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B交配型因子对香菇双核体核型分离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水明  林芳灿 《遗传学报》2005,32(12):1301-1304
通过探明A或B交配型因子对双核体回收核型的影响,探讨了香菇双核体经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后两个成员核偏分离现象的遗传基础。结果表明,B因子或某些假定的与B因子连锁的基因明显影响去双核化后核的存活力,而A因子对此无明显影响。B因子的特异性与分离自两类异核体(A≠B≠和A=B≠)回收的成员核的存活比例密切相关。可以根据这种功能将B因子排成一个分级的序列。两个参试菌株中的4个B因子的特异性顺序为B1〉B3〉B4〉B2。  相似文献   

2.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是新发现的属肿瘤坏死因子族的细胞因子。它是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持续合成、分泌的,具有特异的激活B淋巴细胞,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母细胞、分泌抗体,以及促进成熟B淋巴细胞在体内的存活等功能。在缺少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的情况下,可导致成熟B淋巴细胞缺乏。而异常过高表达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症状。  相似文献   

3.
转录因子NF—КB/ⅠКB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可与kappa基因相结合的核因子NF-κB(nuclear factor-kappa gene binding)是研究得最为广泛的转录因子之一。该因子由Baltimore等人首先在B淋巴细胞发现,后来发现它广泛存在于其他类型细胞中。NF-κB具有如下特征:对外界信号的刺激反应迅速,控制广泛的基因表达,在免疫及炎症反应中起中心作用以及在胚胎发育中充当信号分子。本文就NF-κB/IκBα的结构、调节和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 B细胞被抗原或抗Ig抗体等物质激活后增殖,并分化为大量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此乃体内抗体的唯一来源。足见B细胞在体液免疫应答中占有的重要位置。因此,B细胞的功能状态及其调节因素甚受医学界重视。B细胞的活化过程是一个受多种因素调节的连续而又复杂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直接影响为T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预测人转录因子FoxM1B启动子及蛋白结构和功能。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人FoxM1B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及其蛋白的理化性质、跨膜区、信号肽和亲疏水性进行预测分析;利用软件模拟生成人FoxM1B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图像,了解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网络。结果: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出人FoxM1B基因5'侧翼存在转录起始位点及启动子,且启动子(1300~1900bp)的侧翼有1个CpG岛。人FoxM1B蛋白是亲水性蛋白,且不包含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在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是其主要折叠方式,模拟生成蛋白质三级结构图像与二级结构预测一致。人FoxM1B蛋白与CCNB1、CCNA2、MYBL2、CDK1和PLK1等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可能通过这些蛋白参与细胞周期和DNA损伤修复过程。结论:对人FoxM1B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性质、结构和互作蛋白等进行了预测分析,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依据和线索,奠定了重要的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6.
核因子κB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具有多种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它在正常情况下在胞浆内与抑制蛋白(IκB)结合而呈非活性状态。当细胞受到各种刺激原如紫外辐射、细胞因子(如TNF-α、IL-1)、活性氧作用时,NF-κB与IκB解离并进入细胞核内,与特定的启动子结合,从而调控各种基因的表达,如细胞因子、炎症因子、黏附分子等。NF-κB在炎症发生时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中起着中心调节作用。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及肿瘤发生中NF-κB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以NF-κB作为药物作用的靶点,通过调节NF-κB的活性,可改善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1959年,Blum等在研究酵母多糖灭活C3(补体第三成分)的过程中,发现血清中存在一种“不耐热的因子”,是酵母多糖灭活C3的必须成分,并将其命名为B因子(Factor B)。由于对B因子的深入研究,导致发现了补体活化的C3旁路(又称替代通路,alternative pathway)。这些发现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注意。七十年代以后,已有不少实验室分离到了这个“不耐热的因子”;并先后被称为C3PA(C3 Proactivator)、β_2Ⅱ(β_2Ⅱ globulin)、GBG(glycine-rich β-globulin)、HLF(heat labile factor)。为开展对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组织蛋白酶B(Helicoverpa armigera cathepsin B,HCB)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降解卵黄蛋白为氨基酸,供给胚胎发育必需的养料,是棉铃虫胚胎正常发育的重要因素。许多植物种子中存在蛋白酶抑制因子,如大豆和向日葵种子。用棉铃虫组织蛋白酶B为酶源,通过硫酸铵沉淀、排阻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大豆中分离纯化到了一种对HCB有抑制活性的蛋白酶抑制因子,命名为HCB-SoyI。用牛血清白蛋白为底物进一步证明该抑制因子对HCB具有抑制作用。该抑制因子的纯化为进一步克隆其基因奠定了基础,为转基因抗虫作物研究提供了新的候选靶标。  相似文献   

