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定量分析黏附于Caco-2细胞的双歧杆菌,并建立一种快速有效分离黏附于细胞的细菌的方法。【方法】采用Triton X-100溶液处理黏附于Caco-2细胞上的菌体,确定获得最佳分离效果的处理时间;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双歧杆菌的方法,获得标准曲线,进行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评价;应用建立的方法分析11株双歧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Triton X-100处理黏附于Caco-2细胞的双歧杆菌的最佳作用时间为10 min。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双歧杆菌的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起始模板浓度范围在104?108 CFU/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形关系,相关系数>99%,在该浓度范围线性方程为:y=?3.345 2x+37.637 0。应用建立的方法定量分析双歧杆菌的黏附能力,与直接镜检法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检测时间由48 h缩短至4 h。【结论】Triton X-100分离处理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双歧杆菌对Caco-2细胞黏附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细菌16S rRN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应用细菌的16SrRNA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及乳酸杆菌的引物并对肠道的3种细菌进行定量测定。方法收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及正常对照组的粪便标本提取DNA。取准确定量的3种细菌经系列稀释后抽提细菌的DNA做荧光定量PCR,制作出标准曲线。待测样品同时进行PCR反应并和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获得各样品中3种细菌的量。结果患儿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较正常儿童明显减低,而大肠埃希菌的数量差异无显著性。与其他文献报道的用细菌培养的方法所得结果一致。结论荧光定量PCR是一种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定量方法。可正确定量肠道中的细菌数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设计一对双歧杆菌属特异性引物以检测不同样品中低丰度双歧杆菌的含量。【方法】在NCBI中下载57株双歧杆菌全基因组序列,以其共有单拷贝核心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双歧杆菌属特异性引物;并对引物进行PCR初筛和特异性复筛;之后借助ddPCR(Droplet Digital PCR,微滴式数字PCR)依次对筛选出的引物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实用性验证。【结果】引物Bif-D-9特异性最好,可扩增出4株双歧杆菌而不能扩增20株非双歧杆菌中的任何一株菌;同时通过ddPCR仪定量稀释后的DNA,其扩增结果呈线性下降趋势,证明其灵敏度较好;另外,Bif-D-9结合ddPCR定量出婴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的拷贝数为71 copies/μL,母亲粪便中双歧杆菌的拷贝数为2.7 copies/μL,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结论】引物Bif-D-9具有双歧杆菌属特异性,且灵敏度较高、实用性较好,适用于复杂样品中双歧杆菌属定量。  相似文献   

4.
应用real-timePCR法快速定量人类粪便中双歧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从粪便标本中定量双歧杆菌的RT—PCR技术。方法传统培养定量法,普通PCR定量法,real—timePCR比较测量。结果(I)粪便标本前处理采取简单的离心和清洗、稀释步骤能去除粪便标本中的抑制物,实现不提取DNA直接进行PCR、real—time定量粪便中双歧杆菌。(2)本实验建立的PCR方法直接半定量粪便双歧杆菌技术在双歧杆菌值介于10^3~10^7CFU/ml时具有较好的分辨率,粪便标本普通PCR得理论菌数与培养得菌数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real-timePCR直接定量双歧杆菌技术在双歧杆菌值介于10^1-10^7CFU/ml时具有较好的分辨率,粪便标本RT—PCR得理论菌数与培养得菌数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用PCR、real—timePCR直接半定量和定量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可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青春型双歧杆菌(Bif.a)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青春型双歧杆菌在瘤细胞移植前或移植后应用均显示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将青春型双歧杆菌注入肤腔可激活肤腔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功能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而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癌细胞未显示有杀伤瘤细胞作用。认为青春型双歧杆菌的抑瘤作用可能是该菌刺激了宿主的免疫活性细胞杀伤了瘤细胞,而非直接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急进高原大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变化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平原对照组和3 848米的高原缺氧组各30只。急进海拔3 848米造成大鼠急性缺氧模型并分别于24、6、d取材,每次随机各取10只,观察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的变化。结果高原缺氧组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少于平原对照组(P<0.05)。结论急进高原缺氧复杂环境下,可使肠道有益菌———双歧杆菌的数量减少,可能影响肠道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激活蛋白1在双歧杆菌预防大肠癌生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体内预防大肠癌的机制。方法 :首先建立大肠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 ,将实验动物分为双歧杆菌预防组和肿瘤对照组 ,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检测了大肠癌组织激活蛋白1(AP-1)中的 c-fos和 c-jun的含量。结果 :双歧杆菌预防组大肠癌移植瘤 c-jun和 c-fos的含量均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 (P<0 .0 1)。结论 :青春型双歧杆菌可通过降低大肠癌移植瘤组织 AP-1中的 c-jun和 c-fos的表达这一途径来预防大肠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对巨噬细胞PKC家族的影响.方法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α、PKCβⅠ、PKCβⅡ、PKCγ、PKCε和PKCζ的含量.结果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α和PKCβⅡ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KCβⅠ、PKCγ、PKCε和PKCζ的平均荧光强度在2组间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能活化巨噬细胞的PKCα和PKCβⅡ.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DNA对巨噬细胞MAPK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对巨噬细胞丝裂素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APK家系中ERK1/2、JNK和p38的含量。结果 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ERK1/2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JNK和p38的平均荧光强度在2组间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能提高巨噬细胞ERK1/2的活性,这可能是其激活巨噬细胞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信号转导这一层次探索双歧杆菌预防大肠癌生长的机制.方法:以大肠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预先用青春型双歧杆菌注射于裸鼠腹腔,然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大肠癌移植瘤组织丝裂素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家系中的ERK1/2、JNK和p38的含量.结果:双歧杆菌预防组大肠癌组织ERK1/2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P<0.01),而JNK和p38的平均荧光强度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通过抑制ERK1/2的活化来预防大肠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白星花金龟成虫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自星花金龟是我国北方常见腐食性昆虫,为了利用其腐食性行为转化处理有机垃圾、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并探索其中肠消化的微生态机制,而对其肠道细菌进行系统研究。方法从白星花金龟成虫肠道中无菌操作分离获得5株细菌,对其菌体形态、培养性状、染色反应、生理生化反应等进行鉴定及数量测定。结果白星花金龟成虫肠道的5个细菌菌株分别属于气球菌属(Aerococcus)、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rium)、棍状杆菌属(Clavibacter)、李斯特菌属(Listeria)、皮杆菌属(Dermabacter),以皮杆菌属和棍状杆菌属数量最多,分别为1.3×10^7和1.0×10^7;其次为短状杆菌属和气球菌属,分别为8×10^6和5×10^6;李斯特菌属数量最少,为7×10^5。结论各菌株之间细菌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以皮杆菌属细菌数量最多,分离未获得真菌和放线菌。  相似文献   

