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内皮抑素(RGDRGD-E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抑制作用,摸索RGDRGD-ES对HUVEC细胞抑制作用的相对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方法:通过快速定点诱变PCR方法获得含有RGDRGD膜序的改良人内皮抑素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改良内皮抑素(RGDRGD-ES),运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RGDRGD-E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1.诱变了ES基因,获得了改良的RGDRGD-ES基因,并成功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2.获得了RGDRGD-ES蛋白。3.改良的RGDRGD-ES能够有效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P<0.01);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10μg/ml、20μg/ml、30μg/ml)的增加和作用时间(24 h、48 h、72 h)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而30μg/ml与40μg/ml、50μg/ml组间、72 h与96 h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4.细胞凋亡率(作用24 h)具有药物浓度(10μg/ml、20μg/ml、30μg/ml)依赖性(P<0.01),30μg/ml与40μg/ml、50μg/ml组间凋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改良RGDRGD-E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RGDRGD-ES蛋白在30μg/ml浓度作用72小时条件下能够有效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改良内皮抑素(RGDRGD-ES)对HUVEC的抑制作用较ES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胡萝卜苷对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DNA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TOPO)Ⅰ和Ⅱ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CCK-8实验观察不同浓度(200μg/ml、150μg/ml、100μg/ml和50μg/ml)胡萝卜苷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qRT-PCR实验观察200μg/ml胡萝卜苷对HepG2细胞TOPOⅠ和TOPOⅡmRNA表达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200μg/ml胡萝卜苷对HepG2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胡萝卜苷对HepG2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0μg/ml~200μg/ml)呈现浓度依赖性。与未用胡萝卜苷处理的HepG2比较,经200μg/ml胡萝卜苷作用的HepG2细胞穿越基膜的数量显著减少,TOPOⅠ和TOPO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胡萝卜苷可能通过下调TOPOⅠ、TOPOⅡ基因表达而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具有抑制HepG2细胞迁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给予不同浓度(0、25、50、100 μg/m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培养24小时,观察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及SIRT1蛋白表达的变化;给予不同浓度辛伐他汀(1、5、10 μmol/L)预处理内皮细胞l小时后加入100μg/ml ox-LDL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3小时,检测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及SIRT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ox-LDL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染色的阳性细胞百分率逐渐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ox-LDL(100 μg/mll)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ox-LDL(25 μg/ml)组(P<0.001).而不同浓度ox-LDL处理的细胞内SIRT1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相比逐渐下降,ox-LDL(50、100 μg/ml)组SIRT1的表达显著低于ox-LDL(25 μg/ml)组(P<0.05).10 μmol/L辛伐他汀预处理能明显降低100μg/ml ox-LDL处理的内皮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染色的阳性细胞百分率(P<0.001),并显著抑制细胞内SIRT1的蛋白表达(P<0.001).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抵抗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可能与增加内皮细胞内SIRT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多种方法探究FoxM1/mdr1信号调控的结合肽P201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HepG2的协同杀伤作用及抗耐药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测定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的抑制杀伤作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荧光双染、AnnexinⅤ-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划痕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HepG2细胞迁移能力;最后通过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HepG2细胞中FoxM1、mdr1和ABCG2等耐药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联合用药[P201(45.0μg/mL)+5FU(100.0μg/mL)]作用48h抑制率达83.8%,作用24h的抑制率为77.8%,显著高于单独用药(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联合用药细胞凋亡率达43.4%,而单独用药分别为19.4%、25.1%;联合用药在mRNA水平可显著下调HepG2细胞中的FoxM1、mdr1耐药基因,与蛋白水平结果一致;联合用药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结论: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有强的抑制杀伤作用,在促进细胞凋亡的同时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迁移,且通过下调FoxM1、mdr1和ABCG2等耐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增加HepG2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提示P201可提升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减少抗癌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VE)迁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细胞培养基(DMEM)培养正常VE细胞,用10nM,50nM,100nM和200nM的雷帕霉素孵育VE细胞24 h,Western bloting测定雷帕霉素对VE中mTOR和VEGF表达的影响,Transwell迁移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对内皮细胞迁移影响。结果:①雷帕霉素可显著抑制VE的迁移,除了在100nM之外,基本呈浓度依赖性的。100nM雷帕霉素对VE迁移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P<0.01)。②雷帕霉素对mTOR和VEGF165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而VEGF121的表达则是先升高后降低,在100nM雷帕霉素时表达最高,远远高于该浓度雷帕霉素时VEGF165的表达,可以解释100nM雷帕霉素时VE迁移抑制显著减轻的现象。结论:雷帕霉素抑制了VEGF165的表达,并且其对VE迁移抑制的效应主要由VEGF165表达减少所介导。VEGF121的表达在一定雷帕霉素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上调,从而显著改善了雷帕霉素诱导的VEGF165表达减少所致的内皮细胞迁移抑制。  相似文献   

6.