9.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是1999年新发现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成员.在体液免疫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它能强烈地刺激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主要为IgM);在体外其过量表达能促进多种B系肿瘤细胞的生长.BLyS转基因小鼠出现严重的红斑狼疮样症状.对BLyS的基因和蛋白质结构、免疫调控功能、受体和信号通路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B细胞在骨髓中,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熟是一复杂、分阶段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受到高度调控的。PU.1、E2A、EBF和Pax5等转录因子分级控制B细胞系基因的表达,决定了B细胞的定型和进入B细胞发育途径。而重链重排完成后形成的前B细胞受体,传递分化信号,促进B细胞进一步的发育。未完成重链重排的前B细胞不能组成前B细胞受体,通过凋亡被清除,保证了成熟B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核因子κB(NF-κB)是细胞内重要的转录因子,其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了筛选NF-κB通路相关新基因,建立了基于细胞水平的报告基因高通量筛选模型.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通过对构建的439个人类未知功能基因的筛选,获得了一批激活NF-κB信号通路的功能基因,其中基因TMEM9B可以明显激活NF-κB通路.进一步实验显示TMEM9B激活NF-κB通路呈明显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及EMSA实验证实,TMEM9B能够促进胞质内NF-κB的抑制分子IκBα的降解,并促使NF-κB由胞质向胞核转移,同时流式细胞术实验发现TMEM9B可引起293T和HeLa细胞的凋亡.总之,所建立的基于细胞水平的NF-κB通路筛选模型稳定高效,筛选并验证TMEM9B可明显激活NF-κB信号转导通路,并从而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采用PCR法从人胎盘cDNA文库中扩增出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hBLyS)的cDNA;再用巢式PCR法(Nest-PCR)扩增出hBLyS的膜外可溶性功能部分hBLyS,152aa)的DNA片段,经过纯化及测序鉴定后,双酶切法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然后转化λDE3溶原宿主菌并诱导其高效表达(分析得知靶蛋白约占总蛋白质的46%)出带有His-tag的重组融合蛋白。采用本室自行研制的能与His-tag特异性结合的固定化Ni^2 亲和层析胶(Ni^2-IDA)纯化重组融合蛋白,经SDS-PAGE鉴定为单一区带。生物学功能检测得知,在anti-hIgM的协同作用下,hsBLyS具有明显地刺激人B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3.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是1999年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它不仅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更重要的是可调节B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及成熟,并且参与了T淋巴细胞的活化,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免疫缺陷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BlyS有望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靶目标。  相似文献   

14.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它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的基因调控。NF-κB系统由NF-κB家族及其抑制物核因子-κB抑制子(nuclear factor-κB inhibitor,IκB)家族共同组成。NF-κB的抗凋亡机制可诱发肾肿瘤、前列腺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和乳腺癌的发生。通过抑制IκB的降解来抑制NF-κB的激活可以导致肿瘤细胞的大量凋亡。因此通过基因治疗来抑制NF-κB的活性,再辅以常规的化疗将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本文就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NF-κB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重组[B18Ile]人胰岛素的鉴定和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突变体「B18Ile」猪胰岛素前体经分离纯化,转肽,得到重组「B18Ile」人胰素「B18Ile」人胰岛素能结晶,其与受体的结合能力为猪胰岛素的82%,保留了与猪胰岛素基本相同的体内活力,从本文结果和分析表明B18Val可能不是胰岛素表现生物功能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6.
人类基因MIP是一个2000年克隆得到的抑癌基因。已有研究表明它可以与FASP1、MafF等多个蛋白相互作用,具有参与信号传导、调节基因转录等功能。有关MIP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生长的确切机制目前还不明确。本研究首先以MIP为诱饵基因对人胎盘cDNA文库进行了酵母双杂交筛选,发现了一个新的MIP相互作用蛋白片段——NFκB关键调节因子NEMO(NFκB essential modifier)蛋白的部分片段,  相似文献   

17.
丝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员颗粒酶B是细胞毒淋巴细胞介导的颗粒胞吐免疫效应中有力的杀伤因子。近年来,颗粒酶B与穿孔素协同作用的靶细胞摄取机制受到质疑,“受体内化”及“静电交换”等新模型被相继提出。颗粒酶B在靶细胞内能够诱导caspase依赖及非依赖性的凋亡,还能直接作用于死亡底物发挥细胞毒作用,同时具有基质重塑等重要的细胞外功能。颗粒酶B与自身免疫疾病及抗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在恶性肿瘤细胞杀伤方面的应用价值正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炎症性病变,它以血管壁上巨噬细胞源性的泡沫细胞和大量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堆积为主要特征。这些因子调节着固有细胞的迁移、分化和转归,最终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其中一个关键的调节因子就是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过去它都被一直认为是一个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因子,主要是由于它调节许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促炎基因的表达。最近有文献报道说NF-κB有可能在促炎、抗炎、细胞的生存和增值方面巧妙地监护着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平衡。因此,本文就NF-κB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关的启动、泡沫细胞的形成、炎症、免疫、平滑肌细胞增值、纤维帽形成、细胞凋亡关系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转录因子NF-κB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F-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作为一组重要的转录因子,由Rel/NF-κB家族成员组成。通常其以与抑制蛋白IκB相结合的非活性状态贮存于细胞质中。在有效刺激的作用下,NF-κB可通过信号转导途径被激活,得以进入细胞核并发挥功能。NF-κB可对相当多数量的基因发挥中心性转录调节作用。NF-κB调节障碍与炎症、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在另一些情况下,NF-κB的激活可阻遏疾病的发展。以NF-κB为靶点,抑制其不恰当的活性与功能,可能成为相关疾病治疗的有效措施。随着对NF-κB研究的深入,将其作为新靶点,对于新药设计与相关疾病的治疗,将具有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限定因子诱导胎猪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多能性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运用限定因子融合蛋白建立猪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试验采用Oct4、Sox2、Klf4、c-Myc四种限定因子经慢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介导感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对表达外源限定因子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传代,逐步分离培养出集落边缘界限清晰的细胞克隆,细胞集落生长状态稳定、核型正常、碱性磷酸酶检测为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Oct4、Nanog、SSEA-1蛋白表达为阳性,体内能够分化形成含有三个胚层的畸胎瘤.结果证实分离培养的细胞克隆为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为进一步完善诱导方案和深入研究应用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