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磺胺比色法测定植物组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组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测定”是植物生理学矿质营养一章中必做的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植物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EC.1.6.6.1)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技术方法,进一步了解NR在植物氮素同化过程中的作用(白宝璋和汤学军1993;李合生等2001;郝建军等2007)。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感到,按照几种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中介绍的方法(白宝璋和汤学军1993;李合生等2001;  相似文献   

2.
汞污染对芡实、菱根部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常见的氧化还原酶 ,它可催化有毒物质氧化分解 ,又是一种对环境因子十分敏感的酶 ,环境被污染时 ,其活性和同工酶均发生急剧变化 〔1〕。国内外学者曾对重金属离子污染对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作过研究〔1~ 3〕,但大多数选用旱生植物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对汞污染造成的芡实、菱根部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作了初步的研究 ,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以期为水生经济植物重金属水污染的生理学效应研究增添新的内容。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1 )实验材料 :芡实 ( Eurysle ferox Salisb)采自苏州市娄葑乡群力村大田和南京…  相似文献   

3.
引言 植物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EC1、11、1.7)的活性,取决于铁素的有效性。在缺铁的情况下,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下降是专一性,这一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一些植物叶片缺铁的诊断。 测定过氧化物酶时对粗酶液的制备通常需要实验室设备。近年来,过氧化物酶的快速定时测定已能在田间条件下进行。这个方法需要联苯胺作为反应的H供体。联苯胺具有致癌性,操作时要非常小心。为此,本试验采用3,3′,5,5′—N—四甲联苯胺替代联  相似文献   

4.
香荚兰成熟荚果中三种酶的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级别的香荚兰 (Vanillaplanifolia)成熟荚果以及其中的种子和肉质果壳中的 β -葡萄糖甙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等级的果荚中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低等级的果荚 ,种子中的 β -葡萄糖苷酶活性几乎达到肉质果荚的 2倍 ;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主要分布在果壳中 ,没有在种子中测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测定样品极低 ,未能测出。  相似文献   

5.
菖蒲过氧化物酶测定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雪  贺锋  肖蕾  徐洪  吴振斌 《生物学杂志》2012,29(6):87-89,92
过氧化物酶是植物在低温等逆境条件下酶促防御系统的关键酶之一,其活性可以作为植物抗寒性的一个指标。以菖蒲为材料比较了反应体系、H2O2浓度、pH值及反应时间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物活性测定的较佳反应体系是3 mL;最佳H2O2浓度为0.1%;最佳磷酸缓冲液pH值为6.0;最佳反应时间为4min。该研究结果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冬季植物的筛选与评价研究提供参考,对植物生理实验教学和相关科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千层塔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要测定了千层塔植株的根系活力 ,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 ,以及植物各部位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含量 ,旨在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对千层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物酶广泛存在于各种有机体中,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ClassⅢ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特有的一个多基因家族.ClassⅢ过氧化物酶的功能多样,能够参与生长素的代谢、细胞壁的延伸和加厚、活性氧和活性氮的代谢以及植物的抗病作用等各种生理活动.目前对ClassⅢ过氧化物酶的940个物种中的6 000条序列都已经进行了注释,包括其存在的物种、组织类型以及细胞中的定位等.该文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ClassⅢ过氧化物酶的结构特征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功能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荞头(Alliumchinense)中三倍体广养和四倍体长沙养,于8月底取鳞茎播种于本校实验地,9月抽苔现蕾期至10月花谢期,分别取花药和雌蕊,以醋酸洋红压片确定花药发育阶段。每样取鲜重50mg以上,测过氧化物酶活性(据张志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54),3次重复取平均值。脯氨酸提取(据Kern等.CropScience,1972,12:835)后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另以平行样品测定含水量,获得干重。结果(表1)表明:1.不同品种荞头及花器官不同部位过氧化物酶在同一小孢子发育阶段的活性不同。花药中过氧…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硫污染对植物体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维典  颜培辉 《生态科学》1996,15(1):117-119
通过用6种浓度的SO2气体对6种植物进行熏气处理,然后测定植物叶片内的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及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为环境监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试验,发现SO2气体对植物叶内不同酶的活性的影响有别。6种植物受不同浓度的SO2污染,叶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随SO2浓度增加而增加,促进叶片的衰老;而对其他的2种酶,则6种植物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研究的一部分,主要讨论两种红树植物(秋茄,桐花树)叶片中的几种酶对海滩盐度(3—12‰范围内)变化的反应,测定结果如下:1,桐花树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含量对土壤盐度变化的反应表明:土壤盐度(3—12‰)提高,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谱带加深、加宽,而且谱带中出现新酶带。 2.当海滩盐度提高时,桐花树叶片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提高,秋茄叶片的乙醇酸氧化酶的活性减弱。 3.两种红树植物叶绿素含量与土壤盐度相关性显示出:当土壤盐度在3—8‰范围时,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大;8—10‰时有一个高峰,大于10‰时又下降。可能红树植物对海滩盐度适应有一个临界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委托上海植物生理学会于1981年12月10~30日在上海举办了全国植物生理实验技术训练班。参加这次训练班的学员来自全国21个省的33个单位,共34位同志。训练班先后学习了10种实验技术:(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2)凝胶电泳;(3)原生质体培养;(4)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的生物测定;(5)氧电极法测定光合作用;(6)用萤光素酶方法测定三磷酸腺  相似文献   

