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OIP5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肝癌细胞中OIP5的表达后,通过q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OIP5的下调效率,CCK-8和平板克隆法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转染OIP5-siRNA后,肝癌细胞SMMC-7721中OIP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OIP5-siRNA组肝癌细胞SMMC-7721的CCK-8实验的OD值、平板克隆法测得的克隆球个数、Transwell法测得的迁移细胞数与侵袭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OIP5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可能作为肝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shRNA干扰技术敲低IscU2干扰细胞IscU2的表达,研究了干扰IscU2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NCI-H520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构建了稳定低表达IscU2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H520;采用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ROS、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干扰IscU2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降低;细胞周期停滞在G1/G0期,同时伴随有p-AKT和Cyclin D1蛋白含量的下降;细胞晚期凋亡率明显增加,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表达上调;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上调,间质标志物N-Cadherin和Snail表达下调;细胞ROS积累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该研究结果表明,干扰IscU2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这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和视角。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线粒体分裂蛋白1(Mitochondrial fission protein 1,FIS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对肝癌细胞侵袭与迁移的调控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比较10对肝癌原发灶与转移灶组织中FIS1表达,以明确FIS1与肝癌转移的关系。通过si RNA干扰FIS1的表达后,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q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标志分子上皮型钙黏蛋白(epithelia cadherin,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神经型钙黏蛋白(neural cadheri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肝癌转移灶组织中FIS1的表达显著高于原发灶组织。干扰FIS1表达后,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E-cadherin和ZO-1的表达上调,而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下调。结论:线粒体分裂蛋白FIS1在肝癌转移灶组织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调节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肝癌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4.
该文探讨了人肝星形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对肝癌细胞(Hep G2、SMMC-7721)的迁移、侵袭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条件培养法培养肝癌细胞,利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分析肝星形细胞对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作用。Western blot分析肝星形细胞自身及其分泌到培养液中趋化因子CXCL1[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和肝癌细胞的CXCL1受体2—CXCR2(CXCL1 receptor 2)的表达量,以及条件培养下肝癌细胞中p-PI3K、p-AKT、p-GSK-3β和Snail的表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间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HSC中大量表达并分泌趋化因子CXCL1,而肝癌细胞Hep G2、SMMC-7721中高表达CXCR2。肝癌细胞通过条件培养后,细胞形态改变,细胞黏附下降,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间质标志物N-cadherin蛋白和Vimentin蛋白表达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成员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上调,p-GSK-3β和转录因子Snail表达上调。在肝癌细胞条件培养下加入CXCR2受体的特异性抑制剂(SB265610)后,肝癌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间质标志物N-cadherin蛋白和Vimentin蛋白表达下调,p-PI3K、p-AKT、p-GSK-3β和Snail的表达下调。以上结果说明,肝星形细胞可能通过CXCL1/CXCR2轴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并最终促进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5.
该文探讨了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erase 1,PRMT1)对胰腺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在数据库中分析了PRMT1在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实验检测不同胰腺癌细胞中PRMT1的基础表达量。在Pa Tu8988和Bx PC3细胞中干扰PRMT1,Western blot、q PCR检测sh RNA干扰效率;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MT(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相关蛋白变化。相反,在SW1990细胞中过表达PRMT1,并做上述同样的实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RMT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在胰腺癌细胞中下调PRMT1的表达,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增高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的水平,降低间质标志物N-cadherin钙黏蛋白的水平。上调PRMT1的表达得到相反的结果。结果表明,PRMT1能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影响EMT标志物蛋白质水平。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体内PRMT1的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该文旨在探讨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ctin-binding protein,ANLN)对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ANLN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运用慢病毒介导sh RNA干扰技术靶向敲低肝癌细胞Huh-7中ANLN的表达,并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敲低效率;通过细胞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进一步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NLN基因敲低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 9,MMP9)m RNA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最后,分析MMP9在ANLN敲低调控的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20例肝癌组织样本和癌旁组织中,ANLN在肝癌组织中m RNA水平较癌旁组织显著增高(P0.001)。其中,在发生转移的肝癌组织中,ANLN m RNA水平较无转移的肝癌组织显著增高(P0.001)。慢病毒介导sh RNA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中ANLN的表达,ANLN基因敲低能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并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机制研究发现,ANLN的基因敲低能显著抑制MMP9的表达,MMP9的过表达能逆转ANLN基因敲低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提示,在肝癌组织中,ANLN m RNA水平明显增高,ANLN的表达水平与迁移侵袭能力密切相关。ANLN基因敲低可能通过调节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TAGLN对HBV阳性肝癌细胞HepG2. 2. 15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TAGLN在HBV阳性和HBV阴性肝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用TAGLN干扰慢病毒感染HepG2. 