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在小麦“农大139”品种所制备的麦胚无细胞体系中,TMV-RNA、YMV-15~#-RNA以及poly(rA)都能高效地促进~(14)C-氨基酸的参入。对天然的mRNA,其最适镁离子浓度为2.5mM,最适钾离子浓度为70mM,TMV-RNA的最适量为15微克/0.2毫升。比较了六种不同~(14)C-氨基酸以及蛋白水解液的参入情况,其中以~(14)C-Leu为最高(130克分子/克分子TMV-RNA)。TMV-RNA在该体系中能指导~(14)C-His的参入值得注意,这可能是由TMVRNA的非外壳蛋白顺反子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用~(14)C—丹磺酰基化作用和薄层层析法,同时测定了血管球及肾小管液毫微升试样中22种单一氨基酸、牛磺酸、5—羟基色髌及r—氨基丁酸。含有全部其它成分的每一种氨基酸混合物的校准曲线,在含量为5.7×10~(-13)至1.145×10~(-11)摩尔范围内,有极好的线性,回归系数都大于0.95。用丹磺酰基化作用仔细地校准,该法测定小于10~(-12)摩尔的氨基酸时,能有很高的再现性。  相似文献   

3.
香椿不同种源和优良单株的种子品质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13个省份14个产地香椿(Toona sinensisRoem.)种子的播种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进行分析,发现14个种源香椿种子的长度(6.07~8.22 mm)、宽度(3.68~4.65 mm)、千粒重(7.86~15.37 g)和发芽率(36.00%~96.00%)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单株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播种品质与场圃发芽率较好的种源为河北邢台、江西崇义、江西九连山和湖南洞口;江西九连山种源的5个单株中,种子品质最好的为5号单株。各种源香椿种子的蛋白质含量为12.514~97.150 mg.g-1,可溶性糖含量为0.048~0.084 mg.g-1,淀粉含量为0.576%~1.410%,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545~3.226 mg.g-1,粗脂肪含量为26.407%~38.158%,表明不同种源香椿种子的营养成分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发生率及确诊病例情况,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12月在本院疾病筛查中心采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的27217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记录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的可疑阳性患者及确诊情况,剔除确诊患儿后,分别根据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采血时间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新生儿各种氨基酸水平。结果:本研究中27217例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为可疑阳性的占1.69%(459/27217),确诊14例,发生率为0.05%(14/27217);剔除确诊新生儿后,早产组与足月组新生儿体内丙氨酸(ALA)、甲硫氨酸(MET)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2500 g组与2500 g组新生儿体内MET、鸟氨酸(ORN)、瓜氨酸(CIT)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时间3~7 d组与7 d组新生儿体内脯氨酸(PRO)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以上几种外,其余各种氨基酸浓度早产组与足月组比较、出生体重≤2500 g组与2500 g组比较、采血时间3~7 d组与7 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串联质谱检测可早期发现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但应根据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采血时间确定截断值,以降低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根的分泌物及其生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根的生命活动极为活跃。植物的根不仅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吸收二氧化碳和一些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碳水化合物以及尿素等。根能把吸收的物质进行转化、改造、合成一些植物本身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酰胺、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等,还有一些植物激素、生物碱等。除此,植物根还具有分泌功能,可将一些物质排出体外。众所周知,如果把植物栽培在含有同位素~(14)[CO_2]的大气中,在光照下,植株通过光合作用很容易标记上~(14)C,这种方法早已应用于研究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在根的分泌物研究工作中也成功地应用了这种方法。例如:采用~(14)CO_2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中非结构蛋白NSP14的性质特征。方法:以SARS-CoV-2的NSP14氨基酸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Blastp与SARS-CoV的NSP14进行比对,并利用ProtParam、ProtScale、PredictProtein和SWISS-MODEL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工具对NSP14的理化性质、结构和活性区域等进行预测。