内皮细胞生长状态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Wu XJ  Huang L  Song DL  Jin J  Zhao G 《生理学报》2003,55(5):554-559
实验通过建立细胞共培养体系,探讨内皮细胞生长状态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检测指标包括~3H-TdR掺入、细胞周期、细胞迁移计数和α-SM-actin mRNA表达。结果显示,融合生长内皮使平滑肌细胞~3H-TdR掺入量明显降低,增加平滑肌细胞停留在G_0/G_1期的比例,上调平滑肌细胞α-SM-actin mRNA表达;而对数生长内皮细胞使平滑肌细胞~3H-TdR掺入量明显升高,促进平滑肌细胞由 G_0/G_1期进入G_2/M和S期,下调平滑肌细胞α-SM-actin mRNA表达。对照组平滑肌细胞在基础状态下存在少量迁移,对数增殖内皮细胞组平滑肌迁移数比对照组增高约4倍(P<0.01),而融合生长内皮细胞组平滑肌迁移数仅为对照组的0.5倍(P<0.05)。结果提示内皮细胞生长状态不同,对平滑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也不同,增殖期内皮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下调平滑肌细胞α-SM-actin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SMMC-7721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影响的机制。方法运用MTT法检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率,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力和侵袭力,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小分子干扰RNA沉默VEGF表达,转染pcDNA 3.1-VEGF过表达VEGF,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VEGF、MMP-2和MMP-9表达。结果 LBP(100、200、400μg/ml)处理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抑制MMP-2、MMP-9和VEGF表达;沉默VEGF可降低SMMC-7721细胞迁移、侵袭相关蛋白MMP-2和MMP-9水平,过表达VEGF可逆转LBP对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相关蛋白MMP-2和MMP-9水平的抑制作用。结论枸杞多糖可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VEGF有关。  相似文献   

8.
槲皮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槲皮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槲皮素作用一定的时间后,能明显抑制ECV304细胞的增殖(IC50为50.08μg/ml)和迁移(IC50为7.84μg/ml),而且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形成DNA条带,推测其诱导细胞发生了凋亡。  相似文献   

9.
张慧敏  韩雅玲  陶杰  闫承慧 《生物磁学》2011,(22):4209-4211,422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rE)4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细胞培养基(DMEM)培养正常VE细胞,用10nM,50nM,100nM和200nM的雷帕霉素孵育vE细胞24h,Westernbloting测定雷帕霉素对VE中mTOR和VEGF表达的影响,Transwell迁移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对内皮细胞迁移影响。结果:①雷帕霉素可显著抑制VE的迁移,除了在100riM之外,基本呈浓度依赖性的。100nM雷帕霉素对VE迁移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P〈0.01)。②雷帕霉素对mTOR和VEGF165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而VEGF121的表达则是先升高后降低,在100nM雷帕霉素时表达最高,远远高于该浓度雷帕霉素时VEGF165的表达,可以解释100nM雷帕霉素时VE迁移抑制显著减轻的现象。结论:雷帕霉素抑制了VEGF165的表达,并且其对VE迁移抑制的效应主要由VEGF165表达减少所介导。VEGF121的表达在一定雷帕霉素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上调,从而显著改善了雷帕霉素诱导的VEGF165表达减少所致的内皮细胞迁移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抑制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生成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与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通路的关系.方法:Ox-LDL(1000 g/ml)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24小时或不同浓度的HDL(10、50、100μ g/ml)预处理HUVECs细胞1小时,再与ox-LDL(100μ g/ml)共孵育细胞24小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NO、ADMA的浓度,收集内皮细胞检测DDAH-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DDAH的活性.结果:Ox-LDL(100μ g/ml)孵育HUVECs24小时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浓度显著降低,ADMA水平显著增高,细胞内DDAH-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DDAH的活性均显著降低.HDL(10、50、100μ g/ml)可以拮抗ox-LDL(100μ g/ml)的上述作用.结论:HDL能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NO产生减少,其保护作用与其调节DDAH/ADMA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康莱特联合顺铂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Siha细胞,分别将康莱特(浓度为1,2,4,6,8 mg/mL),顺铂(浓度梯度为1.5,3,6,9,12μg/mL),单独作用于宫颈癌SiHa细胞,加药24h、48h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康莱特组和顺铂组细胞24h凋亡率,选取合适的药物浓度(康莱特6 mg/mL,顺铂3μg/mL),进行联合用药,加药24h、48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h细胞凋亡率。结果:①MTT法显示加药后两组的24h、48h,宫颈癌SiHa细胞的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联合用药时,细胞的抑制率和凋亡率要显著高于单独用药(P0.01)。