例小鼠,细胞培养上清组1例小鼠,细胞裂解物组2例小鼠次日活动稍减少外,均未见异常反应。血液生化检测ALT、AST、AFP、TBIL无明显异常,且各组间无差别。普通光镜下各组动物肝脏病理切片染色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目的细胞系细胞培养上清、细胞裂解物对实验用昆明小鼠无明确毒副作用及短期致瘤性。可能提供一种安全的可用于生物人工肝新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鳖多肽(ESW polypeptide)提取物抗氧化衰老机制的研究。方法小鼠连续腹腔注射D-半乳糖20 d,建立衰老模型,同时小鼠灌服不同剂量地鳖多肽提取物每日(0、40、80、160 mg/kg),观察小鼠的正常活动、运动和耐应激能力。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血液和不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核转录因子2(Nrf2)在Caco-2细胞的表达。结果与对照和多肽组比较,衰老组小鼠体重增重缓慢、组织脏器系数降低、运动时间缩短、抗应激能力降低、组织中抗氧化酶活力降低。随着地鳖多肽剂量增加,多肽组小鼠体重增加明显,肝脏、脾脏和肾脏指数增加显著,小鼠静力和动力运动时间明显延长,小鼠耐缺氧、耐高温和运动时间延长并接近对照组,血液和不同组织中的SOD、CAT、GSH-PX活力及GSH含量显著提高,但MDA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地鳖多肽组Caco-2细胞核内Nrf2表达量明显增加,接近阳性对照组。结论地鳖多肽可能通过启动Nrf2-ARE抗氧化信号通路,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应激和抗氧化能力,从而延缓小鼠氧化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