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L型的厌氧诱导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厌氧条件下以羧卡青霉素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形成L型,观察细菌L型在厌氧条件下的形成、形态、生长及时渗透压的敏感性等特性。结果表明:蜡样芽胞杆菌在厌氧条件下不能形成L型或其L型在厌氧条件下亦不能返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厌氧条件下虽能诱生L型,但形成丝状体的构成L型菌落难以传代培养,厌氧培养未见L型圆球体和典型L型油煎蛋样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在含1%~10%NaCl的L型培养基上可生长形成L型菌落或非菌落形式存在的L型巨形体;大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的L型在含2%~6%NaCl的L型培养基上可生长形成L型菌落或非菌落形式存在的L型巨形体。涂片染色或返祖试验证实细菌L型在含0.5%NaCl的L型培养基或常规细菌学培养基上亦可生存。非菌落性L型巨形体和丝形体是细菌L型在琼脂培养基上广泛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2.
营养琼脂培养的白喉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及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稳定L型经硬琼脂,20%血清琼脂,血琼脂及12%,20%,30%明胶培养基传代培养或注射动物体内均不能返祖。但L型—细菌型接触培养具有促沙门氏菌L型返祖作用,可能同细菌型的某种“促返祖因子”传递给L型有关。  相似文献   

3.
细菌在不同渗透压培养基上的青霉素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和  陈峥宏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3):161-164
在含NaCl0%~10%的L型培养基上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及大肠杆菌对青霉素G的敏感性和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糖的发酵作用和卵磷脂酶活性。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和大肠杆菌在低于、等于或高于细菌细胞内渗透压的培养基上对青霉素的敏感性相似。少数存活的细菌L型不发酵糖和丧失卵磷脂酶活性,但返祖菌可恢复糖发酵和卵磷脂酶活性。提示细菌细胞内、外渗透压差不是唯一的导致细胞壁缺陷细菌死亡的原因。而胞质周围间隙的破坏,导致其内含酶类的丧失,可能是细胞壁缺陷细菌死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白喉棒状杆菌亲代细菌型及其稳定L型动物致病性的差异,了解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变异的特点,探讨其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方法用氨苄青霉素在非高渗培养基内人工诱导产毒性白喉棒状杆菌为稳定L型。采用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纯培养物及其代谢产物皮内感染家兔,观察局部感染部位皮肤或全身的病理改变。采用微量法提取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的染色体DNA,用Tox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以检测毒素蛋白结构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白喉棒状杆菌在氨苄青霉素作用下可发生细胞壁缺陷而成为L型,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不能引起动物局部或全身发生异常表现,该稳定L型的传代培养物可仍然保留同其亲代细菌型一致的Tox基因及其核苷酸序列。结论提示细胞壁缺失将导致白喉棒状杆菌与产生毒素蛋白有关结构基因在宿主菌细胞内的表达受到抑制,以致使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丧失了产生外毒素致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检测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对动物的致病性,探讨细胞壁缺陷对白喉棒状杆菌致病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采用氨苄青霉素在非高渗培养基内诱导并获得产毒性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纯培养物。收集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纯培养物及其代谢产物,将收集的高于细菌型10 000倍浓度的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纯培养物及其代谢产物皮内注射家兔,观察局部注射部位皮肤或全身的病理改变。分别采用对流免疫电泳(CIEP)和SDS-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可溶性代谢产物中的白喉毒素蛋白质。结果显示,白喉棒状杆菌稳定L型不能引起动物局部或全身发生异常表现,在其可溶性代谢产物中并未检测到白喉毒素蛋白质。提示细胞壁缺陷变异可影响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白喉毒素蛋白质,从而使其丧失了产生外毒素致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非高渗培养基传代培养的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稳定L型丧失了主要外膜蛋白、特异性表面抗原和染色体DNA部分片段,保留了沙门氏菌共同的内部抗原和形成L型独特的表面抗原。提示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稳定L型多种特性的丧失同其基因或主要外膜蛋白的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作者采用高渗和等渗牛肉汤试管及平板培养法,从某医院正在使用的新洁尔灭器械浸泡液中分离出4株细菌L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1株,表皮葡萄球菌L型2株,类白喉杆菌L型1株。上述细菌经形态观察,细胞壁染色,返祖鉴定等一系列细菌L型鉴定程序;并通过电镜观察,菌体细胞图像分析。