12.
The bacterium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was recovered and identified as the aetiological agent causing freshwater columnaris infection in farmed striped catfish 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 (Sauvage) fingerlings that had suffered high mortality rates within commercial hatchery ponds in Vietnam. The gross clinical signs were typical of columnaris-infected fish.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found numerous Gram-negative, filamentous bacteria present on the skin, muscle and gill tissues of affected fish. The yellow-pigmented bacteria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F. columnare using primary, biochemical and PCR methods. An experimental immersion-challenge study with 2 strains was also performed. It fulfilled Koch's postulates and showed a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LC50) of 4.27 × 105 and 1.66 × 106 cfu ml-1 for the F. columnare strains FC-HN and FC-CT, respectively.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freshwater columnaris infection in P. hypophthalmus.  相似文献   

13.
DNA指纹图谱鉴别双歧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RAPD技术选用10条引物对7种9株双歧杆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在优化条件下所得DNA指纹图谱分析了双歧杆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并构建了相似性指数矩阵和树状图.结果表明,不同序列的随机引物可扩增不同形式的RAPD图谱,但并非所有图谱都具有分类学意义,其中引物S256对双歧杆菌种及同种不同菌株均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由该引物扩增的RAPD图谱计算出的相对性指数矩阵以及由此构建的聚类树状图均能正确地反映出双歧杆菌的系统发育关系,同时对RAPD图谱作为工业双歧杆菌分子标记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观察富硒猴头菇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设高、中和低3个剂量组和1个普通猴头菇对照组,1个蒸馏水对照组,搜集粪便,用细菌16S rDNA荧光定量PCR法测定3大类肠道菌的数量。结果富硒猴头菇冻干粉灌胃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肠道中大肠埃希菌明显减少,低、中剂量组双歧杆菌增多,高剂量组乳酸菌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断药3 d后,中剂量组的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数量,高剂量组的大肠埃希菌、乳酸菌数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富硒猴头菇对小鼠肠道菌群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粪便中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属的数量进行定量检测分析。方法根据细菌的16SrDNA基因序列设计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属的种属特异性引物。收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新鲜粪便标本各35例,从待测粪便标本中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定量分析不同细菌的数量。结果正常对照组与病例组粪便中细菌数量分别为大肠埃希菌(4.62±1.10;5.27±1.02)、乳酸杆菌属(4.99±0.75;4.65±0.95)、双歧杆菌属(5.07±0.95;4.93±0.99),病例组大肠埃希菌数量明显增多(t=2.540,P=0.013),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属数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88,P,=0.530;t2=-0.533,P:=0.596)。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中大肠埃希菌的数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多,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属的数量无明显变化,提示大肠埃希菌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或复发有关系,而乳酸及双歧杆菌属与此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水貂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TPY培养基,从健康水貂的粪便中分离培养、筛选出2个肠道菌株。方法细菌培养、菌落形态观察、染色镜检、分离纯化、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培养出的2株菌株为双歧杆菌,其中1株为长双歧杆菌,另1株为青春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对氯霉素极其敏感,对阿米卡星耐药。结论本实验为毛皮特种经济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豆低聚糖对肠道双歧杆菌和肠杆菌的促生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豆低聚糖和所含糖对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肠杆菌体外促生长作用。方法:按1%大豆低聚糖、0.36%水苏糖、0.52%蔗糖、0.11%棉子糖含量配制培养液,分别接种各试验菌株,在0、12、24小时测定各培养液吸光度A值(分光光度计.550nm)和pH值。结果:经24小时培养,加大豆低聚糖的双歧杆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培养液A值分别为>1.5和1.307,大于肠杆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的1.1和1.173,而其pH值小于肠杆菌;加水苏糖的双歧杆菌培养液A值为1.47,大于蔗糖的1.4和棉子糖的0.53。结论:大豆低聚糖促双歧杆菌生长作用大于促肠杆菌生长,水苏糖是促双歧杆菌增殖生长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8.
吴忠华  吕沁风  郑伟  李禾 《生物磁学》2011,(21):4054-4057,4068
目的:建立用复合探针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方法:研究根据BSCP31基因编码31KDa的布鲁氏杆菌表面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研究,建立了复合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布鲁氏菌的方法。用于布鲁氏菌病的筛选和诊断。结果: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为100%,最低可检出10个拷贝的质粒DNA分子,可对1×10^1-1×10^6拷贝范围内的模板进行定量,最低可检测至1×10^2CFU/ml细菌。该方法的精密度好,阳性质控品和阴性质控品不同时间测定三次及同一时间五次重复实验结果CV值均小于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复合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布鲁氏杆菌的方法,可对布鲁氏病原菌进行快速检测,对布病的筛选和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