结论:康莱特、顺铂单独或联合作用均能抑制SiHa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且康莱特联合顺铂的作用要显著高于单独用药,康莱特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B-榄香烯对肝星形细胞LX-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星形细胞LX-2,分别将丹参(浓度为1、2、4、6、8mg/ml),β-榄香烯(浓度为25、50、100、150、200μg/ml),单独作用于LX-2细胞后24h、48h用CCK-8(CellCountKit-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并选取合适的药物浓度(丹参3.6mg/ml,β-榄香烯125μg/ml),然后进行联合用药,加药24h、48h后用CCK-8(Cell CountKit-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OCCK-8法显示丹参(浓度为1、2、4、6、8mg/ml),8-榄香烯(浓度为25、50、100、150、200μg/ml)作用LX-2细胞24h、48h后,其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联合用药(丹参3.6mg/ml,β-榄香烯125μg/ml)时,LX-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单独用药(P〈0.01)。结论:丹参、β-榄香烯单独或二者联合作用均能抑制LX-2细胞的增殖,且联合应用的作用显著高于单独用药,可协同促进LX-2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direct effects of uncarboxylated osteocalcin (ucOCN) on vascular cell biology in vitro, to assess its potential function in patho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atherosclerosis. 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HAECs) and smooth muscle cells (HASMCs) were treated with ucOCN (0.1–50 ng/ml) and changes in phosphorylation of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proteins, angiogenesis,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monolayer permeability, and protein secretion were measured. In HAECs, phosphorylated JNK and CREB were decreased with ucOCN (p < 0.05). In HASMCs, phosphorylated p70S6K and NF-ΚB were increased by ucOCN (p < 0.05). Cell proliferation increased in both cell types dose dependently which was blocked by AKT and ERK pathway inhibitors. ucOCN did not affect cell permeability, angiogenesis, or migration. The direct activity of ucOCN on vascular cells is recognized, particularly its proliferative effects. However, at least in physiological settings, it does not appear that osteocalcin may directly promote atherogenesis based on the outcomes measur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 1,GLP-1)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VEC)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动脉VEC为研究模型,将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LPS刺激组、LPS±GLP-1组、GLP-1组),Rhodamin-Phalloidin检测肌动蛋白骨架F-actin分布,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间连接的形态特征,用示踪剂Rhodamine Bisothiocyanate-Dextran检测VECs单层通透性变化改变,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分泌白介素(IL)-6和IL-8的变化。结果:GLP-1(100nM)可减少LPS(1μg/mL)刺激后细胞肌动蛋白骨架F-actin应力纤维的形成,并抑制LPS刺激后细胞间连接的中断。Rhodamine B isothiocyanate-Dextran细胞通透性检测结果显示:GLP-1可明显降低LPS刺激引起的VEC通透性增加[由(2.57±0.19)×10^-5cm/s降至(2.10±0.18)×10^-5cm/s,P〈0.05]。此外,GLP-1可抑制LPS刺激后VEC中炎性细胞因子IL-6和IL-8的表达[分别由(42130±6522)pg/ml降至(27478±5096)pg/ml和(18376±1561)pg/ml降至(14414±927)pg/ml,均P〈0.05]。结论:GLP-1可对抗LPS刺激引起的VEC炎症反应和细胞通透性增加.改善LPS诱导的内皮细胞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高压电场对A549肺癌细胞肿瘤转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周期的A549细胞,共分为7个组进行研究,其中A-F组为实验组,G组为不施加电场的空白对照组,A施加500V/cm强度高压电场,F组施加1750V/cm的高压电场,电压场强间隔为250V/cm。采取粘附实验、侵袭及转移实验,检验A549细胞在不同强度高压电场中,其肿瘤生物学转移特性的改变。结果:①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实验组之间的细胞粘附能力,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电场强度≥750V/cm时,各实验组之间、及其与对照组之间的细胞迁移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电场强度≥1000V/cm时,各组与对照组间的细胞侵袭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④电场强度为1000-1250V/cm的各组与1500-1750V/cm各组间的细胞侵袭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强度的电场抑制A549肺癌细胞的程度不同,随着强度的增加,A549细胞粘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现象依次出现,并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其抑制程度也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6.
