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土槿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AB)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甲基四氮盐(XTT)法检测不同浓度PAB和AMB(两性霉素B)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血清芽管试验检测不同浓度PAB对芽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PAB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SMIC50(抑制生物膜50%的药物浓度)为256~512μg/m L;1024和512μg/m L PAB对早期2 h生物膜的抑制率分别为(99.5±0.28)%和(97.1±0.38)%;512μg/m L PAB对早期(2 h)、中期(8 h)及成熟期(24 h)生物膜的抑制率分别为(97.1±0.38)%、(90.4±0.32)%和(80.1±0.67)%;不同浓度PAB的血清芽管试验显示,64μg/m L PAB可以完全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出芽生长,16μg/m L PAB可以抑制83.5%的白假丝酵母菌出芽生长。结论 PAB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有抑制作用,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出芽生长过程抑制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50株白假丝酵母菌基因缺失菌,寻找出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进一步探究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致病机制。方法利用培养生物被膜的方法筛选50株基因缺失菌;利用XTT法验证所筛选出的白假丝酵母菌突变株ORF19.2500生物被膜形成缺陷;进一步观察ORF19.2500基因缺失菌生长、菌丝形成。结果用XTT法证明白假丝酵母菌突变株orf19.2500生物膜形成缺陷,且生长曲线和滴琼脂平板的方法均提示其生长速率减慢。在spider培养基上白假丝酵母菌突变株orf19.2500不能诱导菌丝形成,但在YPD+10%小牛血清则菌丝形成正常。结论白假丝酵母菌突变株orf19.2500可利用spider培养基缺陷而影响其酵母、菌丝二态性的转化,及其生物被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活性及其产生的生物膜的抑菌作用。方法将滴有不同浓度的大黄素药液的滤纸片放在长有白假丝酵母菌的固体培养基上,观察抑菌效果的区别。在体外建立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模型,用浓度为2.500、1.250、0.625、0.312和0.165mg/mL的大黄素溶液分别作用于已建立好的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模型,观察5个浓度的大黄素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效果。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各个浓度下的生物膜。结果随着大黄素浓度的增加,抑菌环直径增大,抑菌率升高。CLSM观察:大黄素作用于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使生物膜活性降低。结论大黄素对白假丝酵母菌及其生物膜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G)对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的影响。方法利用稀释涂布法观察AG对固体培养基上白假丝酵母菌菌落形态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AG对白假丝酵母菌芽管及菌丝形态的影响;采用xTT还原法评价AG对白假丝酵母菌菌丝活性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白假丝酵母菌菌丝形成相关基因SUN41、CSHl以及CaPDE2表达量变化。结果AG能影响白假丝酵母菌菌落的形态;倒置显微镜观察表明AG能够抑制白假丝酵母菌菌丝及芽管的形成;qRT-PCR检测显示AG能使SUN41和CSHl基因表达下调和使CaPDE2上调。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影响SUN41、CSHl与CaPDE2基因的表达而抑制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比较常见用于黏膜真菌菌种鉴别的多种方法,探寻最佳的鉴别方法。采集230例普通人群口腔黏膜样本,分别用玉米吐温-80培养观察厚膜孢子法、糖发酵生化反应法、CHROMagar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法、ITS基因的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ITS测序菌种鉴定法,鉴别真菌各菌株。结果显示:有56例菌株至少通过1种方法检出真菌;玉米吐温-80分离培养假丝酵母菌37株;50例菌株ITS基因测序共鉴定出8个菌种,白假丝酵母菌(C.albicans)29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C.parapsilosis)10株,热带假丝酵母菌(C.tropicalis)5株,Candida metapsilosis 1株,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 1株,克柔假丝酵母菌(Candida krusei)1株,乙醇假丝酵母菌(C.ethanolica)1株,季也蒙毕赤酵母菌(Pichia guilliermondii)2株;CHROMagar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法鉴定出3种菌株,分别是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PCR-RFLP法检出5种菌株,分别是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季也蒙毕赤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与基因的测序鉴定一致率为91%;糖发酵生化反应法阳性标本占被检出真菌例数的46.4%(26/56)。