2. 15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干扰TAGLN表达的稳定表达细胞系,Western blot验证干扰效率; 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干扰TAGLN表达对HepG2. 2. 15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Transwell实验检测干扰TAGLN表达对HepG2. 2. 15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Western blot检测PI3K、p-PI3K、AKT以及p-AKT的表达。结果:TAGLN在HBV阳性肝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高于HBV阴性肝癌组织和细胞(P 0. 01);干扰TAGLN表达能抑制HepG2. 2. 15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迁移和侵袭(P 0. 01);降低HepG2. 2. 15细胞中PI3K和AKT(P 0. 01)及p-PI3K和p-AKT(P 0. 05)的表达。结论:在肝癌组织中,HBV感染能增加TAGLN的表达;干扰TAGLN表达后HepG2. 2. 15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减弱,其机制可能与PI3K及AKT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抑制CD151表达对人类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CD151-siRNA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入人肝癌HepG2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用qPCR,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CD151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研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检测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成功转染CD151-siRNA后,HepG2细胞CD151基因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同时,沉默CD151的表达,FAK,ERK的磷酸化受抑制。结论CD151-siRNA能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CD15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抑制FAK,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力。  相似文献   

9.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虽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已被证实为肿瘤EMT的主要诱导剂,但是HGF诱导肿瘤EMT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Snail在HGF诱导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用HGF处理肝癌HepG2和Hep3B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划痕试验及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Met,AKT的磷酸化及蛋白质表达的变化,Western印迹与real-time RT-PCR检测上皮细胞表面标志E-Cadherin和间质细胞表面标志N-Cadherin、Fibronectin的表达变化,以及EMT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变化.经HGF处理的HepG2、Hep3B细胞,Met和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强;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向间质型细胞形态转化;细胞划痕和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显著增强;Real-time RT-PCR和Western印迹实验显示HGF的诱导能上调间质标记蛋白的表达及下调上皮型标志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发现,HGF能上调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干扰Snail能逆转HGF对HepG2和Hep 3B细胞EMT发生的诱导作用.由此可见,HGF可能通过诱导Snail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EMT的发生.这为阐明肝癌细胞侵袭转移机制,以及肝癌的防治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BCAT1在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小干扰RNA(si RNA)沉默A549细胞中BCAT1的表达,细胞分为对照组(Con)、BCAT1基因沉默组(si RNA-BCAT1)和si RNA阴性对照组(si RNA-NC)。利用Western blot检测si RNA对BCAT1的沉默效果;划痕愈合实验检测沉默BCAT1后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沉默BCAT1后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MTT实验检测沉默BCAT1对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Con组相比,si RNA-BCAT1组的BCAT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5),能够穿膜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而Con组和si RNA-BCAT1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BCAT1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而对其增殖能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阿霉素对口腔鳞癌干细胞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口腔鳞癌细胞系SCC25,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CD44-和CD44+细胞,RT-PCR检测CD44-和CD44+细胞的Oct4、CD133、CD44和GAPDH的m RNA表达;检测和比较CD44-和CD44+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CD44+细胞用阿霉素或β-catenin抑制剂LF3进行处理,分别使用Transwell和细胞划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一步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B检测β-catenin和TCF-4的蛋白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成功分离CD44-和CD44+细胞,RT-PCR检测CD44+细胞高表达Oct4、CD133和CD44 m RNA,CD44-细胞弱表达Oct4m RNA,不表达CD133和CD44 m RNA;CD44+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显示显著强于CD44-细胞(P<0.05)。阿霉素显著降低了CD44+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P<0.05),显著提高了CD44+细胞的凋亡率(P<0.05);阿霉素显著降低了CD44+细胞β-catenin和TCF-4的蛋白表达(P<0.05),LF3对β-catenin和TCF-4蛋白表达的影响与阿霉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霉素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口腔鳞癌干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ECAM-1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CC患者100例,收集肝癌患者HCC组织及癌旁组织,另选取100例正常肝脏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ECAM-1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脏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利用小分子干扰RNA技术(si RNA)构建低表达的PECAM-1,并转染至肝癌细胞中抑制PECAM-1的表达。应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CCK-8法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PECAM-1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P0.05);PECAM-1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脏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CAM-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si RNA PECAM-1后,肝癌细胞中PECAM-1 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ECAM-1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si RNA PECAM-1后,肝癌细胞侵袭及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ECAM-1在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PECAM-1 si RNA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及增殖能力,提示PECAM-1可作为预测肝癌发生及发展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检查点蛋白着丝粒蛋白-E(CENP-E)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hRNA下调CENP-E基因的表达,分别用巢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ENP-E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检测CENP-E下调后MCF-7细胞的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ENP-E下调后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试验检测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CENP-E蛋白和有丝分裂情况。