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免疫组化技术以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的检测系统检测50份 喜马拉雅旱獭肝组织可能存在的嗜肝病毒c基因、s抗原及c抗原的表达,同时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显示 旱獭肝组织中嗜肝病毒s抗原、c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26%(13/50)、36%(18/50);在抗原双阳性的10份肝组织标本 中有c基因的阳性表达,阳性率为50%。c抗原定位于肝细胞胞浆和/或胞核,呈散在、片簇状分布,c基因定位于肝细 胞的细胞核,阳性细胞散在分布。50份标本中5份出现肝炎的病理改变,与抗原检出间无明显相关性。使用WHV 的病毒检测系统证实青海地区喜马拉雅旱獭可能存在类似WHV的嗜肝病毒感染,从组织学的角度为中国青海地区 喜马拉雅旱獭嗜肝病毒自然感染提供证据,此种动物有可能用于建立嗜肝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对111份西伯利亚旱獭血清标本进行血清学,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检测,HBsAg阳性22份,阳性率19.8%;抗-HBs1份,阳性率0.9%;HBV-DNA核酸杂交,阳性斑点16份,阳性率14.4%。IEM观察在3份标本中发现以22—24nm球形颗粒为主,其中有42—45mm的Dane样颗粒。20.7%的肝脏标本有组织病理改变,其中19份为急性肝类,4份为慢性肝炎。超薄切片肝细胞核内有20nm左右的HBeAg颗粒,结果进一步证实我国西伯利亚旱獭中有嗜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3.
致病性汉坦病毒的宿主主要为啮齿类动物,其病毒感染状况是人间疫情发生的关键影响因素,可通过检测宿主动物标本中病毒基因组RNA、蛋白抗原及特异性抗体而进行监测。本研究利用367份鼠肺及鼠血标本,对双抗原夹心ELISA(ELISA)、实时荧光RT-PCR(RT-PCR)和免疫荧光(IFA)等三种分别检测抗体、核酸和抗原的方法进行比较评估。ELISA法检出抗体阳性鼠血标本46份,阳性率为12.53%;RT-PCR法检出病毒RNA阳性鼠肺标本28份,阳性率为7.63%;IFA检出抗原阳性鼠肺标本24份,阳性率为6.54%。宿主动物组织标本中检出汉坦病毒RNA和(或)结构蛋白抗原的标本,对应的血液标本中可检出病毒特异性抗体,100%(24/24)IFA检测阳性标本和89.3%(25/28)RT-PCR检测阳性标本对应血标本ELISA抗体检测阳性,反之亦然,检出抗体的标本基本包含了可检出抗原和RNA的标本。RT-PCR与IFA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χa2=0.64,P0.05),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为0.71,一致性高(Z=13.66,P0.05),首先对血标本开展基于ELISA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可显著缩小RT-PCR或IFA法检测病毒RNA或抗原的范围(χb2=12.04,χc2=20.05,P0.05)。本研究为宿主动物汉坦病毒感染实验室监测方案优化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文亮  王春杰等 《Virologica Sinica》2001,16(4):325-329,F003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HCV RNA及HBV X基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CV核心抗原,非结构区C33c抗原及HBxAg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定位及分布。结果表明(1)HCV RNA、HBV X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组织检出率分别为40%(55/136)和82%(112/136)。HCV RNA定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内,阳性细胞呈散在、灶状及弥漫分布三种形式;HBV X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分布呈胞浆型、核型及核浆型,阳性细胞也呈上述三种分布形式;(2)HCV C33c抗原、核心抗原在肝细胞肝癌中的阳性率为81%(133/164)及86%(141/164)。C33c抗原定位于癌细胞及肝细胞的浆内;核心抗原毁定位于癌细胞核中,又可定位于胞浆中。C33c抗原阳性细胞以灶状分布为主;而核心抗原阳性细胞在癌组织以弥漫核阳性常见,在癌旁肝组织以胸浆阳性为主;(3)HBxAg在肝细胞肝 癌中的检出率为75%(123/164),C33c和HBxAg二者同时阳性占63%(103/164)。HCV感染在我国肝细胞肝癌中比较普遍,HCV和HBV重叠感染占相当比例,可能在肝细胞肝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喜马拉雅旱獭对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高度易感,可作为HBV感染的新动物模型.本研究对喜马拉雅旱獭β肌动蛋白(β-actin)的部分cDNA序列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为喜马拉雅旱獭在HBV感染研究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Genbank的土拨鼠β-actin cDNA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旱獭脾组织总RNA作为模板,RT-PCR扩增旱獭β-actin cDNA序列;PCR产物纯化后连接至T载体(pMD18-T),构建重组质粒pMD18-T-mhActin.对重组质粒进行PCR初筛及酶切鉴定,选择阳性克隆测序;对所获得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和种系进化分析.结果 获得的旱獭β-actin序列为349 bp(nt887~1 235),其中编码序列为323 bp(nt-887~1209),编码106个氨基酸,包含形成二硫键的2个丝氨酸位点(氨基酸16和氨基酸105)及与β-actin功能相关的2个ATP结合位点、6个凝溶胶蛋白结合位点和6个profilin结合位点.同源性分析发现上述序列与其它哺乳动物β-actin的同源性均高达88 %以上,与土拨鼠β-actin的同源性最高(99.69 %),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100 %.种系进化树分析提示喜马拉雅旱獭β-actin与土拨鼠β-actin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其它啮齿类动物.结论 成功克隆了喜马拉雅旱獭β-actin的部分序列.序列分析发现喜马拉雅旱獭β-actin与土拨鼠β-actin的同源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肝癌中HBV和HCV基因和抗原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HCV RNA及HBV X基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CV核心抗原,非结构区C33c抗原及HBxAg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定位及分布.结果表明(1)HCV RNA、HBV X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组织检出率分别为40%(55/136)和82%(112/136).HCV RNA定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内,阳性细胞呈散在、灶状及弥漫分布三种形式;HBV X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分布呈胞浆型、核型及核浆型,阳性细胞也呈上述三种分布形式;(2)HCV C33c抗原、核心抗原在肝细胞肝癌中的阳性率为81%(133/164)及86%(141/164).C33c抗原定位于癌细胞及肝细胞的胞浆内;核心抗原既定位于癌细胞核中,又可定位于胞浆中.C33c抗原阳性细胞以灶状分布为主;而核心抗原阳性细  相似文献   

7.