其结果均提示,细菌L型与原菌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作者认为,新洁尔灭器械浸泡液,消毒灭菌的不彻底性,是造成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伤寒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及白喉棒状杆菌L型对化学消毒剂、细菌生长抑制剂、酸和碱的敏感性,并与其亲代细菌型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细菌L型对表面活性剂、酚剂、重金属盐、脱水剂、卤素及氧化剂的敏感性明显(P<0.05)或不明显(P>0.05)增加,伤寒沙门氏菌L型对龙胆紫、玫瑰色酸、胆盐及酸的敏感性增高,葡萄球菌及白喉棒状杆菌L型对龙胆紫、玫瑰色酸、胆盐及酸的敏感性降低,伤寒沙门氏菌及白喉棒状杆菌L型对碱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LEM传代培养了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长丝体,并研究其对化学消毒剂、湿热和紫外线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长丝体对重金属盐类、卤素、表面活性剂、烷化剂、氧化剂、酚剂、脱水剂、湿热和紫外线的敏感性较细菌型增高,而对龙胆紫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胆囊细菌L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非高渗透压培养基培养法从常规细菌学检查阴性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组织、胆汁及胆石中分离细菌L型,获得了86.02~100%的检出率。胆囊检出的细菌L型绝大多数是稳定L型,在常规细菌学培养基或L型高渗透压琼脂培养基上不能形成可见的生长现象。沸水浴10分钟可杀死胆囊或胆结石中的细菌L型,多种抗生素能抑制胆囊细菌L型的生长。细菌稳定L型在胆囊中如此广泛存在,可能是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结石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11.
【背景】开发安全、有效、稳定、适口性好、对环境无危害的无抗饲料添加剂是我国畜牧业的重中之重,酸化剂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在众多替抗产品中有较大的优势。【目的】通过酸奶菌群发酵甜菜糖蜜制备低成本乳酸型复合液态酸化剂。【方法】以11种不同的新疆农牧民传统发酵酸奶菌群为出发菌,经MRS培养基富集乳酸菌群,选择产酸量高的菌群进行甜菜糖蜜发酵试验,并对菌群发酵时间、发酵条件、糖蜜浓度、氮源及中和剂进行优化。【结果】在糖蜜浓度为100 g/L、培养基未灭菌且37℃静置发酵48 h时,B2菌群发酵乳酸产量为34.52 g/L,总酸为83.42 g/L,加入中和剂Na2CO3后其乳酸产量达73.42 g/L,总酸达到169.37 g/L;B5菌群发酵乳酸产量可达61.12 g/L,总酸可达112.50 g/L,加入中和剂Ca(OH)2后其乳酸产量达74.37 g/L,总酸为137.26 g/L。B2菌群发酵原液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产气荚膜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B5菌群发酵原液则对产气荚膜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  相似文献   

12.
解淀粉芽胞杆菌PC2产抑菌物质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解淀粉芽胞杆菌PC2产抑菌活性物质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方法】以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为基础,依据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的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频率分析法优化发酵条件。【结果】影响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培养基主要组分为马铃薯、蔗糖和L-谷氨酸钠,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188.0 g/L,蔗糖22.0 g/L,L-谷氨酸钠1.80 g/L,培养基成本为0.81元/L;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6%、发酵温度30°C、装液量40 mL/250 mL、摇床转速185 r/min、发酵时间24 h、初始pH 7.0。优化后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30.82 mm,较优化前的18.22 mm增加了12.60 mm。【结论】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提高了解淀粉芽胞杆菌PC2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为该菌株的工业化生产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学生鼻前庭的菌群分布特征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携带情况。方法无菌采集935名大学生鼻前庭拭子,接种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常规分离培养鉴定细菌;血浆凝固酶实验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纸片扩散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鼻前庭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为类白喉棒状杆菌(53.80%)、表皮葡萄球菌(45.78%)、枯草杆菌(31.97%)、金黄色葡萄球菌(15.51%),链球菌(2.78%)、克雷伯菌(1.60%)、真菌(1.50%)、铜绿假单胞菌(0.43%)、肠球菌(0.21%)和变形杆菌(0.21%)等。7.48%(70/925)的学生鼻前庭未检出细菌;34.12%(319/935)携带单一细菌,51.12%(478/935)携带2种细菌,7.27%(68/935)携带3种及3种以上细菌。共检出1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率为15.51%(145/935)。结论大学生鼻前庭菌群组成以类白喉棒状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14.