结果:SARS-CoV-2的NSP14由527个氨基酸残基构成,是一种可溶性亲水蛋白,与SARS-CoV中NSP14氨基酸序列的一致率达到95%。NSP14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含量最高,该蛋白质包含了N-糖基化位点、cAMP或cGMP依赖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和N-豆蔻酰化位点等5个保守基序。NSP14同时具备N端核糖核酸外切酶和N7-甲基转移酶2个结构域,其活性区域的总面积和体积分别为1469.712?~2和1708.967?~3。结论:基于SARS-CoV-2中NSP14的氨基酸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和预测了NSP14蛋白的性质和结构,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和药物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乙脑减毒活疫苗株SA14 14 2的神经毒力减毒机制 ,用RT PCR方法分别扩增不同减毒程度毒株的E基因 ,克隆、测序 ,继而对各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A14 强毒株与SA14 12 1 7株间只有 3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E 10 7,E 176 ,E 4 39) ,SA14 12 1 7与SA14 9 7和SA14 5 3株间有另 3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E 138,E 2 79,E 315 )。SA14 9 7株与SA14 5 3株只有一个核苷酸NT 4 0 5不同 ,但未引起氨基酸改变。SA14 14 2疫苗株除保留SA14 12 1 7和SA14 9 7所改变的 6个氨基酸外 ,另有 2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 (E 177,E 2 6 4 ) ,共计在E区共发生 8个氨基酸的替代。SA14 12 1 7株的低神经毒力很不稳定而其余各株的弱毒特征很稳定。因此 ,E 176 (Ile→Val) ,E 4 39(Lys→Arg)和E 10 7(Leu→Phe)可能与神经外和神经内毒力减弱有关。E 138(Gul→Lys) ,E 315 (Ala→Val)和E 2 79(Lys→Met)的突变可能与神经毒力的减弱和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猪链球菌2型FBPS的纤连蛋白结合部位的初步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猪链球菌2型江苏分离株HA9801的fbp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不同的引物,用含全长fbps的pMD-T-FBPS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不同片段fbps,并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 ),构建分别表达全长7~82、7~165和87~320氨基酸FBPS的重组表达质粒pFBPS、pFBPS(7~82)、pFBPS(7~165)和pFBPS(87~320);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株,经IPTG诱导,表达rFBPS(7~82)、rFBPS(7~165)、rFBPS(87~320)和rFBPS(全长),分子量分别为29、34、42及83kD的融合蛋白。配基亲和Western blot试验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除rFBPS(7~82)外,均可与人纤连蛋白(Fn)结合,由此可以推断SS2的纤连蛋白/血纤蛋白原结合蛋白(FBPS)N端87~165氨基酸区域为具有结合活性的线性部位。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自1946年利比首先用测~(14)C的方法来测定年代以来,~(14)C低水平测量问题提到了历史日程上。在水文、地质、地理、气象和海洋等学科的研究中,环境水中氚的测量是共同的基础技术。另外,随着核爆炸、核电站及其它核设备的建立,环境中~3H、~(14)C和~(55)Fe等核素的低比活性β放射性的测量已成为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以上各方面的需要,低水平、高灵敏液体闪烁计数技术蓬勃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用快原子轰击(FAB)质谱技术测定血红蛋白(Hb)肽链经胰蛋白酶水解后的几个片段的氨基酸顺序结果。通过解释正离子谱上的碎片峰,确证用FAB质谱测得的氨基酸顺序与已知的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二例未知结构的异常Hb进行测定,确证一例是Hb G Taipei(α_2β_2~(22Glu→Gly)),另一例是HbG Honolulu(α_2~(30Glu→Gln)β_2)。实验表明,用FAB质谱技术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具有微量、快速、可靠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灵芝孢子粉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灵芝孢子粉中的19种氨基酸,其总含量为7.20g/100g,其中牛磺酸(含0.02g/100g)为作者首次测得。我们还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了灵芝孢子粉中14种微量元素和8种常量元素,其中Ge的含量为5.9mg/kg,Hg、As、Pb的含量依次为<0.01、1.5、2.2mg/kg,而P、Fe、Zn等有益元素的含量介于0.12×10~3mg/kg与6.22×10~3mg/kg之间。  相似文献   

