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劳美荣  廖红珍  叶颜凤 《蛇志》2017,(2):222-22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以及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及康复的效果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12、24、36、48、72h时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能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加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杨小燕 《蛇志》2017,(2):215-21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肾多发结石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同时进行体位训练和加强背部皮肤护理等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出血发生情况、肾造瘘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肾造瘘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卫生资源,提高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性化舒适护理措施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2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人性化的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人性化舒适护理措施可促进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排气,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7,(3)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上加用康复训练,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96.7%,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8.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7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舒适护理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5,(3)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0例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出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室整体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透析科进行透析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常规组100例患者,应用普通护理干预措施;舒适组患者100例,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舒适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合并症发生比例显著优越于常规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没有发生一例因护理干预措施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整体护理中,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降低合并症发生比例的效果,安全有效性较高,可作为提高血液透析科室护理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期待疗法在前置胎盘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期待疗法前置胎盘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设为干预组;同期选取同症同治疗方法的患者88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孕妇和胎儿情况、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在孕周、产褥感染、新生儿Apgar评分及孕妇舒适度、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护理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胎死率与产褥感染率,提高孕周,提高舒适度和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高血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早期慢性肾衰竭并发高血压患者64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效果、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血压值和肾功能指标,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研究以人为本的理念用于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人为本理念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护理时间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IPRO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理念用于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肠内营养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间入院诊治的高血压颅内出血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办法,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无差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预防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晓娜  马丹  杜汉萍  尬谢潇  郭晓东 《生物磁学》2014,(9):1731-1733,1727
目的:重度烧伤早期易合并多种并发症且病情复杂、死亡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周期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分析并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并发症的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分级管理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采取基本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康复期护理,分级管理组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分级,分配不同专业技能等级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分层管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69.7%(P〈0.05);分层管理组的护理质量、患者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分层管理的护理模式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能够合理分配护理人员,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病例采用不同的训练及护理方法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23%(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Nmss评分为5.63±3.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1±4.75,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ADL评分为50.62±1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85±12.16,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时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所起的积极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全面管理组。常规组采取基础护理模式,全面管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及饮食管理等。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面管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患者的心理功能、生活能力及社交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管理组患者对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健康教育及护患沟通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饮食提示卡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62例冠心病行PCI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饮食提示卡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情况,饮食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干预后.试验组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饮食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的依从性与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饮食提示卡能使PCI术后患者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增加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提高囊性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择囊性动脉瘤患者60例。其中病例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相同治疗条件下病例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病例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后,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住院日缩短P〈0.05,住院费用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囊性动脉瘤患者介入手术的干预效果有效,值得临床护理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疗法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50例F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敷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及治疗效果,并在干预前后检测血液胃动素(motilin,MTL)的浓度。结果:试验组实施干预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大便性状的改善及缩短排便时间亦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MTL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MTL浓度上升,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中药热敷疗法能有效的改善FC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体内胃动素的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近年来,急诊收治的不同病症的肝病患者越来越多,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以致工作频频出错,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针对急诊肝病患者采取多元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探讨该模式的特点及作用,为肝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肝病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常规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多元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人性化管理、分层级管理、情绪管理及环境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管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7%,护理工作落实率为97.62%,患者依从性为90.46%;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7.5%,护理工作落实率为94.58%,患者依从性为87.82%;管理组的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及患者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多元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推进急诊工作顺利进行,更有利于提高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该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琦  孙彩焕  刘袁秀  徐锐  刘桂璐 《生物磁学》2013,(25):4957-4959,4943
目的:研究并总结小儿暴发型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提高我国儿内科的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本组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2月1日.2012年6月1日期间的小儿暴发型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一共620例,将其进行科学的随机分组处理,即对照组:310例小儿暴发型心肌炎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310例小儿暴发型心肌炎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随即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和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无论在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还是在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均较好,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45%,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42%,与对照组患者的86.45%%和87.42%%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迅速控制和改善病情发展,提高治愈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尿激酶超早期治疗对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48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治疗有效率及预后稳定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NIHSS较治疗前下降更多(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4.69,P〈0.05);实验组患者服药后的治疗安全性与对照组的相当,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0.33,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尿激酶超早期治疗较单用尿激酶疗效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