由诸葛菜无菌苗的叶肉组织分离原生质体,在附加0.5 mg/L BA,1.0 mg/L 2,4—D(或NAA)和9%甘露醇的MS液体培养基中作浅层培养,10d后分裂频率约45%,两周时形成大量细胞团,随后直接转到分化培养基上或逐步降低原生质体培养基的渗透压及生长素浓度,均可诱导形成大量苗或胚状体结构。转移到无激素的培养基上即可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为基础,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得到具有剪切功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丝氨酸类蛋白酶B。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SplB基因,同源重组到表达载体pHTSHIS上,再转化枯草芽孢杆菌;优化诱导条件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离心后超滤浓缩上清液,再经镍柱分离纯化;利用SDS-PAGE、Lowry法对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浓度等进行分析,对蛋白的酶切活性进行鉴定。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得到与预计大小相符的DNA片段,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表达载体pHTS-SplB-His;选取诱导前菌液D_(600nm)为2.0、IPTG浓度为0.5 mmol/L、诱导4 h的最优条件发酵枯草芽孢杆菌,表达大量金黄色葡萄球菌丝氨酸类蛋白酶B;蛋白浓缩后,经镍柱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且具有剪切功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丝氨酸类蛋白酶B。结论:采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表达,可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丝氨酸类蛋白酶B的表达量,并且能够得到具有剪切功能的蛋白。本研究可为外源蛋白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发酵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直接从牛奶中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CR快速诊断方法.方法:根据已发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6-23SrRNA特异性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从牛奶中直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CR方法.结果:与细菌的常规分离方法相比,PCR法敏感性高,与其它型葡萄球菌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迭100%,检测细菌基因组DNA最低浓度为35ng/μL,能在5h内对送检的牛奶样品直接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可用于乳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结论: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聚乙二醇小檗碱液在琼脂培养基表面的抑菌特点,及其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准菌株、抗生素敏感菌株与多重耐药菌株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评价药物在皮肤黏膜表面的抑菌作用的合理实验方法.方法 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抗生素敏感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为研究对象,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聚乙二醇小檗碱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用平皿琼脂培养法和试管肉汤培养法测定不同浓度聚乙二醇小檗碱液的抑菌作用.结果 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小檗碱液的作用下,在琼脂培养基表面上或肉汤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抑制作用与小檗碱浓度正相关,且对抗生素敏感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乙二醇小檗碱液在平皿琼脂表面和试管肉汤中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100%菌株的浓度分别为1 500和375 mg/L、1 500和375 mg/L.聚乙二醇小檗碱液在琼脂培养基表面的抑菌作用明显低于在肉汤培养基中的抑制作用,在琼脂培养基表面的抑菌浓度是肉汤培养基中的抑菌浓度的4倍.并且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乙二醇小檗碱液必须达到肉汤培养基中4倍以上浓度时,才能获得抑制100%细菌在琼脂培养基表面生长的效果.结论 高浓度的聚乙二醇小檗碱液可以抑制皮肤黏膜表面的细菌,包括抗生素耐药菌株的生长;皮肤黏膜表面应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的适宜浓度为1 500 mg/L.琼脂培养基法适用于评价药物在皮肤黏膜表面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唐七义  王和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1):33-36
用电泳法研究了细菌L型及其亲代细菌型和一些肠道杆菌的电动力学特征。伤寒杆菌L型和葡萄球菌Cowan株L型的等电点与其亲代细菌型不同;普通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的等电点与革兰氏阳性菌相似;白喉杆菌L型和葡萄球菌Wood株L型的等电点与其亲代细菌型无显著差异。电泳可使结晶紫染色的细菌脱去结晶紫,亦可使染色后经乙醇处理的普通大肠杆菌和伤寒杆菌脱色并在电场作用下泳动,但不能使染色后经乙醇处理的葡萄球菌脱色或泳动,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等电点不同于普通大肠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在一定pH范围内,电泳  相似文献   

19.
正金黄色葡萄球菌,又称为"金葡菌"或"嗜肉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滋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该种细菌对营养的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  相似文献   

20.
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中肠毒素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使用反向被动血凝试验(RPH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中的肠毒素(SET)进行了检测研究.证明已生产和临床应用近10 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中检测到SET存在.其型别系属SET中的C型.按原生产工艺所生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原液中SET的含量在12.5~50 mg/L.生产时欲提高SET含量的条件试验中证实,使用葡萄球菌产毒的胰酪胨综合培养基,以摇瓶方式培养24~36 h,可使SET含量比用生产培养基培养提高16倍.金黄色萄萄球菌滤液制剂中SET的成分是极其稳定的,室温存放2 a未见该成分降低.其半衰期可达4 a.在采用RPHA和RPLA检测SET比较试验中证明:RPLA试剂的敏感性高于RPHA的4倍.但对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中SET的实际含量几乎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