喜马拉雅旱獭制动性麻醉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将盐酸氯胺酮用于喜马拉雅旱獭的麻醉,探讨不同剂量麻醉效果,为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将30只喜马拉雅旱獭随机分为3组,按15、45、90mg/kg体重给予盐酸氯胺酮,行后肢肌肉注射麻醉,观察临床表现和诱导时间及麻醉时间。结果给予盐酸氯胺酮后喜马拉雅旱獭分别在402.0±60.7s、372.0±72.0s、222.0±66.0s进入麻醉状态,维持时间分别为558.0±96.0s、1344.0±264.0s、3366.0±696.0s。随剂量的增加,麻醉时间相应增加。结论盐酸氯胺酮对喜马拉雅旱獭进行肌肉注射麻醉是有效和安全的,在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3种剂量进行麻醉,为喜马拉雅旱獭得到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喜马拉雅旱獭种群微卫星变异及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不同地理种群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的种群数量变化并探讨其内在的遗传学机制,通过构建部分基因组文库的方法筛选出8个高变异微卫星位点,根据微卫星位点的测序结果设计相应引物,PCR扩增检测了青藏高原4个地理种群(德令哈、乌兰、沱沱河、安多)喜马拉雅旱獭的遗传多态性及其种群结构.研究结果显示:8个位点在喜马拉雅旱獭种群中均为高度多态,观察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4.75、3.033 2、0.610 2;喜马拉雅旱獭种群总的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670、0.699;3个喜马拉雅旱獭种群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偏离H-W平衡状态,且这些偏离平衡的位点均由杂合过度导致(FIS<0);喜马拉雅旱獭种群的部分位点已经偏离了突变-漂移平衡.结论:筛选出的8个微卫星位点适合于喜马拉雅旱獭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所研究的喜马拉雅旱獭种群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安多地理种群在近期可能经历过瓶颈效应,种群数量曾经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测定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的血液生化值。结果显示雄性喜马拉雅旱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显著高于雌性(P<0.05);人工喂养1年后,喜马拉雅旱獭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肌酐(CREA)水平降低,提示饲料中可适当增加蛋白的含量;冬眠后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明显下降,白蛋白水平略低于冬眠前。不同性别、年龄、不同饲养时间喜马拉雅旱獭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建立的喜马拉雅旱獭人工饲养管理方法可保证动物血液生化指标的稳定性,所测血液生化指标值也可作为喜马拉雅旱獭饲养管理和疫病检测判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病例呼吸道病原的构成及主要病原的流行规律,为SARI的防控提供线索和依据。应用多重PCR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呼吸科、急诊科住院,且符合SARI病例定义的每周二、周四、周六新入院的患者进行检测。347份标本中检出14种呼吸道病原,未检测出衣原体,检出病毒阳性标本144份,阳性率为41.50%,检出前4位的病毒依次是,流感病毒72份、鼻病毒18份、呼吸道合胞病毒15份、偏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各13份,阳性率分别为为20.75%,5.19%,4.32%,3.75%,3.75%,检出细菌阳性标本数为155份,阳性率为44.67%,其中肺炎链球菌阳性108份、流感嗜血杆菌阳性62份,肺炎支原体阳性13份,阳性率分别为31.12%、17.87%、3.75%;在108份肺炎链球菌阳性标本中41份标本合并病毒感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SARI病例病原主要以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各年龄组均有检出,检出病原阳性高峰为冬春季;5岁及以下标本中检出腺病毒和百日咳杆菌会增加收住ICU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我国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葫芦科植物包括多种瓜类蔬菜,对其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述了国内在葫芦科植物器官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及离体遗传转化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与育种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葫芦科植物包括多种瓜类蔬菜,对其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述了国内在葫芦科植物器官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及离体遗传转化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与育种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双歧杆菌制剂临床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检索CBMd isc、VIP、CNK I以及万方数据库等,获得1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患儿4050例,对其进行M eta分析,并评价M 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发表偏倚。结果异质性检验χ^2=34.60,P=0.007〈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 eta分析,合并RR=0.41,95%C I为0.35~0.49,总体效应检验,Z=10.39,P〈0.00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固定效应模型RR值和95%C I与随机效应模型完全一致,剔除小样本报道后的合并RR=0.42,95%C I为0.35~0.50,与剔除前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本研究的发表偏倚得到了很好地控制。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双歧杆菌制剂能降低小儿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对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起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蝴蝶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略介绍了我国目前蝴蝶产业的背景情况和发展现状,着重阐述了该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目标与思路、政策与法律、科研与技术、人才与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地性提出了相应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