金星镜  丁文评  张莲  田玮  陈思宇 《生物磁学》2014,(23):4444-4446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CT116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浓度(0、2.5、5、10、20μM)ORI处理HCT116细胞不同时间(0、24、48、72 h),通过MTT法检测其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DAPI染色观察其对细胞核的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ORI可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且此作用随着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或延长而增强(P〈0.05)。2ORI处理HCT116细胞24小时后,细胞核固缩的百分率随药物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5、10、20μM ORI处理HCT116细胞24小时后,细胞内的β-catenin、c-myc蛋白水平均显著下调,且随着ORI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少。结论:ORI能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细胞中钙调蛋白(CaM)和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兔主动脉VSMCs,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建立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模型。取生长良好的第4~8代VSMCs,随机分为对照组,AnsⅡ组(0.1μmol/L),AngⅡ+Res组(20,40,80,160)μmol/L。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考马斯亮兰法进行CaM定量,定磷法进行CaN活性测定。结果:成功培养兔VSMCs并传代,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呈阳性表达。AngⅡ组VSMCs的增殖程度、CaM和CaN活性较对照组增高(P〈0.05,P〈0.01)。AngⅡ+Res组各组VSMCs的CaM和CaN活性较AngⅡ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在一定范围内,Res可降低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干预CaN依赖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福安泰-03(Fuantai,FAT-03)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s)凋亡和小鼠创伤愈合的影响。MTT法检查FAT-03对HUVECs和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Z)生长的影响:聚碳酸酯膜小室趋化运动模型(Transwellmodel)检测,]FAT-03对HU-VECs运动能力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FAT-03作用下HUVECs的形态变化;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V-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AnnexinV-FITC)双染检测Ⅳm03对HUVECs早期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FAT-03对HUVECs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法分析FAT-03对HUVECs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Bcl.2、Bax表达的影响;小鼠背部创伤模型检查FAT-03对组织修复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查FAT-03对创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和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FAT-03明显抑制HUVECs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抑制效果与剂量和作用时间相关,作用HUVECs24,48,72h的Ic50值为0.22,0.17,0.09mg/mL,但FAT-03对CNE.2Z细胞的生长却无明显的影响;0.16mg/mLFAT-03作用HUVECs24h对细胞迁移的抑制率为57.9%(P<0.01):FAT_03处理HUVECs48h,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增加(P〈0.05);FAT-03阻滞HUVECs于G0/Gl期,并呈现典型的凋亡峰;0.16mg/mLFAT-03作用48,72h,HUVECs的凋亡率分别为14.6%、41.7%:鲋m03下调HUVECs的VEGF和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其效果与剂量相关。FAT-03明显延迟小鼠创伤的愈合,且其作用与剂量相关。FAT-03组小鼠创伤周围组织微血管密度和VEGF阳性表达细胞都明显减少。因此,可以推测,FAT-03抑制HUVECs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抑制创伤组织的血管生成,进而延迟创伤愈合;它的这些作用可能与其下调VEGF、Bcl-2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对小鼠骨骼肌成纤维细胞的迁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细胞划痕实验检测1μM、10μM、100μMATP对NOR-10细胞愈合率的影响;细胞迁移小室实验检测空白对照组、100μM ATP组、30μM PPADS+100μM ATP组、100μM RB2+100μM ATP组细胞的迁移率。结果:细胞划痕实验及迁移实验表明高浓度ATP能够促进NOR-10细胞的迁移能力,100μM ATP促细胞迁移能力最强(P0.05),并且其促迁移作用能被30μM PPADS,100μM RB2所抑制(P0.05),但100μM RB2的抑制作用更强(P0.05)。结论:高浓度ATP(10μM)能够促进NOR-10细胞的迁移能力,并且其促迁移可能通过激活P2Y受体作用大于P2X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