结果表明:ITS基因的测序法可以准确鉴定真菌各个菌种;PCR-RFLP法能鉴定常见的菌种,但操作繁琐;CHROMagar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法能快速准确鉴别3种常见假丝酵母菌菌种;玉米吐温-80可以准确培养鉴别白假丝酵母菌;糖发酵生化反应法,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难以准确鉴别各个菌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豆杆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拮抗作用。方法将纳豆杆菌和白假丝酵母菌混合培养24 h后,应用沙保弱平板培养基分离白假丝酵母菌,计数菌落,计算纳豆杆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拮抗率。结果纳豆杆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拮抗作用明显,拮抗率高达91.91%;纳豆杆菌肉汤培养物的除菌滤液对白假丝酵母菌也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拮抗率为79.05%。结论纳豆杆菌对白假丝酵母菌具有明显拮抗作用,是白假丝酵母菌的理想拮抗菌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伊犁黑蜂蜂胶对白假丝酵母菌游离状态及其生物膜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NCCLS M27-A2酵母微量稀释法结合平板法测定蜂胶对游离状态下白假丝酵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玻片法在体外构建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蜂胶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状态下的最低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及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不同浓度蜂胶醇提取物对同一时间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抑菌效果,并进行红蓝荧光染色定量分析。结果伊犁黑蜂蜂胶对浮游白假丝酵母菌的MIC为4mg/mL,MBC为8mg/mL;伊犁黑蜂蜂胶对生物膜状态下白假丝酵母菌的MBEC为16mg/mL,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菌性逐渐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LSM观察,伊犁黑蜂蜂胶作用于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后可使生物膜内活菌比例降低,生物膜活性减弱,生物膜内实验菌死亡率随蜂胶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犁黑蜂蜂胶在体外对不同状态下的白假丝酵母菌均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控制pH环境对出芽短梗霉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添加 Ca CO3 和 HCl的方法研究了 p H对出芽短梗霉多糖发酵的影响规律。在 P2培养基中发酵2 4 h,该菌有一个强烈的产酸期 ,导致 p H迅速下降到 3.6左右。在此 p H环境下继续发酵 12 0 h,多糖产量仅为 5.9g/ L。如果用 MP2培养基 (P2+ 0 .5% Ca CO3 )发酵 ,由于 Ca CO3 缓冲了发酵 p H的下降 ,在整个发酵过程中 p H值可以维持在 5.0以上 ,多  相似文献   

9.
取临床标本(性病门诊病人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及用沙保氏琼脂平板分离培养、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试验等鉴定菌种;小白鼠与家兔试验、荚膜肿胀试验、透射电镜等观察荚膜,观察白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菌株(C1-1、C1-2、C1-3、C1-4)的荚膜结构并探讨其形成条件。结果显示:(1)C1-1、C1-2、C1-3、C1-4四株临床分离菌株均为革兰阳性、念珠状菌;能形成芽管、假菌丝、厚膜孢子;能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又产气;发酵蔗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2)在感染小白鼠及家兔体内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不同环境而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边界明显;荚膜肿胀试验阳性。4株临床分离菌株均可被鉴定为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健康人群口腔酵母菌的分布。方法将来源于健康人的口腔拭子接种于改良SDA培养基,37℃培养14d,分到的酵母菌通过菌落形态、革兰染色作初步鉴定.芽管形成试验、厚膜孢子生成及假菌丝产生试验、YBC酵母鉴定卡作菌种鉴定。结果酵母菌在健康人口腔中总分离率为8.78%(86/979),其中较多的为白色假丝酵母菌37株,占43.02%,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季也蒙假丝酵母菌各9株,各占10.47%,葡萄牙假丝酵母菌6株,占6.98%,其他25株。结论健康人口腔中有多种条件致病酵母菌的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