结果:shRNA能有效抑制CENP-E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结果显示CENP-E下调后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下调CENP-E后能促进MCF-7细胞的凋亡;间接荧光结果显示CENP-E干扰后MCF-7细胞内CENP-E蛋白减少并伴有核分裂异常;Transwell试验显示CENP-E干扰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结论:下调部分CENP-E的表达能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促进MCF-7细胞的凋亡,增强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溴样结构域蛋白4 (Bromoid Domain Protein 4,BRD4)在喉鳞状细胞癌病灶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7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标本。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患者肿瘤组织(Tumor Tissue)、癌旁组织(Adjacent Tissue)和正常组织(Normal Tissue)中BRD4表达;BRD4拮抗剂GSK525762A(500nmo L/L)处理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24、48和72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GSK525762A给药前后Hep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SK525762A给药前后Hep2细胞BRD4、E-Cadherin、N-Cadherin和Twist蛋白表达。结果:喉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中BRD4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GSK525762A给药处理后Hep2细胞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及BRD4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N-Cadherin和Twist表达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E-Cadherin表达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BRD4可能通过抑制E-Cadherin的表达,增加N-Cadherin和Twist的表达,进而激活上皮间质转化,促进喉鳞状细胞癌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AMF)在人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人肝细胞系LO2和人肝细胞癌细胞株MHCC97-H作为实验材料,检测二者AMF的表达水平;设计并合成针对AMF基因序列的双链小干扰RNA转染高转移性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Western blot检测AMF基因的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MTT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力;通过体外Transwell小室对比沉默AMF基因前后的肝癌细胞的迁移力和侵袭力;最后用细胞悬液皮下接种小鼠,观察沉默AMF基因前后肝细胞的成瘤能力。结果:AMF在MHCC97-H的表达量较高;将双链小干扰RNA转入MHCC97-H后,AMF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沉默AMF基因序列后,MHCC97-H的增殖力、迁移力和侵袭力均有明显下降(P0.05);用细胞悬液皮下接种小鼠沉默AMF基因的MHCC97-H形成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AMF基因可调节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环状RNA MRPS35(circMRPS35)对胃癌(G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GC细胞系(HGC-27、MGC-803、MKN45和AGS)和正常胃上皮GES-1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ircMRPS35、miR-130a-3p和锌环指蛋白3(ZNRF3)mRNA表达。另取MGC-803细胞,分为对照组、pc-NC组、pc-circMRPS35组、pc-circMRPS35+miR-NC组、pc-circMRPS35+miR-130a-3p组,采用Lipofectamine 3000进行质粒转染。RT-qPCR检测circMRPS35、miR-130a-3p和ZNRF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ZNRF3蛋白表达,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裸鼠移植瘤实验探究circMRPS35对GC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30a-3p与circMRPS35或ZNRF3的靶标关系。结果:GC细胞系中circMRPS35和ZNRF3 mRNA呈低表达,miR-130a-3p呈高表达(均P<0.05)。过表达circMRPS35可降低miR-130a-3p,上调ZNRF3 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均P<0.05);circMRPS35过表达对GC细胞恶性行为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被miR-130a-3p mimic逆转(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30a-3p可降低circMRPS35-WT和ZNRF3-WT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circMRPS35可能通过miR-130a-3p/ZNRF3轴抑制G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miR-142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iR-142和HMG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42与HMGB1的靶向关系,CCK-8法检测CC细胞生存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C细胞增殖能力,划痕修复实验检测CC细胞迁移能力,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CC细胞侵袭能力。结果:CC组miR-14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CC癌组织中miR-142和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0.399,P=0.002;r=-0.429,P=0.001);miR-142与HMGB1存在靶向关系;CCK-8法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修复实验和基质胶侵袭实验结果显示,miR-142 mimic组细胞生存、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miR-NC组(P<0.05),miR-142 inhibitor组细胞生存、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miR-NC组;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HMGB1过表达时miR-142 mimic+plasmid组HMGB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iR-142 mimic+control plasmid组(P<0.05),显著低于miR-NC+plasmid组(P<0.05);CCK-8法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修复实验和基质胶侵袭实验结果显示,HMGB1过表达时miR-142 mimic+plasmid组细胞生存、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miR-142 mimic+control plasmid组(P<0.05),显著低于miR-NC+plasmid组(P<0.05)。结论:miR-142可通过靶向负调控HMGB1表达,进而抑制CC细胞生存、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iR-203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肝细胞肝癌的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4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两组血浆中miR-203的表达水平;将过表达的miR-203转染至人肝癌细胞系Hep 3B和JHH-1;采用CCK-8法检测miR-203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法检测miR-203对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miR-203在肝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未转染的肝癌细胞比较,Hep 3B和JHH-1细胞转染miR-203mimic后,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03在肝细胞肝癌中呈低表达,而过表达miR-203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提示miR-203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抑制性micro 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