12.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的探讨   总被引:97,自引:1,他引:96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peroxi-dase,EC1.11.1.11,ASP)是以抗坏血酸为电子供体的专一性强的过氧化物酶[3,8],主要存在于植物叶绿体和胞浆中[3,7],一般用愈创木酚作为电子供体测定酚特异性过氧化物酶(PPOD)的方法不能测出其大部分活性。它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氨酶(CAT)、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D)、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D)以及谷联甘肽还原酶(GR)一起构成了活性氧清除系统中的酶系统,旦ASP目前被认为是叶绿体中清除H。0。的关键酶「’,‘j。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文献具体报…  相似文献   

13.
压力探针(pressure probe)技术最初设计时用于测定巨型藻类细胞的膨压,后来转到对高等植物细胞的膨压及其他水分关系参数的测定,现在已发展成为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研究中的一种多用途技术。它可以在细胞原位测定水分及溶质跨膜运输及分布情况。能够在不离体的植物中测定水通道的活性。新近发展的木质部压力探针是惟一可以直接测定导管或管胞中负压的技术。文章介绍该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植物水分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土霉素的影响因素及酶活分析。方法:文章使用的方法有制备实验菌种和孢子悬浮液、测定校准曲线及样品与测定酶活性等。结果: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真菌降解抗生素和吸附重金属特性减少然后,产生了酶的次生阶段,不利于营养的获得,分泌了锰过氧化物酶,酶活不断增加,达到了最大值。活跃期过后,酶活逐渐降低,在培养后期,产生的代谢物越来越多,堆集了大量的有毒代谢物,降低了锰过氧化物酶活性。讨论:当土壤浓度维持在200mg/L时,采用固化或者是非固化的方式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土壤的降解度分别为92.44%与67.63%。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两种方式处理,但菌产锰过氧化物酶酶培养96h之后,土霉素达到了最大浓度,为70 mg/L,相应为527.40 U/L与73.90 U/L;使用两种处理方式,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都要先培养96h之后,土霉素浓度变成了70 mg/L,这个时候是最大值,相应为0.384 U/L与O.204 U/L,因此,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土霉素时,起到关键作用的是锰过氧化物酶。文章可行性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土霉素。实验相应地考察了p H值、土霉素初始浓度是如何影响影响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土霉素。实验结果显示,相应地增加土霉素的浓度,能提升酶活,当超过一定限度时,酶的活性会随着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高飞雁  李玲  王教瑜  王艳丽  孙国昌 《遗传》2017,39(10):908-917
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s)是一类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细胞器,参与β-氧化、乙醛酸循环等多种重要的生化代谢。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在植物病原真菌侵染寄主过程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参与过氧化物酶体形成与增殖的基因,通常称为PEX基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PEX基因在植物病原真菌中得到鉴定,真菌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成机制及其在植物病原真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围绕PEX 基因在过氧化物酶体形成中的作用、对过氧化物酶体相关生化代谢的影响,以及与植物病原真菌生长发育和致病性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研究和病害防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萝卜贮藏期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萝卜贮藏期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和作用 ,利用愈创木酚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在贮藏期萝卜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同工酶谱 ,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的萝卜在不同贮藏时期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谱存在差异。贮藏时间越长过氧化物酶活性越高 ,同工酶谱酶带增多。萝卜色素含量越高 ,POD活性也越高 ,因此 ,在萝卜贮藏期有可能过氧化物酶在清除细胞内H2 O2 方面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生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性实验是指教师给出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让学生自行设计并以实验加以证明的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多年来,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大多侧重于实验方法的改进(陈彦等2006;刘亚丽和赵喜婷2006)、教学方法的改革(李忠光和龚明2002)和考核方法的尝试(李忠光和龚明2004)等,而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性实验较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设计性实验则更少。我们结合植物生理学  相似文献   

18.
蒋选利  李振岐等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3):516-520,T005
采用细胞化学方法对小麦与条锈菌互作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分布及其活性大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主要分布于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在未行接种的小麦叶片中,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比较低;条锈菌侵染后,诱导抗、感病品种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且抗病品种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侵染位点附近细胞壁上表现升高,而抗病品种中该酶的活性在侵染点细胞以及远离侵染点的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均显著升高。高活性的过氧化物酶是小麦抗条锈性的生化标记和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测定自然生长状态下曼地亚红豆杉春梢的生理生化指标(过氧化物酶、蛋白质、硝态氮),以了解和研究它们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都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过程;在春梢生长的第4~8天都为积累上升过程,到第8天达到了最大值;8~12 d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硝态氮含量也在8~28 d间下降幅度较大;1 2 d或28 d之后过氧化物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和硝态氮含量都维持较低的水平,但变化幅度不大。因此,在自然状态下,应及时给予土壤更多的肥料,才能为植物供给营养并为其生长提供充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黄连木为雌雄异株植物。为探索鉴别黄连木幼苗性别的方法,应用比色法对其雌雄株不同发育阶段叶片中水溶性酚类物质的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相对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黄连木叶片水溶性酚类物质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POD、PPO相对活性在雌雄株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特别在老叶中则存在极显著差异,认为黄连木雌雄株老叶中的水溶性酚类物质含量差异,可以作为其性别鉴定的依据,为进一步研究黄连木植株早期性别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