12.
以人工合成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小麦种子醇溶蛋白保守引物进行PCR扩增,经克隆测序获得了843~897 bp共15个新的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 JQ029719,JQ046392~JQ046405),分别编码280~298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它们具有α-醇溶蛋白基因的典型结构特点,是α-醇溶蛋白基因家系成员,其中有两个序列为同义突变。利用14个新氨基酸序列与乳糜泻(celiac disease)病人毒性抗原相关序列的比对,发现有8个序列的Glia-α-2和Glia-α-9型抗原序列产生缺失和替换。与来自粗山羊草属和黑麦属的α-醇溶蛋白基因的编码氨基酸建立系统树,结果表明,14个DNA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粗山羊草属的相关序列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蛇志》2015,(3)
目的观察肝功能损害患者应用支链氨基酸肠内营养制剂后对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肝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组给予支链氨基酸肠内营养制剂,每天3~4次,每次40~45g;对照组给予普通型匀浆膳肠内营养制剂,每天3~4次,每次40~45g。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第14天及治疗后第30天抽血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血清清蛋白(ALB)和Hb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指标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清蛋白、Hb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损害患者早期使用支链氨基酸能促进肝功能恢复,缩短肝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分离和纯化了的水稻和小麦黄化苗中的PAL,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验均为单一的蛋白带。水稻、小麦的PAL都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前者略高于后者;两者的最适pH都在碱侧,前者为9.2,后者为8.8;并均能被巯基试剂NEM所抑制。此外,水稻的PAL比活远较小麦的高;水稻只有一个K_m值,为5.94×10~(14)M,而小麦则有二个,即K_m~L=0.625×10~(-4)和K_m~H=3.1×10~(-4)M。分析不同来源PAL的氨基酸百分组成,发现水稻的酸性氨基酸成分少于小麦;而中性及碱性氨基酸成分则高于小麦。用SDS电泳测得小麦亚基分子量为70,000而水稻则为57,500,推测小麦、水稻PAL全酶分子量分别为280,000与230,000道尔顿。  相似文献   

15.
科研新闻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Prepro-ADM45~92):脓毒败血症的预测标志物肾上腺髓质素前体肽原(Prepro-adrenomedullin,Prepro-ADM)由18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经剪切后形成多个片断,包括氨基端信号肽(1~21位氨基酸)、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PAMP)、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Prepro-ADM45~9  相似文献   

16.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技术是X射线分析技术与电子光学成像技术结合起来的新技术。其优点:(1)形态观察与元素分析同时进行。(2)了解各元素在细胞内分布状况。(3)灵敏度高,可分析质量少于10~(-14)克的元素。制备标本的关键是既要保存其超微结构完整,又要维持其组成元素的原有分布。目前较理想的是采用冰冻薄切片法。这一技术可用于测定各种细胞器的元素分布;研究各种生理分泌液在组织内的形成和排泄;分析病变细胞内的元素以探讨发病机理;在卫生学中可用于测定空气中的污染成份和组织中有害元素的沉积。  相似文献   

17.
用~(14)碳标记的核酸降解产物,~(14)碳-核苷酸、~(14)碳-尿嘧啶核苷和~(14)碳-腺嘌呤,研究了水稻秧苗对核酸降解产物的吸收和运转。水稻秧苗叶面和根部都能吸收这些~(14)碳标记的核酸降解产物,其中叶面对~(14)碳-核苷酸的吸收,在6小时后除去所涂叶片外其他部分吸收达70~80%左右,因此在实际应用核酸降解产物中,如喷施6小时内降雨,需要补喷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种子吸收的~(14)C-MET有80%滞留在颖壳内,出苗后地上部和地下部各器官均有~(14)C-MET分配;叶片吸收的~(14)C-MET可运输至地上部各器官,但多数滞留在原吸收部位,不运输到根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14)C—MET运转到地上部各器官。土施的~(14)C-MET多数滞留在0~5cm的表层土壤。  相似文献   

19.
从思茅山橙 Melodinus henryi Craib 的根和果中分得8个吲哚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它勃水甘草宁(tabersonine)(1),11-甲氧基它勃水甘草宁(11-methoxy-tabersonine)(2),洛柯日宁(lochnerinine)(3),Δ~(14)-长春曼胺(Δ~(14)-vincamine)(4),16-表-Δ~(14)-长春曼胺(16-epi-Δ~(14)-vincaminc)(5),Δ~(14)-埃那胺(Δ~(14)-eburnamine)(6),19,20-二氢-康狄卡品(19,20-dihydro-condylocapine)(h)和双吲哚生物碱 tenuicausine(8)。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固相胰蛋白酶亲和色谱及离子交换色谱,从苦荞种子中分离纯化了三个具有抑制胰蛋白酶活力的组份(BTI-Ⅰ,Ⅱ,Ⅲ)。经聚丙稀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测定,三种抑制剂的等电点为6.87,6.7,5.14。根据Sephadex G-75凝胶过滤,SDS-PAGE测定,以及由当量抑制比值和氨基酸组份的推算,它们的分子量范围分别为5200-5700(Ⅰ),5500—6000(Ⅱ),5000—5600(III)。三者对胰蛋白酶的抑制常数分别为2.12×10~(-8),4.78×10~(-9),1.22×10~(-8)。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含有很高的极性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它们均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化学修饰的结果表明,它们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为L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